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提琴集体授课这种教学形式,使得教师有必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相应调整,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儿童;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策略
小提琴由于它独特的音色,既能演奏抒情的旋律,又能展示充满技巧性的华彩乐段,因而无论是在管弦乐队还是在喜爱音乐的人群中,都成为一件不可替代的乐器,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完美的表现形式而广泛流传于全世界。但就其教学形式而言,不论是专业学习或业余学习,数百年来所沿用的基本教学方式还是“一对一”的模式,即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进行个别授课。近年来,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许多学校增设了小提琴选修课,出于对小提琴的喜爱,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选择了学习小提琴,由于选修人数较多,上课不得不从“一对一”演变成“一对多”的形式。
1 小提琴集体教学的意义
1.1 感受共同的体验和创造
小提琴课作为感性的艺术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感觉和表现方法,让他们相互理解和领会,使各种不同的感受和表现进行共同的体验和创造。集体课教学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也重视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实现各种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授课环境。小提琴集体教学活动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学习者的要求,它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相互比较,彼此受益,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集体教学能够教授更多的学生,使普及工作做得更好。众所周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标准较高。对于初学者,不予以精心指导和鼓励,就有可能半途而废,使其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增强他们对演奏的兴趣,从而促进其技巧的发展和音乐素质的提高。
1.2 精神上的高度愉悦和艺术享受
鼓励、启发式的集体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高度愉悦和艺术享受。而集体课本身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大的舞台,每次上课则是一次很好的演奏和交流的机会。由于是集体教学,学生演奏的曲目大致相同,程度也基本一样,因而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会有非常直观的感受,能形成一些很客观的评价,也能够从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演奏兴趣。集体授课还创造了良好的听力环境,从听觉训练入手,让学生在环境之中感受音乐。同时,师生间很容易建立起一种信任、和谐、平等、亲近的教学模式和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1.3 降低教育成本,节约资源
儿童小提琴集体课在同等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可以教授较多的学生,降低了教育成本节约资源,更为器乐教学的普及提供可能,这是集体课最大的优势所在。业余琴童练琴的时间极其有限,教师为了实现集体教学的稳定和延续,需要照顾多数孩子的学习能力,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更考虑整个教学班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进程,以此来安排相对于个别课而言较为合适和宽松的教学内容量与进度。而当个别学生出现问题和困难时,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析及相应的解决过程面向的并不局限于个人,而将惠及整个班集体。
1.4 培养儿童的音乐思维和合作精神
其实集体课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重奏和合奏让儿童的音乐思维、合作精神、听觉能力、节奏感觉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重奏与合奏中,儿童也不会过分紧张,而是可以自如地演奏,并从中得到更多的美感、乐趣和艺术享受。 “小提琴集体教学”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理念:让器乐学习成为儿童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是其音乐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要让更多学生能够拥有演奏乐器的机会和可能,哪怕是简单的自制打击乐器,集体课教学则对这种可能的实现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5 集体教学是快乐的尝试与组合
一些家长渴望孩子学好小提琴,但又担心孩子在学琴中感到枯燥、乏味,集体教学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对于初学者,当其进入集体教学的环境,耳濡目染到美的音乐氛围,新鲜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状态中学琴,是一种快乐的尝试,它使学生们很快建立起协调的演奏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积极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重奏、合奏,既丰富了课堂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演奏兴趣。集体教学给孩子们提供了共同学习的大环境,使更多的学生相互间有所交流、比较,避免了无目的的机械练习,让 “快乐学习”的主旋律贯穿教学始终。集体教学是积极的沟通与观摩集体教学活动还提供了更多的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机会。每次上课都是一次很好的演奏机会。由于是集体教学,孩子们演奏的曲目大致相同,程度基本一样,这也形成了观摩的好机会。同学们能够从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教师也能及时对每位学生做出评价,找出学生的不足,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受益、取得进步。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短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可以达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但是,不可否认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2 小提琴集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是校外的音乐教育,因此它也应该有着自己明确的教育目标作为其教学的指南,大多数的家长要求通过考级来检验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够在高考中获得加分的机会等心理。