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萨尔瓦多共和国外长卡斯塔内达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萨尔瓦多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此前,萨方已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这是继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后,第五个与蔡当局“断交”的国家,台“邦交国”降至17个。中萨建交不但再次重挫蔡当局的“台独”气焰,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不断拓展、深化的体现,是一中原则在国际上愈发巩固的又一例证。
萨尔瓦多位处中美洲北部,人口约652万人,1933年与中华民国建交,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继续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台湾“被断交”后,蔡当局再度对大陆横加指责,不仅重弹“转移责任、不屈打压,台湾团结、坚定远中”的滥调,还作出了更倾向“一边一国”的强硬表态。
一是更明显滑向两岸“一边一国”论述,坚持两岸对抗道路。在台布(布基纳法索)“断交”后正式改用“中國”指称大陆后,蔡英文此次又首度在外事场合使用更具“一边一国”意涵的“中华民国(台湾)”称谓,并重申“台湾底线”论。蔡英文称,“中华民国(台湾)主权”是台湾“现阶段最大公约数和团结基础”;指责“中国超过台湾主要政党底线”,认为“压迫邦交国以与台断交为建交前提”是“侵犯其主权”;要求“朝野团结”,“不让中国误判台湾底线或挑拨分化”。
所谓“台湾底线”是蔡英文自台布“断交”后提出,并在6月底法新社采访中将其发展为对大陆政策底线,即台湾“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主权和自决权”不受伤害。此次,蔡英文明确称“中华民国(台湾)主权”是“台湾底线”,认为这一概念能同时包含蓝绿的“国家认同想象”,是朝野都可接受的“最大公约数”,继而借此胁迫在野党“团结抗中”。这一表述说明蔡当局“渐进台独”的“借壳上市”和腾笼换鸟再进一步,“远中抗中”路线愈加坚定。不过,据联合新闻网一份民调显示,在一万余名受访者中,超八成认为“断交”惩罚蔡当局不意外,仅有300余人选择“支持蔡当局抗中”。
二是将中萨建交定性为“挑战国际秩序”,试图将两岸问题“国际化”。此前台湾在“被断交”时,蔡英文还宣称“中国‘去台湾主权化’的蛮横作为激起国际反感,挑战台湾社会底线”。此次蔡英文又加码提出“两岸关系是区域一环”,火上浇油地指责“中国近期文攻武吓冲击台海及区域和平”,渲染“中国威胁两岸和平,干涉各国事务,挑战传统力量主导的国际秩序,不容国际姑息”。在会见新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郦英杰、日本自民党干部铃木馨佑众议员等人时,蔡英文还叫嚣“中国打压会让民主国家更紧密”“台湾会坚定走出去”,争取美日实质介入。此外,台行政、外事、大陆事务部门和民进党党部还污指大陆“操弄锐实力对外扩张,以金钱外交干预他国政治,造成发展中国家负债”,“用粗鄙手段证明其崛起是对其他文明国家的胁迫”,称“台湾和国际政学界已正视此蛮横、霸权和不负责作为并研议对策”。
三是将台萨“断交”歪曲为“大陆金元攻势”结果。蔡当局高层通过媒体放话称,萨方自去年起不断向台湾索取大量金援,包括希望台湾投标“总额40亿美元的联合港特许经营权及230亿美元的自由经济区”,为执政党提供“政治献金”“维持费”和旱灾救济等,但台方对此未置可否;就此揣度“中国承诺埋单让萨方铤而走险”,“急于此时出手”是为“缓解中美贸易战压力”,“冲抵蔡英文过境美国和台美关系持续升温”。
四是力求降低“被断交”的负面影响。蔡当局此次在收到萨方“被断交照会”后,主动对外宣布台萨“断交”,试图造成“主动断交”假象,同时否认会出现“断交骨牌效应”,坚称与危地马拉、斯威士兰和巴拉圭等国“邦谊稳固”。蔡当局对外宣称,台外事部门早在今年年初即掌握台萨关系不稳,在“友台国家”斡旋下,经负责人吴钊燮等官员多次“固邦”,争取到将“断交”时间点推迟至蔡英文出访后,略留颜面。在外界“断交部长应知所进退”压力下,蔡当局称“断交非战之罪,吴不需下台”。对于台萨“断交”的影响,台当局也尽量大事化小。台方称去年对萨出口额占比仅0.03%,“断交”不致冲击岛内经济;双方现有经贸协议不会中断,但“贸协”赴萨活动将停办。此外,台方还将单方面终止多个双边合作以及援助项目,包括遣返萨国留学生、军校生,拒绝交付承诺的四架UH-1H直升机等。
