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教学改革也进一步被强化,授课形式已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转化为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模式,其教学效果和所发挥的作用已被教师和众多学生认可,声乐集体课越来越受到各院校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
引言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习潜能,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全面掌握声乐教学知识, 成为新形势下能够胜任基础声乐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声乐教师, 是高师声乐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辩证地看待声乐集体课
声乐集体课是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产物。教育资源短缺与高校在校生不断增加的矛盾问题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能量,声乐集体课应运而生,且必将成为目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授课形式之一。另外,声乐集体课的授课内容是根据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定,增加的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教法知识以及技能部分实行的集体练声、歌唱的授课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缓解学生学习声乐的心理压力,而且对声乐人才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种符合高师培养目标的授课形式。
质疑声乐集体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师声乐专业学生必须以声乐演唱为“专”,集体练声、集体歌唱的授课形式过于强调共性,扼杀了学生的演唱个性。高师声乐教学纲要规定,集体课、小组课和“一对一”个别课共同构成高师声乐课的整体课程设置,三者是互为补充、相依相成的关系。因而不能独立的、割裂的看待集体课。在高师一、二年级开设声乐集体课是适应高师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基础声乐技能技法的学习为目的,使各个小专业的学生都能接触到声乐基础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声乐水平。
二、对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2.1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
集体课的开设对声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改前高师声乐教学沿袭音乐专业院校的“一对一”声乐教学模式,声乐教师不用上讲台,只需在小琴房里进行一對一的以技能为主的授课,授课语言存在很大程度的随意性,甚至有些知识点的讲解依靠打手势来解决,学生无法从理论上把握,只能抽象的体会,学的一知半解。集体课上声乐教师必须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声乐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习、规范语言,关注新的声乐教学理念,从而也促进了教师的理论学习。
2.2端正学生对集体课的态度
由于受以往“一对一”授课形式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到目前为止依然只认可个别课授课,从感情上无法接受集体课的声乐学习形式,认为集体练声、歌唱就是齐唱、大合唱,要学声乐技巧必须在个别课上。因此在集体课上课过程中带有情绪、不认真听讲,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前应使学生明晰高师声乐学习的目的,了解高师声乐课程的设置,强调集体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打消学生在集体课上学不到技术的顾虑,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声乐理论和声乐教法知识,为接下来的个别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3增加理论课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师音乐系的学生主要以声乐、器乐、舞蹈几个专业考入,很多学生的声乐基础较差,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受过任何的声乐训练。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声乐就是学唱歌,只要唱好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也有个别学生在声乐技能学习中遇到了难题,从而对声乐理论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但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学习起来往往也觉得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信心,另外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当增加理论课中的趣味性知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课上,教师可以采用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等方式,把书本上艰涩的语言形象、生动、口语化的表达出来,使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歌唱的咬字吐字”一章,为使学生了解咬字吐字的重要性以及解决不了此问题给声乐演唱带来的障碍,教师可以模仿带有地方口音的演唱或示范不规范的咬字吐字方法,在学生会心一笑的同时对号入座的找到自己在咬字吐字方面的问题,然后带着各自的问题进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就会有的放矢,得到更高的学习效率了。
2.4在集体课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
难以“因材施教”是声乐集体课教学形式的弊端,集体发声和集体歌唱的训练方式无法兼顾不同声部、不同音色、不同水平学生的声音特点和演唱需求,这不仅容易对学习的个体产生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束缚其声乐演唱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会削弱集体课作为教学改革应有的进步意义。因此,在以“共性”为主的集体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的演唱个性予以尊重和保护,在提高整体声乐水平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2.5集体课与个别课的结合
由于集体课主要讲授理论知识,而个别课主要传授技能技巧,两种课型相结合既可以使集体课中的理论知识在个别课的技术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巩固,又使个别课的技能技巧学习找到了理论依据,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例如,在“歌唱的合理呼吸”一章,呼吸训练可采用单纯的呼吸训练和发声时的呼吸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单纯不发声的呼吸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声乐大课上结合理论讲解部分集体练习,发声时的呼吸练习则可以让学生在小课过程中实际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体验腰、腹、横膈膜的正确感觉。
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集体课的教学技能,系统、全面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充分展示个别课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以促进高师音教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2.6加强集体课中的艺术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课程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既要求严谨的课程教学,又强调合理的艺术实践,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没有艺术实践的声乐教学是不完整、不科学的,艺术实践是高师声乐课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基础之上的理论与技能的体现。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我们必须把艺术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艺术实践机会,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课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需要的舞台和观众,教师可以采用周汇报或月汇报的形式,每两课时中留取十到二十分钟,抽取三至五人上讲台演唱,其余学生作为观众在座位上观摩,组成一个小型音乐会。结束后组织学生各自发言、共同讨论演唱的长处或不足,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唱法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识别他人演唱的优劣。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积累了演唱经验,而且检验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的提高。
三、结束语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是近年来“课该、教改”的热门话题,一直受到高师、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关注。声乐集体课是符合高师培养目标、适应高师教学改革的教学形式,为完成高师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集体课教学形式存在的许多弱点和不足之处,目前此种教学形式也是处在积累经验的阶段,尚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康国晶.对提高高师院校声乐集体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6):184-187.