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许多小提琴教学机构用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来作为促进生源增长的渠道,使集体教学走上了追求进度,一味练习考级曲目、要求大多数学生参加过级考试、以简单的功利目标来激发孩子学琴动机和积极性的不良现象。调查发现有 60%的孩子曾经参加了过级考试,有 25%的孩子正在准备考级,只有 15%的孩子不准备考级,而对考级的目的是抱着对学习的检验并有机会得到高考加分态度的家长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教育更注重升学率的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多数孩子在学習中并没有得到小提琴集体教学应该给于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到底什么才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情况的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目标,是我们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2.2 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许多孩子学了多年小提琴,却始终在技巧的困扰中挣扎,他们很少能从音乐当中、从自己的演奏当中获得音乐的美感和情感的愉悦,长此以往,孩子便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开始厌倦音乐。教师不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儿童对音乐和乐器的兴趣,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较单一、乏味、死板,不能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而是通过强制、逼迫、威胁甚至打骂和恐吓的方法来促使孩子练琴。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习小提琴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中因为教师要求太苛刻的占 30%,教学方法单一,无趣味性的占 50%。还有的老师不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味向孩子灌输抽象的乐理概念和理论知识,让孩子在课堂上失去了快乐,呆板的坐在课堂上,机械的记忆着没有乐趣的音乐知识等等。
2.3 老师无法面面俱到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面对多个学生,老师难免会有“照顾不周”的时候,所以,不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帮助每个学生(特别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增强音乐表现力和解决技术上的细微问题。而恰恰是这两方面,对孩子们继续提高有很大影响。
3 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的策略
3.1 建立正确的演奏姿势
对初学小提琴的学生来说,建立科学、规范、正确的演奏姿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分左、右手两个部分,右手借助弓子发音,左手则通过按弦来改变琴弦的振动长度和限制振动次数,产生音高。左、右手的任务各不相同,但又相互配合,才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从本质上来讲,小提琴演奏的技术就是左、右手协调配合的技术。因此,入门时即建立正确的左、右手持琴持弓姿势非常重要。
3.2 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合理性
在集体课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众多,个性、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教师会更为积极地对教学的各个内容知识点、各个环节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更多预想、并设计和寻求相应的对策。教师要提供更多将多种音乐活动、知识融于集体的环境和氛围。如:可以能动地根据具体需要增设欣赏、乐理、视唱练耳等一般常规性内容,更可适当揉合进一些集体性的游戏、律动、倾听、讨论……课程的容量、信息量便会凸现。同时课程内容应该更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因素,以课程设置为背景,将符合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及环节一一铺设进去。器乐演奏学习只是音乐学习的一方面,初衷在于合作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这对每个孩子都是有收益的。在对技术上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同时,将各种音乐活动融入其中。以集体课优势,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对于儿童学习小提琴这样比较难的乐器时,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为他们尽可能增添乐趣。《铃木》、《筱琦》等教程中的内容选择上使用大量短小动听的、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小品、民歌等作品,并配有完满的钢琴伴奏。让孩子们从刚起步时便能跟着好听的伴奏学习《闪烁的小星》、《往事难忘》、巴赫《小步舞曲》等,这些作品多为人熟悉,易于尽快地掌握旋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仿佛进行了一次短小的演奏,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集体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体现在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上。如儿歌、表演唱、律动、游戏等。《徐多沁集体课教材》、《绍光禄小提琴集体课》教材中一些小提琴技巧内容的学习,都被编成了儿歌来进行要领说明。
