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帮她插上致富翅膀
30年前,李艳家境贫穷,上有患精神病的婆婆,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全家仅靠丈夫干临时工的收入生活。过年过节别人家能包顿饺子吃上肉,而她家的孩子只能靠几片油炸的馒头干解馋。每当这个时候,她心里就像针扎一样难过,怎么就不能靠自己的劳动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艳听说外地一个原本很穷的村子由于村民搞起了饲养业都富了起来。望着一贫如洗的家,她下定决心:干!我也要靠自已的双手改变贫穷面貌。很少出门的李艳带上家中仅有的300元现金和路上吃的馒头,只身来到开封的一个县城集市,用带来的钱买了6头小猪。6只猪崽有60千克重,她用竹笼把猪仔背到5公里外的长途汽车站,连夜赶回家。
李艳把猪崽当作自已的孩子一样精心饲养。为了照顾猪仔,她不分白天黑夜,就是吃饭也端个碗看着它们吃。当时她的小女儿才两岁多,有一天晚上孩子睡着以后,李艳拉着架子车到15公里外的地方拉饲料,凌晨回来一看,床上的孩子不见了,当时她急得汗珠直掉,找来找去,发现一身是土的女儿在床下面睡得正香,脸上还挂着泪珠。到了年底,6头长大的猪一共卖了5000多元钱,没有白辛苦,李艳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她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些钱,又买回了100头猪崽喂养。有一天,她发现猪崽食欲不太好,当天晚上就躺倒了十几头。李艳心急如焚,连夜徒步3公里去找兽医。兽医来了一看说是猪瘟……这次的损失太惨重了,李艳坐在猪舍痛哭一场。
惨痛的教训使李艳意识到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要想养好猪没有技术怎么行呢?从此,认字不多的李艳床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养殖书籍,她边干边学,有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一遍看不懂就多看几遍,再看不懂就向人求教。她得知郑州市畜牧研究所有养猪方面的资深专家,便带了两个玉米面饼子边打听边找到研究所。研究所的专家工作繁忙,她就在门口一天一天地等,最终把他们请到了养猪场。她还跑到几百里外的养殖场,帮着别人打扫猪舍、配饲料,边干活边学习。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李艳的养猪技术日臻成熟,2006年10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她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培训班。
毅力促她实现致富梦想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养殖技术,李艳在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先后到武汉、广东、北京等地考察引进优良种猪。头一次出远门,到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经费不多,她经常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到广东去购买种猪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大雨,这批种猪平均1万多元1头,拉猪的车子行驶不到20公里就坏了,因天气寒冷和换车受惊吓,种猪躺倒了十几头。十几万元顷刻间成了泡影,望着死了的猪,李艳难受极了,她流着眼泪跑到路边拦车,终于有个货车司机停了下来。
李艳的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养猪的技术也越来越高,名声也越传越远,有些饲养户不远千里来向她求教。知道养殖艰辛的李艳总是热情接待他们,让他们住在养殖场参观学习。她还与村委会合作举办养猪学习班,自己亲自授课,将养猪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四乡八邻的养猪户只要有了困难求她,她就会亲自上门在现场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村民们对李艳的意见比对专家教授的话还信服,因专家教授谈的多是大道理,李艳讲的都是具体做法。开封有个饲养户的猪生病了,找了不少专家,吃过几千元的药就是不见效果,他慕名来找李艳,想把死马当成活马医。李艳认真了解病猪的症状后,跟他讲,你到药店买什么药,猪一吃包好。他半信半疑,才十几元1盒的药真能治好猪病?结果,猪吃完李艳推荐的药,第三天又欢实起来,这个饲养户高兴得逢人就说:“李艳真是神了!”