五是试图将政治效应引向选举。民进党向来视“断交”为巩固基本盘和打击对手的“良机”。台萨“断交”后,绿营县市首长涂醒哲、李进勇、林右昌等皆称,面对大陆“耍狠报复”,台湾内部不应撕裂或“扯受害者后腿”,应团结一致对外,以此反驳国民党要求其回归“九二共识”、检讨两岸政策的批评。绿营民意代表管碧玲则称,“中国把台湾当不乖的孩子抽鞭子”,这种“打骂教育的‘一家亲’对照出台湾政治明星一厢情愿的想象”,借以讽刺主张“两岸一家亲”的台北市长柯文哲。
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美方罕见地对萨尔瓦多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作出了过激、失格的反应,显示美方不但对大陆牢牢掌控两岸关系主导权深感焦虑和无奈,也深刻感受到了大陆战略力量持续深入中南美洲所带来的卧榻之侧的压力。
一是美国政府以战略对抗高度做出强硬表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答复台媒时称,“台湾是民主典范、可靠伙伴和良善力量”,要求“中国放弃对台湾人民的胁迫”;更少见地未提及一中政策,而是引用“与台湾关系法”第二条,重申美国关切“任何非和平方式决定台湾前途的举动”。白宫也发表类似调门的声明,称将重新审视美萨关系,还加码批评“中国干涉西半球国家内政,影响美洲的经济健康与安全”。
二是美“亲台派”高调助台“固邦”。据称,白宫的强硬声明是由“亲台反华”的特朗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主导的。此外,国会山还有一批躁动的“亲台”人士也在设法助台“固邦”。古巴裔“反共亲台”议员、参议院“西半球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卢比奥伙同加德纳等同僚,针对“2019年国防部拨款法案”提出修正案,要求取消“中美洲三角共荣联盟计划”对萨尔瓦多的援助,以惩罚其“拥抱独裁国家”。针对可能的“断交潮”,卢比奥和加德纳还在筹备“2018台北法案”,欲授权国务院对未来台湾“断交国”采取关系降级、减免援助等措施,以“保护台湾邦交”。此外,在国会的一场提名听证会上,美国即将出任中美洲三国(苏里南、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的大使也被要求:警告上述国家不要与台“断交”。 对于美国过激的反应,萨尔瓦多方面回应称,中萨合作无军事目的,中美建交已有40年,萨方难以理解美国的行为。
蔡当局接连遭遇“被断交”,而又每每煞有介事地召开记者会,炮制出多个版本的“断交文告”,其言辞逐渐转向强硬。虽然蔡英文此次谈话基调不变,却有新说辞,首度在外事场合使用“中华民国(台湾)”并重申“台湾底线”。但翻来覆去,蔡当局是不愿正视两岸关系发展对台湾所起的巨大作用,这样下去,台海对抗恐将持续。
一是妄图借“双重认同”偷渡“一中一台”注定徒劳。“中华民国(台湾)”一词多出现于台湾对外自由贸易的文件中,蔡英文首度在外事场合使用这一包含“中华民国是台湾”定位的用语,又称“压迫邦交國以与台断交为建交前提”是“侵犯其主权”,被部分舆论解读为蔡有推动“双重承认”的潜台词,即在一中原则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大势下,希望“邦交国”不要在两岸间做“零和考虑”,从而挽救不断崩坠的“邦交国”数字。但这一行为本质上是蔡当局在“低姿态”包装下为“双重认同测水温”,推进从“两个中国”向“一中一台”的过渡,为未来的“台湾国”登台亮相做准备,是从“渐进台独”到“实质台独”的重要一步,而绝非对大陆的“善意”或对现实的妥协。更何况,无论从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法理层面,还是各国利益与台湾实力的现实层面,台湾显然不具备推动“双重承认”的选择权或主动权。任何形式的“一边一国”“一中一台”或“两国论”都不会被大陆接受,在国际上也没有生存空间。
