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另类”探索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艺术》2015年第1期成功推出了《音乐艺术·声像版》创刊号,一年里声像版陆续推出,不断改进,引起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也在业界产生较大反响。
  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要大力发展“五大产业”:以内容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资源整合,继续发展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传统出版产业;以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重点,加快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以原创创意为重点,快速提高国产动漫出版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加速发展动漫游戏出版产业;以技术升级和绿色环保为重点,加快数字化技术推广,坚持发展印刷复制产业;以区域整合为重点,创新出版物传播手段和渠道,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流通和物流产业。2015年11月3日,新华网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不难看出,从“十二五”到“十三五”,传统媒体与数字化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顺应时代大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出版人,在转型之际,我们应该如何探索既适应自身特点又顺应市场需求的数字化读物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随着近年来数字化的冲击,数字化出版的各种尝试层出不穷,然而纵观目前的数字化出版市场,普及性读物多,专业性读物少,这就造成数字化出版物中浅阅读多,深阅读少。对于学术性强、专业性高的学术读物数字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专业期刊的数字化是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途径,能满足许多渴望深层次阅读的读者需要。
  准确来说,有关期刊的数字化问题,可以分成两个层次来理解,一个是“期刊的数字化”,即将原有纸质期刊单单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将纸质版变成电子版,仅仅是媒介的改变,目前国内的许多数据库多采用这一形式;另一个是“数字化的期刊”,从理论上而言则可以赋予传统期刊更多新的内容,在这方面,科技期刊因为自身刊物特点,步子迈得更快,而社科期刊方面则稍显保守。《音乐艺术》这一音乐类期刊作为社科期刊中的小众在这方面进行了“另类”的尝试。
  一、《音乐艺术·声像版》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是中国高等音乐院校最早的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最具权威和影响的音乐理论学术刊物之一,本刊不仅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音乐理论核心期刊”以及上海市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而且是中国唯一发行至美国国会和欧洲等国家的音乐类学报。
  《音乐艺术·声像版》于2015年3月正式创刊,其实早在2013年执行主编洛秦教授已经提出了制作电子期刊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呈现形式,如果只是纸质期刊的电子化,市面上的许多数据库都在做,无疑是没有新意的重复建设。经过学报编辑部的多次会议讨论,洛秦教授提出了以谱例音响、视频化作为我们数字化建设的方向。
  何为谱例音响、视频化呢?音乐类学术文章,因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加上纸质媒体的呈现方式,声音常常以谱例的形式予以展示,研究者,尤其是音乐作品分析者,在研究过程中要对谱例进行大量细致的研究,许多音乐问题也需要通过谱例来说明,实际上这是声音可视化的过程,而电子期刊由于多媒体的特性,可以将谱例还原成音响或视频,因此读者既可以读谱又可以听音,将谱例与音频结合起来,视听结合,更加生动的展现分析对象。具体呈现方式如下:
  读者在看到这段谱例时,点击右上方的播放键,即可听到与之对应的音频。也许会有人说,看这份学术刊物的读者大多都是有一定音乐基础的行家,读谱哪有不会之理?添加音频岂不是画蛇添足?但是实际上,从读者而言,且不说有一部分读者并非专业人士,而是音乐爱好者,对他们来说读谱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就算是专业音乐工作者,研究民乐的学者多习惯使用简谱,研究古琴的学者多习惯阅读减字谱,看五线谱也并非不费吹灰之力。因此,音频的加入大大方便了读者。更重要的是,音乐中的许多声音细节,是再精细的谱例都无法呈现的,这是记谱方面的一大难题。有学者专门研究各种记谱方式,但想要精确地将声音信息全部记载下来,几乎是不可能,而即便是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全息记录,乐谱的可读性与演奏性又会丧失,因此音频的加入无疑弥补了这一缺憾,读谱的同时可以聆听音响,互为补遗。而对于弦乐演奏的弓法问题的研究,钢琴演奏手势问题、歌唱姿态等问题的研究,视频的加入也很好地弥补了文字描述的不足。
  在使用音频方面,我刊也是颇费心思,在不涉及版权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尽量选择高质量的音频、视频,而对于涉及版权问题或是无法觅得音频的乐谱,许多音频都是由我们聘请的专业音频制作师量身定做。比如对于一些前沿研究,尤其是对国外现当代作品的研究,作者虽然能够找来谱例,却很难觅得音频,我们请音频工程师对照乐谱,对音频进行了还原,当然midi制作的音频也有一定的局限,但毕竟为作者与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除此之外,我们的声像版电子期刊还具有一般电子期刊的常用功能,简述如下:
