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而现代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农户作为一个小生产者,自身的积累能力有限,因此,其收入的增加离不开农业贷款。目前农户贷款效益不高已经影响到农村金融健康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综合来看,造成农户贷款效益不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二元经济体制、贷款结构、农户自身和外界因素四个方面。为此。提高农户贷款效益,需要政府、银行和农户共同努力。
[关键词]农户,贷款效益,原因,二元经济体制,贷款结构,自然灾害,市场变化
[中图分类号]F83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80-03
[作者简介]田国英(1975-),男,山西五台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臧日宏(1963-),男,北京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一个重要使命: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那么,现状如何呢?从一年期农业贷款来看,1993年~2009年从1720.23亿元提高到21623.亿元,增长了11 57倍,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21.6元提高到5153元,仅仅增长了4.59倍。虽然农业贷款并不完全等同于农户获得的贷款,但这个巨大差距仍然显示出这样一个现实:农民收入的增速远远落后于农村金融的发展速度。当然,农业贷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农村金融,但现实差距足以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那么,造成农户贷款效益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呢?综合来看主要有四个:一是二元经济体制原因;二是贷款结构原因;三是农户自身原因;四是外界原因。
一、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农业贷款转化为农民收入的效益不高
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城乡金融市场分割严重。不仅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城市占有金融资源较大的份额,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仍然没有扭转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转移这样一种趋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依然是“抽水机”,把农村资金更多地转向城市,这直接导致农村借贷市场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有限,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贷款与收入存在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在不同经济增长周期有不同的表现。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例,产出受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数量的影响,在农村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理论上只要获得足够多的资本,农民就能获得更多收入。但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使得农业贷款不能顺利转化为农户可利用的资本。现阶段,虽然农民进城务工已经消除了户籍障碍,但真正的同工同酬还很难实现,农民工的收入与待遇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中,由于二元经济体制影响,资本所获得的收入远高于劳动力所获得的收入份额,即在我国现阶段,资本所获得的收入份额高于劳动力。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资本占有了劳动力的生产剩余。因此,社会上的强势团体会利用各种机会获得更多资本。农业贷款包括涉农企业贷款以及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农业生产集体经济组织五个类型,其中涉农国有企业贷款最多,但企业的逐利性使得这些央企把农业贷款投向诸多非农领域,农业贷款中真正投放到农户手里的并不多。农业贷款并不能等同于农户贷款,贷款增加速度远超农户收入增长速度也就很容易理解。
二、农户贷款结构不合理减弱了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
目前农户贷款中生活性借贷比重不断加大,而对收入促进作用较强的生产性贷款日渐减少(见表1),间接减弱了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从表2来看,户均收入与户均贷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变化。在2002年以前,户均纯收入与户均贷款额都在稳步上升;但在2002年~2006年间,户均贷款额还在上升,而户均纯收入则在下降;2006年之后,虽然二者都在增长,但户均贷款额的增速远远超过户均纯收入的增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表1户均贷款额中生产性借贷与生活性借贷比重的变化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在2002年,生活性贷款需求超过生产性贷款,此后虽然每年的贷款额度在增长,但在大多数年份生活性贷款占到农户贷款额中的大头,2006年生活性贷款明显高于生产性贷款。正是因为农户的消费性贷款增加,使得农户的生产性贷款减少,最终使得农户的收入增长乏力。相关研究证实,生产性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是生活性贷款的3倍。
三、农户自身能力不足使其在生产经营中难免决策失误
农户作为一个小生产者,是生产与生活的统一体,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户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而有限的收入使得农户难以在生产和生活需要之间做出最有效的决策,也就是说,有限理性使得农户不可能在涉及生产经营决策时不犯错误。农户自身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农户自身素质不高,盲目贷款导致经验失败;二是农户作为一个普通人,其某些思维习惯决定了很多决策失误是难以避免的。
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产性借贷由于自然灾害、市场或者自身经营能力不足导致经营失败。农户经营中的自然与市场因素类似于测量误差,难以避免,农户自身在多数情况下无能为力,而由于自身经营能力所致的经营失败则属于测量错误,是可以预防和消除的,如果农户没有做好足够的经营准备就仓促贷款,其经营成果就很难得到保证。
既然如此,农户为什么还一直强调贷款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呢?这就需要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对农户进行分析。在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有时候给病人开的药被称之为安慰剂,这种药不含有任何药物成分,或者只是一些基本的镇痛片之类的简单药物,只是医生告诉病人他吃上这种药症状就会缓解,而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服用这种药后感觉很好,有人甚至会对这种药产生依赖性,但靠这些安慰剂无法真正治愈心理疾病,只有找到病人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最终治愈这种心理疾病。
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心理病人对安慰剂的需求,虽然实质上安慰剂对心理病人的症状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它满足了病人治病必须吃药这样一个逻辑。相当数量的农户通过贷款促进了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最终脱贫致富,而众多媒体也在积极宣传贷款对于农户致富的重要性,基于代表性与便利性启发式偏差的影响,大部分农户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弱于那些获得贷款的人,只是因为缺乏得到贷款这个契机才使自己没有摆脱贫困。于是,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建立在这样一个逻辑上,要想致富就需要贷款。
