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文化与执政道德建设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并在其政治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文化。相应地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在其执政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特定的执政文化和执政道德。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执政文化和执政道德日益成为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执政文化;执政道德;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5-0027-03
  
  
  一、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提高执政党的文化品格
  
  所谓执政文化,就是执政党在执政活动中逐渐培育和形成的思想、观念、原则、态度、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是执政思想和制度的凝聚,是政治文化在执政党的执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文化形态。
  1.执政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执政文化具有一般文化所不具备的文化特征:(1)政治性。执政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是在政治领域的行为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执政党在执政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集团意识色彩。在政党政治中,任何政党在实施执政活动时,都必然要灌输本党的思想理论、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制度原则、道德规范、情感态度等,使其弥散于执政体系之中,使执政权力控制者和所有民众都形成一种共同的观念、态度和情感,自觉地用党的理论原则和制度要求导向自己的政治行为。因此,执政文化的政治性是不言而喻的。(2)权威性。执政权威是政治权威和法律权威的统一,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必备手段。无论是民主的政治体制还是专制的政治体制,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都离不开国家的执政权力,都需要运用权力贯彻统治者的意志。执政文化作为执政党在行使执政权力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必然伴随着政党施政的范围而触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一种文化的权威,并支配和影响着其他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执政文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文化,它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具有明显的权威性。(3)导向性。执政文化产生于执政实践过程中,其一旦产生和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形成一种文化约束力,通过人们内心自省和外部舆论压力,在无形中引导和规范政党的执政行为。在执政过程中,执政成员可根据执政文化来判断自己执政行为的正确与否,确保执政行为符合执政原则;执政文化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形成一种稳定的规范的执政行为习惯。
  2.执政文化的重要作用。执政文化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程度。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但取决于经济、政治的进步,而且也取决于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硬件,文化的发展则是保障社会发展的软件。能不能具有活力,能不能具有竞争力,能不能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文化的渗透,在于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历史进入了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各国间以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文化力和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力已成为国家竞争中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执政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执政党对社会的引领作用,执政文化也势必伴随着整个执政活动而影响着社会。历史表明,先进的执政文化所包含和体现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理论体系,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的精神力量的奋起,都是社会前进不可缺少的要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执政文化深刻影响乃至决定着执政党的成败。一个政党的发展始终与文化的发展相联系。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党与文化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文化已成为支撑现代政党执政的强大资源体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61年执政历史的大党,总结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文化的觉醒。其中,执政文化作为内化为全党精神的文化,是衡量一个政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数,也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切入口。实践表明,执政党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可以充分释放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活力;执政党文化形象的现代塑造,可以大大增强其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在领导现代化的实践中实现政治文化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现代化。如果说,一个没有先进文化支撑的民族,将是没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民族,而一个没有先进执政文化的党,也将是一个没有前途和未来的政党。
  执政文化深刻影响着执政党成员的执政行为。执政文化是执政党在一定的执政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对于执政成员而言,尽管执政文化不具有强制性,但无形中可以产生规范和引导执政行为的力量。执政成员往往根据执政文化来判断自己的执政行为是否正确合理,避免和执政党的价值相违背。背离执政文化,执政成员可产生来自于内心的压力,也很容易受到其他成员的排斥和遣责。当然,相对于法律和制度,执政文化对于执政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是一种柔性力量,但是,由于源自于内在生成,因而其力量更为持久,也更为自觉。
  3.执政文化建设的任务。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的富有探索性的工作,需要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良好的执政文化建设推动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
  培育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执政文化。任何执政党在其执政过程中都要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作出最富有价值意义的选择,都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目标,提出自己特有的执政理念、执政使命、执政方略,形成区别于其他执政党的执政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61年执政历史的大党,总结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基本框架,在逐步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同时,努力完成从革命文化向执政文化的转变。在这个文化框架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执政价值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基本执政思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执政理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是基本执政方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基本执政原则。伴随执政实践的深入,党的执政文化还将不断拓宽发展,推动党的执政朝着民主、文明、高效、开放的方向健康运行。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不仅保持了中华民族的世代相传和发展,而且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成为民族团结、社会统一的纽带,也是今天凝聚中华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执政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依托。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理上的内在联结。同时党的执政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确定的方式,有相当部分凝结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并在党的执政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以民为本的思想、克己奉公的精神、修身内省的方法、见贤思齐的意识等等,都能使我们党从中吸取合理的成分,转化和升华为党的执政文化意识。但是也要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消极的东西,这些都对培育党的执政文化产生不利的影响,必须加以扬弃、清理。例如“家长制”的思想、“官本位”的等级观念、特权意识、依附心理、排外思想等等,都制约着法制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格独立精神的确立。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中,也有一些内容与执政文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或者因为这种不相适应而发生了某种畸变,如斗争哲学、运动治理模式,以及一些诉诸于人治、片面强调自律的传统理念等,都妨碍着执政文化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的确立。因此要进行执政文化建设,需要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清理,避免界限不清,甚至混为一谈。
  广泛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先进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从来都是人类共同创造而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不断地被打破,各民族的文化积累越来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激荡乃至逐步融合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必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要求发展进步,就不能只从自身的文化积累中汲取思想养分,而必须打破保守和自我封闭,以积极的态度寻求文明对话,以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态度把握世界进步的时代脉搏,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思想、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使党始终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至高点上,推进党的自身创新与发展。
