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素材运用的好坏。有些同学在使用素材时,要么照搬照抄,素材陈旧;要么寻章摘句,不得要领;要么游离主旨,牵强附会。如此一来,往往会影响文章的表现力。而素材运用得好——或关注自然,或思考人生,或探求哲理,或着眼自我的思想内蕴,则能使整篇文章视野开阔、内容充实、立意高远,从而获得高分。
所谓扩写素材,就是指把原来一则比较简单、粗糙,内容比较概括的素材扩写成一则篇幅较长、内容丰满、形象生动的素材。如要求把“文天祥誓死不降元”这一则素材进行扩写,有一个同学将其扩写成了这样一段文字:
面对波涛汹涌的零丁洋,被捕的文天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北方早已为夷人所占,本希望跃马驰骋疆场,收复沦陷的失地,无奈自己被捕,失去了自由,南山也陷入了元人之手。刚才降将规劝自己投降,文天祥心底顿起波澜。是啊,如果向元人投降,我可以得到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不,我不能,我绝不能投降,我是宋朝人,我是宋朝臣!我应该为宋朝的尊严而活着。今天,就是我文天祥血染零丁洋之时……
扩写后的素材,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感人。但在对素材进行扩写和拓展时,不仅要注重想象和联想的合理性,而且要忠实于原素材的主题,切不可撇开或违背原素材的主题而随意拓展。
压缩素材有两种情况。
其一,当碰到一则文字较多、篇幅较长,直接将它用在文中不合适,但又是必须用的素材时,就必须对素材进行压缩。压缩素材即删繁就简,保留其主要内容,缩成一则内容较短的素材。压缩时,须保持主题不变,保留原素材的内容顺序。如下面这则素材:
在人来人往的洛阳街头,老人何海昌正在教身边的小乞丐读书。天气较冷,老人穿着破旧的棉衣,小孩紧靠在老人旁边。小孩双手似乎有残疾,但是两人的表情都很认真。那个小孩叫何仙童,是何海昌在伊川县水寨镇帮别人干活时收养的。老人说,他和孩子并不是祖孙俩。何海昌说,对这个孩子一直有愧疚感,因为有一年冬天他将仙童托给别人照看,大家在烤火时没注意,小仙童摔倒在火堆上,从此左手留下了残疾。老人说,他想看着孩子长大,有书读,将来有份工作,不要再乞讨。只要自己不饿着,他就要教孩子读书。老人说,四年前他开始教孩子读书,读的是小学语文、数学和儿童读物,书是他花钱到书店买的。
如果要求以“善良”为话题,这则素材则可以压缩成:
何海昌与小仙童非亲非故,但他不仅收养了孩子,还买书并教孩子读书。他希望孩子将来有份工作,不要再乞讨。这是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啊!他的善良恰如滋润着一个弱小生命的一滴甘泉,是吹拂过少年忧伤而疲惫面容的一阵凉爽的微风,是驱散孩子心灵恐惧的一双真诚的眼睛!
