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受封建贞洁观念压制的女性千千万万,为何祥林嫂的命运显得如此让人叹惋?笔者认为,主要是源于祥林嫂对造成自己不幸命运的封建“贞洁”观念的怀疑与抗争。她在鲁镇这个“误入的世界”不断强化其“罪感”的过程中,逐渐接受自我“失贞”的惩罚,生存的无意识又召唤她去质疑。外在强化与内心质疑形成巨大的漩流,让祥林嫂沉溺于两种对立意识的矛盾中,丧失了辨别能力,进而失去了对生存的渴望。
因此,可以说鲁镇强化了祥林嫂“再嫁”的罪过,并宣判这种罪过无法赎清。祥林嫂对贞洁观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尽管她试图用人类最无意识的原始“生存”欲望去消解它,淡化封建礼教强加在她身上的“罪感”,但是伴随着贞洁观念对她“来世”意念(死后世界)的摧毁,祥林嫂终于感到再嫁的“罪恶”与“惩罚”,无法逃避也无法反抗,最终怀着对死亡的恐惧而丧失了生存能力。可以说,祥林嫂的悲剧就在于她被强加了本来不应属于她的恐惧,误入的世界更显出她抗争的卑微和挣扎的无助!
一、被掐灭的生存火焰
祥林嫂对生存的强烈渴望是自始而终的,从她逃婚到再嫁的反抗,乃至孩子死后却仍然坚强地到鲁镇谋生,都说明她内在的倔强与坚韧,然而她却因为捐了门槛之后仍旧不能参加“祝福”。彻底失去生活的信心。课堂学习谈论祥林嫂死亡原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提到祥林嫂太较真,她要是什么都不想,就烧火做饭,也还不至于沦为乞丐。诚然,这也是惟一体面生存的办法。祥林嫂试图如此默然忍受,但是最终未能实现。文化或者思想意识所造成的“影响的焦虑”,学生难以体会。不仅学生不能理解,祥林嫂本身也存在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认同过程。当影响的焦虑进而表现为周围强大的环境认同时。就会大幅度地逼仄自我意识空间,强化甚至于逼迫个体接受。个体内心逐渐认同与步步质疑的对抗,也正体现封建礼教观念摧毁人性的残酷之处。
中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宋代以后,贞洁观念成为评判妇女的重要砝码。现实生活中,人们接受程度不同,进而体现为不同的行为方式。对于教育层次较低的劳动妇女而言,贞洁观念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如文中所言,寡妇再嫁时“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不管怎样,当再婚成为事实之后,多数人像祥林嫂再嫁贺老六一样,最终安分接受现实生存的状况,并不会因此衍生罪感。“生存”的本能抵制“文化”的效应。只有少数受贞洁思想影响很深的女性(多为书香门第女子),由于从小耳濡目染,会将这种观念融入自身生存信念。以死相抗。
祥林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她接受了不该属于她的悲剧。重回鲁镇的祥林嫂在现实生活里,因为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只能选择以“接受”面对各类人的歧视,包括四婶拒绝她参与祭祀。因此,回鲁镇后,第二年的祝福,“祥林嫂除了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仅仅以沉浸于对儿子阿毛的回忆中,打发无聊的时间。求生的本能消解了负面意识的影响。然而柳妈的鬼神世界彻底摧毁了她生存的渴望。
祥林嫂的悲剧之处,就在于以她的生存环境而言,她不应该为贞洁意识付出生命代价,她却在这两种边缘意识之间游走,最终悲剧地成为牺牲品,并因此终日生活在“活”与“死”的两难抉择中。与存在的痛苦相比,未知的死亡世界则更让她难以想象。这种想象的恐惧或者“惩罚”最终扼杀了其生命的火焰。
二、罪感意识的强化直至扼杀