二是对“断交骨牌效应”疲于奔命、难以反制。台媒总结认为,蔡当局任内“断交”多发生于蔡英文在“国际空间”“去中国化”上的冒进和赖清德等“台独”人士在发表“台独”言论的躁动之后,时机选择精准,警告惩罚意味明显。频繁“被断交”让蔡当局疲于奔命,大陆国台办主任刘结一明示 “还有国家会做正确决定”,更让蔡当局成为“惊弓之鸟”,陷入了“下一个靴子”的猜谜游戏。不过,蔡当局唯一的“收获”是操练出熟稔的“断交作业流程”,即从坚持“去中”意识形态、否认“九二共识”、损失“外交名份”和“断交”、责怪“受打压”和不团结,到“坚定不屈服”的制式回应。蔡当局虽不愿改弦更张,但也只能口头表示强硬,例如在此次“被断交”后即不再叫嚣“反制”而只不断重申“大陆打压”,表明其自知没有有效筹码“抗中”,只能借“反中牌”继续滑向深绿及操弄选举止损,同时更孤注一掷地倒向美日。
三是“倚美抗中”路线已有盲人瞎马之危。此前,台方一度视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及洪都拉斯等中美洲国家“邦交不稳”,但结果却是被认为“稳定”的萨尔瓦多转向,这不仅说明蔡当局旧有的“外交信号灯”失灵,更显示在新形势下,其一意孤行的“倚美抗中”路线也走入危途。
其一,巴拿马、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相继回归“一个中国朋友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据统计,2017年中国大陆与萨尔瓦多贸易额为8.89亿美元,是台萨贸易额的4.5倍。除了巨大的经贸利益外,像巴拿马等一些国家还需要通过中国提升其在联合国的地位。近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中拉论坛等积极拓展多领域合作,还参与了萨尔瓦多联合港开发案的竞标,而这些都是吸引这些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因素。
其二,美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区域影响力不断式微。上述三国均位于被认为是“美国后院”的中南美洲战略要地,因历史原因而长期“反共亲美”。然而,去年6月,拥有两洋通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巴拿马在美方干预下仍与台“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今年5月和8月,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不顾美方警告和阻挠,均选择跟随巴拿马与中国建交,显示美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区域影响力不断式微,很难再说一不二。
其三,与中国建交,是身处国际社会“后半段”的中南美洲国家的现实需要。以美萨关系而言,由于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以威胁减少金援及终止20万萨尔瓦多移民临时保护身份等方式,惩罚处理移民问题不力的萨尔瓦多,埋下了萨尔瓦多转向的伏笔。因此,中南美洲国家不少需要另觅大树乘凉,同与本地区国家人民交往和经贸投资愈发密切、战略协作不断深化的中国建交,成为它们更为现实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中南美洲国家由于地缘、历史、宗教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向来在外交上保持一致,这样的转向事实上反映了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在中南美洲力量对比和关系建构的深刻改变。去年巴拿马外长圣马洛在与中国外长王毅签署建交公报后,回去后在国际会议上即被多国外长围堵取经的事例说明,台萨“断交”的骨牌效应还将持续,美国并无直接插手的合法性和能力。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指出:美国作为我邦交国,一方面阻挠恐吓其他主权国家同中国发展正常国家关系,一方面允许蔡英文“过境”并在美国活动,这种做法毫无道理,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华盛顿邮报》也坦承,中美情势紧张多变,特朗普可预测性低,台湾只能“自求多福”。所谓“美援”只剩下口头慰藉、情报帮助和作态对“南美小弟打板子”。
