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郎静山的集锦摄影看中国摄影民族化发展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dy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用辩证的眼光看郎静山创作的集锦摄影,通过分析其艺术创新特征与不足之处,从而总结出郎静山集锦摄影对中国摄影民族化发展的影响。深入挖掘摄影民族化发展的创新性和艺术性,为创作出真正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摄影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郎静山集锦摄影;民族化;创新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9-0072-02
  摄影自西方传入,逐渐结合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发展出了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中國摄影虽然很好地沿袭了西方摄影技术,但是自身民族化特色还比较薄弱。民族化作为立国之根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郎静山是中国摄影民族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集锦摄影为中国摄影民族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后辈对摄影民族化的深刻理解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通过对郎静山集锦摄影的深入探索,分析其对中国摄影民族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挖掘中国摄影民族化的必要条件。
  一、辩证地分析郎静山集锦摄影
  (一)背景与定义
  集锦摄影,也称画意摄影,是在暗房里把多张底片进行堆叠排列取舍,拼凑成一张新照片。集锦摄影起源于19世纪欧洲的绘画主义摄影,郎静山受此影响利用西方的集锦摄影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创作了“中国式”集锦摄影,也称“郎氏集锦摄影”。郎氏集锦摄影将中国传统绘画与摄影技法进行了统一,在摄影形式与构图上与中国传统国画大概一致;在拍摄情感上,具有抒情写意的别致趣味。集锦摄影可以说是最早的PS技术。
  (二)郎静山集锦摄影的艺术特征与创新
  1.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提取与运用。郎静山集锦摄影对中国元素的提取可谓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中国传统水墨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一直延续至今。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模仿中国水墨画构图,突出画面的“气韵”感与留白模式,有一种仙气飘然的感觉。在画面上,大多采用黑白的方式表达,运用中国水墨画的山水、花鸟、奇石、孤舟、枯木等传统元素,韵味绵长且具有诗意,传递着古典的东方美。传统元素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着中国的特色文化,在摄影中营造出了“诗情画意”的画面感,也体现出了拍摄者在此情此景下的独特情感。摄影中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提取与运用,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摄影技术的一次完美结合,也是一种对外来技艺的“为我所用”。
  2.中国绘画与摄影风格的统一。郎静山创作的集锦摄影,将中国传统绘画与摄影合二为一,是摄影史上的创新里程碑。绘画与摄影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运用的工具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郎氏集锦摄影将中国水墨画构图运用在摄影构图中,构图留白,意境空旷,着重突出画面的“气韵”感。不仅是构图相似,在摄影的画面上,人物、景物、动物等也都采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体现出来,做到了“画中有影,影中有画”,创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形式,将一幅中国水墨画般的摄影作品展现在人们眼前。
  3.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西方的风景摄影,大多画面对比强烈,拍摄技法多样化,却欠缺情感的表现。西方摄影刚刚传入中国时,大多数摄影师只是模仿西方摄影的拍摄手法。艺术具有多元化,是千千万万个民族特色组成的。一个国家若是没有民族特色,一味地模仿西方,很容易就被淹没在世界民族之林,郎静山正是因为看清楚了这一点,不甘于摄影没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创作了中国式集锦摄影。郎氏集锦摄影,画面空旷悠远,风景表现细腻,让人感慨万千,一花一树都体现着中国的文化与艺术,民族风格非常鲜明。郎氏集锦摄影不仅实现了摄影艺术的民族化,也向世界成功地展示了具有中国民族化的摄影艺术,在当时的摄影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郎静山集锦摄影的不足之处
  1.对艺术的本质性和互通性的混淆。郎静山集锦摄影致力于对中国水墨画山水、花鸟还有人物的模仿,注重画面构图的空旷感,以表达出“气韵”,却使画面失去了原有的生机。郎静山利用艺术的相通之处,用中国水墨画的构图与表现形式来表达摄影,却使摄影失去了自身的本质性,更偏向于绘画表现;他对摄影作品后期的剪接,缺乏记录生活的真实感,忽略了摄影具有纪实性和瞬间性的特点。
  2.没有将摄影做到“以人为本”。郎氏集锦摄影虽然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但是过于注重画面的绘画感,有失生活的真实性,摄影风格也比较小众,没有受到当时主流摄影的青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郎静山也只是坚持原有的摄影风格,他的摄影作品既没有记录下来那个动荡的年代,也没有反映出劳苦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对当时的中国人民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有人认为郎静山作为中国首批新闻记者,却在新闻摄影上没有多大的建树,郎静山的摄影只是一种“文人雅趣”,不足以登大雅之堂。摄影的发明原是为了记录生活,为人民服务,因此摄影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而郎氏集锦摄影更像是一种个人爱好,虽然风靡一时,也获得过很多奖项,但是并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
