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时代,新的使命唤醒青年大学生的意识觉醒。劳模精神的培育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培育是符合当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理论要求。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富有时代价值的关键思想,也是加快实现青年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的推动力之一。本文对新时代条件下,劳模精神依然赋予的时代价值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产生的影响作为分析重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劳模精神;时代价值;大学生
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培育,是符合当下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劳模精神是过去的劳动人民的实践精神的体现,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也是能够具体展现民族精神风貌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点进一步完善和传承,在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价值观。将劳动教育深入实践,需要教师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想探究,集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发展道路,实现学生们的身心素质全面提升,为社会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做贡献。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的必然性
1.符合时代需求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为大学生们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符合当下时代人才要求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积极推动新时代条件下的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对大学生的德意志的全面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大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传播正面的劳动观念,避免出现教育与时代脱节的状况。弘扬劳模精神也是立足于时代、展望未来的战略表现,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倡刻苦努力的奋斗精神,成为有价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唤醒青年意识觉醒
大学生是国家的中坚力量,青年群体的思想面貌代表着国家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素质培育阶段,青春向上是他们精神风貌的主旋律;【1】劳动教育运用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对于大学生的意识觉醒和奋斗精神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奋斗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劳模精神的弘扬是符合当下新时代的人才要求的精神准则;有助于青年人才的劳动意识的觉醒。新时代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塑造青年的健全人格层面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对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的内涵
具有时代意义的劳模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劳动精神最基础的内涵就是求真务实,对于劳动活动要脚踏实地的实干,不要出现“假把式”;新时代下的劳动精神需要注重持续性,不应半途而废。
劳动精神要求大学生脚踏实地,真枪实干;形成劳动素质的过程是一个毅力持续的过程,青年团队的奋斗精神有助于帮助社会解决难题,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永恒发展。劳模精神的表现形式分为诚实性劳动和欺骗性劳动,诚实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弘扬社会真善美的表现;大学生追求劳动精神的过程中要始终做到诚实,为事业而的梦想努力,塑造健康的劳动精神;学生要经历做好自身的学习工作,脚踏实地的实现远大理想目标,保证学有所成。劳动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创造劳动、享受劳动。劳动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大多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学习时,要深入学习享受劳动精神的强大魅力,培养自身吃苦耐劳、享受劳动的精神品质。【2】
三、新时代对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的发展策略
高校对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需要做好开展新时代条件下劳模精神的内涵学习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出劳动教育精神在大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上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1.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精神认同
新时代条件下,对大学生的劳模精神的培育有利更高一层的需求:素质培育不能只注重课堂,还应该积极结合劳动实践,保证大学生能够在课下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热爱劳动、感悟劳动,加深劳模精神在思想素质方面的印记。【3】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应该自觉主动的投身于实践劳动中,用双手感受劳动的魅力,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活动需要大学生们踊跃参与,尝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公益劳动,将掌握的精神内涵应用于实践之中。
2.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式
在对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培育时,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全身心发展的精神内涵为教学目标,及时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更新。结合时代发展新趋势,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引领大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深入思考劳动精神的现实意义,开设课堂互动形式,让学生对劳模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4】
3.注重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
大学生对于崇敬者会树立榜样意识,在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劳模精神的弘扬进程中,应注重榜样的引领为示范。教师自身要做到规范,自身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实践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分享成功人物故事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开展英雄事迹评选活动,学生们看到身边的优秀事迹也会对自身产生影响,有利于塑造劳模精神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争做守本分、有追求、讲作风、担使命、有境界、有修为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结束语:
纵观全文可知,新时代条件下的劳模精神的弘扬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劳模精神本身就是对过去劳动人民的精神的概括,引发人们对热爱劳动、创造性劳动精神的共鸣;在高校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顺应了当下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使得大学生对时代精神更深层次的认识。积极培育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在对学生的价值观方面的形式有很大的影响,也是满足国家当下对青年人才队伍知识素养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实际需求,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燕平, 朱志明.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J]. 教育评论, 2019, 000(003):93-96.
[2] 靳敏, 何花. 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五四精神弘扬路径探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21(006):89-95.
[3] 王彬男, 湯洋. 新时代大学生视角下的北大荒精神[J]. 大庆社会科学, 2020, 000(001):89-91.
[4] 刘振友, 祝晓艳. 浅谈方志敏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养[J]. 科技风, 2019, 376(08):29-29.
