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阐述了槟榔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以及受寒害后的现象症状。针对槟榔受寒害后,根据槟榔的生长特点,提出了生产管理中应着重解决好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同时,对做好槟榔的寒害预防也提出了具体建议性的措施。
[关键词] 寒害 槟榔 防治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72-01
槟榔属热带雨林植物,是棕榈科多年生常绿乔木,喜高温,要求雨量多,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静风环境生长很有利。由于槟榔的根系浅,对土壤的干湿变化,高温寒冷等都很敏感,易遭风寒、寒害,其茎、叶、花、果的生长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也十分敏感。槟榔虽然喜高温高湿,但不耐寒,适宜年平均温度22℃以上,在24—28℃最适宜生长。2008年1月至2月,我省受到了持续近1个月的低温阴冷(雨)天气,气温一直持续在5—8℃。由于此次低温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槟榔受寒害的面积达30%,且树根、茎出现干裂,叶片出现变黄,部分叶尖枯死等现象。
1 防寒措施
1.1 槟榔茎干涂白
冬前在晴朗天气石灰浆或石灰浆加硫酸铜涂茎干,可以保温、防病、防虫。
1.2 熏烟防寒
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时,用杂草、干草、谷壳、木屑等进行点燃后熏烟放烟防寒,用此法时要注意风向和安全。
1.3 重施过冬肥
在11月下旬开始施入过冬肥。施用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槟榔冬季耐低温能力。在距树跟头部30厘米处挖30—40厘米深的沟施入,然后复土施厩肥15公斤/株或粪尿以15公斤/株,氯化钾3两/株,磷肥1公斤/株,几种肥料最好混合后一起施。
1.4 选择避寒环境
一般选择山地海拔300米以下的山坡较适宜,坡度<15度为宜,阳坡向更为理想,这都有利于减轻寒害、防寒,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1.5 修复环山行及培土、盖草
山地种植的槟榔,每年要进行修复环山行,并对树头培土,保护茎基老根,促进萌发新根,提高保水保肥抗寒能力。坡地种植的槟榔同样在冬季前进行挖穴培土,树头盖草,起着保护老根促生新根,也有利于改良土壤环境,提高抗寒能力。
2 寒害后生产管理
2.1 寒害树的修枝处理
寒害树的修枝叶要及时,当气温暖后,就要及时割除已受寒害的枝叶,特别是出现较严重的黄叶、枯叶片、枯黄叶鞘都要割除,并将其叶片、叶鞘拖出园外烧毁处理。
2.2 寒害后加强槟榔园的施肥管理
寒害后的槟榔往往造成不正常叶片发黄、枯叶、枯鞘,损害了大量养分,造成养分无法供给正常生长需要,因此,在寒害后必须加强对槟榔园的施肥管理,增施肥料,特别是速效肥,保证槟榔树能够及时抽出新叶,恢复正常生长。
2.3 松土、培土
寒害后,槟榔树在施肥的同时,可进行松土、培土。以提高土地保水能力和通气性。同时起到保护茎基因受寒害或雨水冲刷而裸露的老根能恢复生机,提高植株吸水、吸肥的能力,促使寒害后的槟榔树正常生长。
3 寒害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槟榔褐斑病
(1)症状:此病主要危害叶片,病菌从叶尖、叶缘侵入,逐渐向叶基扩展。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1—20厘米,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其上散生大量小黑点,后期病部组织纵裂破碎。
(2)发病规律。一般在气温偏低、连续阴雨或高湿度是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长弱、抗株差的植株易发病,受寒害重的植株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排除积水,清除并烧毁病死株及其残体,减少侵染来源。
