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h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血液科收治的8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者的年龄、血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而血红蛋白(Hb)及铁蛋白对于良、恶性病变无差别;铁蛋白和Hb的数值不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患者LDH>300 U/L,发生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约是LDH<300 U/L患者的26倍;患者CEA>10 μg/L,发生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约是CEA<10 μg/L患者的46倍;60岁以上患者发生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约是60岁以下患者的14倍.结论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或者LDH>300 U/L,或者CEA>10 μg/L应警惕同时并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应注意检查,避免漏诊。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早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部切除75例,根治术4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和预后(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局部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5年生存率85.3%;根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5年生存率90.5%.两种术式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切除组明显低于
目的 观察大鼠腹主动脉阻断再通过程中肝、肾、心生化及Bcl-2和Bax基因蛋白免疫组化的变化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成三组:缺血再灌注组(n=8);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预组(n=8);假手术(Sham)组(n=8).其中L/R和Epo组采用阻断腹主动脉3h,再通2h;Epo组于术前24h按5000 IU/kg经腹
目的 观察凯西莱对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岁以上应用抗肿瘤药物化疗造成肝功能损伤的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凯西莱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肌苷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1±22)U/L,对照组治疗4周后ALT(74±17)U/L.结论 凯西莱可以用于治疗老年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效果明显。
目的 探讨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特点.方法 对30例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例不伴攻击行为者(平行对照组)分别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分析其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特点,并与30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作对照,两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与研究组相匹配.结果 研究组的EPQ-N、E、P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平行对照组(P<0.01),主观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采取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来我院体检的442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调查,其中高尿酸血症组218例,正常血尿酸组224例,分别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体重指数,统计两组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教均值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程中的相关性,从而为基层医院快速、准确地确诊早期心肌梗死,以便临床尽早实施溶栓治疗,为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提供临床检验学依据.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2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病后1、3、6、12 h和溶栓后1 h、6 h、12 h、24 h、48 h、72 h、1周、2周分别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1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例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患者,5例手术成功,年后复查支架无内漏、无移位,位置良好.结论 通过对本组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提高了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诊断治疗的认识.eBakeyⅢ型患者通过血管腔内治疗效果良好。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致残、致死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所引起的心脏电学改变多端,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甚至成为脑血管疾病的致死原因.现总结本院近5年来急性脑血管疾病心电图200例,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组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因素或疾病引起,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而凶险,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的研究对其病因与发病机制逐渐阐明,目前治疗效果有了根本性改变,血浆置换仍为首选治疗方法,由于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血浆置换,我们应用长春新碱、激素及血浆输入治疗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间盘摘除术中,经常要患者活动下肢以说明有无神经损伤,罗哌卡因在临床表现为感觉-运动神经分离阻滞,更适合做这类手术的麻醉阻滞药.我院从2004年用0.75%罗哌卡因液经硬膜外给药,运用在腰椎间盘摘除术中,麻醉效果满意,且下肢运动神经无阻滞(以踝关节运动消失作为运动阻滞的指标).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