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钢琴学习的初期,是打好手指基本功的黄金时期,良好的手指基本技能是演奏的根本,在启蒙阶段出现的一系列手指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演奏质量,还将限制演奏者在今后演奏水平的拓展提高,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需要意识到手指训练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改善和解決问题,掌握、发挥正确的方法,提高演奏技巧,这将使他们在今后的钢琴学习和演奏中都能从容应对。
关键词:钢琴教学;基础训练;生理原则;解决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幼儿演奏支撑力弱的表现
(一)折指问题
手指支撑力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折指问题,手指第一关节塌陷就是我们所说的折指。在笔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折指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学生演奏时,注意力无法集中,不够重视学习过程,造成手型塌陷。二是在弹奏时下键过于用力,并且下键后没有及时放松手指形成折指状态,下键过于使劲,笔者认为造成这局面的可从两个方面探析,一方面因为弹奏时间对于幼儿来说太长,导致不耐烦和心态急躁。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产生错误的认识,忽略了手指的放松,导致用力过度,追求下键的音量。在笔者同其他老师交流过程中发现,基本上每一位教学者面对折指问题的解决办法都不尽相同。不少老师在学生出现折指问题时,就立即干预演奏,要求学生自己放好手型,将手指勾成“小鱼钩”的样子,其实这类方法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不会唤起学生的自身能动性,甚至会造成对老师或者家长的依赖。最根本也是最彻底的方法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基本功练习开始,进行长期且规范的手指训练。
(二)重力运用不到位
钢琴演奏中,重力的运用与手指的支撑力密不可分。初学者刚接触钢琴时,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可以从手指 “落”这一动作来诠释。键盘上支撑的手指是用来承接住手臂自然下垂的重力,手指下垂的自然重力可以传送一定的动力支持手指的跑动,所以重力与支撑力共同存在于钢琴演奏中,两者息息相关。要遵循方向始终垂直向下的特点。当一个钢琴学习者从重力开始思考如何弹琴,才是真正开始了钢琴学习。一般在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带领学生找到“中央C”位置后,就会让学生模仿其动作——抬起小臂,手自然落下,这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下意识地运用重力在弹琴了,长此以往的的学习和训练后,演奏者能达到从大脑到大小臂最后再到手指的力量传送。在新接触一些学生时,笔者发现他们会为了完成之前老师所要求的 “正确的手型”,弹奏时间稍长,就会出现小臂酸痛后背僵硬、肩膀耸起等问题。这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还不利于音乐的表现,这即是重力运用不到位的表现。
二、手指支撑力问题原因分析
(一)生活习惯因素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据观察使用1、2、3指的频率更多、4指5指使用频率相对较少,手指的用法和使用力度也同样参差不齐。但如果钢琴演奏者因4指5指不够灵活而用其他手指代替弹奏,更是减少了4指5指的锻炼机会,不利于4指5指灵活度、弹奏力度的提高,更不利于手指的均衡发展。
(二)生理因素
从骨骼学的角度出发,人类1、2、3指是拥有独立的肌腱,而4指5指共用一个肌腱,导致4指灵活度、独立性最差,所能抬起高度也很受影响,中指是手指中最长的,在表演中应特别注意第一关节的凹陷。而小指是五根手指中最弱的手指,又和4指共用肌腱。每当弹奏时,下意识地会带动4指抬起。但在演奏中,展示旋律线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我们小指来完成。因此,在练习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观察5指是否是独立抬起。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因为想证实手指实践的独立性,用绳子吊起来他的手指独自练习,导致手指受伤,要注意这种极端的锻炼方法是极不可取的。
