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案例分析“神奇的拓印之旅”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me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背景
  1.活动来源
  在“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和纸团进行拓印的游戏。拓印过程中,蘸一蘸,按一按,在颜料宝宝的帮助下,它们就跑到画纸上。为了能让自己留下更多的“印记”,大家乐此不疲,感到新奇又好玩。这个有趣的现象立刻吸引了宝贝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我们决定跟随孩子的想法,一起寻找更多的拓印材料,开启了一场神奇的拓印游戏之旅!
  2.游戏材料
  各种颜色的颜料、牙刷、大小不同的海绵印章、树叶、棉签、各种蔬菜等。
  3.教师预期
  教师根据幼儿的喜爱,从身边熟悉的材料出发,引导幼儿大胆使用不同材料大胆玩“艺术”。
  4.游戏规则
  (1)选用自然界安全环保的材料进行主创作。
  (2)游戏中大胆构思,懂得借助辅助材料独立创作。
  (3)懂得珍惜爱护自已和他人的作品。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阶段一:手的拓印
  上幼儿园,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到底意味着他们要进入集体生活,要开始他们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很特别的,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感官去接触事物,进而产生心灵的感受。为了帮助小朋友们尽快地熟悉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喜欢上幼儿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手掌变变变,让小朋友们学习运用手印大胆地与同伴合作拓印仙人掌、小鱼。用这种方式探索一个新的环境,用快乐的情绪与周围的人、事、物亲密接触。因为我们的手是很神奇的,手掌可以拓印,手指也可以拓印,点点点,拓印出葡萄、树叶等等。
  阶段二:创意拓印
  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我们开始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的材料进行拓印,东找找,西找找,宝贝们开始了自己的材料寻找之旅!
  1.幼儿园材料大搜罗
  幼儿园有什么可以拓印呢,雪花片、娃娃家的铲子等等,于是引导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他们惊讶于不同的物体产生的不同奇幻变化,在无意中体验了拓印画变幻的乐趣。
  2.生活材料大搜罗
  在幼儿园里,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伴侣,是他们作为熟悉的“拓印材料”。那么在幼儿园之外的生活中,孩子们又会有怎样的脑洞大开呢?快来看一看吧!
  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周末时间搜集了很多的材料,孩子们迫不及待要来试一试啦!小牙刷,刷刷刷,小棉签,点点点。
  幼儿经验的积累是靠不断摆弄,操作生活中的真实用品得来的。因此,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在拓印活动中的价值是重要的。生活中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如大白菜、菜花等,平时家里用过的生活用品,如饮料罐、瓶盖、牙刷、勺子,大自然的材料,如树叶、树枝、小花……等都可以作为拓印材料。
  阶段三:拓印自然
  1.拓印树叶
  有宝贝说我和妈妈的收集计划里还有树叶宝宝呢,我也想试一试!是啊,玩具、废旧材料,平平的,方方的,都有属于自己的印记,那树叶宝宝是不是也有呢?”于是基于前期的生活材料拓印经验,孩子们萌发了把树叶带回幼儿园拓印的想法。
  我们带领幼儿在学校寻找树叶,满眼的树叶让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感叹,红的,黄的,绿的,就好像小蝴蝶一样一片片落下来……小树叶好像在跟小朋友们做游戏,可是小树叶掉下来就死了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留下来呢?”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要一起来做树叶拓印画吧!
  快看,快看,这个树叶宝宝的花纹很好看,我要去和它玩拓印游戏啦!在第一次探索的过程中,有发现,有乐趣。当然也会有问题……孩子们发现自己拓印的树叶并不能完全出现在画纸上,有的只有一点点的轮廓。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宝贝认为是小手没有用力压,有的认为是颜料涂得太少了。在与孩子们的讨论和尝试后,发现小手用力压一压,树叶拓印出来的形状会更加清晰,可有时候却又还是不清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我们的方法不正确呢?在有了这些疑问后,老师来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为什么树叶宝宝在我用力压一压以后还是没能全部跑到画纸上呢?因为每一片树叶的软硬和纹路都是不同的,有的太硬会翘起来,有的平平的,就容易上色。所以你选择什么样的树叶就很重要哦!
