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伊索寓言》中的一篇《狮子与老鼠》语言精练,寓意丰富。本文运用了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通过统计该文中选择及物性过程的数量,分析其中不同的及物性过程,进而得出及物性结构的高频率乃是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意图和凸显作品主题所作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寓言 及物性 过程类型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中创作年代最早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化瑰宝。笔者从中选择的这篇讲述的是一只被狮子放生的老鼠在最后关键时候咬断捆住狮子的缰绳,救了狮子一命的故事。本文尝试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原理来分析这篇寓言,根据寓言的语言特征,通过统计作者选择及物性过程的数量分析寓言中的及物性过程,进而论述及物性特征对表达作者意图和作品主题的文体效应。
1 及物性理论概述
韩礼德认为语篇既是一个交际的过程,也是一个交际的产物。语篇的选择通过小句体现出来,而语篇中的各个小句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概念、人际和组篇等多重意义或功能。Halliday将及物系统分为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这些过程概括了人类经验世界中最主要的活动和事件。因此,运用及物性系统对语篇进行分析时,主要了解文本中各类过程的运用情况或者说分布模式。然后对此做出解释,找出或揭示出作者做此“写作选择”的动因,从而挖掘出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经验意义。
2 寓言的语言特征
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寓言有两大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寄托性。这两大要素形成了寓言的双重结构,其表层结构是一个故事,我们称之为‘寓体’,其深层结构是作者所寄托的一种思想观念,我们称之为‘寓意’”。就是用一个具体形象的故事去体现深奥的道理,揭示感性故事下被掩藏的理性和真理。
《狮子与老鼠》全文10个句子,平均长度都短于或大致等于日常谈话,这说明它更接近于口语。从句子的语式来看,绝大多数句子是陈述句和疑问句。陈述句的使用便于作者交代情境,而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对话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3 《狮子与老鼠》的及物性特征选择与分析
本文依据韩理德对过程类型的分类,从各个小句的过程类型、每一种过程类型出现的频率和在语篇中所占的比率入手,探讨该寓言语篇的文体特征、作者对语言项目选择的结果以及语篇中及物性特征对表达作者意图和作品主题的作用。
3.1 语篇及物性特征选择统计
依据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我们运用其六种过程将该语篇的过程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如下:
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在该寓言中,作者主要采用了物质和关系过程两种,而其中的物质过程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因为动物是故事的行为主角,所以整个寓言辑录的故事都充满了幽默情趣和丰富想象。物质过程关系过程以及心理过程能够在叙述故事的同时更好地刻画出不同角色的个性特征,因此是寓言文体的最好选择。
3.2 及物性特征运用分析
3.2.1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一般由动作动词来体现。它要求“行为者”和动作的“目标”由名词或名词性词体现。寓言中的以下句子体现该及物性过程。
a little mouse began running up and down beside him.
and caught the mouse in his paws.
……
通过分析这些句子我们发现,该类过程中行为者主要由 mouse、 lion以及hunters担当。其中mouse作为行为者出现4次。在该句中,a little mouse作为行为者,它的动作对象是him。这里的动词began running up and down 作为一个动态词组,很好的反映了小老鼠的淘气活泼。又如:He went up to him, and soon gnawed away the ropes。
而文章另一主角the lion 作为物质过程中的行为者出现也有四次。狮子是作为这篇寓言批评嘲讽的对象,狮子在前半部分的故事中是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如:……and caught the mouse in his paws。该句完整表达应该是这样的:
And the lion(行为者)caught (过程:物质)the mouse(目标) in his paws.(环境)
该句中狮子是强势的,但同时它又是颇有同情心的:However he lifted up his paws and let him go. 此时前半句中he (the lion) 作为动作的发出者,对象是his paws;而在后半句动作的行为者没有变,但目标对象变成了him,这里的him 指的是the mouse.
另一个行为者就是未正面登场但在整个故事中起重要作用的hunters. 如:so they tied him to a tree. They是行为者,tied是过程,him也就是the lion 是目标物,to a tree是环境。
3.2.2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指的是各个实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可分为“归属”和“识别”两类。这两个范畴可近一步分为“内包式”,“环境式”“所以式”。不仅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有语态,关系过程也有语态。这主要看两者之间的标记(token)和价值(value)的关系。标记指事物的表象、符号、形式或名称,价值指的是事物的实质、意义、职能和身份。如关系过程的小句主语同时表达标记语义,是主动语态。如以价值做主语,用被动语态。该寓言中以下句子体现关系过程的及物性特征:
When a lion was asleep,
“Was I not right?”
……
在第一个句子中,a lion 是标记,而价值是asleep.因为该小句的主语就是a lion,也是表达标记语义的,因此这是一个主动语态的关系过程。第二个句子是个我们传统语法上所说的一般疑问句。先介绍一下它的语言背景。这是小老鼠在最后咬断绑住狮子的绳子帮助它逃跑成功后说的一句话。对它进行及物性分析:Was (过程:关系) I (标记) not right (价值)?
