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SUV,该是什么调性?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s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SUV的“渴望”程度,放在全世界都排在前列,但到底我们需要的是一辆多大的SUV?里面该要有5座还是7座?开起来该要乐趣还是四平八稳?这是个有趣的选择题,答案就让两台目前国内市场上卖得最夯的代表来说说……
  国内近几年7座SUV盛行,不少厂商都推出这类中大尺寸SUV加入战局,老牌的广丰汉兰达算是较早进入这个细分市场的。但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后来者,东风本田UR-V以5座杀入战场,也让我们有了新的选择。所以我们这次的主角,就是东风本田UR-V 370 TURBO尊耀版和广汽丰田汉兰达2.0T四驱至尊版。


  设计不分好坏,但讲“新鲜”
  其实外形和设计理念,在我看来两车是不分高下的,毕竟没有哪个设计是所有人都喜欢,哪个是所有人都不喜欢的。所以硬要说出UR-V和汉兰达那辆车设计更好,反而不够客观。不过还是有个地方可以注意,那就是“新鲜感”!
  虽然汉兰达经过多次换代,整体外形已经更趋于年轻化,但它的整体造型依旧延续了最早的风格,放在现在看已经不算是很抓人眼球了。而UR-V毕竟是新生设计,无论更富时尚感的车身线条,还是前脸的细节向更高端车型靠拢,UR-V总是会更吸引人的瞩目,尤其是更年轻的购车人群。过多的文字介绍也不如直接看图,或者有机会,亲自去看看车更好。
  而且对于UR-V的车尾设计,本人主观上是非常喜欢的,更倾斜的尾背造型、贯穿式的尾灯、双出排气,吸引消费者的元素都已经具备了。
  7座更大?未必
  车内空间是购买SUV消费者最重视之处,但我们知道,一辆车的后座或许有时空着,但前座肯定不能没有人,不然怎么开?是故我们认为对于常年坐在驾驶位的车主来说,车内前排的设计是更重要,更值得关注之处。
  直接看图就能知道,UR-V和汉兰达的内饰基调好像不处于相同时代——UR-V的内饰不仅设计出色,而且在实用性和易用性上,和当今最新的同级别SUV相比都处于领先,不论是可调节角度的高分辨率液晶屏、SBW按键式换挡,还是隐藏在宽大中控扶手箱内的杯架,中控台下部掏空的储物空间,都是又实用又好看。


  汉兰达的设计是丰田一直以来中规中矩的基调,不求大鸣大放,但求稳健实在。相信不管任何年龄段的消费者,坐进汉兰达的车内都会有一样的感受,但相对来说个人会觉得有点老气横秋。同样的感受还来自座椅的乘坐感受——UR-V采用了高质感的真皮座椅并带有缝边设计,前后座椅的支撑性、包裹感都十分出色,舒适度非常高;而汉兰达的座椅则显得中庸,舒适有余包覆不足,过弯有点令人不安,尤其后排座椅坐起来比较单薄与平直,长途行车比较容易疲累。
  再说到5座和7座的布局,這其实是需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用途来做出选择的。如果你每个周末都要带着家里的老人、孩子、宠物一起出游,无论如何都需要三排座椅才可以的话,当然汉兰达很适合你,只不过我得真心告诉你,第三排座椅上放的最好只是小孩,不然大人坐进去真是四肢难伸、姿势僵硬,跑长途很是累身累心,并且这时的行李厢载物空间也变得相对有限。其实我不懂,既然要三排大空间,为何不去选择一辆更舒服的MPV呢?如果只是为了逢年过节有可能多拉几个人提前做个准备,那不如更重视绝大多数时刻车辆的用途,比如让常规的4个人都坐得更舒服。
  实际上,除了后面多两个座椅之外,前面两排座椅,尤其是第二排乘客座椅周遭空间,汉兰达反而不如UR-V空间更大。在车身尺寸的对比上,UR-V和汉兰达的尺寸各有千秋,但UR-V胜在车身更宽,轴距更长,这两个数据对第二排乘客的空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际乘坐体验上,UR-V的车内宽适度也远远大于汉兰达,特别是后排空间宽适度,因为没有第三排座椅的拖累,明显甩开汉兰达一条街,当然后行李厢置物空间也是大出不少。


