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茵场上的战斗,有时会成为更大的战斗甚至是战争的导火线。足球有时却又能带来和平。足球与战争,在漫长的历史中,共同演绎出了不少传奇。
现代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但人类的天空,暴力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开。足球与战争的故事告诉我们,热爱足球,更加要热爱和平。
1969年,在中美洲弹丸小国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之间,就以足球为导火索,引发了一场为期不到一周的战争,史称“足球战争”。
那是在1969年6月的第九届世界杯外围赛,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以三战两胜争夺出线权。6月8日洪都拉斯队在主场1比0先胜一场,萨尔瓦多球迷大怒之下竟然客场撒野,冲进场把主队球员痛打一顿,随后双方爆发冲突,100多人严重受伤。而萨尔瓦多的一位18岁的女球迷伤心自杀。由于此前两国因为移民、土地等问题早已剑拔弩张,此事成为导火索,两国政府、媒体和民众都陷入狂热之中。15日第二轮比赛在萨尔瓦多举行,萨尔瓦多球迷围攻客队,甚至把洪都拉斯的国旗换成破布。6月27日决胜局在第三方墨西哥举行,加时赛中萨尔瓦多3比2淘汰洪都拉斯取得世界杯入场券。在此期间,洪都拉斯境内的萨尔瓦多侨民遭到了残酷的毒打、虐杀、驱逐,两国断绝外交关系。
7月14日,萨尔瓦多向洪都拉斯发动入侵。双方鏖战数日,后在美洲国家压力下停火。短短几天的对战,双方死亡3000多人,经济损失5000万美元,十万萨尔瓦多人逃离洪都拉斯,并使得美洲共同市场瘫痪,双方贸易完全终止,边境关闭,航空飞行也中断了达十年之久,可谓是两败俱伤。而萨尔瓦多虽然抢得了世界杯入场券,却在当次比赛中小组赛三连败,进零球丢9球,排名垫底。
足球导致战争,足球亦能抵抗侵略。
1981年的好莱坞电影《胜利大逃亡》(史泰龙、贝利等主演)讲述二战后期,德军为了振奋士气,从盟军战俘中选拔组织一支“盟军足球队”,与德国队在巴黎公开比赛。结果这些盟军战俘在被逼“让球”的情况下奋勇拼搏,最终以4比4战平德国队,并在巴黎市民的欢呼和《马赛曲》歌声中趁机越狱逃亡。
这个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那是在1942年德军占领下的乌克兰基辅,纳粹组织了足球联赛,目的是为了粉饰德占区的太平。乌克兰面包店老板召集了特拉塞维奇等一批基辅迪纳摩球队的队员,组织了FCCstar队,用象征苏联的红色作为队服。他们说:“我们可以在足球场上战斗,赢得我们的胜利,我们是身穿着我们国旗的颜色比赛的,那些法西斯应该知道,我们的颜色是不会被打败的。”
比赛中,“面包队”连战连捷,打翻了乌克兰伪军队和德国的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队,又痛宰德国陆军队,并击败强大的德国空军队。这些比赛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基辅人民的士气。纳粹意识到这事儿不利于他们的统治,决定无论如何要让“面包队”输球。1942年8月9日,“面包队”和德国空军队重赛。体育场里到处响起乌克兰民歌。当德国空军队行纳粹礼时,乌克兰队员们按照苏联运动会惯例拍打胸膛,高喊“体育精神”!中场休息时,“面包队”3比1领先,纳粹军官在更衣室进行了威胁。但最终,乌克兰“面包队”以5比3战胜德国空军队。与电影中的大团圆结局不同,此后乌克兰球员们很快遭到德军的逮捕和迫害,很多人被严刑拷打和处死在集中营。这些球员们用生命和体育精神,书写了不肯屈从强暴的意志,至今在迪纳摩俱乐部的所在地洛巴诺夫斯基球场内,还竖立着一座为纪念“基辅友谊赛”而立的雕塑。
足球也能带来和平,因为人们对足球的热爱,有时候竟能战胜战争狂热,带来和平。
1970年,球王贝利随桑托斯队访问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并在当地踢了一场表演赛。此时尼日利亚正在内战中,战争双方为了欣赏贝利的球技,达成协议,临时停火48小时!历时3年的内战夺走了尼日利亚200万人的生命,但球王贝利的到来,能让大家暂时放下纷争,共同沉浸在绿茵世界。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1996年,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赞助了一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联合球队,用足球运动来弥合两大民族不共戴天的世仇。该队多次与世界各强队交锋,虽然多次被血洗,但却在绿茵场上为巴以和平共处、倡导中东和平挥洒了汗水。在世界杯期间,巴勒斯坦极端组织哈马斯与法塔赫都停火1个月,以色列还免费向巴勒斯坦提供世界杯的直播信号。
2006年非洲杯,深陷内战危局的科特迪瓦球队,在德罗巴带领下战胜宿敌喀麦隆队。举国欢腾下,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决定在非洲杯期间,“以科特迪瓦足球”的名义议和。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德罗巴热泪盈眶地发表了一段演讲:“只有足球能让科特迪瓦人忘记战争,我们必须获胜,因为我们的人民需要它。” 最后科特迪瓦决赛点球输给埃及,屈居亚军。
