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采取情境导入式、合作体验式、设疑探究式等一系列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导入式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在教学中,我首先运用了“情境导入式”。在一节课的开头,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所学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自觉地、自主地去探索问题,获取新知。
如我在讲解《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时,我先播放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让课堂洋溢着敬爱父母、父母子女相依为命的虔虔之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父母的伟大、家的温暖以及“爱”的真诚,进而掀起了子女应如何赡养、扶助父母义务的讨论高潮,让“爱”的概念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延伸,获得新的知识。又如在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我首先抛出几个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进而问学生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学生们纷纷回答,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新体系对现代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情境导入方式越来越形象化、多样化,例如:视频录像导入、案例导入、动漫导入等。我在讲授《别忘了你的权益——3·15》这一网络创新实验课题时,学生只要轻点鼠标,便可点击出几十个案例和讨论,让学生马上进入到“权益保护”的氛围中,深化了课堂教育效果。
二、合作体验式
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师生合作关系的形成,传统教学论中的“教师中心论”“师道尊严”逐渐被现代教学论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教学相长”所取代。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强调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创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教学内容,并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可将教材设计成各种活动形式。如采用讲故事、表演小品、角色阅读、模拟法庭、辩论、学生上课等形式。这种活动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这类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改编教学内容——确定角色——表演及观看表演——思考感悟。
故事会。将深奥的政治术语寓于趣味的故事中,将具体的行为要求寓于吸引人的故事中,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有组织的让学生主讲自己编写的故事,从而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授《依法纳税的义务》时,让学生先阅读《税收的故事》一书,每人准备一个简明扼要的税收故事,再让学生登台讲述,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学习掌握新的法律知识。
小辩论赛。它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应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综合能力的竞赛。例如:我在进行《实话实说话“流行”》这一课的公开教学时,事先安排了2组共8名辩手查找资料,分正反双方,每方找一名辩手最后总结陈词。课堂上双方就“青少年是否应该追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令听课教师叹为观止,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之下,统一了认识,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自己上课。课堂教学如果只是师“讲”生“听”的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就难以得到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自己理解的教材,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上讲台当小老师把它讲出来。例如:在讲述《如何正确对待大众传媒》这一课时,我让2名学生合作备课,精心准备课件,没想到2位小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时而抛出精美的图片吸引听众,时而让同学齐声朗读重点,还即兴来个课堂小辩论“互联网的利弊”。这样的教与学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形式,关键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变成可观可感可悟的场景。事实证明,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疑探究式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例如,在初一年级《走近法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设计出十几个问题,以问卷的形式要求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小张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他父母让他辍学打工,父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放学路上,小明被几个社会青年勒索,他应该怎么办?”“小红因不满父母严格管教,离家出走了,她的做法对吗?”课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们的法律意识需要提高。这样,以问卷查找资料作为切入点,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究的欲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常言道:“学问、学问,不断地学、不断地问;问中有思,思中有获。”这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要善于启迪、引导,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努力创造“问题”空间,善于设疑解问,设计有趣、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为问题而思、而学、而创新。同时,教师要善于给学生问“问题”的时间、机会,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敢问多问到善问”,并逐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多问常思,活跃思维。例如:在学习《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这一课,当讲到法定继承的顺序时,学生提出“如果第一、第二顺序继承人均不存在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继承”这一问题,教师自然就会提出课文范围外的“代位继承”及“遗产捐赠”这两个概念,让学生豁然开朗。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一些有利时机,让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情境导入式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在教学中,我首先运用了“情境导入式”。在一节课的开头,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所学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自觉地、自主地去探索问题,获取新知。
如我在讲解《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时,我先播放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让课堂洋溢着敬爱父母、父母子女相依为命的虔虔之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父母的伟大、家的温暖以及“爱”的真诚,进而掀起了子女应如何赡养、扶助父母义务的讨论高潮,让“爱”的概念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延伸,获得新的知识。又如在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我首先抛出几个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进而问学生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学生们纷纷回答,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新体系对现代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情境导入方式越来越形象化、多样化,例如:视频录像导入、案例导入、动漫导入等。我在讲授《别忘了你的权益——3·15》这一网络创新实验课题时,学生只要轻点鼠标,便可点击出几十个案例和讨论,让学生马上进入到“权益保护”的氛围中,深化了课堂教育效果。
二、合作体验式
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师生合作关系的形成,传统教学论中的“教师中心论”“师道尊严”逐渐被现代教学论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教学相长”所取代。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强调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创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教学内容,并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可将教材设计成各种活动形式。如采用讲故事、表演小品、角色阅读、模拟法庭、辩论、学生上课等形式。这种活动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这类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改编教学内容——确定角色——表演及观看表演——思考感悟。
故事会。将深奥的政治术语寓于趣味的故事中,将具体的行为要求寓于吸引人的故事中,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有组织的让学生主讲自己编写的故事,从而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授《依法纳税的义务》时,让学生先阅读《税收的故事》一书,每人准备一个简明扼要的税收故事,再让学生登台讲述,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学习掌握新的法律知识。
小辩论赛。它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应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综合能力的竞赛。例如:我在进行《实话实说话“流行”》这一课的公开教学时,事先安排了2组共8名辩手查找资料,分正反双方,每方找一名辩手最后总结陈词。课堂上双方就“青少年是否应该追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令听课教师叹为观止,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之下,统一了认识,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自己上课。课堂教学如果只是师“讲”生“听”的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就难以得到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自己理解的教材,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上讲台当小老师把它讲出来。例如:在讲述《如何正确对待大众传媒》这一课时,我让2名学生合作备课,精心准备课件,没想到2位小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时而抛出精美的图片吸引听众,时而让同学齐声朗读重点,还即兴来个课堂小辩论“互联网的利弊”。这样的教与学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形式,关键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变成可观可感可悟的场景。事实证明,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疑探究式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例如,在初一年级《走近法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设计出十几个问题,以问卷的形式要求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小张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他父母让他辍学打工,父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放学路上,小明被几个社会青年勒索,他应该怎么办?”“小红因不满父母严格管教,离家出走了,她的做法对吗?”课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们的法律意识需要提高。这样,以问卷查找资料作为切入点,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究的欲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常言道:“学问、学问,不断地学、不断地问;问中有思,思中有获。”这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要善于启迪、引导,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努力创造“问题”空间,善于设疑解问,设计有趣、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为问题而思、而学、而创新。同时,教师要善于给学生问“问题”的时间、机会,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敢问多问到善问”,并逐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多问常思,活跃思维。例如:在学习《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这一课,当讲到法定继承的顺序时,学生提出“如果第一、第二顺序继承人均不存在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继承”这一问题,教师自然就会提出课文范围外的“代位继承”及“遗产捐赠”这两个概念,让学生豁然开朗。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一些有利时机,让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