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农产品的出口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黑龙江省在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中还存在着出口结构不够完善,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能力较弱,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有助于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更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 出口贸易 现状
1. 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现状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丰裕,农业资源十分充足。广阔的黑土地适合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的种植;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使黑龙江省的林业和畜牧业发展相当迅速。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一些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这些都使得黑龙江省能够成为农产品出口大省。
1.1贸易总额。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农产品出口是黑龙江省创汇的骨干产品,其品种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其出口规模直接关系到出口创汇的规模。这一方面体现了黑龙江省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现阶段黑龙江省出口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仍有待加快发展。
1.2贸易市场。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相对比较集中,以亚欧两地为主。亚洲地区占46%左右,其中日本占32%左右;欧洲地区占46%左右,其中俄罗斯占43%左右。我省农产品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对香港地区、美国、韩国、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增势明显,并且不断开拓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新地区。
1.3贸易品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结构是:大宗农产品(大豆、玉米、大米、面粉、红小豆、高粱、烤烟等)出口额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一半左右;消费者导向产品(如腊肉罐头、牛肉罐头等)占16.5%左右;中间产品(畜产品、白瓜子、蜂蜜、水果等)占38.5%左右。
2. 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在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原料和初级产品比重过高;技术含量较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较少。因此,效益难以提高,收入较底。
2.2出口市场狭窄,过于集中,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主要面对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对其依赖性较强,一旦其需求发生变化,难以迅速采取办法,作出合理应对,将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面临进口国国内经济波动和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
2.3产品科技含量低,出口竞争能力不强。一则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再加上投入不足,在良种培植推广、产品保鲜、冷冻、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落后,以致产品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弱。二则出口的产品缺少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小。
2.4企业规模较小。2001年年底,黑龙江省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1.5:56.1:32.4.第二产业主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规模小且相对分散,龙头企业牵动作用不强。
2.5农业科技及贸易人才少,素质不高。发展农产品贸易,必须有发达的农业科技力量和大量的懂技术,懂管理,善于根据国际市场信息组织生产的知识性农民,而黑龙江省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从而使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农业战线本来就缺乏研发人员,再加上流失严重,从而使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更加困难,产品加工也难上档次。农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缺乏,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黑龙江省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3. 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相应对策
3.1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绿色农产品贸易策略。
3.1.1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管理,限制或禁止生产长效、剧毒农药;农民减少化肥用量,多施用有机肥,提高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并逐步向绿色农产品标准靠拢把绿色农产品做成黑龙江省的品牌和形象。
3.1.2增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绿色农产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绿色农产品科研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从资金、项目、奖励机制等多渠道支持科技人员进行有关绿色农产品方面的研究,搞好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工作。全面推动普通农产品生产向安全、优质的绿色农产品方向发展,全力打造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大省、绿色农产品强省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和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
3.2促进贸易多元化发展。中俄交通运输条件便捷,地缘优势突出。在俄远东地区有较为固定的消费者群体,加之近几年来不少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形成一批农产品名牌,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进一步开发俄罗斯市场。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对俄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而日本、韩国、非洲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由于产品結构互补,运输保鲜便利,日本又成为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进口国。非洲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所以,在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进一步开发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边境贸易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南美、中东、非洲、美国、欧洲等市场,充分发挥地缘和经济优势,发展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开展各种灵活贸易,增加现汇贸易的比重,通过加工贸易、对等贸易、服务贸易等方式,抢占大的市场份额,利用多种促销手段,扩大招商,广交朋友,打开更多的新市场。鼓励支持企业和业务人员到国外独立开展经营业务,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新格局。
3.3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质量监管体制。现有的农产品出口质量管理体制仍存在多头管理、分而治之的现象。如畜禽产品,出口过程中国内的商检部门要检测检疫,畜牧部门也要检测检疫,而且部门之间宽严不同,标准不一。这种多头检、重复检、矛盾检的做法,不仅令出口企业左右为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且使出口产品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李爽,刘吉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J],黑龙江粮食,2005(3).
[2] 邵冰.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4).
[3] 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的探讨,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3);33--34.
