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态学习能力的提升一直是企业家与学者们热情倾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众包商业模式和企业动态学习能力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了在网络众包的商业模式下,分析得出企业提升动态学习能力的四个路径:文化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制度变革能力和技术变革能力。文章重点剖析这四个路径并与网络众包商业模式相连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动态学习能力 网络众包 商业模式
关于众包的正式概念首先由Howe在2006年提出于计算机杂志《连线》,所谓的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1],网络众包以其优势互补、生产成本低、对市场需求的快速适应、高效高质的特点正引领着一场全新的盈利模式革命。然而企业要在众包模式下受益的同时就必须改变原有的传统商业模式,建议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生产和管理模式,这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学习,以组织学习的方式内化为自身的异质性资源,以实现企业动态学习能力的螺旋式上升。本文从众包模式与企业动态学习能力关系入手,推演出在网络众包模式下,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的路径关系。
一、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一)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概述
自从March和Simon[2]于1958年首先提出“组织学习”概念以来,企业人和学术研究者们就认识到组织学习能力是企业创造、发展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力量。面对着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以及变化不定的商业环境,企业要想有效的协调、整合、应用资源与能力来满足顾客诉求,企业灵活而稳健的学习能力不可或缺。而企业学习能力的创建、培养、发展并整合应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故此,如何从统筹全局的角度,使企业的学习能力与动态能力快速、高效的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3]。Teece等强调,开放积极、充分共享的学习过程是动态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学习机制是随着各个企业独特的发展轨迹而建立起来的,是组织特有的、难以模仿的特质资源,同时也构成了动态能力演化的关键路径[4]。学习机制可以发展进化成为独特的竞争力,尤其是针对组织惯例的学习情境[5]。动态能力存在于特殊的组织惯例并起于学习,并将学习惯例作为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元素[6]。现有文献将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作为企业的动态学习过程[7]。
(二)提升企业动态学习能力的路径
企业学习可以提升对未来环境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在面对这讯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下,企业务必在动态中提升学习能力。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学习能力观点认为,企业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企业知识库的建立与扩大,企业的经营历史可以看作为企业知识存量不断发展、扩大、变化与更新的过程,企业学习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知识库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动态环境之间及时有效的、高匹配度的互动与反馈[8]。因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只要对企业知识库与快速变化环境之间关系产生作用的因素都将是企业学习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比如组织文化、企业定位、员工培训、知识管理系统等等。
二、网络众包模式对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的影响
(一)网络众包的内涵
从外包到众包模式的转变体现了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网络时代下,网络众包已然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现如今已被很多大公司采用。以思科(Cisco)为例,2007年秋,思科抱着为公司征集下一个十亿美元的新业务创意的动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名为I-Prize的外部创新竞赛,得到了2500多位的积极响应,并从他们提供的待选创意中层层刷选最后得到“冠军创意”。众包模式在我国也称之为“威客”,如威客猪八戒网。众包可以充分发挥草根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是一种利用企业之外磅礴的社会知识存量来完成企业特定任务的大众委托契约,以便实现价值共创[9]。网络众包是一种全新和极棒的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名的大幅增加以及个性消费者的不断增加,众包模式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像宝洁、IBM、亚马逊、标致汽车、宝马汽车、乐高玩具、麦当劳、万事达卡、欧莱雅等公司都在探索众包的路途上踏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公司在众包模式中受益点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能带动企业动态学习能力的提升[10]。
(二)网络众包下的商业模式
从体系与要素角度来看,Paul Timmers(1998)认为商业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三个:产品、服务、信息,商业世界里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体验、互动实质上就是上述三者的有机结合[11]。从价值创造论角度来看,商业模式代表着公司在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运作秩序与活动方式,是公司通过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或者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并以此获利的过程,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竞争优势本质上而言就是把公司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造更大的价值(Afuah,Tucci,2003)[12]。从盈利模式角度而言,商业模式,简单而言就是企业获取利益的方式方法。综上三种角度,不管从哪一方面都有它的合理性,都可以做到相互补充。本文则是采用较为学者和企业实践家认可的商业模式的定义,即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背景下,通过企业资源、能力、制度的协调与整合,以产品或者服务的形式来满足日益个性化、复杂化、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实现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以便行为可持续的盈利系统与竞争优势。众包是一个新生的业务运作方式,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对于未来市场环境的预测与把握,把众包发展成独具特色、难以复制、难以模仿的盈利机制,即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三)网络众包对企业动态学习能力路径的影响
在内外部竞争激烈和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众包模式已经显示出其强劲的发展潜力。在众包商业模式的大潮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上实现优势就必须顺势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和通过众包模式进行生产、管理和组织等方面的创新。一方面外部环境和商业模式的变化激励着企业需要不断的学习,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长远发展需要企业不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本文从动态环境下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入手,梳理相关理论,从文化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制度变革能力和技术变革能力四个维度分析众包模式对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的影响。 三、众包商业模式对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路径的分析
