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国企改革如何进行?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新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国企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重大部署,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深入探讨国企改革。
国企在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表述。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冷溶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冷溶认为,“这段精辟论述,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发生的新变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包含若干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准这些特征对于正确制定重大方针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表述是一个新的重大判断,是对当前阶段主要矛盾变化的准确认识。”
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与之相比较,对主要矛盾的重新表述,“既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和国有企业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与任务。”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
张立群认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表现了需求层次的提高和内涵的极大丰富,这与基本物质需求和基本文化需求的数量增长有很大不同。表现了在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达到新的高度,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些需求表现在文化、政治、法治、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只讲“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
从社会生产方面看,冷溶认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再讲“落后的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认为,影响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在《人民日报》发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文指出:“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国民经济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现象也有很多。例如,产能过剩是供需失衡,金融“脱实向虚”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的失衡。从社会生产力看,中国制造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而且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匀。从收入分配看,收入差距较大,甚至还有3000万人尚未脱贫。近几年我国基尼系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在国际警械线0.4之上。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产生各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认清这个问题,并加以彻底解决。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要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有企业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军,应继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肩负着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必须肩负起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新时代的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更要加强自身建设,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国有企业在过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从新时代的角度看,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这些问题都要在新时代的国企改革中解决。因此,深化国企改革是当务之急。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和指引的方向,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国企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重大部署,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深入探讨国企改革。
国企在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表述。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冷溶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冷溶认为,“这段精辟论述,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发生的新变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包含若干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准这些特征对于正确制定重大方针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表述是一个新的重大判断,是对当前阶段主要矛盾变化的准确认识。”
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与之相比较,对主要矛盾的重新表述,“既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和国有企业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与任务。”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
张立群认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表现了需求层次的提高和内涵的极大丰富,这与基本物质需求和基本文化需求的数量增长有很大不同。表现了在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达到新的高度,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些需求表现在文化、政治、法治、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只讲“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
从社会生产方面看,冷溶认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再讲“落后的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认为,影响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在《人民日报》发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文指出:“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国民经济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现象也有很多。例如,产能过剩是供需失衡,金融“脱实向虚”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的失衡。从社会生产力看,中国制造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而且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匀。从收入分配看,收入差距较大,甚至还有3000万人尚未脱贫。近几年我国基尼系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在国际警械线0.4之上。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产生各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认清这个问题,并加以彻底解决。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要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有企业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军,应继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肩负着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必须肩负起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新时代的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更要加强自身建设,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国有企业在过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从新时代的角度看,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这些问题都要在新时代的国企改革中解决。因此,深化国企改革是当务之急。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和指引的方向,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