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提肛肌的病理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的提肛肌进行病理学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取22例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的提肛肌标本,男15例,女7例,平均8.2岁.另取8例排便正常儿童的提肛肌作为对照,男5例,女3例,平均8岁.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Y、NF200和MBP)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所有提肛肌标本NF-200和MBP均强阳性反应(染色强度++~+++),SY染色深且数目多.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组,SY染色浅,小且数目少,NF-200和MBP染色强度均较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但脊髓脊膜膨出术后组和隐性脊柱裂患儿组之间SY、NF-200和MBP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提肛肌神经支配异常是造成提肛肌功能不全的病因,为临床上采用盆底功能锻炼、生物反馈和手术等方法恢复提肛肌肌肉功能来治疗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提供了病理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10例病例,男4例,女6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4.0±3.5)岁,皮质腺瘤7例,皮质癌3例,均有内分泌功能紊乱,评价治疗结果.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7例,5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4例随访6个月~17年,均健在.肾上腺皮质癌3例,2例手术加化疗,分别存活6个月及1年;1例仅作活检,存活3个月.结论
目的结肠炎是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的并发症,组织学研究表明巨结肠性肠炎患儿肠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减少和粘膜内分泌型IgA不足.而Cdx1和Cdx2基因调控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Cdx1和Cdx2基因表达与先天性巨结肠性肠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反应和原位杂交方法,1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年龄1~30个月,4例合并结肠炎)的无神经节细胞段、移行段和扩张段的手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