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对红壤无机磷组分及有效磷的影响

来源 :土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x1989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2年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含量及作物磷吸收的差异,明确土壤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与作物磷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3种种植方式以及3个P2O5施用水平(0、50、100 mg/kg,分别记作P0、P50、P100),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2018年和2019年在P0、P50和P100水平下,间作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并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植株的磷素吸收量.与常规施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在磷肥减少50%(P50)的条件下,并未降低玉米和大豆的磷吸收量与籽粒产量.3个磷水平下,间作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而降低了根际土壤总无机磷以及Fe-P、Al-P、Ca-P、O-P的含量;同时适当增施磷肥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总无机磷及各无机磷组分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间作促进土壤中Fe-P、Al-P、Ca-P和O-P的活化(尤其是Fe-P),是低磷胁迫下间作土壤有效磷含量与作物磷吸收量增加的重要原因.玉米–大豆间作具有节约磷肥、维持作物产量及根际土壤有效磷与作物磷吸收的潜力.
其他文献
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生长周期长、人工栽培难度较大.为更好地利用大白桩菇这一珍贵的野生菌资源,获得更高产量的菌丝体及活性物质,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大白桩菇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在碳源、氮源、碳氮比、pH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大白桩菇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海藻糖和牛肉浸膏为最佳碳源和氮源;最佳碳氮比、pH值分别为10:1和5.葡萄糖、硫酸铵有利于菌丝体多酚物质的积累;蔗糖、蛋白胨有利于菌丝体黄酮、粗多糖的积累;pH值为5时有利于菌丝体多酚物质的积累,pH值
为了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对低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津优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椰糠盆栽,通过减少Hoagland营养液中钙的用量来模拟低钙胁迫,测定了黄瓜幼苗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光合色素含量,研究了不同处理下黄瓜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低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显著减少,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叶片受到伤害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细胞膜受到损伤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显著升高,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引起光合作用的降低,Pn、Tr、Gs
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的酯化衍生物,作为增塑剂或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用品及塑料制品中,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酞酸酯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人和其他动物体内有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并且具有“三致”效应.我国设施土壤中酞酸酯污染较为普遍,不仅对土壤生态系统存在潜在危害,并且能够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从而危及人体健康.因此,如何加速农田土壤中酞酸酯的消减已成为国家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水分调控、温度调控、施用外源添加
土壤水分的多尺度高效监测是土壤水文过程研究的基础.近些年以电阻率成像法、探地雷达法和电磁感应法为代表的地球物理方法,凭借多尺度适用性和微扰动原位监测的优势被广泛用于土壤水文学研究.本文在介绍以上3种代表性地球物理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地球物理方法应用于水文学研究中的进展,讨论了地球物理手段未来应用于土壤水文学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以期能够增进有关学者对地球物理手段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将地球物理手段应用于土壤水文学研究中.
木质素类型、含量等与谷子茎秆的强度具有密切关系,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为探究谷子木质素合成过程中CAD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为CAD基因家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在已知全基因组序列的xiaomi中共鉴定到13个SiCAD,分布于谷子1、2、4、6、7、9号染色体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iCAD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亲缘关系、理化性质分析以及结构预测和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SiCAD与狗尾草
通过土壤微宇宙培养试验,研究了锯末尺寸、添加量和种类等因素对荧蒽特效降解菌MC(Mycobacterium flavescens)修复污染土壤(潮土、红壤、黑土、黄棕壤和水稻土)的效果.结果表明:锯末联合降解菌MC修复荧蒽污染的黄棕壤效果较好,优化条件下25 d荧蒽降解率为42.63% ±1.05%;该联合修复对黑土和红壤中荧蒽降解也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潮土和水稻土中荧蒽降解没有促进作用.黑土和潮土自身微生物群落对荧蒽有很好的降解作用,红壤较低的酸碱性导致降解菌MC的加入不能够很好地降解荧蒽.由此,针对不
为明确等行距及宽窄行不同行株距变化对夏大豆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郑1307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田间试验方法,在同一密度18.0万株/hm2条件下,研究3个等行距处理(行距30 cm、株距18.4 cm(T1),行距40 cm、株距13.8 cm(T2),行距50 cm、株距11.1 cm(T3))和2个宽窄行处理(行距40 cm+30 cm、株距15.8cm(T4),行距50 cm+40 cm、株距12.3 cm(T5))不同行株距变化对夏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基于有机改性黏土具有廉价、高效吸附多环芳烃(PAHs)等特性,探究了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蒙脱土(TMSP-SMF)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CTAB-SMF)对污染土壤中PAHs的固定效果,并考察了其施用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以及植物吸收累积PAHs的影响.结果表明:TMSP-SMF和CTAB-SMF的施用未影响土壤的pH,但土壤的渗透性有所降低,同时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的相对丰度有所增加.此外,TMSP-SMF和CT
以江苏省某溶剂化工场地为例,利用英国污染地块水文地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了该场地地下水污染物对场地内及周边水环境的影响.比较了稳态和非稳态地下水溶质迁移模型(Ogata Banks、Domenico、Time variant Domenico)对污染物在自然衰减条件下从污染源向场地边界迁移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该场地的地下水中苯、乙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氯仿超过了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但场地内污染物对场地边界地下水的潜在环境风险基本可以忽略.Ogata Banks与Domenico模型对于污染
土壤温度与地气间能量交换、水分循环密切相关,影响着植被生长乃至区域生态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青海湖流域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实测的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然后结合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土壤温度对SHAW模型进行了率定,并根据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观测数据对率定参数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植被和土壤参数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伴随深度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5 cm深度逐日平均土壤温度的极差达到25.50℃,而35 cm深度极差为20.19℃,均远低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