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小学《品德与社会》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它就是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性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选择和确定内容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我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体验 探究 实践"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体验——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而研究性学习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创建开放式的育人环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社会,到集体活动中去学习社会、思考问题、体验生活,使教学更贴近儿童生活。它让学生在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体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获取社会知识的方法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校园探秘》一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我们校园的各种资料,分成几个小组,自由商量路线和计划,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特别是学校的成果展览室,也可以向老师们了解学校的过去和现在。于是课堂上各小组交流合作的结果,有介绍校园设施设备的,有介绍学校历史变迁的,有述说学校荣誉的,更有细心的同学介绍了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老师的状况。又如在教学《传递文明的纸》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材料,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种,在上面写字或画简单的图画,然后与自己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完成作业的内容,并谈一下比较的结果,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认识造纸术的伟大意义。
体验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课堂走向了社会。
二、探究——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参与方法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了亲身经历、自由探索、开拓创新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敢想敢做、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锻炼能力。
如在教学《俯瞰祖国大地》时,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规定了“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祖国的位置、海域、行政区划、地形特点、人口及资源分布等。教师不仅为学生怎样去收集信息提出了建议,如书籍、报刊、杂志等方面,并且随时关注他们收集材料的过程进展,帮助他们整理加工,最后在课堂上交流各自小组的结果,达成了学生间学习的共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小组特别提到了家乡川东气田,并列举了打渔洞村天然气采集站,同学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获知。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人生价值,体验成功后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当学生把兴趣、爱好同探究相结合时,就能感受到探究活动中所蕴含的知识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
三、实践——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而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倘若离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离开了主体的参与、体验和感受,也就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课程标准还倡导: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不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正因为如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引导小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格,对实现学生适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品德与社会课责无旁贷的任务。所以必须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社会,强化实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如学习《我国的环境》一课后,我组织学生调查家乡附近的河流、空气、树木等环境受污染情况。通过走出校门的具体实地考察访问,学生们真正亲身体验到我国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还设想了许多防止污染的办法,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能力水平有限,因此,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研究性学习不可能做出更新、更深、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我认为通过开展“体验探究实践”这一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研究学习过程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才是更有价值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最至关重要的。我们会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让研究性学习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深根发芽,直至春花烂漫。
小学《品德与社会》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它就是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性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选择和确定内容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我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体验 探究 实践"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体验——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而研究性学习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创建开放式的育人环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社会,到集体活动中去学习社会、思考问题、体验生活,使教学更贴近儿童生活。它让学生在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体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获取社会知识的方法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校园探秘》一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我们校园的各种资料,分成几个小组,自由商量路线和计划,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特别是学校的成果展览室,也可以向老师们了解学校的过去和现在。于是课堂上各小组交流合作的结果,有介绍校园设施设备的,有介绍学校历史变迁的,有述说学校荣誉的,更有细心的同学介绍了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老师的状况。又如在教学《传递文明的纸》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材料,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种,在上面写字或画简单的图画,然后与自己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完成作业的内容,并谈一下比较的结果,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认识造纸术的伟大意义。
体验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课堂走向了社会。
二、探究——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参与方法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了亲身经历、自由探索、开拓创新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敢想敢做、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锻炼能力。
如在教学《俯瞰祖国大地》时,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规定了“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祖国的位置、海域、行政区划、地形特点、人口及资源分布等。教师不仅为学生怎样去收集信息提出了建议,如书籍、报刊、杂志等方面,并且随时关注他们收集材料的过程进展,帮助他们整理加工,最后在课堂上交流各自小组的结果,达成了学生间学习的共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小组特别提到了家乡川东气田,并列举了打渔洞村天然气采集站,同学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获知。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人生价值,体验成功后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当学生把兴趣、爱好同探究相结合时,就能感受到探究活动中所蕴含的知识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
三、实践——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而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倘若离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离开了主体的参与、体验和感受,也就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课程标准还倡导: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不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正因为如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引导小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格,对实现学生适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品德与社会课责无旁贷的任务。所以必须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社会,强化实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如学习《我国的环境》一课后,我组织学生调查家乡附近的河流、空气、树木等环境受污染情况。通过走出校门的具体实地考察访问,学生们真正亲身体验到我国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还设想了许多防止污染的办法,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能力水平有限,因此,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研究性学习不可能做出更新、更深、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我认为通过开展“体验探究实践”这一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研究学习过程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才是更有价值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最至关重要的。我们会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让研究性学习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深根发芽,直至春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