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暗示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是说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暗示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含蓄的、间接的方式说服他人,所以被暗示的人往往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接受了他人的意见。
但其实有时候,暗示者也是无意的,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向他人传递了某种信息。比如,有些家长就会在和孩子或他人闲聊时向孩子传递某种信息。但有些这样的信息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家长就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暗示。
“魔化”学校的暗示
有的孩子快上小学了,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会这样说,“好好玩吧,没几天玩的时间了,一上学‘小夹板’就套上了。”无形中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在学校里不能玩,而且学校很可怕。这样恐怖的地方,孩子当然不愿意去,对学校更爱不起来了。对学校所安排的任务,比如写作业什么的,就会有抵触情绪,这时家长就得费些力气督(dū)促孩子写作业,却不知道是自己无意当中埋下了隐患。
“妖化”老师的暗示
孩子作业没有写完,或是完成得不好,有些家长会愤恨地说:“这么差的作业,交上去吧,看老师怎么收拾你!”其实孩子的老师是比较和蔼(ǎi)的,但家长这样一说,孩子对老师就再也亲近不起来了。
贬低孩子能力的暗示
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孩子面评价他。当别的家长问起孩子的学习情况时,有些家长为显示谦虚,常常把孩子的成绩往低里说,明明是学习不错的,非得说一般吧,明明是某种技能已经很熟练了,却还是说不行不行,明明孩子是聪明大方的,却还是说就是爱显摆。这样的评价孩子听得多了,觉得自己就是家长所评价的那个样子,孩子所做的一切得不到表扬强化,渐渐地,就失去了上进心,失去了努力的积极性,身上的优点也就变成了平庸(yōng)。
所有的家长都不会有意阻碍自己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些做法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尽量避免这些“负面”的暗示。
但其实有时候,暗示者也是无意的,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向他人传递了某种信息。比如,有些家长就会在和孩子或他人闲聊时向孩子传递某种信息。但有些这样的信息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家长就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暗示。
“魔化”学校的暗示
有的孩子快上小学了,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会这样说,“好好玩吧,没几天玩的时间了,一上学‘小夹板’就套上了。”无形中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在学校里不能玩,而且学校很可怕。这样恐怖的地方,孩子当然不愿意去,对学校更爱不起来了。对学校所安排的任务,比如写作业什么的,就会有抵触情绪,这时家长就得费些力气督(dū)促孩子写作业,却不知道是自己无意当中埋下了隐患。
“妖化”老师的暗示
孩子作业没有写完,或是完成得不好,有些家长会愤恨地说:“这么差的作业,交上去吧,看老师怎么收拾你!”其实孩子的老师是比较和蔼(ǎi)的,但家长这样一说,孩子对老师就再也亲近不起来了。
贬低孩子能力的暗示
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孩子面评价他。当别的家长问起孩子的学习情况时,有些家长为显示谦虚,常常把孩子的成绩往低里说,明明是学习不错的,非得说一般吧,明明是某种技能已经很熟练了,却还是说不行不行,明明孩子是聪明大方的,却还是说就是爱显摆。这样的评价孩子听得多了,觉得自己就是家长所评价的那个样子,孩子所做的一切得不到表扬强化,渐渐地,就失去了上进心,失去了努力的积极性,身上的优点也就变成了平庸(yōng)。
所有的家长都不会有意阻碍自己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些做法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尽量避免这些“负面”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