三、改善手指支撑力的措施
(一)手指重力练习
钢琴演奏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重力的正确使用,如同房子的地基。“盖房楼层越高,地基就要打的越深”,这个道理运用到钢琴演奏中,同样适用。钢琴学生学习中认识不到重力的存在,就不能进行正确分析理解钢琴演奏中所存在的客观性。手指重力和支撑力是互补的,互相依存的。钢琴演奏时,抬起手臂,使手臂自然下垂,当手臂下垂时要与琴键接触时,手指用力。刚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夸张的练习,不需要太多约束顾虑,就好像小孩刚开始蹒跚学步时,两只脚夸张重复的先后迈出,直到熟练自如后,才会思考先迈哪只脚,迈多远。钢琴练习亦是一样的道理,当学生学会正确触键、落键后,再根据不同作品对音量音色的不同要求,控制重力的层次。从手指、手腕、小臂、大臂、肩膀、大脑最后到整个身体。所运用的身体部位越多,演奏出的音量就越厚实、音色越饱满。要注意,各个部位正确地放松是完全使用到各个部分的基础,只有学会正确的放松,合理运用各个部位,才会使演奏既省力音色又自然,从而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二)保留音练习
从单音的保留练习,再到双音到三音,保留音练习能够很好的练习学习者肌肉的控制和手指独立性及击键深度。练习要点一是在抬起、落键的手指动作要注意保持手指独立,不允许有其他手指因为一根手指的牵动而抬起的现象,尤其注意观察4指5指的独立性。二是起、落动作必须鲜明果断。和重力练习一样,刚开始可以动作夸张一些,将手指抬大幅度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4指可能会抬起高度受限,这是正常现象,但也要尽力抬到最大高度,达到独立性练习效果。三是注意要自然的放松手型,轻微的拱起。慢速练习击键落指后要给学生培养松掉的好习惯,一定要在做到完全放松状态后再发出第二次落指的指令,如此重复。四是在做好以上基础后逐步加快速度,提高起,落动作的频率。一般教师都会像学生推荐《什密特手指练习》中的保持音的专项练习,例如17页带保持音和不带保持音的练习;35条,Do延长至四拍,在Do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其他四根手指依次抬起,并重复弹奏3542这四个音,从慢速到快速并努力做到手指高抬,反复快速练习后就会明显发现四根手指的独立性得到提高,且4指5指尤为明显。还有书中138条,看似简单,但练习时就会发现4指5指很难做到同时下键,这就需要演奏者通过反复练习,从慢练开始,使两根手指做到同时下键且力量相同,再进行加速弹奏,这即是对4指5指的考验和提升。 (三)非连奏练习
很多初学者甚至不合格的音乐教育者都会将非连奏和断奏相混淆,原因是非连奏和断奏演奏的音响效果听起来很相似,但实际的演奏中非连奏和断奏是有很大区别的。演奏非连音,要体会到把前臂的力量落到指尖,蓄力爆发。非连奏在钢琴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能力极其具有广泛,要求学生声音效果像一顆颗晶莹剔透的葡萄一样”,既音色饱满又具有颗粒性,譬如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充分运用了非连奏技巧,饱满清晰的音符,充分展现了肖邦对爱情的痴情与坚守。还有大量具有手指跑动性要求的练习曲和手指技巧很高的华彩片段等等,都需要运用非连奏技巧来进行演奏,学习这一弹奏方法需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强调抬指、指尖靠牢、快下键。抬指很好理解,手指高抬,起落动作明晰。但更重要的是态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孩子都出现懒于抬指的情况,而反复被家长催促提醒,使得抬指练习分外被动,这就需要在上课以及平时的训练中更多的像学生灌输抬指的重要性,让他们看到并感受到音调和音量的变化,从而发挥自身主动性进行抬指练习。指尖靠牢是第二步,对于初学者或者说幼儿,晃动的手型和松软无力的手指是通病,要做到手的协调,就需要大脑的意识。演奏者需有意识地做到手指放松而不瘫软,扎实而不紧张的下键。大脑发出意识到肩膀再用手臂的力量带动手腕最后到达手指,这是可以在不断练习的曲线发展中慢慢熟练进步的。最后一步快下键,其实是幼儿最难理解的一步,初学钢琴的幼儿平均年龄都在3-4周岁,大脑发育尚未健全,这就完全需要老师的带领下理解。脱离琴键,引导学生从游戏或者生活行为中感受,再回归主题,笔者认为是很好的启蒙教育方法。