作者简介:
刘璇(1988-),女(汉族),湖北荆州人,硕士,任职于重庆交通大学 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刘继福(1963-),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本科,任职于荆州技工学校 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本人系重庆交通大学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03017),项目名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1.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2.荆州技工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00)
关键词:新时代;劳模精神;时代价值;大学生
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培育,是符合当下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劳模精神是过去的劳动人民的实践精神的体现,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也是能够具体展现民族精神风貌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点进一步完善和传承,在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价值观。将劳动教育深入实践,需要教师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想探究,集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发展道路,实现学生们的身心素质全面提升,为社会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做贡献。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的必然性
1.符合时代需求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为大学生们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符合当下时代人才要求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积极推动新时代条件下的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对大学生的德意志的全面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大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传播正面的劳动观念,避免出现教育与时代脱节的状况。弘扬劳模精神也是立足于时代、展望未来的战略表现,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倡刻苦努力的奋斗精神,成为有价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唤醒青年意识觉醒
大学生是国家的中坚力量,青年群体的思想面貌代表着国家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素质培育阶段,青春向上是他们精神风貌的主旋律;【1】劳动教育运用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对于大学生的意识觉醒和奋斗精神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奋斗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劳模精神的弘扬是符合当下新时代的人才要求的精神准则;有助于青年人才的劳动意识的觉醒。新时代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塑造青年的健全人格层面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对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的内涵
具有时代意义的劳模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劳动精神最基础的内涵就是求真务实,对于劳动活动要脚踏实地的实干,不要出现“假把式”;新时代下的劳动精神需要注重持续性,不应半途而废。
劳动精神要求大学生脚踏实地,真枪实干;形成劳动素质的过程是一个毅力持续的过程,青年团队的奋斗精神有助于帮助社会解决难题,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永恒发展。劳模精神的表现形式分为诚实性劳动和欺骗性劳动,诚实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弘扬社会真善美的表现;大学生追求劳动精神的过程中要始终做到诚实,为事业而的梦想努力,塑造健康的劳动精神;学生要经历做好自身的学习工作,脚踏实地的实现远大理想目标,保证学有所成。劳动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创造劳动、享受劳动。劳动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大多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学习时,要深入学习享受劳动精神的强大魅力,培养自身吃苦耐劳、享受劳动的精神品质。【2】
三、新时代对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的发展策略
高校对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需要做好开展新时代条件下劳模精神的内涵学习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出劳动教育精神在大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上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1.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精神认同
新时代条件下,对大学生的劳模精神的培育有利更高一层的需求:素质培育不能只注重课堂,还应该积极结合劳动实践,保证大学生能够在课下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热爱劳动、感悟劳动,加深劳模精神在思想素质方面的印记。【3】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应该自觉主动的投身于实践劳动中,用双手感受劳动的魅力,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活动需要大学生们踊跃参与,尝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公益劳动,将掌握的精神内涵应用于实践之中。
2.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式
在对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培育时,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全身心发展的精神内涵为教学目标,及时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更新。结合时代发展新趋势,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引领大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深入思考劳动精神的现实意义,开设课堂互动形式,让学生对劳模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4】
3.注重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
大学生对于崇敬者会树立榜样意识,在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劳模精神的弘扬进程中,应注重榜样的引领为示范。教师自身要做到规范,自身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实践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分享成功人物故事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开展英雄事迹评选活动,学生们看到身边的优秀事迹也会对自身产生影响,有利于塑造劳模精神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争做守本分、有追求、讲作风、担使命、有境界、有修为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结束语:
纵观全文可知,新时代条件下的劳模精神的弘扬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劳模精神本身就是对过去劳动人民的精神的概括,引发人们对热爱劳动、创造性劳动精神的共鸣;在高校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顺应了当下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使得大学生对时代精神更深层次的认识。积极培育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在对学生的价值观方面的形式有很大的影响,也是满足国家当下对青年人才队伍知识素养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实际需求,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燕平, 朱志明.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J]. 教育评论, 2019, 000(003):93-96.
[2] 靳敏, 何花. 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五四精神弘扬路径探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21(006):89-95.
[3] 王彬男, 湯洋. 新时代大学生视角下的北大荒精神[J]. 大庆社会科学, 2020, 000(001):89-91.
[4] 刘振友, 祝晓艳. 浅谈方志敏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养[J]. 科技风, 2019, 376(08):29-29.
作者简介:
刘璇(1988-),女(汉族),湖北荆州人,硕士,任职于重庆交通大学 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刘继福(1963-),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本科,任职于荆州技工学校 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本人系重庆交通大学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03017),项目名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1.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2.荆州技工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