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内部数据非法外泄问题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民生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在数据安全方面诉求集中地表现为“如何解决内部数据的非法外泄问题”。这一重要需要,要求信用卡中心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建立内部数据安全防护的边界,建立内部数据合法的交互通道,实现内部数据按需使用的规则。
  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数据安全防泄露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采用了网络传输控制、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外设控制等技术手段,来保障数据安全域的建立。该解决方案针对几种可能的泄密通道进行了周密设计和部署,消除了安全隐患。
  网络传输的信息防泄密:网络传输的控制是从网络层进行的传输控制,只在规定的范围内和特定的应用系统内进行连接访问,而无法通过网络对外传播数据。
  移动存储介质的信息防泄密:移动存储可以分为未注册移动设备(私人移动存储)和注册的移动设备(公司认证的移动存储)。注册设备通过加密等属性实现对介质的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未注册设备可以根据实际安全需要通过禁止或宽进严出等方式进行灵活管控。
  计算机外设防泄密:主要是指红外、蓝牙、串并口、打印机、刻录机等外部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文件外发和交互:用户无法通过非法通道外发数据,只能通过合法通道外发数据,而且外发的数据原则上受到加密保护,只有通过外发审批的数据此可以在外部使用。
  解决方案优势明显
  方案的成熟度和行业契合度较高。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经过多次的方案筛选以及相关案例的考察,最终选择北京明朝万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防泄露整体解决方案,该产品和方案已经在众多金融企业(银行、证券)进行了部署和使用,符合银行的行业特点和安全需求。
  方案符合各项合规性要求。该解决方案选用产品本身的研发和设计完全按照国际规范ISO9001标准。密钥采用国家密码局提供的SM国密算法,获得商用密码生产证书、商用密码产品证书、商密销售许可证,并且通过军用信息安全产品B 级认证。
  对敏感数据的识别针对性极高:针对来源、出口、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保密,提供多种加密模式,可以满足当前用户所需的数据安全需求场景。
  安全管理更趋灵活。系统提供文档权限管理、审批管理、日志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可以满足信用卡中心的日常管理需求。
  分布式加解密技术降低了单点风险,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用户管理丰富。不仅仅支持4A、AD、数字证书用户,还支持与业务应用系统身份系统进行集成,提供更丰富的用户管理体系。
  该方案解决了民生信用卡中心从数据产生、交互、使用和销毁等整个数据周期的安全管控,保证了重要数据和敏感数据无法通过非法渠道外泄,确保了业务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并提供了有力的审计手段,实现了数据可控、可审计、可追溯。
其他文献
北京华夏运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ICG)是一家发展迅速的国家级高新企业,凭借多年对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开发经验,已推出多种产品::Uranus环境危机预警系统、Web会议系统、电话会议系统、远程呈现系统……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其自主研发设计的Uranus机房监控系统已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政府、交通、能源、金融、医疗、教育、传媒等行业。 EICG秉承“诚信、开拓、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以
随着企业逐步迈入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当今首席信息官(CIO)的角色已逐渐被推到前线,并深度涉足企业的各项业务。由于企业力争将技术作为其业务各方面的关键创新动因,CIO中的“I”不再仅仅代表“信息(Information)”的意思。要想在这个新世界中保持领先,CIO中的“I”必须要体现“诠释(interpretation)、提升(improvement)、互联(interconnected)、防入
在摩尔定律起效的时代,硬件按照既有的规律,有条不紊地升级换代。计算核心的增加、硬件的堆叠基本可以满足用户对IT基础设施性能、容量的要求。但是进入云计算时代,特别是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呈几何级数的爆炸性增长,动摇了传统IT基础设施的根基。  业务与技术双轮驱动IT变革  以前,计算、存储、网络各自为政,现在这些资源都已经或正在被池化;以前,一套硬件架构对应一个应用,硬件通过纵向扩展来满足应用不断变化的需
产业互联网的浪潮已经来临,它将重塑产业链内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协同合作等各个环节,成为产业发展新蓝海。企业应当看清产业互联网的本质,顺应趋势、把握机遇,结合自身能力和所在行业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互联网之路,掘金产业互联网新蓝海,获得更大的发展。  如何掘金产业互联网新蓝海?  首先,企业应先看清产业互联网本质,再做“变”与“不变”的思考。产业互联网是产业升级的推进器,是大势所趋,但它不是灵丹妙药,
不管是由于资金的限制,还是出于简化存储或应用的考虑,如果企业的应用环境已经虚拟化,并希望尽可能地发挥服务器本地的存储能力,从而减少使用外置存储系统的复杂性,那么VMware Virtual SAN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在2013年的VMware World大会上,VMware就宣布了Virtual SAN(简称vSAN),只不过当时vSAN还只是测试版,没有商用。2014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VM
尽管企业CIO经历过多次企业级IT主导技术的变迁,但云计算和大数据浪潮的袭来,依旧让见多识广的CIO颇感措手不及。这不仅因为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复杂性,也因为市场参与的厂商基于各自的优势和利益进行的宣传使CIO满头雾水,还因为云计算和大数据不菲的投资。多种因素交织,使得不少CIO谨慎行事,进而延误了企业在云平台上的业务创新。  关注性能、关爱绿色、关心用户成为4月10日、11日举办的“国际云计算咨
“大数据的实时分析,是许多企业在业务场景中无法回避的需求,也是目前大数据应用领域内诸多用户及厂商所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当然,也是英特尔和SAP共同聚焦的主题。”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产品市场总监贺晓东这样引出了关于英特尔和SAP在大数据领域的最新合作介绍。  伴随着过去几年的大数据热,海量复杂结构数据的存储、清洗、处理、查询和基本的分析功能在开放架构开源平台上已经基本实现,对这
数据即商机——LSI公司首次在美国之外举行的加速技术创新(AIS)峰会的主题道出了大数据的价值所在。对实时处理能力要求极高的大数据,要求存储也必须做出改变,这也是为什么闪存在数据中心里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  与硬盘共存  SSD刚进入数据中心领域时,很多人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SD将完全取代传统硬盘。但是随着SSD独特的优势日益凸显和应用场景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SSD和硬盘将长久和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云服务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从规范行业发展,还是为用户提供保障,推动政府云服务采购的角度来说,云服务市场都需要立规矩。  7月15日至16日,以“可信中国云,未来新生态”为主题的2014可信云服务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首批通过可信云服务认证的云服务名单。此举不仅为用户未来选择云服务提供切实可信的依据,而且也为建立可信的云计算生态系统打下了基础。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由于交易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合同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复杂与差异,而不规范、有瑕疵的合同以及粗放的合同管理往往为企业经营埋下隐患,甚至是灭顶之灾。正因为如此,更加凸显了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合同风险管理涉及面广,有社会经济环境的大背景。许多企业希望能从企业管理实际出发,从业务操作实践出发,去辨别合同风险,找到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往也曾总结过大量的合同纠纷案例,提炼了一些经验教训,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