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结果,轻过程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更不利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初步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课程改革后,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那么,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把动手的权力交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爱玩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好动是儿童的年龄特征之一。因此,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要交给学生动手的权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摆一摆、弄一弄,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也是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8根小棒,用这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一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并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得出:8÷4=2(个),8÷8=1(个);接着让学生再用这8根小棒摆出一个一个分开的三角形,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得出:8÷3=2……2(根)。学生通过动手摆的过程,初步建立了“余数”的概念,从而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积极地参与了知识的学习过程。
二、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要让学生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直接的方式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性体验,亲身对新知进行感受,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中,为了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我让学生用4根小棒(2长2短两两相等)搭一个平行四边形;用3根小棒(2根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搭一个三角形,都用钉子固定,再让学生用手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学生通过“拉”这一个活动,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样一“动”一“稳”的感性体验,再通过学生各自的思考与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合作、讨论,从而牢固地在头脑中建立起“三角形稳定性”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感性体验,不但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而且让学生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体验。
三、让学生有一个说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外,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流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的愿望。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林格伦曾对教学方式方法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把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与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说、能说的轻松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的“整理与复习(一)”时,组织学生进行“排一排”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进行整理、排列,并发现排列的规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进行排列,通过小组与小组的反馈交流,让更多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排列方法和规律。鼓励学生大胆地排一排,说一说,再加上同学间的补充说明,让不会说的学生敢说,会说的学生想说、要说,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办法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达到乐学,会学,学有所知,学有所成之目的,实现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有效转变。
(责编 黄春香)
一、把动手的权力交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爱玩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好动是儿童的年龄特征之一。因此,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要交给学生动手的权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摆一摆、弄一弄,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也是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8根小棒,用这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一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并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得出:8÷4=2(个),8÷8=1(个);接着让学生再用这8根小棒摆出一个一个分开的三角形,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得出:8÷3=2……2(根)。学生通过动手摆的过程,初步建立了“余数”的概念,从而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积极地参与了知识的学习过程。
二、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要让学生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直接的方式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性体验,亲身对新知进行感受,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中,为了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我让学生用4根小棒(2长2短两两相等)搭一个平行四边形;用3根小棒(2根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搭一个三角形,都用钉子固定,再让学生用手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学生通过“拉”这一个活动,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样一“动”一“稳”的感性体验,再通过学生各自的思考与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合作、讨论,从而牢固地在头脑中建立起“三角形稳定性”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感性体验,不但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而且让学生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体验。
三、让学生有一个说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外,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流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的愿望。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林格伦曾对教学方式方法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把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与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说、能说的轻松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的“整理与复习(一)”时,组织学生进行“排一排”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进行整理、排列,并发现排列的规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进行排列,通过小组与小组的反馈交流,让更多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排列方法和规律。鼓励学生大胆地排一排,说一说,再加上同学间的补充说明,让不会说的学生敢说,会说的学生想说、要说,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办法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达到乐学,会学,学有所知,学有所成之目的,实现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有效转变。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