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分析了当前老年大学教育中在办学体制、教学对象、办学实践等诸方面存在的一些特殊性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如何紧贴实际,采用适合老年大学教育特殊性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议,值得探讨。
关键词:老年大学;教育特殊性;教学方式方法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对文明生活的需求,教育的过程是将一个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成人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学校教育规律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这种特殊性,对于有针对性地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特点,充分认识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
老年大学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是由老年大学现行教学体制和老年大学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1、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
一是在于它的“非正规”性。要求给予老年人更为充分、更为全面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要求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關爱,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是在于它的“非功利”性。老年人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求职谋生,而是为了使自己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更加积极、充实,不是消极地等待生命的结束,而是打开生命结束前新的一页。
三是在于它的“多样性”。要根据“择其所需,投其所好”的原则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四是在于它的“适闲性”。它给予老年人的以满足舒适度为先,校园人文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均要围绕这个中心,尽力展现学员积极乐观、自信开朗的风采。
2、参学对象的特殊性。老年大学的入学对象,其特殊性体现在“老年”上,一方面,学员群体均进入老年阶段,生理上高龄、多病,使学员的出勤率、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均打了折扣,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感、自卑感,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讨厌压服讨厌管制;另一方面,学员来源逐步多样化,从离休干部到退休干部再到社会普通老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带来学员的巨大差异,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难度。
3、办学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
(1)文化基础差异大的特殊性。目前处于一种愿者就来,随时插班入学,大学、中专文化与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同学,这样一来,弄得教师不知为谁教。
(2)新招学员匮乏的特殊性。虽然老年大学定为两年、三年一届,有的分初级、中级、高级班,而新招学员往往不够人数,三五个人不可能开设一个班,而学期届满的许多老年人还要继续学习,结果只好新学员插班,已参学几年、基础较好的学员与初学者同学,结果,造成老师不知应该教什么。
(3)活动场地紧缺的特殊性。老年人都喜好能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才艺的舞台、平台,而目前的老年大学(学校)的课堂绝大多数是让、租、借来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勉强尚可。而要想开展一些活动,搞好第一课堂的延伸,开辟好活动的第二课堂,实在是困难重重。
(4)缺乏统一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教学教材的特殊性。现在各老年大学(学校)使用的教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各学校教师自编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紧贴实际,努力探索适合老年大学特殊性的教学方法
(一)坚持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在老年大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老年教育的内容是针对老年人的需求,为提高老年人的素质而设定的。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老年人的素质也不例外。在一个高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与科学素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仅有科学知识还是不够的。人要有理想信念,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才会体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晚年,如果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也难以画上人生完美的句号。因此,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又联系在一起,使老年教育的内容包括了基本理论教育、普及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文化休闲教育等诸方面。在当前知识爆炸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现代新兴科学文化,西方先进文化,百舸争流,百花齐放,应该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老年大学应当成为学习、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使老年大学实至名归。
(二)改进教学方法
1、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实行无压力教学。从老年教育的实际出发,既应体现规范、严谨有序的管理,还应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实行“有效+灵活+情感”的教学形式,采取入学自愿,专业自选,学习自觉,纪律自遵,离校自由,使学员学有所得、身心愉快。在教学方式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循序渐进,要求讲、练、用三结合。在学制上体现多元化,可开设短期班,如月班、季班、半年班;也有中期班,如一年期班、二年期班;还有长期班,三年五载,甚至终身班。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多层次,可设基础班、提高班、高级班、研修班,进行分层教学。
2、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老年学员心灵感悟能力趋缓,肌体的灵敏度降低和大脑记忆力衰退的特点,教学应该放慢节奏,拉长教学时间,多反复,多磨练,多讲老年学员能领会、感兴趣、易做到的东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针对多数老年学员文化程度偏低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就浅、就易,照顾大多数。做到深奥的问题浅显地说,复杂的问题简化地说,高雅的课题通俗地说,严肃的问题风趣幽默地说。要形象化、生动化、贴近老年学员生活实际、思想实际;针对老年学员自尊心较强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多一点苦口婆心,少一点指责批评,切忌挖苦讽刺。多数学科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互动式,让老年学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一种自由探讨、轻松和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尽可能实行课堂教学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参与实践,展示成果,服务社会,能让老年学员产生一种自我体验、自我展现、自我认知、自我肯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例如:绘画班、摄影班可组织学员外出写生、采风,用手中的笔、手中镜头展现大好河山、家乡美景、县城风光、寓居小巷;诗词班可有目的组织学员观风景名胜古迹、经济开发新区、农村建设新貌,有感而发地写诗作词;音乐班、器乐班、舞蹈班,可积极组织学员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与县内大型庆典、文艺会演活动,让学员们展示风采,实验所学。
三、拓宽场地,为老年大学教学创设必要条件
老年大学的场地建设和基本的设备设施,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场地建设搞不好和设备设施不到位,必将严重迟滞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当其冲将会影响老年大学(学校)教学。比如说课堂建设,老年大学教学仅有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有第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第三课堂是一、二课堂的拓展和升华。由此可见,三个课堂都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容,都在用各自的形式、阵地和渠道,为老年学员带来幸福、尊严和价值。然而由于老年大学(学校)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尚处在初级阶段,多数没有独立的院校,教学场地基本上是通过挤、借、租等而得来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尚能勉强凑合。如果说要延伸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场地。因此,当务之急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提高认识,切实把老年大学(学校)独立院校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大学(学校)教学创设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老年大学;教育特殊性;教学方式方法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对文明生活的需求,教育的过程是将一个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成人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学校教育规律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这种特殊性,对于有针对性地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特点,充分认识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
