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经济圈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经济圈的概念
经济圈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员。经济圈的形成多以城市为中心。大地域的经济圈一般都有原材料生产区、能源生产区、加工区和农业基地,从而构成一种综合产业圈。如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综合产业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综合产业圈,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综合产业圈都具有这种特点。而较小地域的经济圈往往只拥有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产业区,地方特色比较突出。按经济圈组织经济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有利于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化协作,使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大多数学者都将都市经济圈定义为:以一个或多个经济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人们一般把若干密集城市构成的经济区域,称为“城市经济圈”,或“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
(二)我国城市经济圈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城市经济圈,土地面积合计为90.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42%;人口为4.37亿,占全国34.23%; 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628.92亿元,占全国的61.16%。因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初步统计,仅2003年上半年,上述三大经济圈的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39.27%、68.47%和72.3%(未含香港、澳门),真正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势地区。
此外,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些次一级城市经济圈,如中部以华中重镇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经济圈,西南以成都和重庆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容纳东北诸多城市在内的东北城市经济圈,等等。甚至一些省内也提出建立城市经济圈的计划,如湖北提出建立以武汉为中心,辐射省内8个城市的武汉城市经济圈,且这一规划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可以预见,将来我国将会形成以城市经济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格局,城市经济圈将会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机理分析
加快大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城镇之间的联系实质上就是地区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地区中城市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的。一般说来,城镇密度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联系就越频繁。大城市圈中城镇密度高,地区间经济联系也最为密切。这有利于强化各城镇的工业化发展,推动市场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城市圈可以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城市圈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城市圈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城市圈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群的内聚力。国际性城市圈能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事实证明,城市圈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行,通过“发展级”的特殊功能可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在这种传播与扩散中,所有的信息、物质流等都处在一个增值的循环之中。
(二)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城市经济圈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即内圈层、中间圈层、外圈层。各圈层有各自的特征:内圈层即中心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以第三产业为主;中间圈层即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以二产为主,并积极发展城郊农业;外圈层即城市影响区,一产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是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之地。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之间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旅游网络、文化网络、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利益协调、政策联动和制度建设一体化,实现社会关系融洽、总体效益最佳的圈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经济圈发展模式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对我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适当提高消费率、实现投资与消费协调、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偏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由来已久,强调主要依靠提高投资增长率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因而产生了消费率明显偏低的现象,导致投资与消费失调,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城市是高效率集体消费的空间组织,城市消费是消费增长的主力,也是潜在消费转变为现实消费的关键,城市建设还是我国少有的几个能同时拉动投资和需求的重要经济部门。而且在不同等级城市结构体系中,存在明显的阶梯式消费水平差距。据有关资料分析,特大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一般要高于大中城市,而大中城市又高于小城市,小城市又高于小城镇。由此可见,向不同规模的城市转移农村人口会产生不同的消费增长潜力。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特别是实施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将成为缓解我国国民经济中投资与消费失调矛盾的重要途径。
(四)城市经济圈促使政府转换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不同的制度安排和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别。城市经济圈的形成,促进了区域经济体内制度的变革。与城市圈成长相应,区域内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企业迁徙更加容易。于是,企业、人才、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流向圈内更加理想的乐土。随着圈内城市管理者之间磋商协调的增加,示范效应将发挥效果。那些先进的政府管理制度、服务方式迅速为合作与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借鉴。通过相互之 间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圈内政府行政管理艺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和制度条件的改进让城市圈发生“核聚变”,城市圈整体实力非常可观,辐射出强大的能量引领着整个区域经济迅速壮大。
(五)文化趋同有利于形成文化优势
由于城市经济圈由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若干城市组成,有着相似的文化底蕴,因而在观念、文化、风俗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有利于降低圈内个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促成统一认识和行动,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我国长江三角洲在较强的江浙文化统领下,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展现出无穷的发展潜力。中部武汉城市经济圈以荆楚文化为主导,也逐步形成统一的发展观念和行动规划。文化的发展水平能够体现区域城市圈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圈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往往铸就极其类似的文化品质、人文景观和城市精神。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出的“地缘经济”,一旦形成特色,组团发展,就将产生出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文化上的优势,最终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三、我国城市经济圈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及对策思考
(一)城市经济圈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从全国范围看,各大城市经济圈之间存在日益严重的恶性竞争,并存在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各城市经济圈之间存在城市职能定位重复问题,例如北京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与上海形成竞争,但中国不可能容纳北京、上海、香港三个国际金融中心。
2、在城市圈内部,各地恶性竞争和各自为政问题更加突出,为获得极端竞争利益,很多地方存在倾销性招商行为,以超低地价招商引资。各城市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往往是以地方利益为中心,因为城市经济圈内部缺乏一种利益分配与约束机制,即利益软约束。
3、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城市经济圈内存在市场分割、区域管理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核心城市辐射作用不强以及环境等问题。
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圈的发育和延伸。工业化进程的滞后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建设不平衡,造成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不畅,不利于城市圈内力的发挥和扩展。
(二)大力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思考
结合以上对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圈的障碍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大力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圈,发挥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值得重视。
1、坚持产业优先原则。
2、实现观念的转变,树立全面开放的市场发展观。
3、加强制度建设和政府规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圈内文化融合。
总之,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不仅涉及经济的协作与发展,更涵盖了政治、文化、地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和协调的过程。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发力,城市经济圈的兴起和大力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消除现存阻碍城市经济圈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城市经济圈的概念