没有多少文化的李艳,凭着自己精湛的养猪技术,走上了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的讲台,成为大学里的客座教授。
看到李艳养猪致富,村里的几十户人家先后开始了养猪。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间,村里上千头的养猪场就达到8个,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目前,李艳已拥有一个种猪场和两个商品猪场,每年出栏商品猪2万头,年销售收入1600余万元。为了更好地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李艳于2004年3月创办了“为农养猪合作社”,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的影响力很大,发展速度极快,养殖社员已经由成立之初的十几个发展到目前的500多个。
规模养殖强村富民
为增强养猪的凝聚力,李艳的养猪合作社建立和完善了“三大运行机制”,一是零利润无偿服务机制。合作社以大型饮料厂、兽药厂和技术部门为支撑,免费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二是信用借款机制。合作社出部分资金与其他农户的闲散资金一起在农村信用社设立担保基金,免费为规模养殖户和有养殖积极性但资金短缺的贫困社员提供担保贷款,有效地解决了社员生产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实行合理分配机制。合作社对营销利润,实行合理、公开分配,除提取一定量的公积金、培训基金、风险基金外,其余利润对社员实行按股分红。合作社促进了农民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业发展,提高了农民产品商品化程度,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
谈到今后的打算,李艳说,她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无公害养殖,下一步要向养绿色猪和有机猪过渡。她指着养殖场旁边1个50亩的大院说,那是她们的放养基地,里面长满了青草,猪在里面自由活动,自由觅食,可以提高猪肉的品质。她还自豪地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食用了我们的猪肉呢!现在养猪利润很薄,我们下一步是提高品质和质量的竞争力,与科研部门密切结合,寻求科学配方,养健康猪、低脂猪,只有依靠科学管理,提高肉品质量,养殖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我们还准备在发展绿色养猪的同时,打出品牌,走进城市,开绿色肉食品连锁店。她还说,目前养殖场正在筹建大型沼气池,以后计划利用沼渣沼液种植蔬菜,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
30多年来,李艳通过打拼,自己走上了致富路,也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她救助过8个失学的少年、两个病危的儿童和26个孤寡老人,社会救助捐款及捐物折合人民币达30多万元。到了节假日,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去看望那些孤寡老人和救助过的孩子。
李艳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成长为万头猪场的场长和拥有558个养殖社员的合作社社长,靠的是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她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养猪户的赞赏,也获得很多荣誉,先后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全国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河南省十大农民女状元”。对于这些荣誉,李艳只是淡淡一笑。她说:以前养猪啥都不懂,现在有了技术,加上国家政策好,养猪不仅有补贴,还上了保险,养猪的劲头当然越来越大,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59号河南科技报社邮编:450008)
30年前,李艳家境贫穷,上有患精神病的婆婆,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全家仅靠丈夫干临时工的收入生活。过年过节别人家能包顿饺子吃上肉,而她家的孩子只能靠几片油炸的馒头干解馋。每当这个时候,她心里就像针扎一样难过,怎么就不能靠自己的劳动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艳听说外地一个原本很穷的村子由于村民搞起了饲养业都富了起来。望着一贫如洗的家,她下定决心:干!我也要靠自已的双手改变贫穷面貌。很少出门的李艳带上家中仅有的300元现金和路上吃的馒头,只身来到开封的一个县城集市,用带来的钱买了6头小猪。6只猪崽有60千克重,她用竹笼把猪仔背到5公里外的长途汽车站,连夜赶回家。
李艳把猪崽当作自已的孩子一样精心饲养。为了照顾猪仔,她不分白天黑夜,就是吃饭也端个碗看着它们吃。当时她的小女儿才两岁多,有一天晚上孩子睡着以后,李艳拉着架子车到15公里外的地方拉饲料,凌晨回来一看,床上的孩子不见了,当时她急得汗珠直掉,找来找去,发现一身是土的女儿在床下面睡得正香,脸上还挂着泪珠。到了年底,6头长大的猪一共卖了5000多元钱,没有白辛苦,李艳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她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些钱,又买回了100头猪崽喂养。有一天,她发现猪崽食欲不太好,当天晚上就躺倒了十几头。李艳心急如焚,连夜徒步3公里去找兽医。兽医来了一看说是猪瘟……这次的损失太惨重了,李艳坐在猪舍痛哭一场。
惨痛的教训使李艳意识到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要想养好猪没有技术怎么行呢?从此,认字不多的李艳床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养殖书籍,她边干边学,有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一遍看不懂就多看几遍,再看不懂就向人求教。她得知郑州市畜牧研究所有养猪方面的资深专家,便带了两个玉米面饼子边打听边找到研究所。研究所的专家工作繁忙,她就在门口一天一天地等,最终把他们请到了养猪场。她还跑到几百里外的养殖场,帮着别人打扫猪舍、配饲料,边干活边学习。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李艳的养猪技术日臻成熟,2006年10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她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培训班。
