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应遵循预见性、自主性、共同性,达到多向互动,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的情感交流,防止“问题化”和“空泛化”的发生,切实提高对话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对话 有效性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方向,摒弃那种只注重量而忽视质的事倍功半的做法,乃现代教育的一大幸事。有效课堂教学涉及范围大,我仅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这个小环节入手,谈谈对于有效课堂的意见,以求将来走得更远。
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其实说白了就是“走进去,走出来”。“走进去”是要学生读出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走出来”是跳出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和鉴赏作品,并能结合自身读出自我感受。
我最近有幸观摩了一系列的公开课和研讨课,发现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即“问题化”和“空泛化”现象。
不久前,邳州市教研室在红旗中学举行语文研讨会,在一位女老师的初一语文课上,我发现“问题化”现象很为严重。《散步》是一篇言辞优美、情感真挚的文章,而且语句简明流畅,让初一的学生细细品读不难发现其中的美感。对于其中个别语句,比如“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年龄阅历问题可能难以理解,很有必要拿出来讨论。但这个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按部就班地进行提问,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进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学生一个个走马灯似地轮流起来回答,稍微有点背离老师预设答案的被老师要求再好好思考,直到有学生给出“完美”答案。而我发现能让老师满意的答案几乎都与教学参考书上的如出一辙。从教研室专家评课中我有所明确,这几个问题是他们全体语文组和教研室专家研讨的结果。我在这里没有丝毫低视和诋毁老师和专家的意思,他们这样做是从我们地区的“导学案”推行出发的。导学案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尤其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值得推行。但任何事情一旦模式化后就很容易僵化。教师就在导学案上大做文章,问题泛滥,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教师是按照教参的理解),设置一个个问题,问题问完一堂课基本结束。这些问题把文章“肢解”了,就如同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一块块举起问:这是什么?不但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说权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学生在这些所谓井井有条的提问中,忙于去寻找书上现成的答案,忙于把这些机械的答案机械地表述出来。这样的对话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倾听文本,不能自由地理解表达,更谈不上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对话必定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阅读对话绝不能钳制学生的思维,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开放的思维活动展开对话,这样才不致失去对话的品格。或许有人认为这种问题满天飞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我认为这点很值得商榷,虽然在执行中的确存在一些老师参照徐州市中考试题的出题模式设计问题,事实上也可以提升学生做题的方向性和规范性,但从应试教育出发的功利思维模式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于文本本身的欣赏和体会,并不能真正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看似有效实则有限,说到底还是饮鸩止渴的无效课堂。
“空泛化”则是伴随着新课程教学出现的现象,在最近的课堂上,我发现部分老师的阅读课惊人的一致,不管什么文体,不管什么内容,教师引导的都是“你觉得课文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这个问题不是不可以问,但如果每课都这样问,对文本而言,就不能体现内容的差异,文章的重点就不能突出,难点就不能突破,色彩各异的篇章就成了千人一面;对阅读“倾听”而言,就不能与文本形成有效对话。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重细枝末节而难于“观其大略”,只抓只言片语而缺乏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停留在浅层次,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提问丧失兴趣。在这种空泛化的问题引导之下,阅读教学何谈有效?
二
“问题化”不行,“空泛化”也不行,那么如何实现对话的有效性呢?
