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的“反抗”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祝福》这篇文章,分析祥林嫂悲剧根源的时候,同学们总结出这样的结论:鲁镇上的人们,包括鲁四老爷、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大伯、柳妈等这些受封建迷信和封建思想毒害的人以及“我”都参与了“谋杀祥林嫂”的过程。有的同学问“她为什么不反抗?”其实在“遭受谋害”这一过程中,祥林嫂曾进行过四次“反抗”。
  最初的反抗是从婆家逃出来。这是祥林嫂一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一次反抗。他在鲁四老爷家作为一个佣人,每个月工钱只有500文(一元一大盘子的“清炖鱼翅”,鲁迅先生还认为“物美价廉”,那可是祥林嫂两个月的工钱!)然而到最后一分钱都未支取。一个佣人,他的伙食恐怕极差,然而“脸上有了笑影”“白胖了许多”。由此可见,他在婆家遭受了怎样的虐待!她从婆家“逃出来”,以此逃避被婆婆当作牲口“转卖”的命运。可见,祥林嫂是一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女人。然而遗憾的是,她逃得离家太近,不久就被婆家的人给捆绑去了。
  第二次是被卖改嫁时的反抗:不肯拜堂,闹得头上撞了个大窟窿。此次反抗的原因并非看不上贺老六,而是她将要遭人耻笑。从《祝福》一文中可以看出她与贺老六后来的生活是很幸福的,贺老六有力气、肯干活,恐怕二人还因此而“志同道合”。上头没有婆婆,又有可爱的儿子。这样幸福的生活对一个女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她的这次反抗是愚昧的,是对封建礼教无意识的维护。
  第三次反抗是“捐门槛”。柳妈告诉祥林嫂,她死后会被阎罗大王锯开分给两个男人,这使祥林嫂感觉不胜惶恐,她害怕自己死后到“那边”还要遭受被锯的痛苦,所以她反抗“死后的命运”,去求庙祝,花去两年的工钱去“捐门槛”。可见祥林嫂深受封建迷信的影响,她的反抗正是向封建迷信的投降。然而,鲁镇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同情甚至钦佩祥林嫂,四婶还是不允许祥林嫂参与“祝福”时祭品的准备工作。祥林嫂被世人逼得走投无路,“精神更加不济”。花血本进行的此次反抗却没有得到鲁镇任何人的认可,这让祥林嫂活得“生不如死”。
  第四次反抗是对鬼神的怀疑。她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鲁镇所有的人对鬼神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即使鲁四老爷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他仍然不让曾经改嫁的“不干不净”的祥林嫂动祭品。然而祥林嫂开始怀疑“究竟有没有魂灵”。这是存在于民众中最初的、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思想的萌芽,这是拯救整个民族于水火的最为先进的思想的萌芽,是革命潜在的最伟大的力量之所在。只要民众都开始怀疑封建思想、封建迷信,革命才会有根基、有出路。
  祥林嫂第二、第三次的反抗是对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无意识的维护,这两种反抗只能把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第一、第四次的反抗才是对命运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力量虽然像初春的草芽一样弱小,但蕴涵着绿野千里的希望!
其他文献
差生,又称后进生或学困生,始终困扰着教育的发展,阻碍着学校的正常运转,扰乱了教师的日常工作。“差生”的特点从形式上表现为不愿意学习,甚至厌恶学习。而学习差的学生也并不是什么都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爱劳动,热心帮助别人做好事等等。劳动积极分子,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往往出自这些学生。  一、对待“差生”,首先从老师本身不能歧视他们,不放任自流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
期刊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
期刊
一、对高考写作复习有效性教学尝试的原因和动机  近年来语文界提高高考作文分值的呼声一直很高,写作在高考试卷中已有半壁江山之称,所以写作在高考复习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10年高考大纲》中对作文基础等级有这样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充实。发展等级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然而进入高三阶段的学生奔波于各科的繁忙的复习中,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缺乏思想火花的碰撞,广泛搜集课外丰富新颖的写作素材更
期刊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开展,集体备课逐渐成各地为中小学校学科组常用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实现了资源和智慧的共享,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因而它是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可是当前,笔者发现不少学校的集体备课却出现了这样一种误区,即集体备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上课的统一和高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认为集体备课“求同”更要“存
期刊
内容充实,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体形象地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才能强烈地感染读者。记叙文如何做到“内容充实”呢?“言之有物”是“内容充实”的前提和基础。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突出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二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三是要重视细节。  一、突出过程  所谓突出过程就是要交代清楚是谁做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也就是记叙文的几要素要交代清楚,在这里尤其要将写作的重心放在做什么事和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而“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
期刊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创造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1.超前思维。备课时,教师必须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者入手,对课的导入、过程、结尾等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测,从而得到预见性的认识。此外,在制定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乃至整个中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计划时,对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超前思维,以便在行动之前及早看到潜在的有利因素、困难因素和各种机会,更加清醒地采取对策。  2.应变机制。课堂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从狭义的角度说是不同的孩子,从广义的角度说是不同的家庭,由于时代赋予了他们的不同的特点,我们也要适时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高材生走出校门后不一定都能出人头地,所以,学校并不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地方。  我接触了很多届学生,觉得专业知识只有深度和广度的微弱变化,但是每届学生心理的不同变化却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如果在教学时留意到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
期刊
我们知道,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因此,写文章是培养创新思维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