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川 遗落深山的净土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镇 山清水秀 古香古色
  我们选择落脚在青木川的一处客栈中,颇有乡村文人气质的房东老伯姓徐,今年已七十多岁,是地道的青木川原住民。一大早,徐老伯就带着我们爬上村旁的小山头,俯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浮躁的心顿时安定了许多。青木川远离县城,地处僻远,虽为要塞,却一直处于闭锁状态。远看群山环抱,山清水秀,古香古色的青木川,犹如一幅恬静的水墨画。一条金溪河自西向东流向山峦,把镇子一分为二,一座飞凤桥连接南北两条主要街道。桥南老街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蜿蜒近千米,形似一条蟠龙,俗称“回龙场”。北边是新街,全是仿古建筑,宽敞气派,为古镇增添了许多现代色彩。
  淡淡的晨雾笼罩着古街,两边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地沿着“回龙状”的街道铺排开去,悠长的古街仿佛流淌着悠长的岁月。这些民居年代不一、风格多样,大多保留着木制结构,历史的每一丝刻痕都深深地留下了印记,雕刻精美的窗棂门楣典雅古朴,此时的古镇分外地静谧安详。说起青木川名称的来历,徐大爷感情深深,山高路险的青木川,树木葱郁,峰峦叠嶂,因地理位置显要,历来商贾云集,兵家必争。相传川道中有一棵古青木树,因而得名。古木已杳然无寻,但青木川名字永久地留了下来。
  提到青木川的繁华时代,徐大爷感情有些复杂,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就是魏辅唐。历史上的青木川是有故事的地方,它不似江南小镇的柔媚,相反,它来得奇特,也来得刚烈,充满了乱世枭雄的江湖气息。八十多年前,土生土长的贫穷孩子魏辅唐当上团总后逐渐主宰了青木川,就是这个雄霸一方、名声赫赫、一生充满矛盾和传奇色彩的土匪在青木川靠卖大烟发了家,他既不打家劫舍,也不鱼肉乡民,相反用赚来的钱财修路架桥办学堂,成就了闭塞小镇青木川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因为有了他,才有了现在的青木川。每一个来青木川的游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云变幻之地的记忆之中。而今,作家叶广岑笔下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已成不可追寻的往事,青木川老街却依稀记录着民国时期魏辅唐的传奇生涯。
  古街 平盘端凳 雕窗扇门
  山上下来,我们随着徐老伯从红柱长廊、雕龙画凤的飞凤桥走过,眼前的黑瓦白墙青砖路,就是青木川的老街啦!晨中的老街,烟雾朦胧,看着屋檐下挂着的青木川大旗子,慢步而行,呼吸着这里远不同于城市的清新空气,与零星过往的老街人擦肩而过,这种场景,倒别有风味!“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两边的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四合院式的、船型的、中西合璧式的……整条古街呈现出“平盘端凳,雕窗扇门,院落集中,四水倒淌”的格局,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风格,光从那斑驳的油漆和乌黑长满苔藓的瓦片上,就能感觉到它们的沧桑岁月。这里至今保留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让游人恍然回到了过去那商贾往来、商贸繁华的岁月。
  沿老街往东走,看到一处挂有“荣盛魁”牌坊的地方,这就是当地所说的“旱船房”,因整个建筑形态以及结构像一艘巨大的乌篷船,并且建于陆地上而得名。这是青木川标志性建筑,曾是青木川当年最有名的休闲娱乐场所,是魏辅唐之兄魏元臣的家业。整个建筑没有一颗钉子,全是榫卯结构。内部三级逐渐封顶,里面层层包厢,全部仿照轮船的格局、船舱的等级排列。徐老伯指着最顶层的一个房间告诉我,那里曾花魁的住处。从步步升高的青石阶梯、精美的造型和风雨侵蚀的门窗上残存的雕刻图案中,依稀现出这座高大建筑昔日的辉煌。