其二,拥有能够表现一个话题的几则素材,但若用其中一则又不足以支撑这个话题,或者对这些素材只知道大概而细节不详,此时则可将每则素材进行压缩,用极简洁的一句话把最符合题意的信息概括出来,然后以统一的表达方式罗列多则素材,构成素材排比。比如:
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天下人拥他为王,他便要为千万黎民百姓谋福祉,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
——高考优秀作文《天道酬诚信》
以上文字是对四则历史人物素材的缩写,在文末组成排比,文采斐然,文气充沛。
一些人们熟知且被习用的素材,由于运用频率过高,会使阅卷教师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把这些内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赋予新意,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翻新素材有两种方法:
“旧例新用”。如鲁迅的《故事新编》,用“现代”的理念将八个神话演绎得淋漓尽致。素材翻新的关键是要翻得恰当,有创意但不可沦为“戏说”“恶搞”。有充分的逻辑依据,才可对原作主题进行颠覆性的改造处理。多年前江苏考生的《赤兔之死》,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常人新写”。即借现实生活中的平常人、平常事或平常物,用一种较为少见或古朴的方式将其写成文章,在角度上创新,以达到情理俱佳的效果。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言之成理的“翻案文章”中得到启发,如唐代诗人罗隐的《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诗作一反古人“女人是祸水”的陈腐观点,客观地分析了家国兴亡的原因,堪称“翻案文章”的典范。当学生明了事理之后,即可进一步对世上万事万物进行多角度审视。如写橡皮“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是批评橡皮狭隘;而写橡皮“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则是赞颂橡皮无私奉献。
事物本身总是丰富多彩的,一则优秀的作文材料也是立体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也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之惑》中所运用的一则材料:
今年52岁的陶彩芬大姐是淮安市一名普通市民,每天清晨,她走街串巷,卖豆腐供儿子上大学和维持生计。一天,她捡到一个装有1700元现金的皮包。在辗转找到失主后,失主竟说包里原本有8100元现金,要求陶大姐赔偿缺少的钱。这件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跟陶大姐一样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做了好事却还沦落到现在这个下场呢?失主这种行为,不仅会使依旧保有诚信的人们寒心,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
作者用这则材料来论证“诚信之惑”这一观点,无疑是准确而有力的。因为陶彩芬大姐找到装有1700元现金的皮包的失主后,失主不仅没感谢她,还说包里原本有8100元现金,要求陶大姐赔偿缺少的钱。这就是诚信之“惑”,“惑”在有悖常理。作者运用这则材料的立足点在于“失主”。因此,如果我们变换一下角度,从陶彩芬大姐的角度审视这则材料,那么,它还可以用来论证“诚信”“善良”“道德”“无私”等论点的议论文。
同学在选取素材时一定要遵循“避熟就生”的原则。《考试大纲》关于写作的“发展等级”部分就有“材料新鲜”这一要求,怎样才算“材料新鲜”呢?这需要对材料作具体分析。有些材料,从它诞生的时代看,未必属于新材料,但是由于人们知之不多或用之不多,因而也具有相当的新鲜感,当然也可算“材料新鲜”了。另外,大家要关注社会民生,聚焦时代变迁,从中积累鲜活素材,将富有时代色彩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文章才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性,才能给阅卷老师意外的惊喜。
所谓扩写素材,就是指把原来一则比较简单、粗糙,内容比较概括的素材扩写成一则篇幅较长、内容丰满、形象生动的素材。如要求把“文天祥誓死不降元”这一则素材进行扩写,有一个同学将其扩写成了这样一段文字:
面对波涛汹涌的零丁洋,被捕的文天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北方早已为夷人所占,本希望跃马驰骋疆场,收复沦陷的失地,无奈自己被捕,失去了自由,南山也陷入了元人之手。刚才降将规劝自己投降,文天祥心底顿起波澜。是啊,如果向元人投降,我可以得到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不,我不能,我绝不能投降,我是宋朝人,我是宋朝臣!我应该为宋朝的尊严而活着。今天,就是我文天祥血染零丁洋之时……
扩写后的素材,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感人。但在对素材进行扩写和拓展时,不仅要注重想象和联想的合理性,而且要忠实于原素材的主题,切不可撇开或违背原素材的主题而随意拓展。
压缩素材有两种情况。
其一,当碰到一则文字较多、篇幅较长,直接将它用在文中不合适,但又是必须用的素材时,就必须对素材进行压缩。压缩素材即删繁就简,保留其主要内容,缩成一则内容较短的素材。压缩时,须保持主题不变,保留原素材的内容顺序。如下面这则素材:
在人来人往的洛阳街头,老人何海昌正在教身边的小乞丐读书。天气较冷,老人穿着破旧的棉衣,小孩紧靠在老人旁边。小孩双手似乎有残疾,但是两人的表情都很认真。那个小孩叫何仙童,是何海昌在伊川县水寨镇帮别人干活时收养的。老人说,他和孩子并不是祖孙俩。何海昌说,对这个孩子一直有愧疚感,因为有一年冬天他将仙童托给别人照看,大家在烤火时没注意,小仙童摔倒在火堆上,从此左手留下了残疾。老人说,他想看着孩子长大,有书读,将来有份工作,不要再乞讨。只要自己不饿着,他就要教孩子读书。老人说,四年前他开始教孩子读书,读的是小学语文、数学和儿童读物,书是他花钱到书店买的。
如果要求以“善良”为话题,这则素材则可以压缩成:
何海昌与小仙童非亲非故,但他不仅收养了孩子,还买书并教孩子读书。他希望孩子将来有份工作,不要再乞讨。这是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啊!他的善良恰如滋润着一个弱小生命的一滴甘泉,是吹拂过少年忧伤而疲惫面容的一阵凉爽的微风,是驱散孩子心灵恐惧的一双真诚的眼睛!