  二、郎静山集锦摄影对当代中国摄影民族化发展的影响
  (一)精于运用中国传统元素
  郎静山将中国水墨画元素运用到摄影中,启迪后辈要善于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将本民族传统元素运用到摄影中,是最直观地将摄影风格民族化的方法。中国传统元素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多民族化造就了中国传统元素博大精深,艺术文化寓意也是多种多样。中国传统元素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凝结,摄影的民族化就是要在摄影中体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元素与民族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对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文化和推动摄影的民族化发展进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善于处理艺术的本质性和互通性
  在科学技术发展愈来愈快的背景下,摄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摄影技巧一直以来不断地在改革与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摄影作为主体,很容易被混淆本质,被附加各种技巧、形式在摄影中,甚至成为其他艺术的表现工具,忽略了摄影的本质与主体性。坚持以摄影为主体是摄影民族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表现的形式。郎氏集锦摄影将中国的水墨绘画与摄影相结合,这是史无前例的,给后来的创作者们留下了很大的启示。善于发现艺术的互通性,将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将西方的摄影技术和中国的文化艺术相结合,从而创作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摄影风格。但是,在两种艺术融合的过程中,首先要要保持他们的原本的特性,再加以创作。郎静山一生参加过很多展览,获得过无数的国际奖牌,向世人展示了摄影不只是西方的产物,也可以是“中国化”的摄影。郎氏集锦摄影的创作,无疑推动了中国摄影民族化的进程,也对之后的中国摄影界影响巨大。   (三)摄影的民族化要“以人为本”
  从本质上来讲,摄影是人类发明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无论是记录生活还是对大自然的风光摄影,最终的目的都是“以人为本”。将摄影做到“以人为本”具体化来说就是拍摄出来的摄影作品达到人类审美以及符合大众心理舒服程度,大众所接受的摄影才能推进摄影民族化进程。因此,摄影民族化發展的宗旨还是要“以人为本”,在这个前提下对摄影进行艺术升华与民族化才有利于摄影的发展。郎氏集锦摄影过于突出摄影的艺术性,并没有做到亲近人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被当时的一些人所抵制。
  三、摄影的民族化要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郎静山集锦摄影的特性造就了后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郎静山只是对传统国画的模仿,从纸墨笔砚,换成了镜头、暗房、胶片和相纸而已,摄影形式与绘画形式雷同,并没有多大的创新。这也告诫我们,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运用中切记不可以照搬照套,既要在借鉴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只有这样,民族化才得以发展。
  总的来说,郎静山能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一席位,确有其能处,他能将中国绘画融入摄影,在思想上就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很多人,也为中国摄影史上增加了一种中国特有的民族化摄影风格,启迪后辈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要在民族化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
  四、结语
  文化与艺术是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核心,在发展迅速的多元化时代,要想跟紧时代的步伐,文化与艺术的推陈出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郎静山作为将西方摄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第一人,郎氏集锦摄影的创作对中国摄影史具有独特影响。郎静山一生参加的众多摄影展也向全世界传播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与中国文化。郎静山集锦摄影的不足之处也告诫我们,摄影的民族化任重而道远,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坚守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坚持本土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使摄影的民族化发展道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钟林卡.中国摄影艺术的民族化进程[J].江西社会科学,2010(08):227-230.
  [2]周甜馨.郎静山画意摄影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9.
  [3]秦臻珍.东方画影——论郎静山摄影作品的山水意境[J].书画世界,2019(08):86-88.