  1.打开EXE文件,即看到如下界面,并伴有我刊标志性音频LOGO,贝多芬《春天奏鸣曲》的主题,穆勒演奏版本。
  2.图标及功能:
  3.常用功能展示:
  (1)点击 ,读者可做读书笔记
  2)选择文本附注,可做文字记录:
  3)选择矩形方块,可圈选想要的段落:
  二、《音乐艺术·声像版》创刊的意义
  《音乐艺术·声像版》创刊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其一,作为社科期刊之一种的《音乐艺术》,在这个更为广泛的层面,声像版的探索不同于纸质媒介电子化的简单转换,而是从功能提升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纸质媒介无法达到的效果,将数字化的意义进一步提升,不只是更为便捷、便于保存,而是有了更为丰富的视听体验,将数字化的优势更为鲜明地体现出来。   其二,作为音乐类的学术期刊,在这个较为具象的层面上,随着音乐数字化出版的发展,音乐读物的有声功能越来越成为读者的迫切需要,同样音乐期刊的有声化也正是音乐数字化出版所需要尝试的重要手段。音乐学术论文不仅需要字面文字的表述,更是需要可以直接触摸与乐谱阅读与分析相关联的声像聆听的支持,通过文字、图谱、声像三位一体,这样才能够完整表达学术思想的内容和意义。《音乐艺术》的学术性不仅体现在一般文字形式的论述上,同时也是以音乐作品论述,即大量高质量的乐谱分析为重要特色。因此,《音乐艺术·声像版》在已经具备了图、谱、字符等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与内容相关的音乐声像,这些声像可以直接体现乐谱及文字的分析与表述,大大地增强音乐这门声音艺术的研究所需要的感官经验。声像版的推出改变了目前国内“哑巴”音乐学术期刊的局面,直接影响到将来音乐类期刊的发展方向。融合多媒体的数字化期刊能够实现音乐类期刊向更加专业化方向转变提高。这一构想,目前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的音乐类学术期刊中还没有先例。
  因此,《音乐艺术·音乐声像图谱电子期刊》的实践成功,改变了音乐期刊一直处于“没有音乐”的“无声”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促使中国音乐期刊走向国际音乐数字化出版前沿具有可能性。同时这一“另类”探索希望也能为其他社科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一定启发。
  三、《音乐艺术·声像版》创刊的挑战
  作为没有任何先例可借鉴的探索,创刊号的推出可谓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目前市面上的大多电子期刊制作软件都只有文字和图片的支持,而且模块化比较严重,更加适合自媒体或是大众普及读物,为了保持刊物的学术性品质,同时更加为了加入音视频功能,编辑部多方搜索、联系,终于从国外购得现有电子期刊制作软件,但是由于这一软件也是刚刚推出不久,许多功能不够完善,在我们的制作过程中, 与对方软件公司多方沟通,不断补充、完善功能,目前基本能实现我们的功能需求,对方软件从我们购买时的1.0版本已经升级到2.0,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为我们的声像版量身定做。
  在人员结构上,电子期刊的制作,不仅需要编辑具有传统编辑具备的文字编辑、排版等能力,还需要熟练掌握软件技术,我们的声像版更加要求编辑懂得音频制作和较为成熟的音乐听辨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编辑部特别聘请了音乐工程系优秀研究生作为实习生,并邀请了知名音频制作师做兼职,来暂时解决这一问题。
  声像版的推出是否会对纸质刊物的销售造成影响,一直是我们在考虑的问题。目前的声像版是以光盘形式附在纸质期刊后面,免费赠送阅读,也就是说纸质刊物与电子刊物并行发行,一定时期内还看不出对纸质的影响,但是这样的操作模式取决于这项探索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和“上海高校学术期刊质量提升计划”的资助,没有经费的大力支持,再好的想法也无法付诸实践。同时声像版的形式与其他许多电子期刊遇到的问题一样,在读者层面,年轻人非常欣喜地接受了这一形式,并乐在其中!但是许多年长的读者在使用上并不是很轻松,需要对照使用说明仔细研究,但是好在音频、视频的巨大吸引力促使他们有兴趣去摸索。
  四、《音乐艺术·声像版》前景展望
  《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融合发展,是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出版业壮大自身的途径之一。目前看来,国内外推动出版融合发展尚没有形成范式,没有完全适合于我们的经验可以遵循,可能有一些单位通过不同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未见得这些经验可以拿过来直接使用。所以,“互联网 ”,对出版业来说,既是条件也是重大机遇,如果抓住机遇,始终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就很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切实提高我国音乐出版业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实力。
  《音乐艺术·声像版》数字化建设的下一步就是希望将目前的光盘媒介转化为网络下载电子期刊、手机阅读APP等形式。这样一来一方面在建设成本上大大降低,节约资源更加环保;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传播面和传播速度,正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要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确实重新定义了我们获取信息、知识、能力的方式,对传统出版的冲击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传统出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发展的领域,把内容优势延伸到网络空间,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