在调查中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在我国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的课堂上,孩子们接触到的基本上是西方的乐曲,而很少能够学习到本民族的乐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 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宝藏,积累了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但是令人感到失望的是我们的教师并没有将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带给我们的孩子,更没有意识到学习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国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总之,对于集体课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提炼是解决集体课无特定教材的另一途径,即吸收多本教材中的精华部分,为集体课教学所運用,并为相应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3.3 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集体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特点从“教学”主体双方—“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角度来体现:首先,教师“在集体课中教师讲授的积极性通常会较个别课有所提升,并可以按照教学计划和设计,并结合相应的指导方法来逐一、有条不紊地教授。”[1]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们学习能力会做出更多的观察了解、做出相应的反思和调整。”[2]其次,学生学习过程中,集体课作为一个课堂教学形式,较个别课或小组课更为开放且较多受到环境影响,具有情境性。学生的压力会相对小很多,主动参与性会更强,利于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其间运用。
集体课教学具有学习气氛浓、学生学习热情高的特点,在同等教学时间内可教授更多学生。由于人数较多,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教师示范带领学生学习,在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可由教师先示范,从头至尾完整地演奏一遍,使学生对乐曲有大致的印象。然后,帮助学生把技术难度较大部分标识出来,教师对此再作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然后才由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从慢速开始,直至基本掌握要领。再如,相互观摩的学习方式。选修课的学生大多在此之前都没接触过小提琴,听辨能力普遍有待提高。上集体课时可请某位学生单独演奏,其余学生仔细听,由听的学生指出其演奏的瑕疵,然后由教师总结,并把“对”“错”对比示范,让学生学会分辨。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也可以促使他们平时积极练琴,同时锻炼他们的胆量。
3.4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当学生基本练熟一首乐曲后,可采用齐奏、齐唱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可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奏,另一组打拍子唱谱。唱谱要求把每小节第一拍打出重拍,控制速度,演奏者与唱谱者应互相倾听,教师充当指挥,协调两组学生的速度。在练习两遍后,两组学生对调。学生对乐曲节拍控制较好后,可对乐曲进行一些处理,要求唱谱的学生加上表情来唱,演奏的学生加入渐强渐弱等处理。学生往往对这样的学习方式兴趣较大,常常陶醉其中。再则,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组织形式亦可以多样化。在体现集体课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以多种授课形式为补充,满足个别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使得拔尖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尽力赶上,以保持集体课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关键词】儿童;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策略
小提琴由于它独特的音色,既能演奏抒情的旋律,又能展示充满技巧性的华彩乐段,因而无论是在管弦乐队还是在喜爱音乐的人群中,都成为一件不可替代的乐器,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完美的表现形式而广泛流传于全世界。但就其教学形式而言,不论是专业学习或业余学习,数百年来所沿用的基本教学方式还是“一对一”的模式,即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进行个别授课。近年来,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许多学校增设了小提琴选修课,出于对小提琴的喜爱,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选择了学习小提琴,由于选修人数较多,上课不得不从“一对一”演变成“一对多”的形式。
1 小提琴集体教学的意义
1.1 感受共同的体验和创造
小提琴课作为感性的艺术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感觉和表现方法,让他们相互理解和领会,使各种不同的感受和表现进行共同的体验和创造。集体课教学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也重视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实现各种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授课环境。小提琴集体教学活动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学习者的要求,它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相互比较,彼此受益,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集体教学能够教授更多的学生,使普及工作做得更好。众所周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标准较高。对于初学者,不予以精心指导和鼓励,就有可能半途而废,使其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增强他们对演奏的兴趣,从而促进其技巧的发展和音乐素质的提高。
1.2 精神上的高度愉悦和艺术享受
鼓励、启发式的集体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高度愉悦和艺术享受。而集体课本身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大的舞台,每次上课则是一次很好的演奏和交流的机会。由于是集体教学,学生演奏的曲目大致相同,程度也基本一样,因而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会有非常直观的感受,能形成一些很客观的评价,也能够从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演奏兴趣。集体授课还创造了良好的听力环境,从听觉训练入手,让学生在环境之中感受音乐。同时,师生间很容易建立起一种信任、和谐、平等、亲近的教学模式和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1.3 降低教育成本,节约资源