这样的一句话不仅体现小老鼠的聪慧机智,更让我们看到了它也有自己的强烈自尊心,以及对狮子当初的轻视给予嘲讽。
3.2.3 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指通过讲话等言语活动交流信息的过程。这类过程要求的参与者最多,如说话者、受话者、讲话内容。本文中出现了3个言语过程,大都是狮子与老鼠的对话:
“Forgive me, please.”cried the little mouse. “I may be able to help you someday.”
“Was I not right?” asked the little mous.
“Was I not right?”dlittle mouse.cess: verbalrectedecting以第二句为例:
在一篇字数少篇幅短的寓言文体中,使用对话的形式,让文章更鲜明活泼,易被读者接受,达到通过小故事警示大道理的目的。
3.2.4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与物质过程相比,心理过程的特点是:(1)参与者不再是动作者和目标,被更确切的称为“感受者”和“现象”(2)感受者应当是有生命的,现象可以是物质和事实;(3)在英语中,感受者和现象根据不同动词都有可能作为主语。
该寓言中体现心理及物性过程的句子有The lion was tickled at these words。这句话中,the lion 作为感受者,感受到的现象是these words, 也就是the mouse 向它求饶时说的日后报答它的话。从这个心理过程句中,可以看到当时狮子对于小老鼠所说的话是不屑一顾,甚至觉得可笑的,它没想过日后自己作为一个强壮的狮子会需要一个小老鼠的帮助。而另外一个句子and saw the sad lion. 这时候感受者是前面被狮子放掉的小老鼠,而现象变成the sad lion. 这种身份的变化也正体现了作者警示世人的用意。
3.2.5 行为过程、存在过程
这两类过程所占比率很小,在这就不做具体分析了。需要注意的是行为过程与物质过程的区别在于:物质过程要求两个参与者,而行为过程只要一个,即行为者;存在过程原属于关系过程,但它只表示事物的存在,只有一个参与者,即一个存在物,故不同于关系过程。
4 结语
从三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可以看出在寓言《狮子与老鼠》中,作者成功地用简短生动的语言让小故事中蕴藏着深刻的智慧,句式简短而精练,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象跃然纸上。总之,通过对这篇寓言的及物性分析和言语功用的梳理,不但能让我们对寓言的特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关于寓言创作的经验获得了独特的认识。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2nd edn.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80.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李红英.I Have a Dream及物性特征选择与主题凸显等效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25(1).
关键词寓言 及物性 过程类型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中创作年代最早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化瑰宝。笔者从中选择的这篇讲述的是一只被狮子放生的老鼠在最后关键时候咬断捆住狮子的缰绳,救了狮子一命的故事。本文尝试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原理来分析这篇寓言,根据寓言的语言特征,通过统计作者选择及物性过程的数量分析寓言中的及物性过程,进而论述及物性特征对表达作者意图和作品主题的文体效应。
1 及物性理论概述
韩礼德认为语篇既是一个交际的过程,也是一个交际的产物。语篇的选择通过小句体现出来,而语篇中的各个小句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概念、人际和组篇等多重意义或功能。Halliday将及物系统分为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这些过程概括了人类经验世界中最主要的活动和事件。因此,运用及物性系统对语篇进行分析时,主要了解文本中各类过程的运用情况或者说分布模式。然后对此做出解释,找出或揭示出作者做此“写作选择”的动因,从而挖掘出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经验意义。
2 寓言的语言特征
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寓言有两大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寄托性。这两大要素形成了寓言的双重结构,其表层结构是一个故事,我们称之为‘寓体’,其深层结构是作者所寄托的一种思想观念,我们称之为‘寓意’”。就是用一个具体形象的故事去体现深奥的道理,揭示感性故事下被掩藏的理性和真理。
《狮子与老鼠》全文10个句子,平均长度都短于或大致等于日常谈话,这说明它更接近于口语。从句子的语式来看,绝大多数句子是陈述句和疑问句。陈述句的使用便于作者交代情境,而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对话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3 《狮子与老鼠》的及物性特征选择与分析
本文依据韩理德对过程类型的分类,从各个小句的过程类型、每一种过程类型出现的频率和在语篇中所占的比率入手,探讨该寓言语篇的文体特征、作者对语言项目选择的结果以及语篇中及物性特征对表达作者意图和作品主题的作用。
3.1 语篇及物性特征选择统计
依据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我们运用其六种过程将该语篇的过程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如下:
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在该寓言中,作者主要采用了物质和关系过程两种,而其中的物质过程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因为动物是故事的行为主角,所以整个寓言辑录的故事都充满了幽默情趣和丰富想象。物质过程关系过程以及心理过程能够在叙述故事的同时更好地刻画出不同角色的个性特征,因此是寓言文体的最好选择。
3.2 及物性特征运用分析
3.2.1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一般由动作动词来体现。它要求“行为者”和动作的“目标”由名词或名词性词体现。寓言中的以下句子体现该及物性过程。
a little mouse began running up and down beside him.
and caught the mouse in his paws.