鲁镇的力量强加给了祥林嫂“不贞”的“罪感”,并剥夺了她社会上除了生存之外的所有名誉。这种力量既体现为再回鲁镇时,人们对她的风言冷语,鄙视和嘲笑;也体现为鲁四老爷家“祝福”仪式对祥林嫂的拒绝。尤其是后者,四叔四婶是祥林嫂的东家,也是鲁镇最权威的人,他家可以说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四叔四婶的思想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包括对鬼神世界的看法。虽然,祥林嫂再回鲁镇之时,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恶”,无意识的祥林嫂还是像以前那样去从事祭祀。四婶的拒绝从外在强加或者深化了她的罪感。
祥林嫂试图以消极的态度来抵制心灵的创伤。而柳妈对死后生活的描述,却大大动摇了她的生存信念。她的沉默忍受并不代表“罪感”都成为过去,“失贞”的过失还将使自己遭受不可知的刑罚。中国远古宗教“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又总认为自己亲人的鬼魂或自己部落首领的鬼魂最能保护自己”,于是祭祀由一般的鬼魂祭祀逐渐演变为祖先崇拜。祥林嫂被禁止参与祝福,已经明示她失去了受神灵庇护的权力。然而,柳妈对地狱生活的描述,却让她在心理上陷入了“受罚”的恐惧之中。亲人不仅不能庇护自己,反而成为死后受罪的本因。死不是一个简单的终结,并且还意味着无穷元尽的比活着更痛苦的开始。于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祥林嫂企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给庙里捐门槛似乎能够给这个孤独无依的妇女带来一丝希望。祥林嫂用两年的积蓄捐了门槛。她怀着“坦然”的心情,“重生”的喜悦参与祝福时,四婶慌慌张张的一声断喝,彻底毁灭了她的希望。参与祝福祭祀的再次被拒绝,从社会高度再度宣判她的罪恶是无法赎清,她仍将为自己的“不贞”付出不可知的代价。如此而言,她必将独自面对无法预知的恐惧。
可以说对未来的恐惧彻底毁灭祥林嫂“生存”的意志。她内心又在不断质疑着鲁镇所相信的鬼神思想。而她的质疑更大程度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之上。在这个环境里没有人会认为她无罪,而祥林嫂又固执地坚守在这个环境中,企图在这个给予她罪感意识的地方获得重新审判的机会。惟一一点希望,就是“我”。祥林嫂数年之后还在糾缠着这个问题无法自拔,就算“我”说没有灵魂,难道就能让祥林嫂彻底相信吗?正是这种相信与质疑才更显出祥林嫂的可怜与可悲!
所以,祥林嫂,这个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应该在蒙昧之中平静地生活的劳动妇女,却在封建文化的接受中逐渐丧失了生命的活力,承受了原本不应该属于她意识范畴的恐惧。她对“鲁镇”这个世界强加的惩罚给予“漠视”和“忍受”,这本身就是一种接受的姿态,当这个世界又强加给她关于未知的“惩罚”时,她试图反抗了,结果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重的“无物之阵”。谁能够给她新生的希望呢?内心怀着未知恐惧等待着鬼神世界的审判,这难道不像是卡夫卡《审判》中那位莫名其妙地被定了罪。从此改变了生活的主人公吗?至少从这点而言。祥林嫂自身对死亡的恐惧远远大过她所能承受的生存苦难。这许许多多她来鲁镇之后才知道的事情彻底地毁灭了她的幸福。可以说,祥林嫂的悲剧也在于无文化,她所仰慕的封建文化却最终成为了扼杀她生命的根源。因此,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逐渐接受的过程也正,体现了作者对“贞洁”观念戕害活生生的人的悲痛与深沉之愦恨!
因此,可以说鲁镇强化了祥林嫂“再嫁”的罪过,并宣判这种罪过无法赎清。祥林嫂对贞洁观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尽管她试图用人类最无意识的原始“生存”欲望去消解它,淡化封建礼教强加在她身上的“罪感”,但是伴随着贞洁观念对她“来世”意念(死后世界)的摧毁,祥林嫂终于感到再嫁的“罪恶”与“惩罚”,无法逃避也无法反抗,最终怀着对死亡的恐惧而丧失了生存能力。可以说,祥林嫂的悲剧就在于她被强加了本来不应属于她的恐惧,误入的世界更显出她抗争的卑微和挣扎的无助!