  树叶拓印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要选平整漂亮的树叶蘸一蘸,按一按,在颜料宝宝的帮助下,它们就跑到画纸上,真漂亮。
  2.拓印樹皮
  孩子们散步时候发现每颗树不同,摸上去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有什么办法能把大树的树干样子一摸一样地记录下来。老师先引导幼儿通过摸树皮、闻树香,听树声,去感受树皮的特征。然后再一起涂一涂,把树皮的形状画了下来,在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各种树皮的纹理,并且拓展了对神秘森林的探索。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1.活动的特点
  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绘画工具,体验色彩的冲击力,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2.价值所在
  拓印添画是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幼儿们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不错办法。将拓印和添画的技能综合起来运用,能够引导幼儿体会美术的乐趣和艺术的魅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还可以提高幼儿们对美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美”是最高的情趣与体验,也是开展美术活动的最终诉求;让幼儿发现“美”、体验“美”,并亲手创作“美”,这是拓印添画活动的最终目的。
  3.教师行为
  拓印和添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让幼儿们拓印影像和进行合适的添画,帮助幼儿们实现亲手作画的“梦想”在拓印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孩子们掌握拓印的工具使用方法,清晰的呈现出一定的图像、图形。在整个拓印的过程,幼儿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的自主动手活动,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大胆动手,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拓印活动。
  4.进一步支持策略
  在下阶段的游戏中,继续不同的拓印玩法,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季节的时令树木、花草、蔬果,进行一个分类和跟踪观察,与幼儿一起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来感受自然物的美。如:夏季里的凤凰花,冬季里的山茶花、水仙花,秋季里的月季花,春季里的迎春花等,让幼儿感受更加明显的季节特征,把花儿、叶儿、果儿带到游戏中,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的拓印创作形式。
  (丰泽区实验幼儿园  362000)
其他文献
摘要:人生之经历,让人面对相同事物时,总会有不同的感悟,读书亦如此。重读《老人与海》这本书,在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后,时空、境遇的不同,读来与年轻时只为读书而读书,竟有了大不相同的感受和感悟。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主人公圣地亚哥同呼吸共命运:一样的面对恶劣环境;一样的面对长久的孤独和失败;一样的与大鲨鱼顽强的搏斗而不气馁。古今中外,小到生命个体,大到国家民族,生命之歌,唯有不畏风雨,目标笃定,才能
期刊
今年,即将迎来我们伟大中国共产党的100周岁生日。然而100年前的今天,国内军阀混战,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民不聊生,国外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此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如一道曙光劃破黑暗的夜空,闪耀在世界的东方。从此我们的祖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祖国日益强大,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期刊
摘要:《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把魏晋南北朝从历史的夹缝中抽离出来做了专题探讨,并把文史哲打通,以小见大的看到很多同时代的学者看不到的深层次问题。本文在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基础上对于魏晋时期的历史有了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个方面是魏晋交替之季的阶级断层怎样拉开了这个时代乱局的大幕?第二个方面是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是怎么形成形成的原因。第三个方面的认识是魏晋南北朝的乱局是怎样终结的?  关键词:陈寅恪
期刊
“太阳落坡四山黄,犀牛望月姐盼郎,记得那年菊花黄,我送红军上山梁,叫声红军早回转,百姓痛苦记心上,穷人望的共产党,盼望红军回南江……”  巍巍光雾山,高耸云端,群峰叠嶂,云蒸霞蔚,绵亘天际,千里红叶,层林尽染,蔚为壮观。1932年12月,徐向前总指挥率红四方面军1.5万多人,顶风冒雪,突破通江县北部边境两河口,在崇山峻岭中浴血奋战,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点亮了贫苦百姓心中的希望,劳苦大众翻身解放,
期刊
《我的梦想——医生》  医生是非常崇高的一个职业,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大到手术,小到门诊,医生始终殫精竭虑保证人们的健康,不敢有一丝大意。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是很小的一个错误,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当在新闻中见到医生又拯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后,我内心既佩服,又羡慕。但真正让我将医生的职业作为一个梦想,还是因为2019年春节,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那时全国都笼罩在一种压抑、恐惧的氛围中,疑似病例和确
期刊
摘要:在《什么是文学?》的文本当中萨特关于写作结合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进行了有力阐释,而“介入”理论作为萨特思想的关键词之一也在其中有较为充分的说明。本文试图围绕萨特《什么是文学?》这部作品尤其是其中《为什么写作》的相关内容,把握萨特关于作家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观点,从作家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中解读萨特文学服务于社会的介入思想,从人学的角度思考写作作为作家和读者介入现实的手段所包含的意义。  关键词:介入;作
期刊
说李碧华,冷冽、极致、奇情、毒舌似都合宜,但又都缺了几分味道。若偏要以一词概括李碧华的风格,“文妖”倒像是真见了她似的。读她的作品,仿佛书中有一个妖魂——她血肉模糊、啼血带泪,但又冲着你笑,笑得摄人心魄、勾人神魂。你感到头皮发麻、毛骨悚然,但又像中了咒似的不愿撒手。为何这般“中毒”?究其缘由,让读者恐惧而又入迷的上瘾心态来源于作者的“矛盾”写法。  (一)似真似幻,喧嚣后的冷寂。  李碧华总爱写繁
期刊
摘要: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的一部分现象,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中,他认为自己长大了,而事实上有很多时候又处在一知半解中,可以說半成熟,半幼稚,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关
期刊
早在十年之前,应接到《中华姓氏文化》一书的出版邀稿,我写了“陈姓流支拾遗”一文,刊入该书《陈氏卷》中。其目的是把我族“平舆郡” 在陈姓文化历史中作出初步定位,去年成立了“中华义门陈氏文化平舆郡研究会”后,又促成我进一步研读有关姓氏文化的文献,从中得到了几点姓氏文化的点滴启示。  一、什么叫“郡望”  “郡望”是姓氏文化的专用名词,他表示某族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的家族。“郡望”作为家族出身和身份的
期刊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就是时光。每一段时光都像是一个房间,当我们走进其中,凭窗而望,都能看见一道道美丽的红色风景。而党亲手制作的时间之窗,始终散发着红色光芒。  我们小区有个党员叔叔,他总是活跃在奉献的第一线。平时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上下电梯时,如果看到谁提着重物,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都会热心帮忙提回家。平时在小区里,叔叔是义务的志愿者,看到垃圾会捡起来,看到哭泣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