老年大学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是由老年大学现行教学体制和老年大学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1、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
一是在于它的“非正规”性。要求给予老年人更为充分、更为全面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要求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關爱,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是在于它的“非功利”性。老年人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求职谋生,而是为了使自己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更加积极、充实,不是消极地等待生命的结束,而是打开生命结束前新的一页。
三是在于它的“多样性”。要根据“择其所需,投其所好”的原则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四是在于它的“适闲性”。它给予老年人的以满足舒适度为先,校园人文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均要围绕这个中心,尽力展现学员积极乐观、自信开朗的风采。
2、参学对象的特殊性。老年大学的入学对象,其特殊性体现在“老年”上,一方面,学员群体均进入老年阶段,生理上高龄、多病,使学员的出勤率、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均打了折扣,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感、自卑感,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讨厌压服讨厌管制;另一方面,学员来源逐步多样化,从离休干部到退休干部再到社会普通老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带来学员的巨大差异,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难度。
3、办学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
(1)文化基础差异大的特殊性。目前处于一种愿者就来,随时插班入学,大学、中专文化与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同学,这样一来,弄得教师不知为谁教。
(2)新招学员匮乏的特殊性。虽然老年大学定为两年、三年一届,有的分初级、中级、高级班,而新招学员往往不够人数,三五个人不可能开设一个班,而学期届满的许多老年人还要继续学习,结果只好新学员插班,已参学几年、基础较好的学员与初学者同学,结果,造成老师不知应该教什么。
(3)活动场地紧缺的特殊性。老年人都喜好能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才艺的舞台、平台,而目前的老年大学(学校)的课堂绝大多数是让、租、借来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勉强尚可。而要想开展一些活动,搞好第一课堂的延伸,开辟好活动的第二课堂,实在是困难重重。
(4)缺乏统一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教学教材的特殊性。现在各老年大学(学校)使用的教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各学校教师自编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紧贴实际,努力探索适合老年大学特殊性的教学方法
(一)坚持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在老年大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老年教育的内容是针对老年人的需求,为提高老年人的素质而设定的。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老年人的素质也不例外。在一个高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与科学素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仅有科学知识还是不够的。人要有理想信念,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才会体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晚年,如果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也难以画上人生完美的句号。因此,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又联系在一起,使老年教育的内容包括了基本理论教育、普及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文化休闲教育等诸方面。在当前知识爆炸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现代新兴科学文化,西方先进文化,百舸争流,百花齐放,应该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老年大学应当成为学习、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使老年大学实至名归。
(二)改进教学方法
1、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实行无压力教学。从老年教育的实际出发,既应体现规范、严谨有序的管理,还应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实行“有效+灵活+情感”的教学形式,采取入学自愿,专业自选,学习自觉,纪律自遵,离校自由,使学员学有所得、身心愉快。在教学方式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循序渐进,要求讲、练、用三结合。在学制上体现多元化,可开设短期班,如月班、季班、半年班;也有中期班,如一年期班、二年期班;还有长期班,三年五载,甚至终身班。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多层次,可设基础班、提高班、高级班、研修班,进行分层教学。
2、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老年学员心灵感悟能力趋缓,肌体的灵敏度降低和大脑记忆力衰退的特点,教学应该放慢节奏,拉长教学时间,多反复,多磨练,多讲老年学员能领会、感兴趣、易做到的东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针对多数老年学员文化程度偏低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就浅、就易,照顾大多数。做到深奥的问题浅显地说,复杂的问题简化地说,高雅的课题通俗地说,严肃的问题风趣幽默地说。要形象化、生动化、贴近老年学员生活实际、思想实际;针对老年学员自尊心较强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多一点苦口婆心,少一点指责批评,切忌挖苦讽刺。多数学科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互动式,让老年学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一种自由探讨、轻松和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尽可能实行课堂教学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参与实践,展示成果,服务社会,能让老年学员产生一种自我体验、自我展现、自我认知、自我肯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例如:绘画班、摄影班可组织学员外出写生、采风,用手中的笔、手中镜头展现大好河山、家乡美景、县城风光、寓居小巷;诗词班可有目的组织学员观风景名胜古迹、经济开发新区、农村建设新貌,有感而发地写诗作词;音乐班、器乐班、舞蹈班,可积极组织学员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与县内大型庆典、文艺会演活动,让学员们展示风采,实验所学。
三、拓宽场地,为老年大学教学创设必要条件
老年大学的场地建设和基本的设备设施,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场地建设搞不好和设备设施不到位,必将严重迟滞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当其冲将会影响老年大学(学校)教学。比如说课堂建设,老年大学教学仅有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有第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第三课堂是一、二课堂的拓展和升华。由此可见,三个课堂都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容,都在用各自的形式、阵地和渠道,为老年学员带来幸福、尊严和价值。然而由于老年大学(学校)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尚处在初级阶段,多数没有独立的院校,教学场地基本上是通过挤、借、租等而得来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尚能勉强凑合。如果说要延伸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场地。因此,当务之急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提高认识,切实把老年大学(学校)独立院校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大学(学校)教学创设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