  [4]妍璐.即静山的摄影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
  [5]姜春辉.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摄影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
  [6]樊帆子.中国摄影的民族魂与个性化——谈摄影中的东方美学[J].甘肃科技,2008(17):195-196.
  [7]鲁明军.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人艺术与中国革命——以黄宾虹、郎静山及费穆为例[J].文艺研究,2019(09):124-134.
  [8]吴孟泽.郎静山人像摄影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9]田园.郎静山作品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取法[J].国画家,2016(02):63-65.
  作者简介:
  闫思雨,女,汉族,山西朔州人,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 家庭环境的优势虽不足以成就一个人未来的成功,但其原生家庭的确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轨迹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基于安妮特·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从文化资本、教养模式、社会阶层等维度对“寒门再难出贵子”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破解之道。  【关键词】 教养模式;文化资本;寒门再难出贵子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汉语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陕西民办高校输出的汉语志愿者也随之增多。对汉语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陕西民办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本文针对陕西民办高校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现状,找出了影响其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5 【
期刊
【摘要】 为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推动文化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民俗文化,本文以如何让民俗文化在保持其自身特色而不是完全为了促进消费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来研究旅游中民俗文化体验中(1)虚实结合的游戏化旅游体验;(2)多感官的沉浸式旅游体验。通过分析设计学在游戏化体验中的跨学科理论模型以及文化背景下的游戏化旅游体验设计案例,来思考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新型呈现方式,旨在提出更适合民俗旅游的体验设计路径
期刊
【摘要】 内藤湖南是近代日本第一批考察中国政治、经济、风土教育、地理的学者之一,1899年,他首次中国之旅后便开始与中国学者广泛交流与往来,正是这些交往使得内藤湖南开始对中国有所认识,从此(亦是其汉学研究的起点),使内藤湖南真正踏上了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内藤湖南;中国学者;往来  【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小学语文是涉及传统文化最多的课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积极的影响,不仅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興趣,也可以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概念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的作用,分析了渗透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有效措施。  【关键词】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由王洛宾在民间采风所记录的《青春舞曲》是一首优秀的新疆民歌,而经王洛宾和胡廷江据此曲分别改编和发展出来的两首作品《青春小鸟》和同名《青春舞曲》,都在创作上独树一帜,深受歌唱者和观众的欢迎。本文就作品和演唱上对两首改编作品做对比分析。  【关键词】 新疆民歌;青春舞曲;王洛宾;胡廷江;改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河北省唐山市蚕沙口天妃宫复建以来,民间和学界有关该天妃宫供奉的主神是“妈祖”还是“泰山娘娘”存在不同意见。本文辨析了当地民众和学界对此问题的争议,并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肯定蚕沙口天妃宫供奉的主神自古即为妈祖,即使其在七百余年的历史绵延中融合了部分北方“娘娘信仰”的内涵,但信仰核心仍是妈祖信仰。  【关键词】 蚕沙口天妃宫;妈祖;碧霞元君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一部豆瓣评分9.2的暖心台剧《想见你》,自开播至今仍热度未减,不论是剧本身的精心制作,还是制作方以加拍新结局对抗盗版侵袭,抑或是后续的主题曲Party和OST音乐会,都体现着《想见你》剧组对观众的真诚和负责。随着近些年热播的《荼蘼》《我们与恶的距离》《罪梦者》等台湾电视剧的再度崛起,台剧似乎迎来了再一次的“春天”,本文拟从这部剧的让人着迷之处透析台湾偶像剧的独到之处,从题材、剧组、合作与
期刊
【摘要】 以艺术设计领域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服装方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分析服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理念,探讨以职业需求为背景,以应用、协同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服装专业特色,细化研究方向,注重交叉渗透的弹性课程设计。在此基础上,树立服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品牌意识,逐步搭建教育的国际化平台。  【关键词】 艺术硕士;服装;职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TS941
期刊
【摘要】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设备领先于科技前端,特别是智能化小型机器设备——手机,因其小巧的外形、强大的功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交往、消费等方面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智能手机给学生的校园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深刻剖析影响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进而达到引导科学使用智能手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 智能手机;校园生活;身心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