在学习前,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响亮的击掌,或者让学生演示自己如何用双手去拍打飞虫等等小互动,让学生自我感受一种用心汇聚力量,再瞬间爆发的小例子。有了这样的用力方式理解后,学生通常就能很好的理解了。这也是同理于练习中的前紧后松的手指状态。在非连奏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将手放在桌面上,教师抓住学生食指,先尖软下键,声音是微弱甚至是无声的,再坚定快速的下键,声音是厚重牢靠的。不仅会让学生意识到非连奏练习的重要性,也是一个自我检测手指力度和下键速度的好方法。学会非连奏弹奏方法是一系列手指运动技能的根本,需要反复练习,最后融入作品表现。
(四)连奏练习
根据定义是连贯一致的连奏,音与音之间没有缝隙,连贯流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连奏比作一场“走路接力”,连贯且轻松,第一个音下键站稳后,使重量转移传递“接力棒”到第二个音,就像接力中同时握住接力棒一样,要做到手指的放键抬指和下键弹琴在同一个发力点上完成,前后声音紧密无间且连贯自然。可以先从较好控制的2、3指上先开始练习连奏,两连音学好后再进行三个音、四个音、五个音的练习,刚开始练习时,最好也做到高抬手指,为了加强和改善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也使掌关节充分活动。要注意,不能因为急功近利,一味地让幼儿扑在钢琴键盘上练习,这样“闭门造车”,有时不仅达不到效果,过于枯燥的练习可能还会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适得其反。更需要的是打开孩子的视野,启发孩子对歌唱的想象,将音与音的连奏和连贯如歌相类比,让孩子边弹边唱,或者先听再弹,鼓励他们追求自己内心的音乐审美,这样远比孤立乏味的练习更受益。在课后,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欣赏音频视频,如肖邦、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和斯克里亚宾的音乐,都运用了歌唱的连奏方法来进行演奏,浪漫派时期很多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歌唱迷人的旋律是很好的音乐典范,也让孩子在聆听中树立了优美和谐动听的音乐歌唱性概念。
(五)跳音训练
跳音训练是一个很特别并且有趣的练习。在初学阶段学习跳音主要是训练指尖和手腕手臂的配合,我们常见的跳音奏法主要有三种,贴键跳音、手掌跳音和手腕跳音。这三种跳音的音乐表达不尽相同,触键方法也是大有区别的。单音跳音也就是贴着琴键进行弹奏,指尖反弹的力量促使这一弹奏的完成。这是弹奏单音跳音使用情况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琴键着火了,我们的手指碰到了“很烫的”、“正在燃烧的”琴键,要快速的抽离手指。学生就会很生动的理解了。在快速离开键面后再贴键以便准备下一个音的弹奏,要注意的是,弹奏后手腕立刻放松,避免声音僵硬。贴键跳音常用在小巧、欢快、轻盈的乐句当中,追求细腻轻盈的音色,例如《断奏练习曲》、《克罗地亚狂想曲》等。第二种手腕跳音,教师通常向学生形容成“啄木鸟”啄木头的感觉,将手掌和手指比作啄木鸟的头和嘴,营造出坚固的感觉,手腕就像啄木鸟的脖子,自然的放松,手臂如啄木鸟的身体,有相对的稳定性。也有老师将手腕跳音比作“拍皮球”,也是很生动形象的。手腕跳音应用于速度较快连续的旋律中,刚开始练习时,可能会出现指尖疼痛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积累感觉就会消失。手腕有一定支撑力度,和贴键跳音相比增加了音乐的机敏性和灵巧性。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才是我们要追求的音色,在灵动的音乐中得以体现。最后一种跳音,手臂跳音需要手臂发力参与演奏,有弹性控制地带动手指可以快速离键,触键速度快,对技术要求也相对比较高。
四、结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手指技巧的重要性贯穿钢琴学习的始终,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的根本。教师和家长的坚持与引导也尤为重要。技巧和音乐同样重要,但技巧是音乐的支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在钢琴演奏中是最能体现的,具备良好的技术支撑,是为将来各类艺术作品的诠释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
[2]邵义强,钢琴技巧指导法[M].北京:全音乐谱出版社,2010.
