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片是众多电视节目的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不可取代的地位。然而对一部纪录片来说,即使它的内容再真实,表现技巧再高超,但如果没有创作者情感的处处渗透,也无法在众多的影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从而有力地吸引观众,影响他们的思想,达到一种美的享受。
【关键词】情感 纪录片 重要性 真实性
纪录片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的节目形式,其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既是纪录片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创作者与受众的共同需求。
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总的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一般是指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面对被摄主体时的一种内心感受。这种情感将通过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制作表现出来。它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
首先,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必须基于所拍摄的客观现实,它来源于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都有可能触发创作者的情感,但所有这些都并非“空穴来风”的主观臆想,而必须与纪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紧密相联。并且,这种情感的产生与创作者生活的地域环境、文化修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堪称我国纪录片史上里程碑的《望长城》表现的是创作者们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对长城文化与长城人的浓浓的敬仰和颂扬之情。而同一期由日本电视台拍摄的《万里长城》则在介绍长城这一建筑的同时,更多的是以日本本民族的目光去看长城两边的居民,以他们那种尚武又极重礼节的民族情感去解读被摄主体的生活。这两部纪录片在各自的国家播放后,虽然都大获成功,但风格却迥然不同,对观众的影响也大相径庭。
其次,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是一种由弱到强、不断变化、最后得以升华的动态过程。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情感,并与被摄主体息息相关。当创作者刚刚介入拍摄时,可能对被拍摄的人、物、事仅是一些粗线条的感性认识。但随着拍摄工作的不断展开,创作者和被摄主体共同经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同欢乐,或同悲伤,他的心也因同时感受着周围细微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最后使得这种情感突破所记录的具体事物和情境的局限,转化为大家的共通情感,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例如,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大型纪录片《香港十年》,片中有一段记录香港一家幼稚园里举行的升国旗仪式时的场景,当时孩子们宣誓:“我们在国旗的照耀下,幸福成长,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孩子们庄严地行礼、郑重地宣誓……相信看到这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油然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最后,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不是创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情感,它需要理性的思索,需要一个积蓄、回旋、沉淀的过程。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纪实艺术,其中所表达的情感自然应当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是一种情理相融的情感,即情中有理,理中有情。
由郝跃骏创作的《最后的马帮》屡获国际、国内影视大奖。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常年行进在独龙江峡谷(又称“死亡河谷”)的“国家马帮”,在公路开通前的最后一次艰难跋涉。纪录人用了半年的时间,经历从雨季至冬季前的所有艰辛,将这个特殊地区赶马人的普通、感人却鲜为人知的生活摄入镜头。尤其是因为抢运粮食而被大雪围困之后,马帮翻越丫口的场面更是惊心动魂:疲劳、饥饿已将人和马带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性格坚韧的藏族人硬是在三公里的雪面上挖出了一条小道,将马一匹匹拖了过去。由此,对马帮人生命中顽强不屈的精神的敬佩之情达到顶点。然而创作者的目光并没有仅止于此,马帮的生活虽然极其艰辛与危险,但却是世代马帮人生命的依托,是他们的一切。望着一天天向前延伸的公路,看着一匹匹为他累得吐血的马,马帮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一首赶马人唱了好几代的山歌在持续不断的开山放炮的修路声中显得异常的孤独……在纪录片创作中,情感将激发创作者对周围的一切进行不断地思考,而这种思考反过来又可以深化、扩充情感的内涵。
情感表达
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性
纪录片是现代大众传媒的一种节目样式,因此具有传递信息,进而教育、认识、舆论等多种社会功能,但一部纪录片如果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简单地机械重复,而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情感融入其中,自然无法吸引观众的目光,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只会让观者觉得枯燥、乏味,匆匆离座而去。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情感的性质是本能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本能的境界;情感的性质是现在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现在的境界。”这一点在纪录片的发展史上可窥一斑。
《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吃奶》等等这些由电影发明者法国人卢米埃尔所拍摄的第一批纪实短片,虽然都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但因为只是呆板的记录,是“活动的照片”,所以除了给人带来惊奇、新鲜之外毫无感染力可言。
20多年之后,纪录片的创始人弗拉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诞生了。在这部被国际影视界公认的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纪录片中,创作者摆脱了卢米埃尔的所谓影片“只是再现生活”的教条,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风貌通过前期有选择的拍摄和后期精心地剪辑表现出来。如影片中纳努克从外观狭小的皮筏舱里出人意料地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小孩;猎取海豹时充满戏剧效果的生动场面。正是这些吸引了观众,使他们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氛围中,在欢笑和惊奇中对远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有所了解。