②发病初期,喷射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每两周喷药1次,连喷2—3次。
3.2 槟榔炭疽病
(1)发病条件:
多雨高湿季节,管理施肥不合理,荫蔽大、透光差,湿度大都可发生此病。
(2)症状:为害叶片,花序和果实
①叶片:初期呈现暗绿色水渍状小病斑,随后变褐色有云纹状。病斑多像麻点。呈圆形、椭圆形,并密生小黑点。重病叶破裂。
②花序:开始花枝变黄,后变褐色,花落枯死。
③果实:果蒂发病后,出现圆形、椭圆形暗绿色病斑,略凹陷。着生小黑点,可使整个果实腐烂。
(3)防治方法:
①加强槟榔园肥水管理,增强抗病能力。
②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药液喷雾防治。
3.3 槟榔黄化病
(1)发病原因:植原体是海南槟榔黄化病的病原。主要是由植物筛管中的植原体引起的病害。
(2)病状:黄化型和束顶型两种。
①黄化型:发病初期植株中下层叶片变黄,逐步发展到整体叶片黄化。即使结有少量变黑果实,也不能食用,在顶部,叶片变黄一年后植株枯化,大部分染病植株表现病状5至7年后枯顶死亡。
②束顶型
病株冠顶部叶片缩小,呈束顶状,节间缩短,花穗不结果,大部分染病植株的症状5年后枯顶死亡。
③防治方法
发现有黄化病株时,重病株应及时砍掉,远离远处火烧、埋掉,防止该病扩延感染。轻病株注射或根饲四环素,每株用量8.5克,加水1000毫升,可阻止此病原的繁殖。
加强槟榔园的管理,增施草木灰等农家肥或钾肥(氯化钠),适量施镁肥( 喷施速灭杀丁,敌杀死等1500-2000倍液保护新叶,防治昆虫刺吸传播。
3.4 槟榔红脉穗螟(俗名“蛀果虫、钻心虫”)
幼虫为害花苞(钻入),花序、果实、叶心(生长点)。
①被害的花苞不能展开而慢慢枯萎。
②被害的花序,幼虫吐出丝把花枯枝上粘结一起,加上幼虫排泄物筑成隧道,隐藏其中,取食雄花和雌花。
③被害果实,造成严重落果。
④被害叶心,导致整株槟榔死亡。
3.5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被害的花、叶、果,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②用2.5%敌杀死3000倍液,20%速灭杀丁3000—4000倍液喷雾,效果良好,可杀死若虫达90%以上。
[关键词] 寒害 槟榔 防治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72-01
槟榔属热带雨林植物,是棕榈科多年生常绿乔木,喜高温,要求雨量多,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静风环境生长很有利。由于槟榔的根系浅,对土壤的干湿变化,高温寒冷等都很敏感,易遭风寒、寒害,其茎、叶、花、果的生长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也十分敏感。槟榔虽然喜高温高湿,但不耐寒,适宜年平均温度22℃以上,在24—28℃最适宜生长。2008年1月至2月,我省受到了持续近1个月的低温阴冷(雨)天气,气温一直持续在5—8℃。由于此次低温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槟榔受寒害的面积达30%,且树根、茎出现干裂,叶片出现变黄,部分叶尖枯死等现象。
1 防寒措施
1.1 槟榔茎干涂白
冬前在晴朗天气石灰浆或石灰浆加硫酸铜涂茎干,可以保温、防病、防虫。
1.2 熏烟防寒
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时,用杂草、干草、谷壳、木屑等进行点燃后熏烟放烟防寒,用此法时要注意风向和安全。
1.3 重施过冬肥
在11月下旬开始施入过冬肥。施用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槟榔冬季耐低温能力。在距树跟头部30厘米处挖30—40厘米深的沟施入,然后复土施厩肥15公斤/株或粪尿以15公斤/株,氯化钾3两/株,磷肥1公斤/株,几种肥料最好混合后一起施。
1.4 选择避寒环境
一般选择山地海拔300米以下的山坡较适宜,坡度<15度为宜,阳坡向更为理想,这都有利于减轻寒害、防寒,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1.5 修复环山行及培土、盖草