在中美战略博弈走向复杂深化的情况下,中萨建交既是对“台独”的惩戒,更是中国自身战略利益延伸的必然结果。如今,蔡当局接连“被断交”,其两岸路线不断滑向极端、被动,对外继续坚定“倚美媚日抗中”,对内则坚定“去中国化”、打压异己,在“台独”路上越走越远,这必然会受到历史与现实的惩罚。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蔡当局强势回应
萨尔瓦多位处中美洲北部,人口约652万人,1933年与中华民国建交,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继续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台湾“被断交”后,蔡当局再度对大陆横加指责,不仅重弹“转移责任、不屈打压,台湾团结、坚定远中”的滥调,还作出了更倾向“一边一国”的强硬表态。
一是更明显滑向两岸“一边一国”论述,坚持两岸对抗道路。在台布(布基纳法索)“断交”后正式改用“中國”指称大陆后,蔡英文此次又首度在外事场合使用更具“一边一国”意涵的“中华民国(台湾)”称谓,并重申“台湾底线”论。蔡英文称,“中华民国(台湾)主权”是台湾“现阶段最大公约数和团结基础”;指责“中国超过台湾主要政党底线”,认为“压迫邦交国以与台断交为建交前提”是“侵犯其主权”;要求“朝野团结”,“不让中国误判台湾底线或挑拨分化”。
所谓“台湾底线”是蔡英文自台布“断交”后提出,并在6月底法新社采访中将其发展为对大陆政策底线,即台湾“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主权和自决权”不受伤害。此次,蔡英文明确称“中华民国(台湾)主权”是“台湾底线”,认为这一概念能同时包含蓝绿的“国家认同想象”,是朝野都可接受的“最大公约数”,继而借此胁迫在野党“团结抗中”。这一表述说明蔡当局“渐进台独”的“借壳上市”和腾笼换鸟再进一步,“远中抗中”路线愈加坚定。不过,据联合新闻网一份民调显示,在一万余名受访者中,超八成认为“断交”惩罚蔡当局不意外,仅有300余人选择“支持蔡当局抗中”。
二是将中萨建交定性为“挑战国际秩序”,试图将两岸问题“国际化”。此前台湾在“被断交”时,蔡英文还宣称“中国‘去台湾主权化’的蛮横作为激起国际反感,挑战台湾社会底线”。此次蔡英文又加码提出“两岸关系是区域一环”,火上浇油地指责“中国近期文攻武吓冲击台海及区域和平”,渲染“中国威胁两岸和平,干涉各国事务,挑战传统力量主导的国际秩序,不容国际姑息”。在会见新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郦英杰、日本自民党干部铃木馨佑众议员等人时,蔡英文还叫嚣“中国打压会让民主国家更紧密”“台湾会坚定走出去”,争取美日实质介入。此外,台行政、外事、大陆事务部门和民进党党部还污指大陆“操弄锐实力对外扩张,以金钱外交干预他国政治,造成发展中国家负债”,“用粗鄙手段证明其崛起是对其他文明国家的胁迫”,称“台湾和国际政学界已正视此蛮横、霸权和不负责作为并研议对策”。
三是将台萨“断交”歪曲为“大陆金元攻势”结果。蔡当局高层通过媒体放话称,萨方自去年起不断向台湾索取大量金援,包括希望台湾投标“总额40亿美元的联合港特许经营权及230亿美元的自由经济区”,为执政党提供“政治献金”“维持费”和旱灾救济等,但台方对此未置可否;就此揣度“中国承诺埋单让萨方铤而走险”,“急于此时出手”是为“缓解中美贸易战压力”,“冲抵蔡英文过境美国和台美关系持续升温”。
四是力求降低“被断交”的负面影响。蔡当局此次在收到萨方“被断交照会”后,主动对外宣布台萨“断交”,试图造成“主动断交”假象,同时否认会出现“断交骨牌效应”,坚称与危地马拉、斯威士兰和巴拉圭等国“邦谊稳固”。蔡当局对外宣称,台外事部门早在今年年初即掌握台萨关系不稳,在“友台国家”斡旋下,经负责人吴钊燮等官员多次“固邦”,争取到将“断交”时间点推迟至蔡英文出访后,略留颜面。在外界“断交部长应知所进退”压力下,蔡当局称“断交非战之罪,吴不需下台”。对于台萨“断交”的影响,台当局也尽量大事化小。台方称去年对萨出口额占比仅0.03%,“断交”不致冲击岛内经济;双方现有经贸协议不会中断,但“贸协”赴萨活动将停办。此外,台方还将单方面终止多个双边合作以及援助项目,包括遣返萨国留学生、军校生,拒绝交付承诺的四架UH-1H直升机等。
