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以钢琴这一乐器为主线创造了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但是钢琴伴奏总是被人忽视其艺术价值。钢琴伴奏在电视电影背景音乐、舞蹈背景音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在西方,钢琴伴奏课程被人们充分重视,可见,钢琴伴奏的艺术美学价值是不容小觑的,本文从钢琴伴奏的美学角度出发,对其审美价值和体验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审美
纯人声的声乐表现形式,具有音响质朴、纯净的特点,但它的音调却也显得过于单调,以至于对声乐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诸多限制。正因为如此,接纳钢琴伴奏对整体作品的审美与表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1 钢琴伴奏艺术审美重要性
钢琴伴奏并不属于音乐作品艺术的内部结构,它只是对声乐艺术的外部包装,但是从钢琴伴奏的美学创造性和艺术层面上分析,钢琴伴奏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技术层面来说,伴奏的前奏为演唱者进入角色的意境和氛围提供了铺垫,包括歌曲的音高、节奏、速度等。歌唱要素上给予演唱者提示;间奏的作用不但为演唱者调整心理和过渡情绪做出了准备,还给演唱者提供了短暂的休息空间。而从艺术层面上来讲,根据歌曲主题和内容创作的伴奏,是整首歌曲创作和表演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多方面的音乐手段来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钢琴伴奏的创作形式、风格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实现钢琴伴奏与演唱之间的默契配合,则是二者的最佳组合,是避免伴奏音乐单调,增强作品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再如以配器法原则为依据创作的伴奏可以综合多种乐器的音色,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完成对伴奏和歌唱的审美创造,可以说钢琴伴奏是艺术审美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 钢琴伴奏的美学价值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个体的千差万别,也使得同一首作品在不同人的审美中展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由于每个个体受审美文化的熏陶以及审美经验的积累不同,又由于性格与天赋的差异,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受教育状况与生活经历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钢琴美学价值。
2.1 鋼琴伴奏的传播
由于钢琴乐器所特有的明朗、流畅和清脆的音色,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这是钢琴伴奏在众多乐器中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钢琴伴奏的包容性和烘托性效果极强,能够弥补和烘托音乐中的冲突部分,不影响主旋律的音乐效果和艺术风格,因此钢琴伴奏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另外,钢琴伴奏在声乐、歌唱、话剧等多种艺术表演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渲染音乐风格,又不干扰主体因素,为音乐作品的整体呈现增添色彩。
2.2 钢琴伴奏审美元素
审美元素是构成审美体系的基本条件和结构,钢琴伴奏是衔接作品与观众情感的纽带,有利于形成审美与情感上的共鸣,一般的钢琴伴奏审美元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情感饱满。钢琴伴奏可根据主旋律和作品表演节奏进行适当的停顿、延长,以烘托作品艺术表现效果,钢琴伴奏是围绕作品为中心,紧密贴合观众审美的需求为创新点,从而更加细腻、流畅地演绎每个音符的音乐效果,因此钢琴伴奏所呈现的情感也相对于其他乐器更为饱满,愈加贴切作品主题。
二是表现力好。钢琴伴奏的表现力是衡量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钢琴伴奏通过与其他作品之间的结合可以更突出其特点。例如,与我国古典乐器二胡、唢呐、马头琴相融合,营造出来的悠扬、婉转旋律,更能表现出乐器结合而形成的深邃意境,与古典乐器相冲突的钢琴现代乐器自然成为表现力极佳的代表。
3 钢琴伴奏的审美标准体系
艺术家们经常采用的钢琴审美标准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以此作为评定钢琴伴奏的审美功能。
3.1 技术要求
力度:钢琴伴奏的力度可直接影响到听众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只有在音量和和声部位达到协调配合,才能达到钢琴伴奏的理想效果。钢琴伴奏在作品开头、结尾和高潮处都需要变换不同的弹奏力度。其次,钢琴伴奏力度还应随着情感的转变进行变化,或缥缈优美,或铿锵有力,总之要充分烘托出整个作品的情感表达效果。