在网络众包商业模式下,企业要提高企业动态学习能力,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能力的提升——文化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制度变革能力和技术变革能力。
(一)文化变革能力
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Robbins,2002)。文化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设计、管理范式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企业的文化变革能力要从培育企业的动态学习能力入手,规避传统企业的“近视症”。以建设学习型文化为手段,支持组织中的员工不断学习新技能、共享新知识、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强大的文化能力增强企业的柔性和动态学习能力[14]。网络众包的商业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在众包模式下,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关键在于的是众包用人而不是养人。企业同时也必须进行文化变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包容、积极、乐观、创新和和谐的企业文化。
(二)组织变革能力
文化变革能力的培育为企业形成学习型导向动态能力提供源动力,但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仍然需要组织变革提供平台支撑。网络众包商业模式的出现要求企业在总得组织架构方面应朝着高度有机化与柔性化方向发展,在兼顾传统组织高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灵活的使组织形式与新的生产方式、要素组织方式和劳动组织方式相适应。众包商业模式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更迭加快、外部环境动荡的情境中产生的,因而要求企业要顺应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规律,摒弃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僵化弊端,建设灵活的组织形式从企业内部为发展和提升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众包模式的联盟就是现在最新的一种外部灵活性的体现,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等途径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创新和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三)制度变革能力
企业动态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文化变革作源动力,组织变革作发展平台,还需要通过制度变革,形成有利于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演进的规制框架。有关企业制度变革的内容很多,本文则从在众包商业模式下提高企业动态学习能力入手,主要考虑知识共享制度和激励制度。知识共享制度有利于知识积累和丰富,为企业提高动态学习能力不断充电。在众包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广大网民的聪明才智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储备知识提供源泉。众包模式下体现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而内部员工形成的是雇佣关系,当然激励制度也是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作为发包方要依据参与者的参与众包的动机、实际需要等情况制定完善可行的激励制度来激励问题解决的参与者。在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内外部激励机制,促进员工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共享知识的行为。
(四)技术变革能力
企业技术变革能力的获取是建立在知识的不断积累之上的,技术变革能力包括自主研发、合作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研究文献大多数认为,企业由于受组织惯例的影响,不能提前识别新技术机会或是威胁,进而难以适应新技术和新环境带来的技术变化。相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众包是一种全新的,企业必须增强技术变革能力才能不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在众包下,主要形成的是引进吸收再创新,是把从外部引进的技术和知识,经过消化吸收在企业内部储备起来,利用广大网民参与者的创新想法,将外溢的知识进行内化。企业技术变革能力形成的前提与过程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知识进行重新激活,进行再创新。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在信息搜索信息传播等方面嫁接最新技术,使企业动态学习能力能够随着组织学习的发展而持续提升和演化。
四、结论和展望
网络众包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能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众包的内涵和商业模式,通过讨论企业的动态学习能力,得出在众包下,企业通过论述文化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制度变革能力和技术变革能力四方面来提高企业动态学习能力。但本文也有不足之处,只是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之上进行归纳总结,没有进行定量的分析,可能结论的可信度会受到质疑,本文在今后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owe Jeff.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J].Wired,2006,June:20.
[2]March J,Simon H.Organizations[M].New York:Wiley,1958.
[3]张利斌,钟复平,涂慧.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154-159.
[4]梁美丽,基于众包的学习型组织的创新,企业文化,2009:228-232.
[5]Timmers 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i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etronie Markets.1998.
[6]Afuah A./TucciC.L,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Text and Cases[M].McGraw一Hill,New York.2003.
[7]ULRICH LICHTENTHALER.Absorptive capacity,environmental turbulence,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organization learning proc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9,52(4):822-846.
[8]高章存,汤书昆.持续竞争优势导向下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学习能力构成维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183-187.
[9]倪楠.众包-企业HR管理借助外力的新模式[J].新资本38-40.
[10]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509-533.
[11]Eisenhardt K M,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10-11):1105-1121.
[12]ZolloM,Winter S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39-344.
[13]王翔.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4]马庆喜,王丽萍.论企业学习型文化对竞争力的内在作用机制[J].学术交流,2006(5).