[4] 彭介林,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学术交流》,2002(1).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产品 出口贸易 现状
1. 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现状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丰裕,农业资源十分充足。广阔的黑土地适合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的种植;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使黑龙江省的林业和畜牧业发展相当迅速。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一些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这些都使得黑龙江省能够成为农产品出口大省。
1.1贸易总额。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农产品出口是黑龙江省创汇的骨干产品,其品种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其出口规模直接关系到出口创汇的规模。这一方面体现了黑龙江省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现阶段黑龙江省出口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仍有待加快发展。
1.2贸易市场。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相对比较集中,以亚欧两地为主。亚洲地区占46%左右,其中日本占32%左右;欧洲地区占46%左右,其中俄罗斯占43%左右。我省农产品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对香港地区、美国、韩国、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增势明显,并且不断开拓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新地区。
1.3贸易品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结构是:大宗农产品(大豆、玉米、大米、面粉、红小豆、高粱、烤烟等)出口额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一半左右;消费者导向产品(如腊肉罐头、牛肉罐头等)占16.5%左右;中间产品(畜产品、白瓜子、蜂蜜、水果等)占38.5%左右。
2. 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在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原料和初级产品比重过高;技术含量较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较少。因此,效益难以提高,收入较底。
2.2出口市场狭窄,过于集中,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主要面对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对其依赖性较强,一旦其需求发生变化,难以迅速采取办法,作出合理应对,将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面临进口国国内经济波动和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
2.3产品科技含量低,出口竞争能力不强。一则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再加上投入不足,在良种培植推广、产品保鲜、冷冻、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落后,以致产品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弱。二则出口的产品缺少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小。
2.4企业规模较小。2001年年底,黑龙江省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1.5:56.1:32.4.第二产业主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规模小且相对分散,龙头企业牵动作用不强。
2.5农业科技及贸易人才少,素质不高。发展农产品贸易,必须有发达的农业科技力量和大量的懂技术,懂管理,善于根据国际市场信息组织生产的知识性农民,而黑龙江省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从而使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农业战线本来就缺乏研发人员,再加上流失严重,从而使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更加困难,产品加工也难上档次。农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缺乏,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黑龙江省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3. 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相应对策
3.1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绿色农产品贸易策略。
3.1.1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管理,限制或禁止生产长效、剧毒农药;农民减少化肥用量,多施用有机肥,提高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并逐步向绿色农产品标准靠拢把绿色农产品做成黑龙江省的品牌和形象。
3.1.2增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绿色农产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绿色农产品科研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从资金、项目、奖励机制等多渠道支持科技人员进行有关绿色农产品方面的研究,搞好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工作。全面推动普通农产品生产向安全、优质的绿色农产品方向发展,全力打造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大省、绿色农产品强省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和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
3.2促进贸易多元化发展。中俄交通运输条件便捷,地缘优势突出。在俄远东地区有较为固定的消费者群体,加之近几年来不少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形成一批农产品名牌,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进一步开发俄罗斯市场。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对俄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而日本、韩国、非洲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由于产品結构互补,运输保鲜便利,日本又成为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进口国。非洲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所以,在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进一步开发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边境贸易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南美、中东、非洲、美国、欧洲等市场,充分发挥地缘和经济优势,发展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开展各种灵活贸易,增加现汇贸易的比重,通过加工贸易、对等贸易、服务贸易等方式,抢占大的市场份额,利用多种促销手段,扩大招商,广交朋友,打开更多的新市场。鼓励支持企业和业务人员到国外独立开展经营业务,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新格局。
3.3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质量监管体制。现有的农产品出口质量管理体制仍存在多头管理、分而治之的现象。如畜禽产品,出口过程中国内的商检部门要检测检疫,畜牧部门也要检测检疫,而且部门之间宽严不同,标准不一。这种多头检、重复检、矛盾检的做法,不仅令出口企业左右为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且使出口产品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李爽,刘吉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J],黑龙江粮食,2005(3).
[2] 邵冰.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4).
[3] 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的探讨,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3);33--34.
[4] 彭介林,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学术交流》,2002(1).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