[3]周为民,钢琴演奏技术的形态分析[J].中国音乐【季刊】,2007(4)
[4]陈云仙,钢琴重量弹奏浅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1)
[5]赵屏国,我的钢琴教学经验总结[J].人民音乐,2015(02)
作者简介:
漆诗怡(1999-),女,湖北武汉人,就读于扬州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音乐教育专业;
张冰冰(1980-),女,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键盘乐器演奏与教学、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 《幼儿钢琴演奏中手指支撑力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20190950
关键词:钢琴教学;基础训练;生理原则;解决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幼儿演奏支撑力弱的表现
(一)折指问题
手指支撑力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折指问题,手指第一关节塌陷就是我们所说的折指。在笔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折指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学生演奏时,注意力无法集中,不够重视学习过程,造成手型塌陷。二是在弹奏时下键过于用力,并且下键后没有及时放松手指形成折指状态,下键过于使劲,笔者认为造成这局面的可从两个方面探析,一方面因为弹奏时间对于幼儿来说太长,导致不耐烦和心态急躁。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产生错误的认识,忽略了手指的放松,导致用力过度,追求下键的音量。在笔者同其他老师交流过程中发现,基本上每一位教学者面对折指问题的解决办法都不尽相同。不少老师在学生出现折指问题时,就立即干预演奏,要求学生自己放好手型,将手指勾成“小鱼钩”的样子,其实这类方法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不会唤起学生的自身能动性,甚至会造成对老师或者家长的依赖。最根本也是最彻底的方法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基本功练习开始,进行长期且规范的手指训练。
(二)重力运用不到位
钢琴演奏中,重力的运用与手指的支撑力密不可分。初学者刚接触钢琴时,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可以从手指 “落”这一动作来诠释。键盘上支撑的手指是用来承接住手臂自然下垂的重力,手指下垂的自然重力可以传送一定的动力支持手指的跑动,所以重力与支撑力共同存在于钢琴演奏中,两者息息相关。要遵循方向始终垂直向下的特点。当一个钢琴学习者从重力开始思考如何弹琴,才是真正开始了钢琴学习。一般在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带领学生找到“中央C”位置后,就会让学生模仿其动作——抬起小臂,手自然落下,这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下意识地运用重力在弹琴了,长此以往的的学习和训练后,演奏者能达到从大脑到大小臂最后再到手指的力量传送。在新接触一些学生时,笔者发现他们会为了完成之前老师所要求的 “正确的手型”,弹奏时间稍长,就会出现小臂酸痛后背僵硬、肩膀耸起等问题。这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还不利于音乐的表现,这即是重力运用不到位的表现。
二、手指支撑力问题原因分析
(一)生活习惯因素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据观察使用1、2、3指的频率更多、4指5指使用频率相对较少,手指的用法和使用力度也同样参差不齐。但如果钢琴演奏者因4指5指不够灵活而用其他手指代替弹奏,更是减少了4指5指的锻炼机会,不利于4指5指灵活度、弹奏力度的提高,更不利于手指的均衡发展。
(二)生理因素
从骨骼学的角度出发,人类1、2、3指是拥有独立的肌腱,而4指5指共用一个肌腱,导致4指灵活度、独立性最差,所能抬起高度也很受影响,中指是手指中最长的,在表演中应特别注意第一关节的凹陷。而小指是五根手指中最弱的手指,又和4指共用肌腱。每当弹奏时,下意识地会带动4指抬起。但在演奏中,展示旋律线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我们小指来完成。因此,在练习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观察5指是否是独立抬起。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因为想证实手指实践的独立性,用绳子吊起来他的手指独自练习,导致手指受伤,要注意这种极端的锻炼方法是极不可取的。
三、改善手指支撑力的措施