速度和韵律感:这两个审美元素是构成审美体系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准确演奏可以呈现出丰富的作品风格,还可以引导和把控演唱者的演唱行为、律动和表现效果。因此,钢琴伴奏是演唱者的艺术指导者,若二者配合默契,演唱者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钢琴节奏来变换韵律和节奏。例如,在民歌的演奏过程中,针对音乐作品平稳的节奏根本无法充分显示出钢琴伴奏的特色,因此可以从速度和韵律为切入点,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造,强化表现效果。
触键方式:钢琴伴奏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伴奏者手指的触键方式,从而衡量伴奏者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音色的能力,进而评定伴奏者与同伴的配合、韵律把控能力等,手指、手掌、手腕的协调配合是突出钢琴伴奏审美功能的核心要素和必然选择。在著名音乐剧《猫》的表演中,伴奏者需要抓住猫的神秘为特点,通过与大提琴等多种乐器进行音量强弱、渐慢渐快等触键方式来演绎完美的情景剧。
3.2 情感和艺术修养
情感:钢琴伴奏在西方国家被称为“艺术指导”,因此情感则称为钢琴伴奏中的又一审美要素。在作品演绎过程中,无论是演唱者的发音、旋律、舞蹈行为和伴奏等都是为了营造统一的作品情感,钢琴伴奏可以将乐理、和声、曲式到复调融为一体,将情感贯穿于作品过程中,并逐层表现出来。
艺术修养:钢琴伴奏丰富的艺术修养会带给观众全新的认识和体验,正所谓“艺术是相通的”,伴奏者通过学习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大家作品,来理解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下,钢琴伴奏者可以感同身受地表现作品,在此过程中同样也是吸收和培养文化修养的过程,从根本上提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在艺术修养的帮助卜,钢琴伴奏会更加全面地培养作品的艺术文化,吸收作品自身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
参考文献:
[1] 温婿.论理查·施特劳斯早、中期四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与演奏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3.
[2] 张放.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J].音乐创作,2013(3).
[3] 王莉丽.浅谈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的审美意义[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11(2).
[4] 谢哲邦.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J].艺术百家,2009(3).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审美
纯人声的声乐表现形式,具有音响质朴、纯净的特点,但它的音调却也显得过于单调,以至于对声乐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诸多限制。正因为如此,接纳钢琴伴奏对整体作品的审美与表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1 钢琴伴奏艺术审美重要性
钢琴伴奏并不属于音乐作品艺术的内部结构,它只是对声乐艺术的外部包装,但是从钢琴伴奏的美学创造性和艺术层面上分析,钢琴伴奏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技术层面来说,伴奏的前奏为演唱者进入角色的意境和氛围提供了铺垫,包括歌曲的音高、节奏、速度等。歌唱要素上给予演唱者提示;间奏的作用不但为演唱者调整心理和过渡情绪做出了准备,还给演唱者提供了短暂的休息空间。而从艺术层面上来讲,根据歌曲主题和内容创作的伴奏,是整首歌曲创作和表演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多方面的音乐手段来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钢琴伴奏的创作形式、风格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实现钢琴伴奏与演唱之间的默契配合,则是二者的最佳组合,是避免伴奏音乐单调,增强作品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再如以配器法原则为依据创作的伴奏可以综合多种乐器的音色,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完成对伴奏和歌唱的审美创造,可以说钢琴伴奏是艺术审美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 钢琴伴奏的美学价值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个体的千差万别,也使得同一首作品在不同人的审美中展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由于每个个体受审美文化的熏陶以及审美经验的积累不同,又由于性格与天赋的差异,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受教育状况与生活经历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钢琴美学价值。