[15]李栓久.组织学习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及机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0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M510669)。
作者简介:陈莞(1978-),女,福建福州人,博士,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城市发展;桂海兰(1991-),女,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关键词】动态学习能力 网络众包 商业模式
关于众包的正式概念首先由Howe在2006年提出于计算机杂志《连线》,所谓的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1],网络众包以其优势互补、生产成本低、对市场需求的快速适应、高效高质的特点正引领着一场全新的盈利模式革命。然而企业要在众包模式下受益的同时就必须改变原有的传统商业模式,建议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生产和管理模式,这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学习,以组织学习的方式内化为自身的异质性资源,以实现企业动态学习能力的螺旋式上升。本文从众包模式与企业动态学习能力关系入手,推演出在网络众包模式下,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的路径关系。
一、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一)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概述
自从March和Simon[2]于1958年首先提出“组织学习”概念以来,企业人和学术研究者们就认识到组织学习能力是企业创造、发展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力量。面对着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以及变化不定的商业环境,企业要想有效的协调、整合、应用资源与能力来满足顾客诉求,企业灵活而稳健的学习能力不可或缺。而企业学习能力的创建、培养、发展并整合应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故此,如何从统筹全局的角度,使企业的学习能力与动态能力快速、高效的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3]。Teece等强调,开放积极、充分共享的学习过程是动态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学习机制是随着各个企业独特的发展轨迹而建立起来的,是组织特有的、难以模仿的特质资源,同时也构成了动态能力演化的关键路径[4]。学习机制可以发展进化成为独特的竞争力,尤其是针对组织惯例的学习情境[5]。动态能力存在于特殊的组织惯例并起于学习,并将学习惯例作为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元素[6]。现有文献将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作为企业的动态学习过程[7]。
(二)提升企业动态学习能力的路径
企业学习可以提升对未来环境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在面对这讯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下,企业务必在动态中提升学习能力。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学习能力观点认为,企业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企业知识库的建立与扩大,企业的经营历史可以看作为企业知识存量不断发展、扩大、变化与更新的过程,企业学习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知识库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动态环境之间及时有效的、高匹配度的互动与反馈[8]。因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只要对企业知识库与快速变化环境之间关系产生作用的因素都将是企业学习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比如组织文化、企业定位、员工培训、知识管理系统等等。
二、网络众包模式对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的影响
(一)网络众包的内涵
从外包到众包模式的转变体现了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网络时代下,网络众包已然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现如今已被很多大公司采用。以思科(Cisco)为例,2007年秋,思科抱着为公司征集下一个十亿美元的新业务创意的动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名为I-Prize的外部创新竞赛,得到了2500多位的积极响应,并从他们提供的待选创意中层层刷选最后得到“冠军创意”。众包模式在我国也称之为“威客”,如威客猪八戒网。众包可以充分发挥草根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是一种利用企业之外磅礴的社会知识存量来完成企业特定任务的大众委托契约,以便实现价值共创[9]。网络众包是一种全新和极棒的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名的大幅增加以及个性消费者的不断增加,众包模式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像宝洁、IBM、亚马逊、标致汽车、宝马汽车、乐高玩具、麦当劳、万事达卡、欧莱雅等公司都在探索众包的路途上踏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公司在众包模式中受益点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能带动企业动态学习能力的提升[10]。
(二)网络众包下的商业模式
从体系与要素角度来看,Paul Timmers(1998)认为商业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三个:产品、服务、信息,商业世界里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体验、互动实质上就是上述三者的有机结合[11]。从价值创造论角度来看,商业模式代表着公司在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运作秩序与活动方式,是公司通过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或者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并以此获利的过程,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竞争优势本质上而言就是把公司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造更大的价值(Afuah,Tucci,2003)[12]。从盈利模式角度而言,商业模式,简单而言就是企业获取利益的方式方法。综上三种角度,不管从哪一方面都有它的合理性,都可以做到相互补充。本文则是采用较为学者和企业实践家认可的商业模式的定义,即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背景下,通过企业资源、能力、制度的协调与整合,以产品或者服务的形式来满足日益个性化、复杂化、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实现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以便行为可持续的盈利系统与竞争优势。众包是一个新生的业务运作方式,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对于未来市场环境的预测与把握,把众包发展成独具特色、难以复制、难以模仿的盈利机制,即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三)网络众包对企业动态学习能力路径的影响
在内外部竞争激烈和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众包模式已经显示出其强劲的发展潜力。在众包商业模式的大潮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上实现优势就必须顺势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和通过众包模式进行生产、管理和组织等方面的创新。一方面外部环境和商业模式的变化激励着企业需要不断的学习,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长远发展需要企业不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本文从动态环境下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入手,梳理相关理论,从文化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制度变革能力和技术变革能力四个维度分析众包模式对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的影响。 三、众包商业模式对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升路径的分析