山地种植的槟榔,每年要进行修复环山行,并对树头培土,保护茎基老根,促进萌发新根,提高保水保肥抗寒能力。坡地种植的槟榔同样在冬季前进行挖穴培土,树头盖草,起着保护老根促生新根,也有利于改良土壤环境,提高抗寒能力。
2 寒害后生产管理
2.1 寒害树的修枝处理
寒害树的修枝叶要及时,当气温暖后,就要及时割除已受寒害的枝叶,特别是出现较严重的黄叶、枯叶片、枯黄叶鞘都要割除,并将其叶片、叶鞘拖出园外烧毁处理。
2.2 寒害后加强槟榔园的施肥管理
寒害后的槟榔往往造成不正常叶片发黄、枯叶、枯鞘,损害了大量养分,造成养分无法供给正常生长需要,因此,在寒害后必须加强对槟榔园的施肥管理,增施肥料,特别是速效肥,保证槟榔树能够及时抽出新叶,恢复正常生长。
2.3 松土、培土
寒害后,槟榔树在施肥的同时,可进行松土、培土。以提高土地保水能力和通气性。同时起到保护茎基因受寒害或雨水冲刷而裸露的老根能恢复生机,提高植株吸水、吸肥的能力,促使寒害后的槟榔树正常生长。
3 寒害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槟榔褐斑病
(1)症状:此病主要危害叶片,病菌从叶尖、叶缘侵入,逐渐向叶基扩展。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1—20厘米,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其上散生大量小黑点,后期病部组织纵裂破碎。
(2)发病规律。一般在气温偏低、连续阴雨或高湿度是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长弱、抗株差的植株易发病,受寒害重的植株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排除积水,清除并烧毁病死株及其残体,减少侵染来源。
②发病初期,喷射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每两周喷药1次,连喷2—3次。
3.2 槟榔炭疽病
(1)发病条件:
多雨高湿季节,管理施肥不合理,荫蔽大、透光差,湿度大都可发生此病。
(2)症状:为害叶片,花序和果实
①叶片:初期呈现暗绿色水渍状小病斑,随后变褐色有云纹状。病斑多像麻点。呈圆形、椭圆形,并密生小黑点。重病叶破裂。
②花序:开始花枝变黄,后变褐色,花落枯死。
③果实:果蒂发病后,出现圆形、椭圆形暗绿色病斑,略凹陷。着生小黑点,可使整个果实腐烂。
(3)防治方法:
①加强槟榔园肥水管理,增强抗病能力。
②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药液喷雾防治。
3.3 槟榔黄化病
(1)发病原因:植原体是海南槟榔黄化病的病原。主要是由植物筛管中的植原体引起的病害。
(2)病状:黄化型和束顶型两种。
①黄化型:发病初期植株中下层叶片变黄,逐步发展到整体叶片黄化。即使结有少量变黑果实,也不能食用,在顶部,叶片变黄一年后植株枯化,大部分染病植株表现病状5至7年后枯顶死亡。
②束顶型
病株冠顶部叶片缩小,呈束顶状,节间缩短,花穗不结果,大部分染病植株的症状5年后枯顶死亡。
③防治方法
发现有黄化病株时,重病株应及时砍掉,远离远处火烧、埋掉,防止该病扩延感染。轻病株注射或根饲四环素,每株用量8.5克,加水1000毫升,可阻止此病原的繁殖。
加强槟榔园的管理,增施草木灰等农家肥或钾肥(氯化钠),适量施镁肥( 喷施速灭杀丁,敌杀死等1500-2000倍液保护新叶,防治昆虫刺吸传播。
3.4 槟榔红脉穗螟(俗名“蛀果虫、钻心虫”)
幼虫为害花苞(钻入),花序、果实、叶心(生长点)。
①被害的花苞不能展开而慢慢枯萎。
②被害的花序,幼虫吐出丝把花枯枝上粘结一起,加上幼虫排泄物筑成隧道,隐藏其中,取食雄花和雌花。
③被害果实,造成严重落果。
④被害叶心,导致整株槟榔死亡。
3.5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被害的花、叶、果,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②用2.5%敌杀死3000倍液,20%速灭杀丁3000—4000倍液喷雾,效果良好,可杀死若虫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