  张延莉 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编辑部编辑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琴表演艺术中存在因师承和地域而形成的在美学观念、技术理论及训练方法上的派别,具体表现为二度创作中具有某种共性特征和传统的学术群体。苏俄学派在整个20世纪主导了全球钢琴演奏美学与技巧训练的发展,也为我国钢琴表演艺术的起步及最初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有一批钢琴家直系师承于该学派,他们是我国钢琴演奏发展的最初力量之一,为我国钢琴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研究他们的师承谱系、演奏中的学统特
“我走过了云南大部分山山水水,对边疆的民族文化由陌生到熟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云南则是目前世界上保留传统民族文化最好的地区之一。我深感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人类民族文化的精华保存下来,并使之代代相传。”  ——田丰    一、导言    田丰作为作曲家,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田丰作为文化人,掀起了捍卫中华民族源文化的浪潮,让世人瞩目,使后人敬仰。他作为作曲家,超
建平的琵琶协奏曲《春秋》是应国际“儒联”为纪念孔子诞辰2545年所举办的音乐会“千秋颂”的委约作品。创作于1994年7—9月。同年10月7日由中央民族乐团在北京音乐厅首演。独奏是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她也参与了创作。《人民音乐》发表了作曲家自己撰写的文章《创作中的思考——琵琶协奏曲〈春秋〉创作札记》。需要说明的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参阅了作曲家自己写的有关文章,以求比较准确地分析和表达出他的创作意愿
近三十年来,一种可以被称为“中国化爵士乐”的音乐现象已经出现。从比较文学研究视野来看,此现象可谓是跨文化交流中“他国化”议题的典型案例。  “他国化”一词由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提出,它指的是“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化——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现状始终是人们高度关注领域。笔者曾说:“中国音乐的前途,主要依赖于作曲家的创作。”老一辈作曲家依然引领时代潮流,有着无可取代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新潮音乐”作曲家已步人中年,他们在走过热衷于功能手法技术、沉醉于音响模仿的“弯路”之后,认识到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是音乐创作的命脉,然介入民乐创作的作品较少;“70后”“80后”的新生代作曲家是一个庞杂的群体,他们
2015年11月27至30日,由宁波大学音乐学院、东方音乐学会和亚洲音乐学会(Council for Asian Musicology)共同主办、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互联网语境下中国音乐的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举行,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古巴、爱尔兰、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地区等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英文为工作和交流语言的十几名中国音乐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展开了为期三天的
2015年11月15日晚,张千一交响作品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由指挥家谭利华率领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倾情演绎。谭利华在开场白中说到:“这是一场受听众喜爱的,且接地气的音乐会。”毋庸置疑,当晚作曲家的专场交响作品音乐会给听众带来难忘的享受。  音乐会分上下两个半场。开场是极具动力的《交响前奏曲》,首先吸引住听众。这部作品创作于1991年,表现了阳刚之力、伤感彷徨、勇于追求三种不同的情绪;
4月7-8日,海政文工团创作的反映人民海军核潜艇部队官兵先进事迹的歌舞诗《英雄核潜艇》在国家大剧院公演。歌舞诗《英雄核潜艇》以诗化的语言、独特的舞蹈语汇、厚实的音乐主题、史诗般的结构诠释了核潜艇官兵践行“平时核威慑、战时核反击”的使命担当。观众纷纷称赞该剧气势宏大、激情飞扬,特别是海军核潜艇官兵胸怀强军梦,在大洋深处甘做寂寞英雄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该剧由“忠诚无言、深海
引 言   2016年笔者曾撰文《“中国声乐的奠基人”——苏石林史料新解》②,就苏石林的全名、生卒时间和地点、国籍及入上海国立音专任教的时间、赴华前供职单位的名称、音乐教育背景、与夏里亚宾的渊源、在苏联任教时期的教育成就等情况做了考据,并澄清了一些谬误之处,形成了一份较完善的苏石林个人信息资料。最近笔者搜寻到几则关于苏石林的新的俄文史料,包括其入马林斯基剧院的时间、在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两所国立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曾见证了无数音乐名家的北京音乐厅,在夜色中灯火通明,依旧那般晶莹剔透。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方琼独唱音乐会即在此上演。  拿到节目单的一刻,我当即被风格多样的曲目所吸引。这里有民族风情的创编歌曲;也有西洋美声风格的歌剧、音乐剧名段;还有富于宗教情怀的美国黑人灵歌等。如此这般的曲目选择,着实对歌唱者的技术水平和风格驾驭力提出极高的要求。而应邀出席的三位表演嘉宾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