毅力促她实现致富梦想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养殖技术,李艳在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先后到武汉、广东、北京等地考察引进优良种猪。头一次出远门,到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经费不多,她经常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到广东去购买种猪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大雨,这批种猪平均1万多元1头,拉猪的车子行驶不到20公里就坏了,因天气寒冷和换车受惊吓,种猪躺倒了十几头。十几万元顷刻间成了泡影,望着死了的猪,李艳难受极了,她流着眼泪跑到路边拦车,终于有个货车司机停了下来。
李艳的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养猪的技术也越来越高,名声也越传越远,有些饲养户不远千里来向她求教。知道养殖艰辛的李艳总是热情接待他们,让他们住在养殖场参观学习。她还与村委会合作举办养猪学习班,自己亲自授课,将养猪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四乡八邻的养猪户只要有了困难求她,她就会亲自上门在现场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村民们对李艳的意见比对专家教授的话还信服,因专家教授谈的多是大道理,李艳讲的都是具体做法。开封有个饲养户的猪生病了,找了不少专家,吃过几千元的药就是不见效果,他慕名来找李艳,想把死马当成活马医。李艳认真了解病猪的症状后,跟他讲,你到药店买什么药,猪一吃包好。他半信半疑,才十几元1盒的药真能治好猪病?结果,猪吃完李艳推荐的药,第三天又欢实起来,这个饲养户高兴得逢人就说:“李艳真是神了!”
没有多少文化的李艳,凭着自己精湛的养猪技术,走上了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的讲台,成为大学里的客座教授。
看到李艳养猪致富,村里的几十户人家先后开始了养猪。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间,村里上千头的养猪场就达到8个,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目前,李艳已拥有一个种猪场和两个商品猪场,每年出栏商品猪2万头,年销售收入1600余万元。为了更好地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李艳于2004年3月创办了“为农养猪合作社”,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的影响力很大,发展速度极快,养殖社员已经由成立之初的十几个发展到目前的500多个。
规模养殖强村富民
为增强养猪的凝聚力,李艳的养猪合作社建立和完善了“三大运行机制”,一是零利润无偿服务机制。合作社以大型饮料厂、兽药厂和技术部门为支撑,免费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二是信用借款机制。合作社出部分资金与其他农户的闲散资金一起在农村信用社设立担保基金,免费为规模养殖户和有养殖积极性但资金短缺的贫困社员提供担保贷款,有效地解决了社员生产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实行合理分配机制。合作社对营销利润,实行合理、公开分配,除提取一定量的公积金、培训基金、风险基金外,其余利润对社员实行按股分红。合作社促进了农民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业发展,提高了农民产品商品化程度,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
谈到今后的打算,李艳说,她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无公害养殖,下一步要向养绿色猪和有机猪过渡。她指着养殖场旁边1个50亩的大院说,那是她们的放养基地,里面长满了青草,猪在里面自由活动,自由觅食,可以提高猪肉的品质。她还自豪地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食用了我们的猪肉呢!现在养猪利润很薄,我们下一步是提高品质和质量的竞争力,与科研部门密切结合,寻求科学配方,养健康猪、低脂猪,只有依靠科学管理,提高肉品质量,养殖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我们还准备在发展绿色养猪的同时,打出品牌,走进城市,开绿色肉食品连锁店。她还说,目前养殖场正在筹建大型沼气池,以后计划利用沼渣沼液种植蔬菜,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
30多年来,李艳通过打拼,自己走上了致富路,也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她救助过8个失学的少年、两个病危的儿童和26个孤寡老人,社会救助捐款及捐物折合人民币达30多万元。到了节假日,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去看望那些孤寡老人和救助过的孩子。
李艳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成长为万头猪场的场长和拥有558个养殖社员的合作社社长,靠的是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她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养猪户的赞赏,也获得很多荣誉,先后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全国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河南省十大农民女状元”。对于这些荣誉,李艳只是淡淡一笑。她说:以前养猪啥都不懂,现在有了技术,加上国家政策好,养猪不仅有补贴,还上了保险,养猪的劲头当然越来越大,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59号河南科技报社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