  二、加强执政道德建设,构建执政道德体系
  执政道德是执政党治党治国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行为规范的作用在于调整执政党的执政行为、调整执政党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调整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执政道德建设关乎执政党的形象、影响人心向背。
  1.执政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执政道德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权威。执政是政党进入国家权力系统、执掌国家权力的行为。对国家权力的掌握和运用,是执政者管理国家事务的前提。然而,执政权威的建立,绝不是靠权力本身的震慑,而主要靠执政者道德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执政者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人格魅力可以产生一种不令而行、不怒而威之功效。正因如此,党执政以来,十分重视并强调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在选任干部时,历来强调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并树立了一大批先进的道德楷模,如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时代先锋,展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矗立起一座座丰碑。相反,现实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不顾廉耻、不修政德,不是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把手中的权力当作捞取私利、聚敛钱财的手段,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都要求党必须加强执政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唯有如此,才可以树立党的权威,增强政治合法性,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地兴旺。
  执政道德建设关系到党治理国家的成效。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执政党对社会的治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刚性的治理方式,二是软性的治理方式。刚性的治理方式主要由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国家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制度、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政府政策组成。而软性的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强执政道德建设的德性治理来实现。因此,对于执政党而言,一方面要靠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社会。另一方面,从伦理意义上考察,也离不开执政道德的调节。这是因为在法律不及的领域、规章不及的方面,均有赖于执政道德的规范作用。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在对国家治理效用上可以相互补充。而且,道德对人的思想意识更具有渗透性,一旦形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更根本。因而,执政道德建设如何,更体现了一个执政党治理国家的水平。
  执政道德建设关系到社会道德建设水平。执政党是全社会的表率,执政者的思想道德水准,往往会在全社会发挥着主导、带动和示范作用。所以,执政者道德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鉴于执政道德建设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影响,抓好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就成为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为此,必须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执政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执政道德对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旗帜,坚持进步、反对落后,褒奖优秀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用党的先进的道德主张影响和统一社会成员的思想,形成一种“共同体情感”,以执政道德水平的提高带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2.执政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道德建设是一项具有深刻价值立场的道德承诺与道德实践。党的执政道德是党治国理政的伦理基础和道义准则,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贯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基本要求,构成了新时期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体系,也体现了党的执政道德。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出发,执政者尤其要具备八种道德品质:即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态度,政治追求的坚定意志,权力运用的公正尺度,执政过程的民主精神,恪尽职守的敬业准则,言行一致的诚信操守,勤俭奋斗的廉洁意识。当然,执政道德规范涵盖的内容还有很多,如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严以律己、尊重民意等等。
  3.执政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健全执政主体的道德人格。执政者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与其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紧密相联。人非生而知之者,从书本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是道德品质能够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执政实践中得来的道德真知,不仅是执政道德行为的实践基础,而且还会对整个执政行为起着指导作用。自我修养是执政主体自律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古代社会十分注重个人道德的自我修养,通过“慎独”的方法,恪守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伦理准则,健全自身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是主体将社会德性内化的结果,是一个人内在精神和道德品质的统一。加强道德学习和修养,就是要使执政者在执政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够以理制欲,政治坚定,公正廉洁。
  加强执政道德的制度化建设,促进执政主体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执政道德的制度建设强调的是依靠制度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把一定的执政道德要求上升为不可违背的硬性制度,并使之系统化。比如,可以建立道德建设的效益机制,包括道德褒扬机制、道德评估机制、道德奖惩机制,形成强大的道德驱动力量;建立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使社会舆论和媒体行使其对政治决策和政治人物的监督功能,提高执政道德水平;通过道德立法建设把政治领域体现公共意志、表达公共利益的基本道德要求和原则法规化,赋予道德以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加强执政道德的社会调控力量,优化执政主体道德养成的外部环境。执政主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运用社会调控手段促进执政主体道德养成十分重要。因为社会调控是对违反执政道德规范的执政行为进行谴责或制裁的重要手段,具有教化和引导功能。比如,社会宣传、舆论导向等,都可以通过对执政者违反执政道德规范的执政行为的谴责或制裁,使执政者真正认识到,无论是遵循执政道德规范的外在责任要求,还是其“良心”的反省自察,都要求自己必须在心底筑牢按照执政道德规范进行执政的道德防线,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久而久之,使其养成良好的执政道德习惯。
  责任编辑魏子扬
其他文献
针对电梯安全性定期检验手工操作模式的繁琐低效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电梯安全遥检遥测系统.完成了电梯安全检测现场信息的自动采集、上传,并将检测数据在服务器端进行保存,利
高温燃料电池能为城市提供足量清洁、高效的电力,甚至能为城市提供足够的电力.到目前为止,由于其成本太大而不能被广泛使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化石燃料,诸如煤、石油和天然气
2009年4月18日,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雕塑家王朝闻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这天,“纪念王朝闻百年诞辰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
【摘 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更应教他自学的方法和自学的思维习惯。本文就来探索一下如何培养自学习惯、自学的方法、思维习惯。  【关键词】自学习惯;自学的方法;自学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老师人人皆知。领会这句话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义务,更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要去践行的责任。学生接受课堂教育总是有限的,而学习是无限的,怎样处理这对矛盾?那就是拓展学生自学空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小麦种植是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近几年中,小麦的种植存在很多的
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懂得让,要得少  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比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你不争不抢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见,一个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看着一群老虎正在扑食活鸡,父亲对儿子说:“看看,鸡没用,只能被吃掉,你将来是要当老虎还是当鸡?”真难以想象这孩子长大了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太恐怖了!  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提问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提问适时而止;不宜信口开河,不图课堂热闹;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关注课堂学情,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职业中专;语文;有效提问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不管是什么学校,提问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新颖的语文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