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的新一轮改革已经运转多时,细细思索,若有所得,现小记如下。
基础教育的新一轮改革,其目的在于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在于体现对每个生命个体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必将引发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教师角色的创新。因此,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等各个层面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重新构造适应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性教师角色,真正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新教育的同步成长。为什么呢?
首先,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所以,教师当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在旧的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职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较被动地执行已定课程计划,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直至考评方法等,很少甚至不能调动教师作为施教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新课改则将教师真正看成施教主体,充分研究、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教师即课程的全新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点讨论之:
其一,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发展趋势,充实、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没有课程理论的高度自觉,就不会有课程实践的创新。以非中心化、不确定性和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理论观,已经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新标准中。如何在教育的实践中去贯彻新教育理论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更多地去读马卡连科的教育理论,结合现在的教育实际,重新认识教育和教学、班级和学生,真正认识到全面教育不该有中心区域,每位学生都各有自己的不确定因素和独特的个性经验。改变教师的教育理论观,具体学生具体教育的理论值得每位教师去研究。
其二,教师要对新课程进行再开发和再设计。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无时无处不在,教师有责任对既定教材做实事求是的裁剪,要从本地、本校的学生实际出发,用既定教材与本地民风民俗相结合,与学校的现有条件相结合,与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与自己的教育风格相结合,教出教学情境,教出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活生生的生活。
其三,教师要创新性地实施课程教学。教师即课程。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从激发学生超越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这一宗旨出发,改善、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教学的每个片段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焕发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其次,由于新课改已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生成性和开放性,所以,教师角色应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交往者。旧的课程和教学存在惟知倾向,使得教学双方被课程工具化和功利化,进而导致人性的工具化和畸形化。而新课程则要求教师破除课程知识拥有者和施与者的“权威”心态,将自身职能由知识施与变为教育交往,真心攻克应试教育病灶,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当然,这条路还很漫长。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交往者,教师不再被视为学生获得课程知识的唯一对象和手段,学生也不再是知识接受器。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全人发展”为教育方向,以“教育民主”为施教原则进行教学工作。所谓“全人发展”,即教师要从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发展学生的智商、情商等新人文本质。而“教育民主”则意味着教师既要兼顾课程基础,又要尽可能淡化课程预定性和统一性,以民主、平等的姿态接纳交互主体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局限性。
第三,由于新课程改革已经变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所以,教师要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成者。“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内涵窄浅,标准单一,重分数而轻内在主体人格发展。为此,教师应当掌握好课程评价的实践性原则,包括发展性、多样性和情感性等原则。发展性原则即教师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动态发展全程,既不忽视当前知识、技能、智慧、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又不忽视学生面向未来的成长潜力和可能的新发展。多样性原则就是要善于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避免统一性和预定性。而情感性原则则在于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达到建成在自主性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自我评价境界。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新颖,个性鲜明,破旧课程之统一性和预定性,建新课程之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生成性和开放性,而这些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创新,真正为促成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世界教育走势相协调,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作贡献。
基础教育的新一轮改革,其目的在于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在于体现对每个生命个体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必将引发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教师角色的创新。因此,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等各个层面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重新构造适应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性教师角色,真正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新教育的同步成长。为什么呢?
首先,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所以,教师当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在旧的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职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较被动地执行已定课程计划,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直至考评方法等,很少甚至不能调动教师作为施教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新课改则将教师真正看成施教主体,充分研究、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教师即课程的全新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点讨论之:
其一,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发展趋势,充实、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没有课程理论的高度自觉,就不会有课程实践的创新。以非中心化、不确定性和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理论观,已经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新标准中。如何在教育的实践中去贯彻新教育理论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更多地去读马卡连科的教育理论,结合现在的教育实际,重新认识教育和教学、班级和学生,真正认识到全面教育不该有中心区域,每位学生都各有自己的不确定因素和独特的个性经验。改变教师的教育理论观,具体学生具体教育的理论值得每位教师去研究。
其二,教师要对新课程进行再开发和再设计。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无时无处不在,教师有责任对既定教材做实事求是的裁剪,要从本地、本校的学生实际出发,用既定教材与本地民风民俗相结合,与学校的现有条件相结合,与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与自己的教育风格相结合,教出教学情境,教出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活生生的生活。
其三,教师要创新性地实施课程教学。教师即课程。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从激发学生超越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这一宗旨出发,改善、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教学的每个片段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焕发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其次,由于新课改已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生成性和开放性,所以,教师角色应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交往者。旧的课程和教学存在惟知倾向,使得教学双方被课程工具化和功利化,进而导致人性的工具化和畸形化。而新课程则要求教师破除课程知识拥有者和施与者的“权威”心态,将自身职能由知识施与变为教育交往,真心攻克应试教育病灶,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当然,这条路还很漫长。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交往者,教师不再被视为学生获得课程知识的唯一对象和手段,学生也不再是知识接受器。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全人发展”为教育方向,以“教育民主”为施教原则进行教学工作。所谓“全人发展”,即教师要从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发展学生的智商、情商等新人文本质。而“教育民主”则意味着教师既要兼顾课程基础,又要尽可能淡化课程预定性和统一性,以民主、平等的姿态接纳交互主体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局限性。
第三,由于新课程改革已经变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所以,教师要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成者。“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内涵窄浅,标准单一,重分数而轻内在主体人格发展。为此,教师应当掌握好课程评价的实践性原则,包括发展性、多样性和情感性等原则。发展性原则即教师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动态发展全程,既不忽视当前知识、技能、智慧、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又不忽视学生面向未来的成长潜力和可能的新发展。多样性原则就是要善于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避免统一性和预定性。而情感性原则则在于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达到建成在自主性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自我评价境界。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新颖,个性鲜明,破旧课程之统一性和预定性,建新课程之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生成性和开放性,而这些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创新,真正为促成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世界教育走势相协调,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