(一)手指重力练习
钢琴演奏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重力的正确使用,如同房子的地基。“盖房楼层越高,地基就要打的越深”,这个道理运用到钢琴演奏中,同样适用。钢琴学生学习中认识不到重力的存在,就不能进行正确分析理解钢琴演奏中所存在的客观性。手指重力和支撑力是互补的,互相依存的。钢琴演奏时,抬起手臂,使手臂自然下垂,当手臂下垂时要与琴键接触时,手指用力。刚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夸张的练习,不需要太多约束顾虑,就好像小孩刚开始蹒跚学步时,两只脚夸张重复的先后迈出,直到熟练自如后,才会思考先迈哪只脚,迈多远。钢琴练习亦是一样的道理,当学生学会正确触键、落键后,再根据不同作品对音量音色的不同要求,控制重力的层次。从手指、手腕、小臂、大臂、肩膀、大脑最后到整个身体。所运用的身体部位越多,演奏出的音量就越厚实、音色越饱满。要注意,各个部位正确地放松是完全使用到各个部分的基础,只有学会正确的放松,合理运用各个部位,才会使演奏既省力音色又自然,从而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二)保留音练习
从单音的保留练习,再到双音到三音,保留音练习能够很好的练习学习者肌肉的控制和手指独立性及击键深度。练习要点一是在抬起、落键的手指动作要注意保持手指独立,不允许有其他手指因为一根手指的牵动而抬起的现象,尤其注意观察4指5指的独立性。二是起、落动作必须鲜明果断。和重力练习一样,刚开始可以动作夸张一些,将手指抬大幅度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4指可能会抬起高度受限,这是正常现象,但也要尽力抬到最大高度,达到独立性练习效果。三是注意要自然的放松手型,轻微的拱起。慢速练习击键落指后要给学生培养松掉的好习惯,一定要在做到完全放松状态后再发出第二次落指的指令,如此重复。四是在做好以上基础后逐步加快速度,提高起,落动作的频率。一般教师都会像学生推荐《什密特手指练习》中的保持音的专项练习,例如17页带保持音和不带保持音的练习;35条,Do延长至四拍,在Do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其他四根手指依次抬起,并重复弹奏3542这四个音,从慢速到快速并努力做到手指高抬,反复快速练习后就会明显发现四根手指的独立性得到提高,且4指5指尤为明显。还有书中138条,看似简单,但练习时就会发现4指5指很难做到同时下键,这就需要演奏者通过反复练习,从慢练开始,使两根手指做到同时下键且力量相同,再进行加速弹奏,这即是对4指5指的考验和提升。 (三)非连奏练习
很多初学者甚至不合格的音乐教育者都会将非连奏和断奏相混淆,原因是非连奏和断奏演奏的音响效果听起来很相似,但实际的演奏中非连奏和断奏是有很大区别的。演奏非连音,要体会到把前臂的力量落到指尖,蓄力爆发。非连奏在钢琴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能力极其具有广泛,要求学生声音效果像一顆颗晶莹剔透的葡萄一样”,既音色饱满又具有颗粒性,譬如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充分运用了非连奏技巧,饱满清晰的音符,充分展现了肖邦对爱情的痴情与坚守。还有大量具有手指跑动性要求的练习曲和手指技巧很高的华彩片段等等,都需要运用非连奏技巧来进行演奏,学习这一弹奏方法需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强调抬指、指尖靠牢、快下键。抬指很好理解,手指高抬,起落动作明晰。但更重要的是态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孩子都出现懒于抬指的情况,而反复被家长催促提醒,使得抬指练习分外被动,这就需要在上课以及平时的训练中更多的像学生灌输抬指的重要性,让他们看到并感受到音调和音量的变化,从而发挥自身主动性进行抬指练习。指尖靠牢是第二步,对于初学者或者说幼儿,晃动的手型和松软无力的手指是通病,要做到手的协调,就需要大脑的意识。演奏者需有意识地做到手指放松而不瘫软,扎实而不紧张的下键。大脑发出意识到肩膀再用手臂的力量带动手腕最后到达手指,这是可以在不断练习的曲线发展中慢慢熟练进步的。最后一步快下键,其实是幼儿最难理解的一步,初学钢琴的幼儿平均年龄都在3-4周岁,大脑发育尚未健全,这就完全需要老师的带领下理解。脱离琴键,引导学生从游戏或者生活行为中感受,再回归主题,笔者认为是很好的启蒙教育方法。在学习前,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响亮的击掌,或者让学生演示自己如何用双手去拍打飞虫等等小互动,让学生自我感受一种用心汇聚力量,再瞬间爆发的小例子。有了这样的用力方式理解后,学生通常就能很好的理解了。这也是同理于练习中的前紧后松的手指状态。在非连奏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将手放在桌面上,教师抓住学生食指,先尖软下键,声音是微弱甚至是无声的,再坚定快速的下键,声音是厚重牢靠的。不仅会让学生意识到非连奏练习的重要性,也是一个自我检测手指力度和下键速度的好方法。学会非连奏弹奏方法是一系列手指运动技能的根本,需要反复练习,最后融入作品表现。