本栏责任编辑 张家瑜
现代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但人类的天空,暴力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开。足球与战争的故事告诉我们,热爱足球,更加要热爱和平。
1969年,在中美洲弹丸小国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之间,就以足球为导火索,引发了一场为期不到一周的战争,史称“足球战争”。
那是在1969年6月的第九届世界杯外围赛,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以三战两胜争夺出线权。6月8日洪都拉斯队在主场1比0先胜一场,萨尔瓦多球迷大怒之下竟然客场撒野,冲进场把主队球员痛打一顿,随后双方爆发冲突,100多人严重受伤。而萨尔瓦多的一位18岁的女球迷伤心自杀。由于此前两国因为移民、土地等问题早已剑拔弩张,此事成为导火索,两国政府、媒体和民众都陷入狂热之中。15日第二轮比赛在萨尔瓦多举行,萨尔瓦多球迷围攻客队,甚至把洪都拉斯的国旗换成破布。6月27日决胜局在第三方墨西哥举行,加时赛中萨尔瓦多3比2淘汰洪都拉斯取得世界杯入场券。在此期间,洪都拉斯境内的萨尔瓦多侨民遭到了残酷的毒打、虐杀、驱逐,两国断绝外交关系。
7月14日,萨尔瓦多向洪都拉斯发动入侵。双方鏖战数日,后在美洲国家压力下停火。短短几天的对战,双方死亡3000多人,经济损失5000万美元,十万萨尔瓦多人逃离洪都拉斯,并使得美洲共同市场瘫痪,双方贸易完全终止,边境关闭,航空飞行也中断了达十年之久,可谓是两败俱伤。而萨尔瓦多虽然抢得了世界杯入场券,却在当次比赛中小组赛三连败,进零球丢9球,排名垫底。
足球导致战争,足球亦能抵抗侵略。
1981年的好莱坞电影《胜利大逃亡》(史泰龙、贝利等主演)讲述二战后期,德军为了振奋士气,从盟军战俘中选拔组织一支“盟军足球队”,与德国队在巴黎公开比赛。结果这些盟军战俘在被逼“让球”的情况下奋勇拼搏,最终以4比4战平德国队,并在巴黎市民的欢呼和《马赛曲》歌声中趁机越狱逃亡。
这个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那是在1942年德军占领下的乌克兰基辅,纳粹组织了足球联赛,目的是为了粉饰德占区的太平。乌克兰面包店老板召集了特拉塞维奇等一批基辅迪纳摩球队的队员,组织了FCCstar队,用象征苏联的红色作为队服。他们说:“我们可以在足球场上战斗,赢得我们的胜利,我们是身穿着我们国旗的颜色比赛的,那些法西斯应该知道,我们的颜色是不会被打败的。”
比赛中,“面包队”连战连捷,打翻了乌克兰伪军队和德国的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队,又痛宰德国陆军队,并击败强大的德国空军队。这些比赛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基辅人民的士气。纳粹意识到这事儿不利于他们的统治,决定无论如何要让“面包队”输球。1942年8月9日,“面包队”和德国空军队重赛。体育场里到处响起乌克兰民歌。当德国空军队行纳粹礼时,乌克兰队员们按照苏联运动会惯例拍打胸膛,高喊“体育精神”!中场休息时,“面包队”3比1领先,纳粹军官在更衣室进行了威胁。但最终,乌克兰“面包队”以5比3战胜德国空军队。与电影中的大团圆结局不同,此后乌克兰球员们很快遭到德军的逮捕和迫害,很多人被严刑拷打和处死在集中营。这些球员们用生命和体育精神,书写了不肯屈从强暴的意志,至今在迪纳摩俱乐部的所在地洛巴诺夫斯基球场内,还竖立着一座为纪念“基辅友谊赛”而立的雕塑。
足球也能带来和平,因为人们对足球的热爱,有时候竟能战胜战争狂热,带来和平。
1970年,球王贝利随桑托斯队访问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并在当地踢了一场表演赛。此时尼日利亚正在内战中,战争双方为了欣赏贝利的球技,达成协议,临时停火48小时!历时3年的内战夺走了尼日利亚200万人的生命,但球王贝利的到来,能让大家暂时放下纷争,共同沉浸在绿茵世界。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1996年,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赞助了一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联合球队,用足球运动来弥合两大民族不共戴天的世仇。该队多次与世界各强队交锋,虽然多次被血洗,但却在绿茵场上为巴以和平共处、倡导中东和平挥洒了汗水。在世界杯期间,巴勒斯坦极端组织哈马斯与法塔赫都停火1个月,以色列还免费向巴勒斯坦提供世界杯的直播信号。
2006年非洲杯,深陷内战危局的科特迪瓦球队,在德罗巴带领下战胜宿敌喀麦隆队。举国欢腾下,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决定在非洲杯期间,“以科特迪瓦足球”的名义议和。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德罗巴热泪盈眶地发表了一段演讲:“只有足球能让科特迪瓦人忘记战争,我们必须获胜,因为我们的人民需要它。” 最后科特迪瓦决赛点球输给埃及,屈居亚军。
本栏责任编辑 张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