其二,拥有能够表现一个话题的几则素材,但若用其中一则又不足以支撑这个话题,或者对这些素材只知道大概而细节不详,此时则可将每则素材进行压缩,用极简洁的一句话把最符合题意的信息概括出来,然后以统一的表达方式罗列多则素材,构成素材排比。比如:
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天下人拥他为王,他便要为千万黎民百姓谋福祉,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
——高考优秀作文《天道酬诚信》
以上文字是对四则历史人物素材的缩写,在文末组成排比,文采斐然,文气充沛。
一些人们熟知且被习用的素材,由于运用频率过高,会使阅卷教师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把这些内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赋予新意,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翻新素材有两种方法:
“旧例新用”。如鲁迅的《故事新编》,用“现代”的理念将八个神话演绎得淋漓尽致。素材翻新的关键是要翻得恰当,有创意但不可沦为“戏说”“恶搞”。有充分的逻辑依据,才可对原作主题进行颠覆性的改造处理。多年前江苏考生的《赤兔之死》,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常人新写”。即借现实生活中的平常人、平常事或平常物,用一种较为少见或古朴的方式将其写成文章,在角度上创新,以达到情理俱佳的效果。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言之成理的“翻案文章”中得到启发,如唐代诗人罗隐的《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诗作一反古人“女人是祸水”的陈腐观点,客观地分析了家国兴亡的原因,堪称“翻案文章”的典范。当学生明了事理之后,即可进一步对世上万事万物进行多角度审视。如写橡皮“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是批评橡皮狭隘;而写橡皮“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则是赞颂橡皮无私奉献。
事物本身总是丰富多彩的,一则优秀的作文材料也是立体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也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之惑》中所运用的一则材料:
今年52岁的陶彩芬大姐是淮安市一名普通市民,每天清晨,她走街串巷,卖豆腐供儿子上大学和维持生计。一天,她捡到一个装有1700元现金的皮包。在辗转找到失主后,失主竟说包里原本有8100元现金,要求陶大姐赔偿缺少的钱。这件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跟陶大姐一样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做了好事却还沦落到现在这个下场呢?失主这种行为,不仅会使依旧保有诚信的人们寒心,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
作者用这则材料来论证“诚信之惑”这一观点,无疑是准确而有力的。因为陶彩芬大姐找到装有1700元现金的皮包的失主后,失主不仅没感谢她,还说包里原本有8100元现金,要求陶大姐赔偿缺少的钱。这就是诚信之“惑”,“惑”在有悖常理。作者运用这则材料的立足点在于“失主”。因此,如果我们变换一下角度,从陶彩芬大姐的角度审视这则材料,那么,它还可以用来论证“诚信”“善良”“道德”“无私”等论点的议论文。
同学在选取素材时一定要遵循“避熟就生”的原则。《考试大纲》关于写作的“发展等级”部分就有“材料新鲜”这一要求,怎样才算“材料新鲜”呢?这需要对材料作具体分析。有些材料,从它诞生的时代看,未必属于新材料,但是由于人们知之不多或用之不多,因而也具有相当的新鲜感,当然也可算“材料新鲜”了。另外,大家要关注社会民生,聚焦时代变迁,从中积累鲜活素材,将富有时代色彩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文章才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性,才能给阅卷老师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