(四)连奏练习
根据定义是连贯一致的连奏,音与音之间没有缝隙,连贯流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连奏比作一场“走路接力”,连贯且轻松,第一个音下键站稳后,使重量转移传递“接力棒”到第二个音,就像接力中同时握住接力棒一样,要做到手指的放键抬指和下键弹琴在同一个发力点上完成,前后声音紧密无间且连贯自然。可以先从较好控制的2、3指上先开始练习连奏,两连音学好后再进行三个音、四个音、五个音的练习,刚开始练习时,最好也做到高抬手指,为了加强和改善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也使掌关节充分活动。要注意,不能因为急功近利,一味地让幼儿扑在钢琴键盘上练习,这样“闭门造车”,有时不仅达不到效果,过于枯燥的练习可能还会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适得其反。更需要的是打开孩子的视野,启发孩子对歌唱的想象,将音与音的连奏和连贯如歌相类比,让孩子边弹边唱,或者先听再弹,鼓励他们追求自己内心的音乐审美,这样远比孤立乏味的练习更受益。在课后,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欣赏音频视频,如肖邦、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和斯克里亚宾的音乐,都运用了歌唱的连奏方法来进行演奏,浪漫派时期很多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歌唱迷人的旋律是很好的音乐典范,也让孩子在聆听中树立了优美和谐动听的音乐歌唱性概念。
(五)跳音训练
跳音训练是一个很特别并且有趣的练习。在初学阶段学习跳音主要是训练指尖和手腕手臂的配合,我们常见的跳音奏法主要有三种,贴键跳音、手掌跳音和手腕跳音。这三种跳音的音乐表达不尽相同,触键方法也是大有区别的。单音跳音也就是贴着琴键进行弹奏,指尖反弹的力量促使这一弹奏的完成。这是弹奏单音跳音使用情况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琴键着火了,我们的手指碰到了“很烫的”、“正在燃烧的”琴键,要快速的抽离手指。学生就会很生动的理解了。在快速离开键面后再贴键以便准备下一个音的弹奏,要注意的是,弹奏后手腕立刻放松,避免声音僵硬。贴键跳音常用在小巧、欢快、轻盈的乐句当中,追求细腻轻盈的音色,例如《断奏练习曲》、《克罗地亚狂想曲》等。第二种手腕跳音,教师通常向学生形容成“啄木鸟”啄木头的感觉,将手掌和手指比作啄木鸟的头和嘴,营造出坚固的感觉,手腕就像啄木鸟的脖子,自然的放松,手臂如啄木鸟的身体,有相对的稳定性。也有老师将手腕跳音比作“拍皮球”,也是很生动形象的。手腕跳音应用于速度较快连续的旋律中,刚开始练习时,可能会出现指尖疼痛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积累感觉就会消失。手腕有一定支撑力度,和贴键跳音相比增加了音乐的机敏性和灵巧性。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才是我们要追求的音色,在灵动的音乐中得以体现。最后一种跳音,手臂跳音需要手臂发力参与演奏,有弹性控制地带动手指可以快速离键,触键速度快,对技术要求也相对比较高。
四、结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手指技巧的重要性贯穿钢琴学习的始终,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的根本。教师和家长的坚持与引导也尤为重要。技巧和音乐同样重要,但技巧是音乐的支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在钢琴演奏中是最能体现的,具备良好的技术支撑,是为将来各类艺术作品的诠释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
[2]邵义强,钢琴技巧指导法[M].北京:全音乐谱出版社,2010.
[3]周为民,钢琴演奏技术的形态分析[J].中国音乐【季刊】,2007(4)
[4]陈云仙,钢琴重量弹奏浅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1)
[5]赵屏国,我的钢琴教学经验总结[J].人民音乐,2015(02)
作者简介:
漆诗怡(1999-),女,湖北武汉人,就读于扬州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音乐教育专业;
张冰冰(1980-),女,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键盘乐器演奏与教学、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 《幼儿钢琴演奏中手指支撑力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2019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