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走出做死题、死做题的禁区,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人们普遍的共识。如何让数学散发其独有的魅力,使学生在对数学的解答中发现乐趣,真正认识它的价值并喜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挑战。现在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一点点认识。
一、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对教师为表形象的期待;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对教师课堂的期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老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该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三、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巧。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巧。例如: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进行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或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察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很好的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相信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要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四、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问题,解决问题途径也很多,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向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学习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例如,初中几何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13厘米,如果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4.5cm;6.5cm;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性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改为一道开放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是60千米的某城市正南50千米处以北偏东30度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纵向发展。如该城市遭受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一、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对教师为表形象的期待;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对教师课堂的期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老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该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三、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巧。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巧。例如: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进行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或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察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很好的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相信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要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四、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问题,解决问题途径也很多,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向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学习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例如,初中几何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13厘米,如果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4.5cm;6.5cm;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性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改为一道开放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是60千米的某城市正南50千米处以北偏东30度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纵向发展。如该城市遭受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