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机器人发展现状与技术展望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gi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空间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出发,通过回顾空间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对当前空间机器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得出空间机器人的智能化、类人化、微型化和无形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得出人工智能将是空间机器人的重点,并相应对人工智能空间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机械臂    人工智能
  一、空间机器人分类
  1、 按用途进行分类。空间机器人按用途主要分为星球探测机器人和空间站应用机器人。星球探测机器人是为了了解外星球的气象、地质及生命活动情况,派出的空间机器人。其功能需匹配所派往星球及探测计划,通常星球探测机器人由轨道器及着陆器构成。空间站应用机器人可以在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内与宇航员并肩工作,主要工作任务在于执行空间站中危险及重复的太空作业,以节省人力和时间,使得空间站的人类宇航员可以从事其他太空研究工作。
  2、按功能进行分类。空间机器人按功能进行划分,主要分为空间机械臂机器人与类人机器人两大类。空间机械臂机器人具有广泛丰富的用途和强大灵活的功能,是最早应用的一类空间机机器人,是空间站建设、维护和使用的关键设备,也可以完成对接、搬运等任务。类人机器人更加灵活且具有更高智能性,可以与人类宇航员协作或代替人完成特殊复杂、灵活多变的任务。可直接搭乘载人航天器和使用人类航天装备,与人类进行直接的交流合作,是现今空间机器人发展的主要领域。
  二、空间机器人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开始研制轻型机械臂,其共有3代产品,为适应航天的减重需要,从第1代的14.5kg逐步减重至8kg。与此同时,其自由度也逐步提高,发展到第三代,具备了7个自由度,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布置两种关节构成方式,较前代产品更加灵活。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为国际空间站上的日本实验舱开发了机械臂JEMRMS。其由主臂和小巧手组成两部分均具有6个方向的自由度。其具有两个主要功能模块,视觉功能模块和抓取功能模块。空间机械臂中最典型的是装载到国际空间站上的加拿大臂SSRMS,其于2002年添加到空间站移动运输装置之上,其主要具有三个功能模块:工具的储存模块、固定模块和视觉模块,用以帮助航天员开展舱外的维修工作。
  21世纪初,随着对月球、火星的探测工作逐步深入,好奇号应运而生,其为NASA研制的一台火星车,主要任务用于火星探测。好奇号为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2013年,中国第一台机械臂投入使用,其主要完成了大量的操作性试验。201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太空碎片清除机器人投入使用,其主要功能为进行探测、抓取等太空碎片的清除工作。首位类人空间机器人“Robonaut-2”于2011年2月24日,搭乘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Robonaut-2,其相較Robonaut-1更为紧凑、快捷、灵活、先进。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与人合作开展工作。2013年8月,首个会说话的机器人进入太空,其由日本研制,名叫 “基博”,它的体型比进入太空的绝大多数机器人小,其主要功能为协助航空接收来自地球的信息,并用日语与航天员进行沟通。
  三、空间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令其具有更强的自主性,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和任务积累经验,使其具有更强的自主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与执行能力,能够在无人类遥控帮助和预设下自主完成更危险、特殊、复杂、灵活、重要、多变和实际情况未知的任务,能够大大保障人类宇航员的安全。2、类人化。类人化可以直接令机器人航天员搭乘、佩戴、使用为人类设计的航天器、航天装备和航天工具,节约为机器人设计专用版本的成本。此外通过配合智能化,可与人类宇航员直接进行交流,简化了交流方式,方便任务的执行与宇航员的工作生活,还可缓解人类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孤单。3、微型化。微型化主要针对执行人类或人形无法完成的特殊任务的特种机器人,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要求下尽可能减小体积,减少发射成本和能源消耗,增加复杂环境的适应性。4、无形化。随着空间机器人朝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其外在物理形态已不再重要,它可能是内存中的某个程序,通过交互、传感和反馈,控制着某些系统的组合。其发展越来越聚焦无形的智能化功能,并辅助或代替人类做出决策。
  结论及展望:空间机器人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即真正实现智能机器人的智能自主学习、智能分析决策、精密操作、柔性操作、多机器人智能集群协同工作、智能识别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空间智能机器人将在航天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未来它将应用于远距离外星体独立探测与基地建造等复杂空间任务,成为人类最得力、最忠实的助手,协助人类探索浩瀚无垠的宇宙。
  参  考  文  献
  [1]王燕波,李晓琪. 智能机器人——未来航天探索的得力助手[J]. 宇航总体技术. 2018(5)
  [2]庞之浩. 飞向太空的机器人[J]. 自然与科技. 2014(3)
  [3]之浩. 太空机器人是航天员的好帮手——从首个会说话的太空机器人登天谈起[J]. 国际太空. 2013(11)
  [4]李海阳,张波,黄海兵. 航天员与类人机器人月面联合探测概念初步研究[J]. 载人航天. 2014(7)
其他文献
近年來随着通信科技发展,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作为国家级媒体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也已成为涵盖广播、视频、网络、平面和影视译制等业务集群的全媒体集团。  作为一家以对外传播为主要特色的国家媒体,音频
期刊
Methyllevulinate(ML)isapromisinggreencandidateforbio-baseddieselfuelandfueladditives.An efifcient enzyme-catalyzed process to synthesize ML from levulinic acid
Th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GN) and graphene-intercalated halloysite nanotubes (HNTs) to form nanomaterials was achieved by using HNTs template. As a promising
The ZSM-5 zeolite with lfower-shaped crystallites (marked as ZFS)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operties of ZFS as a suppor
【摘要】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性发展,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正是因为计算机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所涉及到的功能、作用也在不断的拓展,其中软件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软件的设计质量不仅会直接决定计算机的性能,同时还会直接决定应用广度、价值。对此,为了有效推动计算机技术,本文简要分析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借助本次研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 计算机 软件
AMR-NB与G.729ab间的转码技术是当今语音通信领域的一项急需课题。其中的代数码书转码算法关系到转码后的语音质量和计算复杂度。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种代数码书的转码方
【摘要】 当前国家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是提升农业科技管理效能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科院科技信息化建设现状,系统梳理分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强化农业科技信息化管理的意见建议,为新时期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关键词】 科研院所 农业 科技创新 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