  走在青木川的古街上,连时光都变得迷离起来,让人既感到它的陈旧,又感到它的繁华;处处庭院古宅,让人既感到它的古朴凝重,又感到它的森严沧桑。而今的老街,青瓦屋檐下的只是柴米油盐的生活。门头上方四十年前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颇具时代特色的大字依然清晰。阳光暖暖地洒满屋檐,有老人三三两两闲话家常,有妇人携了小儿倚坐门槛,村民们端着饭,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墩子上,脸上荡漾着幸福、质朴的笑,恰如遗落人间的一方净土。一物一景,处处都彰显着一种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游看每一处物景,犹如在掂量一部史书,检阅一个民族村落的繁荣和衰败;数着古宅中“憔悴”的每一根檩条,犹如在与历史作一次次无语的对话。
  学堂 历经风雨 厦庇群英
  在老街背后的山坡上,是魏辅唐修建的当时宁强县唯一的一所私立辅仁中学。在青木川西边这个坝子最高的平地上,学堂依山傍水,建筑宏大,风格别致。学堂的旧大门上“辅仁中学”几个字依然清晰,站在学堂大门外,青木川的街道、河流、草木、农田以及街上行人尽收眼底。门前十多株松柏郁郁葱葱,见证着学堂的历史,摇曳的树叶似向游人诉说学堂过去的辉煌。
  古树参天的校园里,现存两栋民国时期的楼房,中西合璧,柱子上的浮雕是巴洛克式的。虽几经扩建,历经风雨的两座老建筑还在使用。大礼堂有七八间屋长,屋顶高大,空旷的大礼堂里讲台一人多高,正上方悬挂刻有“凤凰舞台”四个大字的匾额,沿着木梯登上讲台,讲台后面是老师的两间卧室,两个门楣上有用墨汁分别写着的“行易”“知难”字样,门框上的两副对联已被人用刀斧砍削,字迹全无,只留下斑斑刻痕。
  徐老伯当年就曾在这里就读,眼前辅仁中学勾起了他久远的记忆,他告诉我们,当年修建辅仁中学的工匠全是魏辅唐从上海请来的。那时学校的学生来源既有青木川本地的,也有相邻四川和甘肃的,学生来源号称三省十六县。解放前这里的老师都是高薪从汉中或者西安聘请的,教育质量高,赢得了四邻八乡老百姓的称赞,因而许多家长不顾路途遥远慕名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过去老师到这儿,皮鞋专门雇人制作,吃的大肉专门供应,镇里谁家请客如果没有老师到场,魏辅唐也绝不会到场,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有一次国民党将领胡宗南来到了青木川,当他听到山沟里的学生居然唱着流利的英文歌曲时,也不禁颇为震惊。70余年来,这里培养出大批仁人志士,至今还是陕西省的重点中学,学校旗台后的照壁上“厦庇群英”是后人对魏辅唐兴学重教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他双面人生的一笔注解。在辅仁中学院墙边,有一颗粗壮的柳树,徐老伯说当年魏辅唐就是在这个柳树下被枪毙的,魏辅唐被枪毙后,柳树也就拦腰枯死,1987年重新认定魏辅唐为开明绅士,案件平反后,柳树又奇迹般地抽出了新枝。   沿学堂门石阶小路而下,在薄薄飘渺的炊烟晨雾中,学校的广播中传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样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两旁居住的青木川人,一边做饭,一边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辅仁学堂同情、仁爱的精神至今仍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传承着。
  魏宅 背倚凤凰 门迎金溪
  青木川因魏辅唐而名声雀起,对魏氏的记忆占据了古镇的每一缕思绪,如今的古镇上,除却明清建筑,最知名的莫过于魏氏老宅、魏家祠堂、辅仁中学、烟馆和乡公所。这其中,魏家老宅是魏辅唐居住之所,魏家祠堂是他们祭拜祖先的地方,而烟馆是魏辅唐的经济支柱,乡公所则是他办公决策之地,辅仁中学又见证了他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土匪对人才培养的超前见识。
  魏氏宅院整个建筑背依圈椅形的凤凰山,面朝溪河平川,场院大路开道,山泉小溪环绕;旧桥依依伴碾磨,鱼池盈盈举青萍。真是“背倚凤凰生龙气,门迎金溪涌财源”的宝地!宅院分新旧两合,各为二进四合。二院比肩,相隔盈尺,一新一旧浑然一体。旧宅建于民国十八年,纯中式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门窗雕花镂空,饰有花虫鱼鸟,做工精细,显示了陕南古镇建筑的古朴。新宅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3年),中西合璧式风格,高大气派,外面有警卫室,弹药库。新宅门房上的“卫国卫民”赫然在目,同时还挂有“宁羌县青木川镇民众自卫团”,足见当时的正规和气派。徐老伯指着魏氏宅院,讲起了一件有趣的事儿。老宅背倚凤凰山,面向龙池山,他的五个女儿都出生在这个院子里,后经风水先生建议后,将魏氏新院建在靠右一些的地方,背靠将军石,一定养儿男。说来也巧,他后来的两个儿子都生于新宅!
