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逐步成为建筑工程领域内的主流发展态势,如何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便成为了越来越多人所研究分析的新课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提出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并对未来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多层建筑物施工相比较,既有其共性的部分,也有其个性的部分。它们的共性在于施工的过程都是逐层进行施工,而高层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在于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长,交叉作业多,结构重大。因此其受力特点、设计依据与一般多层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对结构的安全度要求特别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1.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工程的高度一般比较高,高空作业较多,大量的制品、材料、人员、设备都要经过垂直运输到高空,这样就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垂直运输作业量较大。为此,在施工时,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搞好高空安全保护,对高空用电、用水等问题要加强管理,同时要防止因高空物体不慎坠落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基础埋置深度深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m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
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高层建筑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4.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一般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两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高层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时,受楼房功能和造型的需要,施工人员会把低层裙房与高层主楼连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低层裙房包围了高层建筑物主楼的大部分。在处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中间缝隙的问题上,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施工后浇带法。大多数情况下,高层建筑物的主楼与低层裙房是同时施工的,这样有利于回填土进行场地的平整,也便于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施工,但是两者在上部结构是施工时都要预留施工后浇带。高层建筑工程的主楼在建成之后,它的沉降量差不多已经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左右,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这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梁、上部结构梁预留施工后浇带。施工人员通过补齐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就会缩小,另外,施工后浇筑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2.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下部需要较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这与自然布置、结构力学恰恰相反。高层建筑物的结构下部受压力较大,上部受力较小,在正常布置时,施工人员应该注意使建筑物的的下部刚度大、柱网密、墙多;建筑结构上部逐渐减少柱、墙、并扩大轴线之间的间距。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需要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而且施工过程中,还要伴随转换层的位置上移,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在转换层设计的过程中,要限制转换层的设置高度,因为转换层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以及内力突变就越明显,施工单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如在房屋的周边增设一些壁式框架、剪力墙等等。
3.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制作时所用的水、水泥有关系,水灰比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反之,混凝土的强度就会降低。为此,施工人员不能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水泥用量来增大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方法最终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水灰比和水泥强度,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此,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就要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是构成一座建筑物的基础,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混凝土的质量审核。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工期,一施工单位要配备足够的布料机和土泵机,现阶段,施工单位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以将混凝土直接输送到预设的浇筑高度,进而使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有了较高提升。
4.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工地一般在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市区,施工工地相对较狭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邻近建筑以及其他市政工程设施的保护,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严格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尤其注意深基坑的支护和开挖,它涉及到土力学强度和稳定问题、环境岩石工程问题、位移变形问题、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不对,就容易造成基坑工程事故。为此,施工人员在深度超过5m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工地的特点制定施工方案,特别是针对基坑的开挖、边坡支护等施工项目,施工方案必须要进行可行性审核,必须经过建筑工程项目总监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实施。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引入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我国自身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理论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施工技术,充实我国现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外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我國建筑墙体实行全面浇筑结构的基础上,建筑墙体大模块时代已经到来,建筑施工质量不断得到改善,通过对高层建筑墙体技术不断研究和创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升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功用价值。
2.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现有结构转换层的形式主要有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其中,梁式结构转换层因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工民建筑中得到发展和应用。但是,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厚板式转换层设计理念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相关结构预应力技术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我国高层建筑、特别是跨度大、高挠度、强剪切力等建筑结构问题都有较完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3.高层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相关建筑材料行业也得到发展和提升,特别是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建筑材料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载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温等功能。加强建筑装饰材料的研发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新材料施工技术的研发,如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明框暗框的设计、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有香,满广生.房屋建筑施工[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3).
[2]张秀恩,焦文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4).
[3]曾亚润.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多层建筑物施工相比较,既有其共性的部分,也有其个性的部分。它们的共性在于施工的过程都是逐层进行施工,而高层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在于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长,交叉作业多,结构重大。因此其受力特点、设计依据与一般多层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对结构的安全度要求特别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1.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工程的高度一般比较高,高空作业较多,大量的制品、材料、人员、设备都要经过垂直运输到高空,这样就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垂直运输作业量较大。为此,在施工时,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搞好高空安全保护,对高空用电、用水等问题要加强管理,同时要防止因高空物体不慎坠落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基础埋置深度深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m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
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高层建筑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4.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一般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两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高层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时,受楼房功能和造型的需要,施工人员会把低层裙房与高层主楼连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低层裙房包围了高层建筑物主楼的大部分。在处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中间缝隙的问题上,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施工后浇带法。大多数情况下,高层建筑物的主楼与低层裙房是同时施工的,这样有利于回填土进行场地的平整,也便于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施工,但是两者在上部结构是施工时都要预留施工后浇带。高层建筑工程的主楼在建成之后,它的沉降量差不多已经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左右,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这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梁、上部结构梁预留施工后浇带。施工人员通过补齐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就会缩小,另外,施工后浇筑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2.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下部需要较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这与自然布置、结构力学恰恰相反。高层建筑物的结构下部受压力较大,上部受力较小,在正常布置时,施工人员应该注意使建筑物的的下部刚度大、柱网密、墙多;建筑结构上部逐渐减少柱、墙、并扩大轴线之间的间距。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需要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而且施工过程中,还要伴随转换层的位置上移,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在转换层设计的过程中,要限制转换层的设置高度,因为转换层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以及内力突变就越明显,施工单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如在房屋的周边增设一些壁式框架、剪力墙等等。
3.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制作时所用的水、水泥有关系,水灰比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反之,混凝土的强度就会降低。为此,施工人员不能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水泥用量来增大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方法最终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水灰比和水泥强度,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此,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就要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是构成一座建筑物的基础,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混凝土的质量审核。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工期,一施工单位要配备足够的布料机和土泵机,现阶段,施工单位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以将混凝土直接输送到预设的浇筑高度,进而使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有了较高提升。
4.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工地一般在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市区,施工工地相对较狭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邻近建筑以及其他市政工程设施的保护,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严格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尤其注意深基坑的支护和开挖,它涉及到土力学强度和稳定问题、环境岩石工程问题、位移变形问题、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不对,就容易造成基坑工程事故。为此,施工人员在深度超过5m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工地的特点制定施工方案,特别是针对基坑的开挖、边坡支护等施工项目,施工方案必须要进行可行性审核,必须经过建筑工程项目总监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实施。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引入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我国自身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理论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施工技术,充实我国现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外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我國建筑墙体实行全面浇筑结构的基础上,建筑墙体大模块时代已经到来,建筑施工质量不断得到改善,通过对高层建筑墙体技术不断研究和创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升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功用价值。
2.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现有结构转换层的形式主要有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其中,梁式结构转换层因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工民建筑中得到发展和应用。但是,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厚板式转换层设计理念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相关结构预应力技术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我国高层建筑、特别是跨度大、高挠度、强剪切力等建筑结构问题都有较完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3.高层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相关建筑材料行业也得到发展和提升,特别是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建筑材料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载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温等功能。加强建筑装饰材料的研发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新材料施工技术的研发,如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明框暗框的设计、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有香,满广生.房屋建筑施工[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3).
[2]张秀恩,焦文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4).
[3]曾亚润.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