……
通过分析这些句子我们发现,该类过程中行为者主要由 mouse、 lion以及hunters担当。其中mouse作为行为者出现4次。在该句中,a little mouse作为行为者,它的动作对象是him。这里的动词began running up and down 作为一个动态词组,很好的反映了小老鼠的淘气活泼。又如:He went up to him, and soon gnawed away the ropes。
而文章另一主角the lion 作为物质过程中的行为者出现也有四次。狮子是作为这篇寓言批评嘲讽的对象,狮子在前半部分的故事中是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如:……and caught the mouse in his paws。该句完整表达应该是这样的:
And the lion(行为者)caught (过程:物质)the mouse(目标) in his paws.(环境)
该句中狮子是强势的,但同时它又是颇有同情心的:However he lifted up his paws and let him go. 此时前半句中he (the lion) 作为动作的发出者,对象是his paws;而在后半句动作的行为者没有变,但目标对象变成了him,这里的him 指的是the mouse.
另一个行为者就是未正面登场但在整个故事中起重要作用的hunters. 如:so they tied him to a tree. They是行为者,tied是过程,him也就是the lion 是目标物,to a tree是环境。
3.2.2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指的是各个实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可分为“归属”和“识别”两类。这两个范畴可近一步分为“内包式”,“环境式”“所以式”。不仅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有语态,关系过程也有语态。这主要看两者之间的标记(token)和价值(value)的关系。标记指事物的表象、符号、形式或名称,价值指的是事物的实质、意义、职能和身份。如关系过程的小句主语同时表达标记语义,是主动语态。如以价值做主语,用被动语态。该寓言中以下句子体现关系过程的及物性特征:
When a lion was asleep,
“Was I not right?”
……
在第一个句子中,a lion 是标记,而价值是asleep.因为该小句的主语就是a lion,也是表达标记语义的,因此这是一个主动语态的关系过程。第二个句子是个我们传统语法上所说的一般疑问句。先介绍一下它的语言背景。这是小老鼠在最后咬断绑住狮子的绳子帮助它逃跑成功后说的一句话。对它进行及物性分析:Was (过程:关系) I (标记) not right (价值)?
这样的一句话不仅体现小老鼠的聪慧机智,更让我们看到了它也有自己的强烈自尊心,以及对狮子当初的轻视给予嘲讽。
3.2.3 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指通过讲话等言语活动交流信息的过程。这类过程要求的参与者最多,如说话者、受话者、讲话内容。本文中出现了3个言语过程,大都是狮子与老鼠的对话:
“Forgive me, please.”cried the little mouse. “I may be able to help you someday.”
“Was I not right?” asked the little mous.
“Was I not right?”dlittle mouse.cess: verbalrectedecting以第二句为例:
在一篇字数少篇幅短的寓言文体中,使用对话的形式,让文章更鲜明活泼,易被读者接受,达到通过小故事警示大道理的目的。
3.2.4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与物质过程相比,心理过程的特点是:(1)参与者不再是动作者和目标,被更确切的称为“感受者”和“现象”(2)感受者应当是有生命的,现象可以是物质和事实;(3)在英语中,感受者和现象根据不同动词都有可能作为主语。
该寓言中体现心理及物性过程的句子有The lion was tickled at these words。这句话中,the lion 作为感受者,感受到的现象是these words, 也就是the mouse 向它求饶时说的日后报答它的话。从这个心理过程句中,可以看到当时狮子对于小老鼠所说的话是不屑一顾,甚至觉得可笑的,它没想过日后自己作为一个强壮的狮子会需要一个小老鼠的帮助。而另外一个句子and saw the sad lion. 这时候感受者是前面被狮子放掉的小老鼠,而现象变成the sad lion. 这种身份的变化也正体现了作者警示世人的用意。
3.2.5 行为过程、存在过程
这两类过程所占比率很小,在这就不做具体分析了。需要注意的是行为过程与物质过程的区别在于:物质过程要求两个参与者,而行为过程只要一个,即行为者;存在过程原属于关系过程,但它只表示事物的存在,只有一个参与者,即一个存在物,故不同于关系过程。
4 结语
从三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可以看出在寓言《狮子与老鼠》中,作者成功地用简短生动的语言让小故事中蕴藏着深刻的智慧,句式简短而精练,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象跃然纸上。总之,通过对这篇寓言的及物性分析和言语功用的梳理,不但能让我们对寓言的特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关于寓言创作的经验获得了独特的认识。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2nd edn.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80.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李红英.I Have a Dream及物性特征选择与主题凸显等效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