  不需要那么快,但实力真有高下
  实际上,把这两辆车放在一起让我去选,我一定更愿意驾驶UR-V,首先是它足够舒服,而且还包括一些我喜欢的小配置,比如HUD抬头显示,有了它我可以完全不去关注仪表盘,可以更专心的看着道路。另外一个重要配置,来自变速箱。
  我不喜欢用数据去标示哪辆车更快,尤其是对于这两款2.0T城市SUV车型。虽然UR-V的马力和扭矩都高于汉兰达,但决定一辆车驾驶感受的绝不止是这两个冷冰冰的数据。我更在乎变速箱的表现,一辆车的动力输出表现是不是更平顺,油耗是不是更经济,都取决于变速箱。而显然,在以上各方面表现上,汉兰达的6AT是无法和UR-V最新的9AT相提并论的……
  作为一辆城市SUV,UR-V的动力表现虽然不够激烈,但绝对顺滑,顺滑到我差点都快认不出这是我印象中的本田车了,因为我印象中的本田车往往带有一点运动调性!不过,仔细体验下来,我发现UR-V的K20C3涡轮增压发动机倒是还保有一点涡轮迟滞与本田高转脾性,越往高转越欢快,但在那具来自ZF的9AT变速箱聪明揉合之下,我几乎找不到涡轮介入时的突兀感,只要油门一踩,变速箱就会很聪明的帮我找到发力点,同时细腻且流畅的换挡表现也运作得像丝袜奶茶一般丝滑,一切都表现得好像更上一级车的水准。更重要的是,其实UR-V在加速性能上比汉兰达更快,发动机拉高转会有一种让我欲罢不能、后劲十足的延伸感,并且UR-V还提供了驾驶模式选择,但平顺的感觉却往往让人难以察觉这一切,可算是低调中的硬实力。


  汉兰达开起来会比较偏向我所熟悉的“丰田SUV一派”,有着那种中低转速或匀速行驶很四平八稳、挑不出毛病的水平,非常适合悠然驾驶与乘坐。但只要发动机拉高转就会发现其运转声浪变得略微噪杂,而高转发力也有所衰退,变速箱的换挡反应变得稍欠流畅。或许可以这么说,开汉兰达的车主很少把发动机拉高转跑“速度与激情”吧?
  每辆车的性格,都是不同的
  驾驶汉兰达,其实已经很难再找到什么新鲜的感觉了,每个操作和回馈都很自然,包括转向、油门、刹车。转弯的时候,提前多点踩刹车,转向打到什么角度,稍微快了一点会产生明显的侧倾,然后再踩油门出弯,感受着一下一下的升挡。这一切没有任何意外,都很符合一般人的驾车习惯,好处是任何人都可轻松上手,舒适使用,但如果换一个方式来看待,那就是我在汉兰达身上几乎找不到驾驶乐趣!
  而驾驶UR-V则不一样,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整个底盘够紧致,路感比较清晰,并且细碎的颠簸能够被悬挂系统有效过滤掉,颠簸的震动噪音也能被良好NVH设计吸收掉,不影响驾乘舒适性。虽然UR-V的车身比较大,但转向、刹车的表现都很轻盈。本田的发动机技术毋庸置疑,虽然在标准模式下,你可能会觉得发动机对油门的响应不够积极;但只要切换到运动模式,油门和发动机的配合就回到了熟悉的本田——积极且快速。
  也许是之前驾驶汉兰达的缘故,开着UR-V会觉得更加安静,在高速公路上风噪不可避免,但关紧车窗后,整体的密封性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和同伴聊天还是听音乐,NVH表现都好过汉兰达。这也是我更喜欢UR-V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更安静当然更舒适。