[关键词]农户,贷款效益,原因,二元经济体制,贷款结构,自然灾害,市场变化
[中图分类号]F83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80-03
[作者简介]田国英(1975-),男,山西五台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臧日宏(1963-),男,北京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一个重要使命: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那么,现状如何呢?从一年期农业贷款来看,1993年~2009年从1720.23亿元提高到21623.亿元,增长了11 57倍,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21.6元提高到5153元,仅仅增长了4.59倍。虽然农业贷款并不完全等同于农户获得的贷款,但这个巨大差距仍然显示出这样一个现实:农民收入的增速远远落后于农村金融的发展速度。当然,农业贷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农村金融,但现实差距足以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那么,造成农户贷款效益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呢?综合来看主要有四个:一是二元经济体制原因;二是贷款结构原因;三是农户自身原因;四是外界原因。
一、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农业贷款转化为农民收入的效益不高
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城乡金融市场分割严重。不仅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城市占有金融资源较大的份额,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仍然没有扭转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转移这样一种趋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依然是“抽水机”,把农村资金更多地转向城市,这直接导致农村借贷市场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有限,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贷款与收入存在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在不同经济增长周期有不同的表现。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例,产出受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数量的影响,在农村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理论上只要获得足够多的资本,农民就能获得更多收入。但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使得农业贷款不能顺利转化为农户可利用的资本。现阶段,虽然农民进城务工已经消除了户籍障碍,但真正的同工同酬还很难实现,农民工的收入与待遇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中,由于二元经济体制影响,资本所获得的收入远高于劳动力所获得的收入份额,即在我国现阶段,资本所获得的收入份额高于劳动力。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资本占有了劳动力的生产剩余。因此,社会上的强势团体会利用各种机会获得更多资本。农业贷款包括涉农企业贷款以及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农业生产集体经济组织五个类型,其中涉农国有企业贷款最多,但企业的逐利性使得这些央企把农业贷款投向诸多非农领域,农业贷款中真正投放到农户手里的并不多。农业贷款并不能等同于农户贷款,贷款增加速度远超农户收入增长速度也就很容易理解。
二、农户贷款结构不合理减弱了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
目前农户贷款中生活性借贷比重不断加大,而对收入促进作用较强的生产性贷款日渐减少(见表1),间接减弱了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从表2来看,户均收入与户均贷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变化。在2002年以前,户均纯收入与户均贷款额都在稳步上升;但在2002年~2006年间,户均贷款额还在上升,而户均纯收入则在下降;2006年之后,虽然二者都在增长,但户均贷款额的增速远远超过户均纯收入的增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表1户均贷款额中生产性借贷与生活性借贷比重的变化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在2002年,生活性贷款需求超过生产性贷款,此后虽然每年的贷款额度在增长,但在大多数年份生活性贷款占到农户贷款额中的大头,2006年生活性贷款明显高于生产性贷款。正是因为农户的消费性贷款增加,使得农户的生产性贷款减少,最终使得农户的收入增长乏力。相关研究证实,生产性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是生活性贷款的3倍。
三、农户自身能力不足使其在生产经营中难免决策失误
农户作为一个小生产者,是生产与生活的统一体,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户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而有限的收入使得农户难以在生产和生活需要之间做出最有效的决策,也就是说,有限理性使得农户不可能在涉及生产经营决策时不犯错误。农户自身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农户自身素质不高,盲目贷款导致经验失败;二是农户作为一个普通人,其某些思维习惯决定了很多决策失误是难以避免的。
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产性借贷由于自然灾害、市场或者自身经营能力不足导致经营失败。农户经营中的自然与市场因素类似于测量误差,难以避免,农户自身在多数情况下无能为力,而由于自身经营能力所致的经营失败则属于测量错误,是可以预防和消除的,如果农户没有做好足够的经营准备就仓促贷款,其经营成果就很难得到保证。
既然如此,农户为什么还一直强调贷款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呢?这就需要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对农户进行分析。在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有时候给病人开的药被称之为安慰剂,这种药不含有任何药物成分,或者只是一些基本的镇痛片之类的简单药物,只是医生告诉病人他吃上这种药症状就会缓解,而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服用这种药后感觉很好,有人甚至会对这种药产生依赖性,但靠这些安慰剂无法真正治愈心理疾病,只有找到病人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最终治愈这种心理疾病。
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心理病人对安慰剂的需求,虽然实质上安慰剂对心理病人的症状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它满足了病人治病必须吃药这样一个逻辑。相当数量的农户通过贷款促进了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最终脱贫致富,而众多媒体也在积极宣传贷款对于农户致富的重要性,基于代表性与便利性启发式偏差的影响,大部分农户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弱于那些获得贷款的人,只是因为缺乏得到贷款这个契机才使自己没有摆脱贫困。于是,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建立在这样一个逻辑上,要想致富就需要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