2.1 鋼琴伴奏的传播
由于钢琴乐器所特有的明朗、流畅和清脆的音色,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这是钢琴伴奏在众多乐器中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钢琴伴奏的包容性和烘托性效果极强,能够弥补和烘托音乐中的冲突部分,不影响主旋律的音乐效果和艺术风格,因此钢琴伴奏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另外,钢琴伴奏在声乐、歌唱、话剧等多种艺术表演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渲染音乐风格,又不干扰主体因素,为音乐作品的整体呈现增添色彩。
2.2 钢琴伴奏审美元素
审美元素是构成审美体系的基本条件和结构,钢琴伴奏是衔接作品与观众情感的纽带,有利于形成审美与情感上的共鸣,一般的钢琴伴奏审美元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情感饱满。钢琴伴奏可根据主旋律和作品表演节奏进行适当的停顿、延长,以烘托作品艺术表现效果,钢琴伴奏是围绕作品为中心,紧密贴合观众审美的需求为创新点,从而更加细腻、流畅地演绎每个音符的音乐效果,因此钢琴伴奏所呈现的情感也相对于其他乐器更为饱满,愈加贴切作品主题。
二是表现力好。钢琴伴奏的表现力是衡量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钢琴伴奏通过与其他作品之间的结合可以更突出其特点。例如,与我国古典乐器二胡、唢呐、马头琴相融合,营造出来的悠扬、婉转旋律,更能表现出乐器结合而形成的深邃意境,与古典乐器相冲突的钢琴现代乐器自然成为表现力极佳的代表。
3 钢琴伴奏的审美标准体系
艺术家们经常采用的钢琴审美标准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以此作为评定钢琴伴奏的审美功能。
3.1 技术要求
力度:钢琴伴奏的力度可直接影响到听众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只有在音量和和声部位达到协调配合,才能达到钢琴伴奏的理想效果。钢琴伴奏在作品开头、结尾和高潮处都需要变换不同的弹奏力度。其次,钢琴伴奏力度还应随着情感的转变进行变化,或缥缈优美,或铿锵有力,总之要充分烘托出整个作品的情感表达效果。
速度和韵律感:这两个审美元素是构成审美体系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准确演奏可以呈现出丰富的作品风格,还可以引导和把控演唱者的演唱行为、律动和表现效果。因此,钢琴伴奏是演唱者的艺术指导者,若二者配合默契,演唱者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钢琴节奏来变换韵律和节奏。例如,在民歌的演奏过程中,针对音乐作品平稳的节奏根本无法充分显示出钢琴伴奏的特色,因此可以从速度和韵律为切入点,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造,强化表现效果。
触键方式:钢琴伴奏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伴奏者手指的触键方式,从而衡量伴奏者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音色的能力,进而评定伴奏者与同伴的配合、韵律把控能力等,手指、手掌、手腕的协调配合是突出钢琴伴奏审美功能的核心要素和必然选择。在著名音乐剧《猫》的表演中,伴奏者需要抓住猫的神秘为特点,通过与大提琴等多种乐器进行音量强弱、渐慢渐快等触键方式来演绎完美的情景剧。
3.2 情感和艺术修养
情感:钢琴伴奏在西方国家被称为“艺术指导”,因此情感则称为钢琴伴奏中的又一审美要素。在作品演绎过程中,无论是演唱者的发音、旋律、舞蹈行为和伴奏等都是为了营造统一的作品情感,钢琴伴奏可以将乐理、和声、曲式到复调融为一体,将情感贯穿于作品过程中,并逐层表现出来。
艺术修养:钢琴伴奏丰富的艺术修养会带给观众全新的认识和体验,正所谓“艺术是相通的”,伴奏者通过学习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大家作品,来理解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下,钢琴伴奏者可以感同身受地表现作品,在此过程中同样也是吸收和培养文化修养的过程,从根本上提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在艺术修养的帮助卜,钢琴伴奏会更加全面地培养作品的艺术文化,吸收作品自身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
参考文献:
[1] 温婿.论理查·施特劳斯早、中期四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与演奏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3.
[2] 张放.钢琴伴奏的艺术审美与织体层次[J].音乐创作,2013(3).
[3] 王莉丽.浅谈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的审美意义[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11(2).
[4] 谢哲邦.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J].艺术百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