  回到开头,如果要我在这两辆车之间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选择UR-V,毕竟我对7座没需求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UR-V无论在设计、舒适性还是驾驶感受上,都要好过对手。当然,在此同时我也会关心丰田面对UR-V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下一步会怎么作,而相信最终受益的将都会是消费者,好事一件!
其他文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中国有名的谚语,寓意人才培养不易,而十年这个数字对于斯柯达来讲也同样寓意深刻。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斯柯达入华已正好十年。在这十年时间里,斯柯达陆续带来了柯迪亚克、野帝、明锐等六条产品线,并且还在各个细分市场领域持续推出新产品,可谓成绩斐然。  值得一提,斯柯达在十年前进入中国的首款战略车型正是明锐,十年时间里经历两次换代的它已成為斯柯达的当家之作。如今斯柯达又带来明锐
期刊
这个月的车坛并不热闹,能够引起大众热议的新品不多,但如果你是上流社会的菁英富豪,估计已经收到风正准备要拿下这两款极品新车了。这两款车,一台是极致高贵奢华,另一台是巅峰操控性能,多金的你准备好要哪一台了吗?  没有什么车能抢了它的风采  Rolls Royca第八代Phantom  任何行业,任何产品,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都是强到一定境界的存在。在汽车行业,金字塔顶端的车型,应该也只有一个品牌的一款
期刊
去年广州车展,长城发布了最新的SUV品牌WEY,定位轻奢。目前已经推出了两款SUV车型VV7、VV5,《汽车杂志》也在第一时间试驾了这些车型。不可否认,无论从驾驶感受,以及设计、做工、配置等方面,都可以说达到了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准,而剑指更高端市场的长城WEY品牌当然不是只要这样的结论。  1  对于自主品牌车型来说,“性价比”总是一个不能避免的要素,WEY品牌不仅希望品牌定位更高,达到合资品牌的水
期刊
对于台湾地区的车市来说,smart FORTWO BRABUS只是款加了配件的特式车,但由于我刚好没有试过新的FORTWO,所以我就把它当新车试驾来写了。  你忍着点看哈!  便利至上  我其实很喜欢旧款FORTWO,我觉得极小巧的车体(当然也还有发动机排气量)与可爱时尚造型,实实在在是生活在大城市中人们之最佳代步工具。  当然,两人座设计虽被笑说“有四个轮子并可以开上高速公路的摩托车”,但相对的
期刊
来福与我,与作育英才  1999年,阿涂进入汽车媒体行业,来年就被当时的上司指定采访汽车音响方面素材!天!要知道汽车音响不等于汽车,而是更等于音响,隔行如隔山啊!我的良师益友建议我唯有自己亲身接触与学习才能把知识学透,于是……透过ebay我从海外订购了一款当时汽车音响改装行业名气最响亮的功放,从此开始了我玩汽车音响的道路。  那台功放是……Rockford Fosgate Power800a2,是
期刊
MPV也玩越野  暴雨之下的丽江,从市区到玉龙雪山再走到九子海,全程湿滑颠簸的烂泥路,不断地有交叉轴上坡的情况,上面还有因为暴雨而额外形成的“路面溪流”,较湿滑。接着不断地感觉到明显的动力锁止,还没怎么打滑我就把这庞然大物开上去了。当然,我全程一直锁定后桥机械式差速锁(探索版身上的4MOTION采用第五代Haldex差速锁)。  如果是开着Jeep或者路虎,这样的路况是小菜一碟。但现在,我手上的是
期刊
“GTi”,这个让全世界无数钢炮车迷心动的字眼,  一直代表了VW品牌中那一抹不可磨灭的运动性能、个性化色彩。但曾几何时,当涡轮增压发动机成为烂大街的东西、SUV逐渐取代轿车市场地位之后,高尔夫GTi的特色反而变得越来越不突出,甚至近年来还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可惜了一汽一大众车厂将其引入生产的美意。  不过,我们知道《汽车杂志》还是有不少懷抱“钢炮心”的热血读者,是故我们去到台湾地区,一探第八代高
期刊
自主品牌车款在国内二三线市场中占据了非常巨大的销量,原因很简单,务实的消费音与高性价比的产品互相碰撞,就会产生这样的化学反应,如果再有锦上添花的配置那自然更好。  即将正式上市的长安欧尚A800,很有潜力保持这种吸引力!  自主品牌最强智能科技  抛开外观、内饰、空间、动力先不说,笔者觉得光是车内的智能互联系统就值得用很大篇幅来说,因为在我看来,这套智能互联系统以及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系统,就是前
期刊
在我心目中,只有两个厂家能够造出令人倾心的旅行车出来,一个是Volvo,而另外一个就是Audi。虽然这么说有一点偏颇,毕竟绝大部分欧洲厂商都会在轿车、两厢车的基础上推出旅行车,但能够在美学和实用主义上得到极高度统一的,也只有Volvo和Audi。  旅行车在欧洲有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而在中国市场上,本应留给旅行车普及的进程被快速发展的SUV市场所覆盖,而因为SUV和旅行车在功能上的重合以及SUV本
期刊
Le,是46年的淬炼  Lucas  全新BMW 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不是横空出世,你可以说上一代F18也有提供插电混动车款,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宝马玩新能源技术可不只这短短几年……46年,恐怕比你我的年岁都大!搞了46年新能源车技术的宝马,到底将哪些积累毕其功于530Le身上了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份厚重的积累吧!1 1972年前瞻性的第一次尝试  1602 EleCtric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