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高考在即,盘点一下2013年社会上对高考作文的“另类应试”,也算是一种温故而知新。去年高考语文考试甫毕,就有网友结合社会现实,以一句话戏拟2013年高考“微作文”。这些“微作文”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笔者在选读几则“微作文”的时候,感到有嚼头,进而咂摸了一番——
(全国卷)《同学间的人际关系》:感谢不杀之恩!
以前同窗的情谊往往维系一辈子,而今却叫人大惊失色。这些年来,在学校中杀害同窗的惨案,确已发生多起。那些不痛不痒的文字,实在不及这一句话振聋发聩。据近日人民网报道,浙江一女大学生的食物中被室友加进了有害物质,所幸只是催肥激素,而非致命毒药,虚惊一场后,怎能不感谢同学的“不杀之恩”?
(上海卷)《更重要的事》:现在还有比答你这道题更重要的事吗?
趁势借力作答,回答得巧妙而又煞根(煞根,上海话,意为过瘾——编者注)。在被视为“一考定终身”的中国,这个“答非所问”的回答,无疑是最到位的。与其说是答题作文,不如说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深度反问。
(广东卷)《捐助》:说说美美,骂骂红会。
与许多人一样,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已不知捐助多少次,其中很多捐款是指令性的(有时直接从工资里扣)。我愿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尽绵薄之力,可始终不知捐的钱是否到了受助人手中。即使不出现“郭美美事件”,类似红十字会这种慈善机构的信誉度也早已遭世人质疑。捐助人没有知情权,多少怨愤、无奈也只能化作一句慨叹。
……
这些“微作文”,可谓见微知著,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它们既针砭时弊,又耐人寻味,且不乏警示成分,凸显了来自民间的道义和智慧。不难想见,将来,真实记录21世纪世风、世相、世态的著述,很有可能出于坊间,而非官媒。
(全国卷)《同学间的人际关系》:感谢不杀之恩!
以前同窗的情谊往往维系一辈子,而今却叫人大惊失色。这些年来,在学校中杀害同窗的惨案,确已发生多起。那些不痛不痒的文字,实在不及这一句话振聋发聩。据近日人民网报道,浙江一女大学生的食物中被室友加进了有害物质,所幸只是催肥激素,而非致命毒药,虚惊一场后,怎能不感谢同学的“不杀之恩”?
(上海卷)《更重要的事》:现在还有比答你这道题更重要的事吗?
趁势借力作答,回答得巧妙而又煞根(煞根,上海话,意为过瘾——编者注)。在被视为“一考定终身”的中国,这个“答非所问”的回答,无疑是最到位的。与其说是答题作文,不如说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深度反问。
(广东卷)《捐助》:说说美美,骂骂红会。
与许多人一样,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已不知捐助多少次,其中很多捐款是指令性的(有时直接从工资里扣)。我愿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尽绵薄之力,可始终不知捐的钱是否到了受助人手中。即使不出现“郭美美事件”,类似红十字会这种慈善机构的信誉度也早已遭世人质疑。捐助人没有知情权,多少怨愤、无奈也只能化作一句慨叹。
……
这些“微作文”,可谓见微知著,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它们既针砭时弊,又耐人寻味,且不乏警示成分,凸显了来自民间的道义和智慧。不难想见,将来,真实记录21世纪世风、世相、世态的著述,很有可能出于坊间,而非官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