一、被掐灭的生存火焰
祥林嫂对生存的强烈渴望是自始而终的,从她逃婚到再嫁的反抗,乃至孩子死后却仍然坚强地到鲁镇谋生,都说明她内在的倔强与坚韧,然而她却因为捐了门槛之后仍旧不能参加“祝福”。彻底失去生活的信心。课堂学习谈论祥林嫂死亡原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提到祥林嫂太较真,她要是什么都不想,就烧火做饭,也还不至于沦为乞丐。诚然,这也是惟一体面生存的办法。祥林嫂试图如此默然忍受,但是最终未能实现。文化或者思想意识所造成的“影响的焦虑”,学生难以体会。不仅学生不能理解,祥林嫂本身也存在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认同过程。当影响的焦虑进而表现为周围强大的环境认同时。就会大幅度地逼仄自我意识空间,强化甚至于逼迫个体接受。个体内心逐渐认同与步步质疑的对抗,也正体现封建礼教观念摧毁人性的残酷之处。
中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宋代以后,贞洁观念成为评判妇女的重要砝码。现实生活中,人们接受程度不同,进而体现为不同的行为方式。对于教育层次较低的劳动妇女而言,贞洁观念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如文中所言,寡妇再嫁时“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不管怎样,当再婚成为事实之后,多数人像祥林嫂再嫁贺老六一样,最终安分接受现实生存的状况,并不会因此衍生罪感。“生存”的本能抵制“文化”的效应。只有少数受贞洁思想影响很深的女性(多为书香门第女子),由于从小耳濡目染,会将这种观念融入自身生存信念。以死相抗。
祥林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她接受了不该属于她的悲剧。重回鲁镇的祥林嫂在现实生活里,因为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只能选择以“接受”面对各类人的歧视,包括四婶拒绝她参与祭祀。因此,回鲁镇后,第二年的祝福,“祥林嫂除了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仅仅以沉浸于对儿子阿毛的回忆中,打发无聊的时间。求生的本能消解了负面意识的影响。然而柳妈的鬼神世界彻底摧毁了她生存的渴望。
祥林嫂的悲剧之处,就在于以她的生存环境而言,她不应该为贞洁意识付出生命代价,她却在这两种边缘意识之间游走,最终悲剧地成为牺牲品,并因此终日生活在“活”与“死”的两难抉择中。与存在的痛苦相比,未知的死亡世界则更让她难以想象。这种想象的恐惧或者“惩罚”最终扼杀了其生命的火焰。
二、罪感意识的强化直至扼杀
鲁镇的力量强加给了祥林嫂“不贞”的“罪感”,并剥夺了她社会上除了生存之外的所有名誉。这种力量既体现为再回鲁镇时,人们对她的风言冷语,鄙视和嘲笑;也体现为鲁四老爷家“祝福”仪式对祥林嫂的拒绝。尤其是后者,四叔四婶是祥林嫂的东家,也是鲁镇最权威的人,他家可以说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四叔四婶的思想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包括对鬼神世界的看法。虽然,祥林嫂再回鲁镇之时,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恶”,无意识的祥林嫂还是像以前那样去从事祭祀。四婶的拒绝从外在强加或者深化了她的罪感。
祥林嫂试图以消极的态度来抵制心灵的创伤。而柳妈对死后生活的描述,却大大动摇了她的生存信念。她的沉默忍受并不代表“罪感”都成为过去,“失贞”的过失还将使自己遭受不可知的刑罚。中国远古宗教“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又总认为自己亲人的鬼魂或自己部落首领的鬼魂最能保护自己”,于是祭祀由一般的鬼魂祭祀逐渐演变为祖先崇拜。祥林嫂被禁止参与祝福,已经明示她失去了受神灵庇护的权力。然而,柳妈对地狱生活的描述,却让她在心理上陷入了“受罚”的恐惧之中。亲人不仅不能庇护自己,反而成为死后受罪的本因。死不是一个简单的终结,并且还意味着无穷元尽的比活着更痛苦的开始。于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祥林嫂企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给庙里捐门槛似乎能够给这个孤独无依的妇女带来一丝希望。祥林嫂用两年的积蓄捐了门槛。她怀着“坦然”的心情,“重生”的喜悦参与祝福时,四婶慌慌张张的一声断喝,彻底毁灭了她的希望。参与祝福祭祀的再次被拒绝,从社会高度再度宣判她的罪恶是无法赎清,她仍将为自己的“不贞”付出不可知的代价。如此而言,她必将独自面对无法预知的恐惧。
可以说对未来的恐惧彻底毁灭祥林嫂“生存”的意志。她内心又在不断质疑着鲁镇所相信的鬼神思想。而她的质疑更大程度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之上。在这个环境里没有人会认为她无罪,而祥林嫂又固执地坚守在这个环境中,企图在这个给予她罪感意识的地方获得重新审判的机会。惟一一点希望,就是“我”。祥林嫂数年之后还在糾缠着这个问题无法自拔,就算“我”说没有灵魂,难道就能让祥林嫂彻底相信吗?正是这种相信与质疑才更显出祥林嫂的可怜与可悲!
所以,祥林嫂,这个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应该在蒙昧之中平静地生活的劳动妇女,却在封建文化的接受中逐渐丧失了生命的活力,承受了原本不应该属于她意识范畴的恐惧。她对“鲁镇”这个世界强加的惩罚给予“漠视”和“忍受”,这本身就是一种接受的姿态,当这个世界又强加给她关于未知的“惩罚”时,她试图反抗了,结果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重的“无物之阵”。谁能够给她新生的希望呢?内心怀着未知恐惧等待着鬼神世界的审判,这难道不像是卡夫卡《审判》中那位莫名其妙地被定了罪。从此改变了生活的主人公吗?至少从这点而言。祥林嫂自身对死亡的恐惧远远大过她所能承受的生存苦难。这许许多多她来鲁镇之后才知道的事情彻底地毁灭了她的幸福。可以说,祥林嫂的悲剧也在于无文化,她所仰慕的封建文化却最终成为了扼杀她生命的根源。因此,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逐渐接受的过程也正,体现了作者对“贞洁”观念戕害活生生的人的悲痛与深沉之愦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