1.预见性。这主要是针对教师来说的,不是不可以设置问题,而是要有预见性。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要求教师首先准确地把握文本,不能简单地把对话简化为提问,要找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口,把有形的问题化为无形的思索。这样才能恰当地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而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开放而不空泛,提出的问题要切合文本,贴近学生,防止空泛化,真正实现对话的有效性。
2.自主性。自主性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很精彩:或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阅读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老师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和思考空间,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给学生充足的质疑契机,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在对话中要充分发挥自主性,享受文本,体验文本,与文本有效对话。
3.共同性。共同性是针对师生双方而言的。共同的对话不仅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而且指向师生共同体验文本。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阅读课堂上,要想实现真正的对话,必然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平等关系,不再存在老师居高临下的局面,老师一言堂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已被改变。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宽松的教学方式。这是实现阅读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
把握对话的真实内涵,切实提高阅读学习对话的有效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必经之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躬身探索。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中学语文.构建阅读教学中师生间的平等对话,2004,(2).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对话 有效性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方向,摒弃那种只注重量而忽视质的事倍功半的做法,乃现代教育的一大幸事。有效课堂教学涉及范围大,我仅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这个小环节入手,谈谈对于有效课堂的意见,以求将来走得更远。
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其实说白了就是“走进去,走出来”。“走进去”是要学生读出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走出来”是跳出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和鉴赏作品,并能结合自身读出自我感受。
我最近有幸观摩了一系列的公开课和研讨课,发现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即“问题化”和“空泛化”现象。
不久前,邳州市教研室在红旗中学举行语文研讨会,在一位女老师的初一语文课上,我发现“问题化”现象很为严重。《散步》是一篇言辞优美、情感真挚的文章,而且语句简明流畅,让初一的学生细细品读不难发现其中的美感。对于其中个别语句,比如“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年龄阅历问题可能难以理解,很有必要拿出来讨论。但这个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按部就班地进行提问,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进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学生一个个走马灯似地轮流起来回答,稍微有点背离老师预设答案的被老师要求再好好思考,直到有学生给出“完美”答案。而我发现能让老师满意的答案几乎都与教学参考书上的如出一辙。从教研室专家评课中我有所明确,这几个问题是他们全体语文组和教研室专家研讨的结果。我在这里没有丝毫低视和诋毁老师和专家的意思,他们这样做是从我们地区的“导学案”推行出发的。导学案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尤其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值得推行。但任何事情一旦模式化后就很容易僵化。教师就在导学案上大做文章,问题泛滥,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教师是按照教参的理解),设置一个个问题,问题问完一堂课基本结束。这些问题把文章“肢解”了,就如同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一块块举起问:这是什么?不但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说权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学生在这些所谓井井有条的提问中,忙于去寻找书上现成的答案,忙于把这些机械的答案机械地表述出来。这样的对话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倾听文本,不能自由地理解表达,更谈不上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对话必定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阅读对话绝不能钳制学生的思维,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开放的思维活动展开对话,这样才不致失去对话的品格。或许有人认为这种问题满天飞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我认为这点很值得商榷,虽然在执行中的确存在一些老师参照徐州市中考试题的出题模式设计问题,事实上也可以提升学生做题的方向性和规范性,但从应试教育出发的功利思维模式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于文本本身的欣赏和体会,并不能真正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看似有效实则有限,说到底还是饮鸩止渴的无效课堂。
“空泛化”则是伴随着新课程教学出现的现象,在最近的课堂上,我发现部分老师的阅读课惊人的一致,不管什么文体,不管什么内容,教师引导的都是“你觉得课文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这个问题不是不可以问,但如果每课都这样问,对文本而言,就不能体现内容的差异,文章的重点就不能突出,难点就不能突破,色彩各异的篇章就成了千人一面;对阅读“倾听”而言,就不能与文本形成有效对话。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重细枝末节而难于“观其大略”,只抓只言片语而缺乏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停留在浅层次,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提问丧失兴趣。在这种空泛化的问题引导之下,阅读教学何谈有效?
二
“问题化”不行,“空泛化”也不行,那么如何实现对话的有效性呢?
1.预见性。这主要是针对教师来说的,不是不可以设置问题,而是要有预见性。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要求教师首先准确地把握文本,不能简单地把对话简化为提问,要找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口,把有形的问题化为无形的思索。这样才能恰当地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而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开放而不空泛,提出的问题要切合文本,贴近学生,防止空泛化,真正实现对话的有效性。
2.自主性。自主性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很精彩:或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阅读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老师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和思考空间,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给学生充足的质疑契机,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在对话中要充分发挥自主性,享受文本,体验文本,与文本有效对话。
3.共同性。共同性是针对师生双方而言的。共同的对话不仅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而且指向师生共同体验文本。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阅读课堂上,要想实现真正的对话,必然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平等关系,不再存在老师居高临下的局面,老师一言堂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已被改变。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宽松的教学方式。这是实现阅读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
把握对话的真实内涵,切实提高阅读学习对话的有效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必经之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躬身探索。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中学语文.构建阅读教学中师生间的平等对话,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