  闻名遐迩的“洋房子”,过去曾是魏辅唐办公的“乡公所”。徐老伯说这座建筑的设计者曾是他小时候的玩伴,是魏辅唐当年送小伙子到上海学习建筑后设计的,这座建筑门面设计很有特色,高大宏伟,上有石拱圆门和圆顶窗,颇具罗马建筑风格,可里边却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四合院,成为中西合璧的特殊建筑。大门两侧石柱上的对联“深院风和燕雀相贺,高宅日丽麟凤时来”无声地体现出魏辅唐的财气、霸气和匪气。魏辅唐的二哥的产业荣盛堂虽是个简洁大方的四合院,却是当时青木川的世界之窗,可以说外面没见过的东西,这里都有,都是些洋玩意儿,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家电用品,还有当时汉中都没有的玻璃,这里也已经有了!还有一处魏辅唐作为往来交易场所的“烟馆”,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里繁复的雕花门窗,木板吊脚楼,共有四十余间房子,专设大小包间,间间相通,最多时可容纳百余人一起吞云吐雾。由此看出,那时的青木川繁华非常,有洋行、商户、茶肆、酒店等,因地理位置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三省商人汇聚于此进行商业交易。农民安于种植,商人忙于交易,秩序井然,仿佛乱世中一处世外桃源,浑然不知战争的存在。
  青木川的千年积淀成就了魏辅唐,魏辅唐的煌煌人生更是把青木川的神奇远播域外;双面人生的魏辅唐功过是非,只是那段历史的一丝烟云,评说与否,功过何判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陕西第一古镇”、“世外桃源、传奇古镇”的口碑将会一直流传开来。
  核桃馍 香味浓郁 沁人肺腑
  在古镇逛了一上午,不觉已是饥肠咕噜,此时古镇小街中飘起的袅袅香味儿分外诱人。我坐在飞凤桥上歇息,对面的一家题名“核桃馍”老店门前川流的人们引起了我的注意。老板是位中年大姐,见我注目,热情地招呼:“来尝尝青木川的核桃馍,算你没白来哈。”
  我早已招架不住阵阵香味儿,大姐的招呼正中下怀。我坐在小店前,大姐一边忙着烤核桃馍,一边招呼我说:“先坐着等一小会,现在正烤的,已经让这个小伙子全订下了。”门口有个小伙子,手里拿着个核桃馍,笑着告诉我,昨天他们一行人吃了,总觉得还想吃,这不派他来给一团人采购。正说话间,大姐拉开了烤箱,只见刚出炉的核桃馍状如瓷盘,色泽橙黄,上面附着核桃泥,浓郁的香味,虽未入口却已沁入肺腑。小伙子一袋子装了二十个,问起核桃馍可不可以当礼物带回去,大姐爽快地说,放心吧,这种馍即使在大热的夏天,放置十天半月的,色、香、味依然如初,没有丝毫改变。
  小伙子拿着两大袋核桃馍心满意足地走了,大姐又开始忙碌,我耐心地在旁边看着。大姐边做边饶有兴趣地跟我聊起了起来。青木川所在的宁强盛产核桃,核桃馍与众不同主要的原因是核桃泥的配制,首先是去皮,先要将选好的核桃仁放入容器中加入香料浸泡,只有这样才能去除上面的薄皮,保证颜色纯正。然后是发酵,去皮的核桃仁剁碎,加入盐、花椒等调味品再次浸泡后捣成泥,加入苦豆子、植物油等再次发酵,通过发酵才能有特殊的浓郁而独特的香味,要不就和普通的核桃仁一样了。最后粉碎成糊状,储存待用。光是核桃糊的加工,就这么多工序,直听得我目瞪口呆。
  小店大姐笑着说,刚才说的还只是制核桃糊,发面制剂也有独特的工艺。核桃馍是油面发酵,一年四季的时间、水温各不相同。发酵过程分为三次,每个过程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生面粉、食用植物油,最后加入核桃泥和匀,揪剂,擀成长条,表面再抹上核桃泥,做成圆饼,才能进炉烘烤。正说话间,新的一炉已经烤好了,大姐端出核桃馍,我拿起一个迫不急待地咬上一口,热乎乎、脆生生的,真是入口香酥,回味无穷。
  看我吃得香,大姐笑着说:“怎么样,名不虚传吧?”我不住地点头,大姐又自豪地给我讲起了核桃馍的趣闻轶事。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开,这馍在群众中骤然身价百倍。民国时期,陕南的北洋军阀第七师师长吴新田盘据汉中时,酷嗜此馍成癖。有次派一名心腹护兵到宁羌来购买。这个护兵怕登山涉水,走到半路便在一家馍铺依样画葫芦地订做了若干带回汉中交差。见吴面带喜色,满以为有赏。那知吴一搭牙,便勃然大怒,掷馍于地,说他撒谎,叫了声:“来人啦!”喝令重责20军棍。可那个护兵仍然嘴硬,连喊冤枉,直到吴吩咐人从厨里拿出剩下的1块命他亲尝,才不敢再吱唔狡辩,终于道出真情。听着这些趣事,吃着喷香的核桃馍,我真有些陶醉了。