五是试图将政治效应引向选举。民进党向来视“断交”为巩固基本盘和打击对手的“良机”。台萨“断交”后,绿营县市首长涂醒哲、李进勇、林右昌等皆称,面对大陆“耍狠报复”,台湾内部不应撕裂或“扯受害者后腿”,应团结一致对外,以此反驳国民党要求其回归“九二共识”、检讨两岸政策的批评。绿营民意代表管碧玲则称,“中国把台湾当不乖的孩子抽鞭子”,这种“打骂教育的‘一家亲’对照出台湾政治明星一厢情愿的想象”,借以讽刺主张“两岸一家亲”的台北市长柯文哲。
美国感到卧榻之侧的压力
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美方罕见地对萨尔瓦多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作出了过激、失格的反应,显示美方不但对大陆牢牢掌控两岸关系主导权深感焦虑和无奈,也深刻感受到了大陆战略力量持续深入中南美洲所带来的卧榻之侧的压力。
一是美国政府以战略对抗高度做出强硬表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答复台媒时称,“台湾是民主典范、可靠伙伴和良善力量”,要求“中国放弃对台湾人民的胁迫”;更少见地未提及一中政策,而是引用“与台湾关系法”第二条,重申美国关切“任何非和平方式决定台湾前途的举动”。白宫也发表类似调门的声明,称将重新审视美萨关系,还加码批评“中国干涉西半球国家内政,影响美洲的经济健康与安全”。
二是美“亲台派”高调助台“固邦”。据称,白宫的强硬声明是由“亲台反华”的特朗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主导的。此外,国会山还有一批躁动的“亲台”人士也在设法助台“固邦”。古巴裔“反共亲台”议员、参议院“西半球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卢比奥伙同加德纳等同僚,针对“2019年国防部拨款法案”提出修正案,要求取消“中美洲三角共荣联盟计划”对萨尔瓦多的援助,以惩罚其“拥抱独裁国家”。针对可能的“断交潮”,卢比奥和加德纳还在筹备“2018台北法案”,欲授权国务院对未来台湾“断交国”采取关系降级、减免援助等措施,以“保护台湾邦交”。此外,在国会的一场提名听证会上,美国即将出任中美洲三国(苏里南、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的大使也被要求:警告上述国家不要与台“断交”。 对于美国过激的反应,萨尔瓦多方面回应称,中萨合作无军事目的,中美建交已有40年,萨方难以理解美国的行为。
“倚美抗中”路线已有盲人瞎马之危
蔡当局接连遭遇“被断交”,而又每每煞有介事地召开记者会,炮制出多个版本的“断交文告”,其言辞逐渐转向强硬。虽然蔡英文此次谈话基调不变,却有新说辞,首度在外事场合使用“中华民国(台湾)”并重申“台湾底线”。但翻来覆去,蔡当局是不愿正视两岸关系发展对台湾所起的巨大作用,这样下去,台海对抗恐将持续。
一是妄图借“双重认同”偷渡“一中一台”注定徒劳。“中华民国(台湾)”一词多出现于台湾对外自由贸易的文件中,蔡英文首度在外事场合使用这一包含“中华民国是台湾”定位的用语,又称“压迫邦交國以与台断交为建交前提”是“侵犯其主权”,被部分舆论解读为蔡有推动“双重承认”的潜台词,即在一中原则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大势下,希望“邦交国”不要在两岸间做“零和考虑”,从而挽救不断崩坠的“邦交国”数字。但这一行为本质上是蔡当局在“低姿态”包装下为“双重认同测水温”,推进从“两个中国”向“一中一台”的过渡,为未来的“台湾国”登台亮相做准备,是从“渐进台独”到“实质台独”的重要一步,而绝非对大陆的“善意”或对现实的妥协。更何况,无论从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法理层面,还是各国利益与台湾实力的现实层面,台湾显然不具备推动“双重承认”的选择权或主动权。任何形式的“一边一国”“一中一台”或“两国论”都不会被大陆接受,在国际上也没有生存空间。
二是对“断交骨牌效应”疲于奔命、难以反制。台媒总结认为,蔡当局任内“断交”多发生于蔡英文在“国际空间”“去中国化”上的冒进和赖清德等“台独”人士在发表“台独”言论的躁动之后,时机选择精准,警告惩罚意味明显。频繁“被断交”让蔡当局疲于奔命,大陆国台办主任刘结一明示 “还有国家会做正确决定”,更让蔡当局成为“惊弓之鸟”,陷入了“下一个靴子”的猜谜游戏。不过,蔡当局唯一的“收获”是操练出熟稔的“断交作业流程”,即从坚持“去中”意识形态、否认“九二共识”、损失“外交名份”和“断交”、责怪“受打压”和不团结,到“坚定不屈服”的制式回应。蔡当局虽不愿改弦更张,但也只能口头表示强硬,例如在此次“被断交”后即不再叫嚣“反制”而只不断重申“大陆打压”,表明其自知没有有效筹码“抗中”,只能借“反中牌”继续滑向深绿及操弄选举止损,同时更孤注一掷地倒向美日。