[2]单晶晶.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探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06):127-128.
关键词: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
引言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习潜能,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全面掌握声乐教学知识, 成为新形势下能够胜任基础声乐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声乐教师, 是高师声乐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辩证地看待声乐集体课
声乐集体课是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产物。教育资源短缺与高校在校生不断增加的矛盾问题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能量,声乐集体课应运而生,且必将成为目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授课形式之一。另外,声乐集体课的授课内容是根据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定,增加的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教法知识以及技能部分实行的集体练声、歌唱的授课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缓解学生学习声乐的心理压力,而且对声乐人才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种符合高师培养目标的授课形式。
质疑声乐集体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师声乐专业学生必须以声乐演唱为“专”,集体练声、集体歌唱的授课形式过于强调共性,扼杀了学生的演唱个性。高师声乐教学纲要规定,集体课、小组课和“一对一”个别课共同构成高师声乐课的整体课程设置,三者是互为补充、相依相成的关系。因而不能独立的、割裂的看待集体课。在高师一、二年级开设声乐集体课是适应高师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基础声乐技能技法的学习为目的,使各个小专业的学生都能接触到声乐基础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声乐水平。
二、对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2.1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
集体课的开设对声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改前高师声乐教学沿袭音乐专业院校的“一对一”声乐教学模式,声乐教师不用上讲台,只需在小琴房里进行一對一的以技能为主的授课,授课语言存在很大程度的随意性,甚至有些知识点的讲解依靠打手势来解决,学生无法从理论上把握,只能抽象的体会,学的一知半解。集体课上声乐教师必须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声乐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习、规范语言,关注新的声乐教学理念,从而也促进了教师的理论学习。
2.2端正学生对集体课的态度
由于受以往“一对一”授课形式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到目前为止依然只认可个别课授课,从感情上无法接受集体课的声乐学习形式,认为集体练声、歌唱就是齐唱、大合唱,要学声乐技巧必须在个别课上。因此在集体课上课过程中带有情绪、不认真听讲,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前应使学生明晰高师声乐学习的目的,了解高师声乐课程的设置,强调集体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打消学生在集体课上学不到技术的顾虑,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声乐理论和声乐教法知识,为接下来的个别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3增加理论课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师音乐系的学生主要以声乐、器乐、舞蹈几个专业考入,很多学生的声乐基础较差,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受过任何的声乐训练。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声乐就是学唱歌,只要唱好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也有个别学生在声乐技能学习中遇到了难题,从而对声乐理论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但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学习起来往往也觉得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信心,另外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当增加理论课中的趣味性知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课上,教师可以采用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等方式,把书本上艰涩的语言形象、生动、口语化的表达出来,使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歌唱的咬字吐字”一章,为使学生了解咬字吐字的重要性以及解决不了此问题给声乐演唱带来的障碍,教师可以模仿带有地方口音的演唱或示范不规范的咬字吐字方法,在学生会心一笑的同时对号入座的找到自己在咬字吐字方面的问题,然后带着各自的问题进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就会有的放矢,得到更高的学习效率了。
2.4在集体课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
难以“因材施教”是声乐集体课教学形式的弊端,集体发声和集体歌唱的训练方式无法兼顾不同声部、不同音色、不同水平学生的声音特点和演唱需求,这不仅容易对学习的个体产生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束缚其声乐演唱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会削弱集体课作为教学改革应有的进步意义。因此,在以“共性”为主的集体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的演唱个性予以尊重和保护,在提高整体声乐水平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2.5集体课与个别课的结合
由于集体课主要讲授理论知识,而个别课主要传授技能技巧,两种课型相结合既可以使集体课中的理论知识在个别课的技术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巩固,又使个别课的技能技巧学习找到了理论依据,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例如,在“歌唱的合理呼吸”一章,呼吸训练可采用单纯的呼吸训练和发声时的呼吸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单纯不发声的呼吸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声乐大课上结合理论讲解部分集体练习,发声时的呼吸练习则可以让学生在小课过程中实际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体验腰、腹、横膈膜的正确感觉。
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集体课的教学技能,系统、全面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充分展示个别课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以促进高师音教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2.6加强集体课中的艺术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课程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既要求严谨的课程教学,又强调合理的艺术实践,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没有艺术实践的声乐教学是不完整、不科学的,艺术实践是高师声乐课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基础之上的理论与技能的体现。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我们必须把艺术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艺术实践机会,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课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需要的舞台和观众,教师可以采用周汇报或月汇报的形式,每两课时中留取十到二十分钟,抽取三至五人上讲台演唱,其余学生作为观众在座位上观摩,组成一个小型音乐会。结束后组织学生各自发言、共同讨论演唱的长处或不足,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唱法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识别他人演唱的优劣。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积累了演唱经验,而且检验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的提高。
三、结束语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是近年来“课该、教改”的热门话题,一直受到高师、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关注。声乐集体课是符合高师培养目标、适应高师教学改革的教学形式,为完成高师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集体课教学形式存在的许多弱点和不足之处,目前此种教学形式也是处在积累经验的阶段,尚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康国晶.对提高高师院校声乐集体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6):184-187.
[2]单晶晶.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探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0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