儿童小提琴集体课在同等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可以教授较多的学生,降低了教育成本节约资源,更为器乐教学的普及提供可能,这是集体课最大的优势所在。业余琴童练琴的时间极其有限,教师为了实现集体教学的稳定和延续,需要照顾多数孩子的学习能力,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更考虑整个教学班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进程,以此来安排相对于个别课而言较为合适和宽松的教学内容量与进度。而当个别学生出现问题和困难时,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析及相应的解决过程面向的并不局限于个人,而将惠及整个班集体。
1.4 培养儿童的音乐思维和合作精神
其实集体课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重奏和合奏让儿童的音乐思维、合作精神、听觉能力、节奏感觉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重奏与合奏中,儿童也不会过分紧张,而是可以自如地演奏,并从中得到更多的美感、乐趣和艺术享受。 “小提琴集体教学”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理念:让器乐学习成为儿童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是其音乐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要让更多学生能够拥有演奏乐器的机会和可能,哪怕是简单的自制打击乐器,集体课教学则对这种可能的实现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5 集体教学是快乐的尝试与组合
一些家长渴望孩子学好小提琴,但又担心孩子在学琴中感到枯燥、乏味,集体教学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对于初学者,当其进入集体教学的环境,耳濡目染到美的音乐氛围,新鲜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状态中学琴,是一种快乐的尝试,它使学生们很快建立起协调的演奏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积极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重奏、合奏,既丰富了课堂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演奏兴趣。集体教学给孩子们提供了共同学习的大环境,使更多的学生相互间有所交流、比较,避免了无目的的机械练习,让 “快乐学习”的主旋律贯穿教学始终。集体教学是积极的沟通与观摩集体教学活动还提供了更多的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机会。每次上课都是一次很好的演奏机会。由于是集体教学,孩子们演奏的曲目大致相同,程度基本一样,这也形成了观摩的好机会。同学们能够从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教师也能及时对每位学生做出评价,找出学生的不足,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受益、取得进步。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短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可以达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但是,不可否认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2 小提琴集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是校外的音乐教育,因此它也应该有着自己明确的教育目标作为其教学的指南,大多数的家长要求通过考级来检验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够在高考中获得加分的机会等心理。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许多小提琴教学机构用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来作为促进生源增长的渠道,使集体教学走上了追求进度,一味练习考级曲目、要求大多数学生参加过级考试、以简单的功利目标来激发孩子学琴动机和积极性的不良现象。调查发现有 60%的孩子曾经参加了过级考试,有 25%的孩子正在准备考级,只有 15%的孩子不准备考级,而对考级的目的是抱着对学习的检验并有机会得到高考加分态度的家长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教育更注重升学率的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多数孩子在学習中并没有得到小提琴集体教学应该给于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到底什么才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情况的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目标,是我们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2.2 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许多孩子学了多年小提琴,却始终在技巧的困扰中挣扎,他们很少能从音乐当中、从自己的演奏当中获得音乐的美感和情感的愉悦,长此以往,孩子便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开始厌倦音乐。教师不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儿童对音乐和乐器的兴趣,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较单一、乏味、死板,不能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而是通过强制、逼迫、威胁甚至打骂和恐吓的方法来促使孩子练琴。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习小提琴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中因为教师要求太苛刻的占 30%,教学方法单一,无趣味性的占 50%。还有的老师不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味向孩子灌输抽象的乐理概念和理论知识,让孩子在课堂上失去了快乐,呆板的坐在课堂上,机械的记忆着没有乐趣的音乐知识等等。
2.3 老师无法面面俱到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面对多个学生,老师难免会有“照顾不周”的时候,所以,不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帮助每个学生(特别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增强音乐表现力和解决技术上的细微问题。而恰恰是这两方面,对孩子们继续提高有很大影响。
3 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的策略
3.1 建立正确的演奏姿势
对初学小提琴的学生来说,建立科学、规范、正确的演奏姿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分左、右手两个部分,右手借助弓子发音,左手则通过按弦来改变琴弦的振动长度和限制振动次数,产生音高。左、右手的任务各不相同,但又相互配合,才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从本质上来讲,小提琴演奏的技术就是左、右手协调配合的技术。因此,入门时即建立正确的左、右手持琴持弓姿势非常重要。