经济圈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员。经济圈的形成多以城市为中心。大地域的经济圈一般都有原材料生产区、能源生产区、加工区和农业基地,从而构成一种综合产业圈。如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综合产业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综合产业圈,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综合产业圈都具有这种特点。而较小地域的经济圈往往只拥有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产业区,地方特色比较突出。按经济圈组织经济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有利于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化协作,使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大多数学者都将都市经济圈定义为:以一个或多个经济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人们一般把若干密集城市构成的经济区域,称为“城市经济圈”,或“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
(二)我国城市经济圈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城市经济圈,土地面积合计为90.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42%;人口为4.37亿,占全国34.23%; 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628.92亿元,占全国的61.16%。因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初步统计,仅2003年上半年,上述三大经济圈的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39.27%、68.47%和72.3%(未含香港、澳门),真正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势地区。
此外,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些次一级城市经济圈,如中部以华中重镇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经济圈,西南以成都和重庆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容纳东北诸多城市在内的东北城市经济圈,等等。甚至一些省内也提出建立城市经济圈的计划,如湖北提出建立以武汉为中心,辐射省内8个城市的武汉城市经济圈,且这一规划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可以预见,将来我国将会形成以城市经济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格局,城市经济圈将会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机理分析
加快大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城镇之间的联系实质上就是地区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地区中城市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的。一般说来,城镇密度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联系就越频繁。大城市圈中城镇密度高,地区间经济联系也最为密切。这有利于强化各城镇的工业化发展,推动市场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城市圈可以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城市圈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城市圈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城市圈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群的内聚力。国际性城市圈能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事实证明,城市圈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行,通过“发展级”的特殊功能可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在这种传播与扩散中,所有的信息、物质流等都处在一个增值的循环之中。
(二)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城市经济圈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即内圈层、中间圈层、外圈层。各圈层有各自的特征:内圈层即中心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以第三产业为主;中间圈层即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以二产为主,并积极发展城郊农业;外圈层即城市影响区,一产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是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之地。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之间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旅游网络、文化网络、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利益协调、政策联动和制度建设一体化,实现社会关系融洽、总体效益最佳的圈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经济圈发展模式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对我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适当提高消费率、实现投资与消费协调、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偏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由来已久,强调主要依靠提高投资增长率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因而产生了消费率明显偏低的现象,导致投资与消费失调,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城市是高效率集体消费的空间组织,城市消费是消费增长的主力,也是潜在消费转变为现实消费的关键,城市建设还是我国少有的几个能同时拉动投资和需求的重要经济部门。而且在不同等级城市结构体系中,存在明显的阶梯式消费水平差距。据有关资料分析,特大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一般要高于大中城市,而大中城市又高于小城市,小城市又高于小城镇。由此可见,向不同规模的城市转移农村人口会产生不同的消费增长潜力。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特别是实施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将成为缓解我国国民经济中投资与消费失调矛盾的重要途径。
(四)城市经济圈促使政府转换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不同的制度安排和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别。城市经济圈的形成,促进了区域经济体内制度的变革。与城市圈成长相应,区域内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企业迁徙更加容易。于是,企业、人才、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流向圈内更加理想的乐土。随着圈内城市管理者之间磋商协调的增加,示范效应将发挥效果。那些先进的政府管理制度、服务方式迅速为合作与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借鉴。通过相互之 间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圈内政府行政管理艺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和制度条件的改进让城市圈发生“核聚变”,城市圈整体实力非常可观,辐射出强大的能量引领着整个区域经济迅速壮大。
(五)文化趋同有利于形成文化优势
由于城市经济圈由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若干城市组成,有着相似的文化底蕴,因而在观念、文化、风俗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有利于降低圈内个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促成统一认识和行动,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我国长江三角洲在较强的江浙文化统领下,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展现出无穷的发展潜力。中部武汉城市经济圈以荆楚文化为主导,也逐步形成统一的发展观念和行动规划。文化的发展水平能够体现区域城市圈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圈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往往铸就极其类似的文化品质、人文景观和城市精神。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出的“地缘经济”,一旦形成特色,组团发展,就将产生出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文化上的优势,最终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三、我国城市经济圈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及对策思考
(一)城市经济圈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从全国范围看,各大城市经济圈之间存在日益严重的恶性竞争,并存在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各城市经济圈之间存在城市职能定位重复问题,例如北京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与上海形成竞争,但中国不可能容纳北京、上海、香港三个国际金融中心。
2、在城市圈内部,各地恶性竞争和各自为政问题更加突出,为获得极端竞争利益,很多地方存在倾销性招商行为,以超低地价招商引资。各城市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往往是以地方利益为中心,因为城市经济圈内部缺乏一种利益分配与约束机制,即利益软约束。
3、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城市经济圈内存在市场分割、区域管理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核心城市辐射作用不强以及环境等问题。
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圈的发育和延伸。工业化进程的滞后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建设不平衡,造成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不畅,不利于城市圈内力的发挥和扩展。
(二)大力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思考
结合以上对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圈的障碍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大力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圈,发挥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值得重视。
1、坚持产业优先原则。
2、实现观念的转变,树立全面开放的市场发展观。
3、加强制度建设和政府规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圈内文化融合。
总之,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不仅涉及经济的协作与发展,更涵盖了政治、文化、地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和协调的过程。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发力,城市经济圈的兴起和大力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消除现存阻碍城市经济圈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