纪录片创作中真情实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吸引观众,更在于它能影响观众。不同的情感将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纪录大师伊文思和安东尼奥尼都曾来中国拍片,伊文思满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排除种种困难拍摄了反映新中国的《愚公移山》,将新中国的真实情况深入而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纪录片创作中情感的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纪录片中的任何情感都是建立在所拍摄的客观事物上。
朱羽君老师曾在她的《纪实:震撼人心的美》中提到“纪录片是从真实的生活中采撷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抒发情感,升华哲理的。纪录片表现的总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断,以此来反映活脱脱的人生现实,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这是纪录片的美感所在。”
一部纪录片即使感情再充沛,内容再感人,如果是虚假捏造的,就失去了纪录片本身纪实的意义。观众一旦知道其中的隐情,必然会有一种受欺骗的感觉。到那时,留给观众的恐怕只有满腔的愤怒和厌恶之情了。1994年,一位名叫麦克伯恩的纪录片独立摄制者拍摄了一部关于“德国三K党”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震惊,人们群情激愤。然而,当德国司法机构根据此片线索追踪三K党分子时,却发现这部纪录片大部分是虚构的,麦克伯恩也因此锒铛入狱。
1992年,由日本NHK广播电视中心特集节目组摄制并播放的《禁区——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姆斯丹》大受欢迎。观众既震憾于当地生存环境的恶劣,也被深入实地拍摄的创作者的热情所感动,收视率大大超过了10%的平均线。但到了1993年2月3日,日本三大报同时在头版报道了《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一片创作的虚假问题。事发后,同样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指责纷纷,NHK的有关负责人受到了严厉处分。由此可见,“真实感和权威性是纪录片的命运所系”应该成为纪录片创作所必须牢记的准则。
但一部纪录片仅仅具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感情的投入,没有思想的闪现,只是对生活原生态的一种简单重复,就如一副干瘪的骨架,缺少血肉,没有色彩。这样的纪录片既无任何感染力可言,也不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最后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此,一部纪录片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获得成功。这种表现在纪录片里,以客观事实为载体的情感也必然是真实的。唯其真实才能打动观众。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态,在国际传播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它的制作周期又是很长的,只有在耐得住寂寞的创作中提炼情感,让人物有血有肉,才能使纪录片达到震撼心灵、反映历史、记录社会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庆电视台新闻中心)
【关键词】情感 纪录片 重要性 真实性
纪录片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的节目形式,其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既是纪录片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创作者与受众的共同需求。
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总的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一般是指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面对被摄主体时的一种内心感受。这种情感将通过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制作表现出来。它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
首先,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必须基于所拍摄的客观现实,它来源于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都有可能触发创作者的情感,但所有这些都并非“空穴来风”的主观臆想,而必须与纪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紧密相联。并且,这种情感的产生与创作者生活的地域环境、文化修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堪称我国纪录片史上里程碑的《望长城》表现的是创作者们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对长城文化与长城人的浓浓的敬仰和颂扬之情。而同一期由日本电视台拍摄的《万里长城》则在介绍长城这一建筑的同时,更多的是以日本本民族的目光去看长城两边的居民,以他们那种尚武又极重礼节的民族情感去解读被摄主体的生活。这两部纪录片在各自的国家播放后,虽然都大获成功,但风格却迥然不同,对观众的影响也大相径庭。
其次,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是一种由弱到强、不断变化、最后得以升华的动态过程。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情感,并与被摄主体息息相关。当创作者刚刚介入拍摄时,可能对被拍摄的人、物、事仅是一些粗线条的感性认识。但随着拍摄工作的不断展开,创作者和被摄主体共同经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同欢乐,或同悲伤,他的心也因同时感受着周围细微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最后使得这种情感突破所记录的具体事物和情境的局限,转化为大家的共通情感,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例如,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大型纪录片《香港十年》,片中有一段记录香港一家幼稚园里举行的升国旗仪式时的场景,当时孩子们宣誓:“我们在国旗的照耀下,幸福成长,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孩子们庄严地行礼、郑重地宣誓……相信看到这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油然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最后,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不是创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情感,它需要理性的思索,需要一个积蓄、回旋、沉淀的过程。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纪实艺术,其中所表达的情感自然应当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是一种情理相融的情感,即情中有理,理中有情。
