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都已经落实,但仍处在探索阶段。中文类公共课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同时,也承担着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中文类公共课;思政建设
“要用好課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者指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高职中文类公共课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同时应根据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资源,体现中文类课程的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
一、中文类公共课课程现状
(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中文类公共课,在高职公共课中比重较大,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辅佐专业学习满足岗位需求、提高文字综合能力、适应不同企业用人单位需求。面对多专业的公共课课堂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容易出现设计深度不够的问题,未能根据不同专业进行不同加工处理,对于不同教学模块的比重,没有根据专业类别进行调整。易变成中文类课程与思政类课程的相加,课堂内容理论大于实际。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泛化
高职公共课教学对象为多专业合班学生,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授课方法多倾向于讲授法,演绎法,课堂活动呈现单一化,案例较少,不鲜活;课堂活动开展时,师生互动率低,学生参与度低,教学平台使用率不高,教学内容对学生吸引力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影响自主学习。
(三)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视为教育基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作为中文类公共课,教师易局限于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文学修养、训练学生的文字综合能力方面,忽视了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引导。
二、中文类公共课课程设计策略
(一)多层次丰富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文类公共课教师除了紧跟时政热点与教材模块的关联,积极拓展教材内容、案例外,还应善于学习,更新知识层次,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角度选取有正能量,有温度的案例来设计课程内容将中文类课程与思政点有效融合,借助课堂活动实施,引入课堂思政内容,例如,春季学期举办围绕“爱国诗人屈原”为主题的诗歌朗诵,秋季学期组织“爱国主义”题材的课堂演讲,选取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教学素材,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精通专业知识,掌握工作方法。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教师应针学生主体的特殊性,灵活运用多样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点的兴趣。如讲授“面试技巧”部分时,课前设计投票环节,关心学生的就业意向,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多样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主求知、思考。课中让学生就热点话题分组讨论、主题发言,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在交流结束后,老师会引导学生对正确的观点给予肯定,对不当的观点予以疏导。点评学生观点的同时,引入积极健康和正能量的案例,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努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在课堂写作训练中设置相关的主题,完善学生书面表达。综合运用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政修养。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为学生日后的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线上学习平台优势,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的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发完与课程配套的精品在线课后,可充分利用线上课资源,提升课程的思政教学能力。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强化课前课后“学习内容”,将在线课堂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全程跟踪。引导学生利用线上平台拓展知识范围时,提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薄弱环节,积极给予指导和鼓励。
线上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需要更加精心的规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布置教学任务,确保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例如,课前布置学习目标,共享线上学习资料,以实际工作岗位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课中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从学生视角总结知识要点,并进行呈现。通过视频案例带入学生价值感共鸣,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利用课程平台、微课等资源完成课后知识巩固。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引导树立积极的意识形态。
(三)全方位树立课程目标
中文类公共课的开设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两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其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需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合作、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耐心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素质等。在切合学生专业特点时,要灵活组织教学内容、适时融入思政教育、设定细致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专业的重点,难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选取有效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书与育人同行并轨,从而发挥公共课教学育人的积极作用。
主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遵纪守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丰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层次和内容。在课堂实践中感悟、在理论总结中提炼,获得进一步的思想信念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小组讨论和课外活动实施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全视角学习,要求有大局观念,不仅作为学生身份,同时也以以后从业者的身份进行指导,内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强化职业作风,提高学生对于所在专业的的岗位认识,强化工匠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中文类公共课教师应结合各专业实际就业岗位,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重难点、灵活制定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学有效结合,结合所教专业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情设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设置课堂任务,紧贴专业特色,增强课堂时效性。注重价值引导、能力培训和素质提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从而做到教书与思政育人兼容并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3]伍云瑛发挥大学英语公共课“思政”功能之策略研究英语广场2021-7
[4]宋卫泽,陈志平职场沟通与写作训练教程机械工程出版社[M].2018