三是“倚美抗中”路线已有盲人瞎马之危。此前,台方一度视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及洪都拉斯等中美洲国家“邦交不稳”,但结果却是被认为“稳定”的萨尔瓦多转向,这不仅说明蔡当局旧有的“外交信号灯”失灵,更显示在新形势下,其一意孤行的“倚美抗中”路线也走入危途。
其一,巴拿马、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相继回归“一个中国朋友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据统计,2017年中国大陆与萨尔瓦多贸易额为8.89亿美元,是台萨贸易额的4.5倍。除了巨大的经贸利益外,像巴拿马等一些国家还需要通过中国提升其在联合国的地位。近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中拉论坛等积极拓展多领域合作,还参与了萨尔瓦多联合港开发案的竞标,而这些都是吸引这些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因素。
其二,美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区域影响力不断式微。上述三国均位于被认为是“美国后院”的中南美洲战略要地,因历史原因而长期“反共亲美”。然而,去年6月,拥有两洋通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巴拿马在美方干预下仍与台“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今年5月和8月,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不顾美方警告和阻挠,均选择跟随巴拿马与中国建交,显示美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区域影响力不断式微,很难再说一不二。
其三,与中国建交,是身处国际社会“后半段”的中南美洲国家的现实需要。以美萨关系而言,由于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以威胁减少金援及终止20万萨尔瓦多移民临时保护身份等方式,惩罚处理移民问题不力的萨尔瓦多,埋下了萨尔瓦多转向的伏笔。因此,中南美洲国家不少需要另觅大树乘凉,同与本地区国家人民交往和经贸投资愈发密切、战略协作不断深化的中国建交,成为它们更为现实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中南美洲国家由于地缘、历史、宗教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向来在外交上保持一致,这样的转向事实上反映了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在中南美洲力量对比和关系建构的深刻改变。去年巴拿马外长圣马洛在与中国外长王毅签署建交公报后,回去后在国际会议上即被多国外长围堵取经的事例说明,台萨“断交”的骨牌效应还将持续,美国并无直接插手的合法性和能力。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指出:美国作为我邦交国,一方面阻挠恐吓其他主权国家同中国发展正常国家关系,一方面允许蔡英文“过境”并在美国活动,这种做法毫无道理,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华盛顿邮报》也坦承,中美情势紧张多变,特朗普可预测性低,台湾只能“自求多福”。所谓“美援”只剩下口头慰藉、情报帮助和作态对“南美小弟打板子”。
在中美战略博弈走向复杂深化的情况下,中萨建交既是对“台独”的惩戒,更是中国自身战略利益延伸的必然结果。如今,蔡当局接连“被断交”,其两岸路线不断滑向极端、被动,对外继续坚定“倚美媚日抗中”,对内则坚定“去中国化”、打压异己,在“台独”路上越走越远,这必然会受到历史与现实的惩罚。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