  远处山岭上升起缕缕雾霭,似乎也像青木川一样,把一切都搞得朦胧迷离,难以言说。“碧水绕村寨,青山映田园”,青木川那如桃园仙境般的山水远离了尘世的烦扰,古朴的乡村更显得迷离神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今天的青木川更像是岁月遗落在青山秀水间的一段故事,充满了遥远的回忆,枕在静谧的自然里,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心怀难忘。
其他文献
我科于1994年2月以来,应用下腹部局部封闭药物,治疗妇科炎症(盆腔积液、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及盆腔囊肿10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观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年龄:18岁~19岁8例,20岁~30岁22例,31
患者女,46岁,因发现腹部膨大2月,下腹胀痛5天,于1995年5月10日入院。患者14岁月经初潮,月经期下腹渐进性刺痛,口服镇痛药可缓解,20岁结婚,长年未孕,2月前发现腹部膨大,未在意,近5天下腹持续胀痛,无放射性痛
涪陵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位于重庆市中部,长江横贯东西,乌江纵通南北,水上交通便利,可谓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更可贵的是中国传统易理文化在涪陵传承久远,内容丰富,为人类
火宴山餐饮集团始建于2002年,是一家致力于餐饮事业研究与开发、弘扬新疆民族文化、倡导快乐健康饮食消费理念的综合性机构。目前,集团旗下拥有小尕子、新疆第一盘、火宴山、
荆州之争的结局——《隆中对》宣告失败《隆中对》只说了理想的情势,而只字未提到的是,如果曹、孙两家联合攻击荆州时,由于益州离荆州远在千里,两军无法相救。就地理形势而言
在我去过的为数不多的城市里,最爱的城市前三名是:台北、东京、纽约。  东京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矮子太多了!满大街都是150CM+的女生,我终于有种回到哈比星球的归属感!但讨厌的是,东京的美女太多了!皮肤都超好,妆容超级精致。当然,更让我感动的是,这城市太贴心了,贴心到,一瞬间让你忘记国仇家恨。  所谓城市之文明,就是愿意满足你任何细微且任性的要求。一个连马桶垫都保持温暖的城市,一个连鞋垫都提供几百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前身为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该公司具有国家水利水电、公路工程、房屋建
沈阳棋盘山智慧谷项目位于棋盘山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是集总部、会所、研发、SOHO为一体的生态商务园区。项目用地面积近200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棋盘山智慧谷项
近两年,原州区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形成了以文化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带文化繁荣的良
1366年朱元璋始建于集庆城外东北郊,初称吴王新宫。1368年朱元璋即位,开始兴建中都城池和宫殿,南京宫殿扩建中止。1375年朱元璋放弃中都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宫殿部分增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