作者简介:韩笑,1989.10,女,汉族,黑龙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工作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中文类公共课;思政建设
“要用好課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者指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高职中文类公共课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同时应根据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资源,体现中文类课程的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
一、中文类公共课课程现状
(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中文类公共课,在高职公共课中比重较大,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辅佐专业学习满足岗位需求、提高文字综合能力、适应不同企业用人单位需求。面对多专业的公共课课堂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容易出现设计深度不够的问题,未能根据不同专业进行不同加工处理,对于不同教学模块的比重,没有根据专业类别进行调整。易变成中文类课程与思政类课程的相加,课堂内容理论大于实际。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泛化
高职公共课教学对象为多专业合班学生,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授课方法多倾向于讲授法,演绎法,课堂活动呈现单一化,案例较少,不鲜活;课堂活动开展时,师生互动率低,学生参与度低,教学平台使用率不高,教学内容对学生吸引力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影响自主学习。
(三)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视为教育基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作为中文类公共课,教师易局限于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文学修养、训练学生的文字综合能力方面,忽视了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引导。
二、中文类公共课课程设计策略
(一)多层次丰富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文类公共课教师除了紧跟时政热点与教材模块的关联,积极拓展教材内容、案例外,还应善于学习,更新知识层次,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角度选取有正能量,有温度的案例来设计课程内容将中文类课程与思政点有效融合,借助课堂活动实施,引入课堂思政内容,例如,春季学期举办围绕“爱国诗人屈原”为主题的诗歌朗诵,秋季学期组织“爱国主义”题材的课堂演讲,选取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教学素材,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精通专业知识,掌握工作方法。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教师应针学生主体的特殊性,灵活运用多样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点的兴趣。如讲授“面试技巧”部分时,课前设计投票环节,关心学生的就业意向,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多样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主求知、思考。课中让学生就热点话题分组讨论、主题发言,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在交流结束后,老师会引导学生对正确的观点给予肯定,对不当的观点予以疏导。点评学生观点的同时,引入积极健康和正能量的案例,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努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在课堂写作训练中设置相关的主题,完善学生书面表达。综合运用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政修养。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为学生日后的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线上学习平台优势,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的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发完与课程配套的精品在线课后,可充分利用线上课资源,提升课程的思政教学能力。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强化课前课后“学习内容”,将在线课堂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全程跟踪。引导学生利用线上平台拓展知识范围时,提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薄弱环节,积极给予指导和鼓励。
线上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需要更加精心的规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布置教学任务,确保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例如,课前布置学习目标,共享线上学习资料,以实际工作岗位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课中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从学生视角总结知识要点,并进行呈现。通过视频案例带入学生价值感共鸣,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利用课程平台、微课等资源完成课后知识巩固。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引导树立积极的意识形态。
(三)全方位树立课程目标
中文类公共课的开设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两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其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需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合作、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耐心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素质等。在切合学生专业特点时,要灵活组织教学内容、适时融入思政教育、设定细致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专业的重点,难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选取有效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书与育人同行并轨,从而发挥公共课教学育人的积极作用。
主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遵纪守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丰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层次和内容。在课堂实践中感悟、在理论总结中提炼,获得进一步的思想信念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小组讨论和课外活动实施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全视角学习,要求有大局观念,不仅作为学生身份,同时也以以后从业者的身份进行指导,内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强化职业作风,提高学生对于所在专业的的岗位认识,强化工匠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中文类公共课教师应结合各专业实际就业岗位,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重难点、灵活制定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学有效结合,结合所教专业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情设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设置课堂任务,紧贴专业特色,增强课堂时效性。注重价值引导、能力培训和素质提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从而做到教书与思政育人兼容并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3]伍云瑛发挥大学英语公共课“思政”功能之策略研究英语广场2021-7
[4]宋卫泽,陈志平职场沟通与写作训练教程机械工程出版社[M].2018
作者简介:韩笑,1989.10,女,汉族,黑龙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工作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