在网络众包商业模式下,企业要提高企业动态学习能力,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能力的提升——文化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制度变革能力和技术变革能力。
(一)文化变革能力
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Robbins,2002)。文化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设计、管理范式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企业的文化变革能力要从培育企业的动态学习能力入手,规避传统企业的“近视症”。以建设学习型文化为手段,支持组织中的员工不断学习新技能、共享新知识、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强大的文化能力增强企业的柔性和动态学习能力[14]。网络众包的商业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在众包模式下,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关键在于的是众包用人而不是养人。企业同时也必须进行文化变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包容、积极、乐观、创新和和谐的企业文化。
(二)组织变革能力
文化变革能力的培育为企业形成学习型导向动态能力提供源动力,但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仍然需要组织变革提供平台支撑。网络众包商业模式的出现要求企业在总得组织架构方面应朝着高度有机化与柔性化方向发展,在兼顾传统组织高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灵活的使组织形式与新的生产方式、要素组织方式和劳动组织方式相适应。众包商业模式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更迭加快、外部环境动荡的情境中产生的,因而要求企业要顺应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规律,摒弃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僵化弊端,建设灵活的组织形式从企业内部为发展和提升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众包模式的联盟就是现在最新的一种外部灵活性的体现,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等途径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创新和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三)制度变革能力
企业动态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文化变革作源动力,组织变革作发展平台,还需要通过制度变革,形成有利于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演进的规制框架。有关企业制度变革的内容很多,本文则从在众包商业模式下提高企业动态学习能力入手,主要考虑知识共享制度和激励制度。知识共享制度有利于知识积累和丰富,为企业提高动态学习能力不断充电。在众包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广大网民的聪明才智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储备知识提供源泉。众包模式下体现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而内部员工形成的是雇佣关系,当然激励制度也是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作为发包方要依据参与者的参与众包的动机、实际需要等情况制定完善可行的激励制度来激励问题解决的参与者。在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内外部激励机制,促进员工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共享知识的行为。
(四)技术变革能力
企业技术变革能力的获取是建立在知识的不断积累之上的,技术变革能力包括自主研发、合作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研究文献大多数认为,企业由于受组织惯例的影响,不能提前识别新技术机会或是威胁,进而难以适应新技术和新环境带来的技术变化。相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众包是一种全新的,企业必须增强技术变革能力才能不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在众包下,主要形成的是引进吸收再创新,是把从外部引进的技术和知识,经过消化吸收在企业内部储备起来,利用广大网民参与者的创新想法,将外溢的知识进行内化。企业技术变革能力形成的前提与过程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知识进行重新激活,进行再创新。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在信息搜索信息传播等方面嫁接最新技术,使企业动态学习能力能够随着组织学习的发展而持续提升和演化。
四、结论和展望
网络众包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能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众包的内涵和商业模式,通过讨论企业的动态学习能力,得出在众包下,企业通过论述文化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制度变革能力和技术变革能力四方面来提高企业动态学习能力。但本文也有不足之处,只是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之上进行归纳总结,没有进行定量的分析,可能结论的可信度会受到质疑,本文在今后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owe Jeff.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J].Wired,2006,June:20.
[2]March J,Simon H.Organizations[M].New York:Wiley,1958.
[3]张利斌,钟复平,涂慧.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154-159.
[4]梁美丽,基于众包的学习型组织的创新,企业文化,2009:228-232.
[5]Timmers 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i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etronie Markets.1998.
[6]Afuah A./TucciC.L,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Text and Cases[M].McGraw一Hill,New York.2003.
[7]ULRICH LICHTENTHALER.Absorptive capacity,environmental turbulence,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organization learning proc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9,52(4):822-846.
[8]高章存,汤书昆.持续竞争优势导向下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学习能力构成维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183-187.
[9]倪楠.众包-企业HR管理借助外力的新模式[J].新资本38-40.
[10]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509-533.
[11]Eisenhardt K M,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10-11):1105-1121.
[12]ZolloM,Winter S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39-344.
[13]王翔.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4]马庆喜,王丽萍.论企业学习型文化对竞争力的内在作用机制[J].学术交流,2006(5).
[15]李栓久.组织学习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及机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0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M510669)。
作者简介:陈莞(1978-),女,福建福州人,博士,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城市发展;桂海兰(1991-),女,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