由郝跃骏创作的《最后的马帮》屡获国际、国内影视大奖。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常年行进在独龙江峡谷(又称“死亡河谷”)的“国家马帮”,在公路开通前的最后一次艰难跋涉。纪录人用了半年的时间,经历从雨季至冬季前的所有艰辛,将这个特殊地区赶马人的普通、感人却鲜为人知的生活摄入镜头。尤其是因为抢运粮食而被大雪围困之后,马帮翻越丫口的场面更是惊心动魂:疲劳、饥饿已将人和马带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性格坚韧的藏族人硬是在三公里的雪面上挖出了一条小道,将马一匹匹拖了过去。由此,对马帮人生命中顽强不屈的精神的敬佩之情达到顶点。然而创作者的目光并没有仅止于此,马帮的生活虽然极其艰辛与危险,但却是世代马帮人生命的依托,是他们的一切。望着一天天向前延伸的公路,看着一匹匹为他累得吐血的马,马帮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一首赶马人唱了好几代的山歌在持续不断的开山放炮的修路声中显得异常的孤独……在纪录片创作中,情感将激发创作者对周围的一切进行不断地思考,而这种思考反过来又可以深化、扩充情感的内涵。
情感表达
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性
纪录片是现代大众传媒的一种节目样式,因此具有传递信息,进而教育、认识、舆论等多种社会功能,但一部纪录片如果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简单地机械重复,而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情感融入其中,自然无法吸引观众的目光,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只会让观者觉得枯燥、乏味,匆匆离座而去。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情感的性质是本能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本能的境界;情感的性质是现在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现在的境界。”这一点在纪录片的发展史上可窥一斑。
《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吃奶》等等这些由电影发明者法国人卢米埃尔所拍摄的第一批纪实短片,虽然都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但因为只是呆板的记录,是“活动的照片”,所以除了给人带来惊奇、新鲜之外毫无感染力可言。
20多年之后,纪录片的创始人弗拉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诞生了。在这部被国际影视界公认的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纪录片中,创作者摆脱了卢米埃尔的所谓影片“只是再现生活”的教条,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风貌通过前期有选择的拍摄和后期精心地剪辑表现出来。如影片中纳努克从外观狭小的皮筏舱里出人意料地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小孩;猎取海豹时充满戏剧效果的生动场面。正是这些吸引了观众,使他们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氛围中,在欢笑和惊奇中对远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有所了解。
纪录片创作中真情实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吸引观众,更在于它能影响观众。不同的情感将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纪录大师伊文思和安东尼奥尼都曾来中国拍片,伊文思满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排除种种困难拍摄了反映新中国的《愚公移山》,将新中国的真实情况深入而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纪录片创作中情感的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纪录片中的任何情感都是建立在所拍摄的客观事物上。
朱羽君老师曾在她的《纪实:震撼人心的美》中提到“纪录片是从真实的生活中采撷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抒发情感,升华哲理的。纪录片表现的总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断,以此来反映活脱脱的人生现实,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这是纪录片的美感所在。”
一部纪录片即使感情再充沛,内容再感人,如果是虚假捏造的,就失去了纪录片本身纪实的意义。观众一旦知道其中的隐情,必然会有一种受欺骗的感觉。到那时,留给观众的恐怕只有满腔的愤怒和厌恶之情了。1994年,一位名叫麦克伯恩的纪录片独立摄制者拍摄了一部关于“德国三K党”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震惊,人们群情激愤。然而,当德国司法机构根据此片线索追踪三K党分子时,却发现这部纪录片大部分是虚构的,麦克伯恩也因此锒铛入狱。
1992年,由日本NHK广播电视中心特集节目组摄制并播放的《禁区——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姆斯丹》大受欢迎。观众既震憾于当地生存环境的恶劣,也被深入实地拍摄的创作者的热情所感动,收视率大大超过了10%的平均线。但到了1993年2月3日,日本三大报同时在头版报道了《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一片创作的虚假问题。事发后,同样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指责纷纷,NHK的有关负责人受到了严厉处分。由此可见,“真实感和权威性是纪录片的命运所系”应该成为纪录片创作所必须牢记的准则。
但一部纪录片仅仅具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感情的投入,没有思想的闪现,只是对生活原生态的一种简单重复,就如一副干瘪的骨架,缺少血肉,没有色彩。这样的纪录片既无任何感染力可言,也不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最后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此,一部纪录片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获得成功。这种表现在纪录片里,以客观事实为载体的情感也必然是真实的。唯其真实才能打动观众。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态,在国际传播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它的制作周期又是很长的,只有在耐得住寂寞的创作中提炼情感,让人物有血有肉,才能使纪录片达到震撼心灵、反映历史、记录社会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庆电视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