3.2 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合理性
在集体课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众多,个性、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教师会更为积极地对教学的各个内容知识点、各个环节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更多预想、并设计和寻求相应的对策。教师要提供更多将多种音乐活动、知识融于集体的环境和氛围。如:可以能动地根据具体需要增设欣赏、乐理、视唱练耳等一般常规性内容,更可适当揉合进一些集体性的游戏、律动、倾听、讨论……课程的容量、信息量便会凸现。同时课程内容应该更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因素,以课程设置为背景,将符合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及环节一一铺设进去。器乐演奏学习只是音乐学习的一方面,初衷在于合作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这对每个孩子都是有收益的。在对技术上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同时,将各种音乐活动融入其中。以集体课优势,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对于儿童学习小提琴这样比较难的乐器时,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为他们尽可能增添乐趣。《铃木》、《筱琦》等教程中的内容选择上使用大量短小动听的、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小品、民歌等作品,并配有完满的钢琴伴奏。让孩子们从刚起步时便能跟着好听的伴奏学习《闪烁的小星》、《往事难忘》、巴赫《小步舞曲》等,这些作品多为人熟悉,易于尽快地掌握旋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仿佛进行了一次短小的演奏,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集体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体现在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上。如儿歌、表演唱、律动、游戏等。《徐多沁集体课教材》、《绍光禄小提琴集体课》教材中一些小提琴技巧内容的学习,都被编成了儿歌来进行要领说明。
在调查中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在我国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的课堂上,孩子们接触到的基本上是西方的乐曲,而很少能够学习到本民族的乐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 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宝藏,积累了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但是令人感到失望的是我们的教师并没有将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带给我们的孩子,更没有意识到学习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国儿童小提琴集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总之,对于集体课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提炼是解决集体课无特定教材的另一途径,即吸收多本教材中的精华部分,为集体课教学所運用,并为相应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3.3 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集体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特点从“教学”主体双方—“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角度来体现:首先,教师“在集体课中教师讲授的积极性通常会较个别课有所提升,并可以按照教学计划和设计,并结合相应的指导方法来逐一、有条不紊地教授。”[1]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们学习能力会做出更多的观察了解、做出相应的反思和调整。”[2]其次,学生学习过程中,集体课作为一个课堂教学形式,较个别课或小组课更为开放且较多受到环境影响,具有情境性。学生的压力会相对小很多,主动参与性会更强,利于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其间运用。
集体课教学具有学习气氛浓、学生学习热情高的特点,在同等教学时间内可教授更多学生。由于人数较多,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教师示范带领学生学习,在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可由教师先示范,从头至尾完整地演奏一遍,使学生对乐曲有大致的印象。然后,帮助学生把技术难度较大部分标识出来,教师对此再作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然后才由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从慢速开始,直至基本掌握要领。再如,相互观摩的学习方式。选修课的学生大多在此之前都没接触过小提琴,听辨能力普遍有待提高。上集体课时可请某位学生单独演奏,其余学生仔细听,由听的学生指出其演奏的瑕疵,然后由教师总结,并把“对”“错”对比示范,让学生学会分辨。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也可以促使他们平时积极练琴,同时锻炼他们的胆量。
3.4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当学生基本练熟一首乐曲后,可采用齐奏、齐唱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可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奏,另一组打拍子唱谱。唱谱要求把每小节第一拍打出重拍,控制速度,演奏者与唱谱者应互相倾听,教师充当指挥,协调两组学生的速度。在练习两遍后,两组学生对调。学生对乐曲节拍控制较好后,可对乐曲进行一些处理,要求唱谱的学生加上表情来唱,演奏的学生加入渐强渐弱等处理。学生往往对这样的学习方式兴趣较大,常常陶醉其中。再则,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组织形式亦可以多样化。在体现集体课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以多种授课形式为补充,满足个别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使得拔尖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尽力赶上,以保持集体课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