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汉赋,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乃至当代的新诗,文学史上都留下了诗人的足迹。有人曾说,考察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要了解它的哲学,考察这个民族的心灵状态,则需要读它的诗。而诗歌的情感是一首诗的灵魂,只有把握诗歌的情感,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人进行灵魂的交流。
一、创设情境,走进诗歌
古代诗歌有它本身的特点,它讲究简约,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在有限的字数范围内表达着最丰富的思想,它离我们生活比较远,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会对诗歌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的创设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它的手段可以是丰富多彩的,音乐与图像就是很好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课前播放《春江花月夜》名曲,利用音乐的力量,营造授课所需要的氛围,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谈感受。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有的说天空中只有一轮明月,大大的,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明月映照下,江水澄澈,江上没有帆,没有一切的东西,只有无边的空阔;有的说除了天空中一轮皎洁的月之外,我的大脑中还出现了淡淡的雾气,这雾气在江面上轻轻飘荡着,时有时无,天地显得格外的空旷、寂寞;有的说印象中应该是有一叶扁舟在江面上轻轻地飘荡着。扁舟的上方,是一轮大大的月亮。而扁舟所置身的,是开阔的江面,江水滚滚,把月亮揉碎了,波光粼粼……在这良好的氛围当中,学生们便慢慢地走进了诗歌。
二、反复诵读,体验情感
诗歌与其他文学相比,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这也是很多人爱上诗歌的原因。而我们在关注诗歌音韵美的同时,更关注它的思想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是理解诗歌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读中感悟、品味、体验,这种读是层进式的推进,而非简单的平行式的排列,就如王冶秋先生谈到读《阿Q正传》一样,要“煮书”,他说读《阿Q正传》至少要14遍,第一遍笑得肚子痛,第二遍读不出任何笑的成分……诗歌亦如此,要带着思想去诵读,带着情感去读,才能与诗人达到时空的交流,情感的交汇。在诵读时,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给予一定的指导,第一遍是读准字音,第二遍要读准停顿,第三遍要读准重音,第四遍要读出抑扬……在这一遍遍的诵读中,学生们自会进入诗中的情感世界里。
三、抓住意象,领悟情感
所谓“意象”是指诗歌中的形象,它是作者寄予情感的物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是有特定内涵的。例如,“梅”代表高洁,陆游著名词作《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就是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柳”代表惜别,柳永《雨霖铃》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了自己和情人惜别又宿醉之后的早晨看到的异地情景……当然有的意象的含义是多元化的,从“月亮”来看,以李白诗最为丰富。李白诗歌中的“月亮”使中国的月亮诗走向了成熟。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生活中的醒与醉,使人看到月亮的阴晴圆缺和晨昏交替时的心情也产生不同。有“我寄愁心予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对友人的思念,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它在李白的诗中出现了三百多次,连李白最后也是在石子矶捞月溺水身亡,抱明月而长终。因此,诗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注重意象的积累。
四、注重炼字,推敲情感
言简意丰,是诗歌重要的特点,文人骚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写出了江南春天盎然的生机;贾岛的“推敲”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执著。一字之差,诗歌境界完全不同。杨炯的《从军行》中写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传统的目光都是放在“凋”和“杂”二字上,而忽略了“暗”与“多”。细细玩味,二者写出了雪之大,风之大,这样更突出了战士豪迈的战斗热情。语言是了解诗歌,品味情感的基础,只有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出其中的魅力。
五、探究哲理,关注人生
很多诗人都将抽象的哲理蕴涵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中,语出自然,含蓄精警,使诗歌显得更加深沉、浑厚、隽永。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写出了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苏轼的《题西林壁》是理趣诗的著名例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明了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写出了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道理。这些富含哲理意味的诗句本身就是作者触景生情、融情入理的产物,用来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效果。
精巧工整的篇章,生动凝练的语言,和谐深远的意境,这一切让诗歌成为大家爱不释手的瑰宝。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审美情感上的体悟,以达到诗意的栖居。
(责任编辑 刘宇帆)
一、创设情境,走进诗歌
古代诗歌有它本身的特点,它讲究简约,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在有限的字数范围内表达着最丰富的思想,它离我们生活比较远,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会对诗歌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的创设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它的手段可以是丰富多彩的,音乐与图像就是很好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课前播放《春江花月夜》名曲,利用音乐的力量,营造授课所需要的氛围,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谈感受。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有的说天空中只有一轮明月,大大的,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明月映照下,江水澄澈,江上没有帆,没有一切的东西,只有无边的空阔;有的说除了天空中一轮皎洁的月之外,我的大脑中还出现了淡淡的雾气,这雾气在江面上轻轻飘荡着,时有时无,天地显得格外的空旷、寂寞;有的说印象中应该是有一叶扁舟在江面上轻轻地飘荡着。扁舟的上方,是一轮大大的月亮。而扁舟所置身的,是开阔的江面,江水滚滚,把月亮揉碎了,波光粼粼……在这良好的氛围当中,学生们便慢慢地走进了诗歌。
二、反复诵读,体验情感
诗歌与其他文学相比,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这也是很多人爱上诗歌的原因。而我们在关注诗歌音韵美的同时,更关注它的思想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是理解诗歌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读中感悟、品味、体验,这种读是层进式的推进,而非简单的平行式的排列,就如王冶秋先生谈到读《阿Q正传》一样,要“煮书”,他说读《阿Q正传》至少要14遍,第一遍笑得肚子痛,第二遍读不出任何笑的成分……诗歌亦如此,要带着思想去诵读,带着情感去读,才能与诗人达到时空的交流,情感的交汇。在诵读时,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给予一定的指导,第一遍是读准字音,第二遍要读准停顿,第三遍要读准重音,第四遍要读出抑扬……在这一遍遍的诵读中,学生们自会进入诗中的情感世界里。
三、抓住意象,领悟情感
所谓“意象”是指诗歌中的形象,它是作者寄予情感的物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是有特定内涵的。例如,“梅”代表高洁,陆游著名词作《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就是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柳”代表惜别,柳永《雨霖铃》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了自己和情人惜别又宿醉之后的早晨看到的异地情景……当然有的意象的含义是多元化的,从“月亮”来看,以李白诗最为丰富。李白诗歌中的“月亮”使中国的月亮诗走向了成熟。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生活中的醒与醉,使人看到月亮的阴晴圆缺和晨昏交替时的心情也产生不同。有“我寄愁心予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对友人的思念,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它在李白的诗中出现了三百多次,连李白最后也是在石子矶捞月溺水身亡,抱明月而长终。因此,诗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注重意象的积累。
四、注重炼字,推敲情感
言简意丰,是诗歌重要的特点,文人骚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写出了江南春天盎然的生机;贾岛的“推敲”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执著。一字之差,诗歌境界完全不同。杨炯的《从军行》中写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传统的目光都是放在“凋”和“杂”二字上,而忽略了“暗”与“多”。细细玩味,二者写出了雪之大,风之大,这样更突出了战士豪迈的战斗热情。语言是了解诗歌,品味情感的基础,只有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出其中的魅力。
五、探究哲理,关注人生
很多诗人都将抽象的哲理蕴涵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中,语出自然,含蓄精警,使诗歌显得更加深沉、浑厚、隽永。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写出了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苏轼的《题西林壁》是理趣诗的著名例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明了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写出了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道理。这些富含哲理意味的诗句本身就是作者触景生情、融情入理的产物,用来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效果。
精巧工整的篇章,生动凝练的语言,和谐深远的意境,这一切让诗歌成为大家爱不释手的瑰宝。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审美情感上的体悟,以达到诗意的栖居。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