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PK美企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企业重视个人能力,日本企业关注团队协作,通过两者在绩效指标方面的PK(player kill,意指对决),就可见一斑。
  
  我在与HR经理们讨论绩效指标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时,一位某美国世界500强企业的HR经理慨叹,他所在的企业对绩效考核操作的要求非常严谨,尤其是在细化绩效指标时,人力资源部将高层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得到了各部门经理和员工的绩效指标,但为了说服他们接受,人力资源部往往将太多的时间放在了与各部门经理和员工的博弈上。
  日本三洋集团的一个人事课长的回答语惊四座:在日本企业,并不看重绩效结果考核,HR经理们的绩效考核工作,只不过是年终的形式化的履行手续。但即便如此,并没有影响日本企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这让我觉得很意外。在追求绩效考核的企业看来,当一个企业决定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让企业的发展放任自流时,就需要建立与完善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也借此把员工个人的利益(主要是薪酬)、企业的利益和员工个人的绩效结合起来。企业的绩效包括结果与过程两个方面,结果是企业最根本的追求,企业通过对过程和结果的控制来达到自己对结果的追求。既然不重视对员工结果的考核,那么,日系企业如何控制员工的绩效?
  
  结果与行为指标的PK
  
  绩效指标在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考核指标最关注的是员工的最终成果,同时,也将员工对工作及职业的态度列入考核范畴。
  但在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将绩效管理单独列出,甚至在日语里,绩效和业绩也是用一个词来表示的。日本的企业主相信他们的员工是努力工作的,而且日本实施的是终身雇佣制。因此,末位淘汰在日系企业并不存在,所谓的“绩效考核”,其实更多的是考核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这一差异,表现在考核指标上,美国企业非常注重对关键业绩指标的考核,关键业绩指标占的权重较大;而日本企业则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靠性、责任感等态度行为指标非常重视。
  美式考核方式所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关注关键指标,推动员工创新,更为看重效率。可以从美国企业员工的创新性、高效率上看出这一特色。而日本企业往往并不推崇创新,但却对细节极其关注,如日本三洋集团,为尽可能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工作态度,对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的考核标准,细化为10个层级。
  这一差异带来的最终结果是,日本企业往往是在欧美企业研制出新技术后,斥巨资购买,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后,用全球领先的工艺迅速地生产成品。但其产品无论在品质还是价格上,往往都优于欧美的竞争对手。原因就在于,上司们习惯于从细节来考察员工的绩效,而不是鼓励员工的创新。
  
  指标设计流程的PK
  
  在美国企业,绩效考核是每一个直线经理、HR经理最感头疼的工作,其繁琐的流程让人望而生畏。
  以普通员工的考核为例,员工自评——直属主管考评——部门经理考评——管理层会议一致认可——更高层经理核准——员工与部门经理、主管绩效面谈——双方签字认可——存档。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花费员工与管理人员不少的时间。用某美在华企业的HR经理的话说,他每月的四周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做绩效考核。“前期的KPI分解、制定考核表、考评、绩效面谈……特别是KPI的确定过程,就是一个与部门经理、员工的利益博弈过程。因为谁都希望指标及其标准能易于完成,这样,对自己的薪酬影响就不大。”他对此记忆犹新,“如果哪位做HR的专业人员提出转行不再做HR,那他一定是被绩效考核折磨怕了。”
  其中,考核指标的确定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重要职责,从每个岗位的工作描述中得到;二是个人目标,主要依据职责、部门业绩目标来定,每年做调整;三是绩效目标,是对个人目标更详细、更量化的规定;四是公司价值,如服务客户、个人对公司发展的承诺、下属发展、团队协作等指标。
  在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扮演着培训者(coach)和协调者(coordinator)的角色,和员工沟通每月指标是如何制定的,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完成等等。直线经理或部门经理是主要负责人(owner),他们必须充分了解公司的任务、部门的目标、员工的角色与职责,并与员工一起设定考核目标。
  而在日本企业,并没有如此严谨周密的指标设计流程。以确立绩效目标为例,考核目标是绩效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它是基于员工职位说明书,结合公司未来的规划和战略任务来做的,通常是公司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后落实到部门与员工个人的。但日本企业的员工考核,尤其是对管理岗位人员的考核是非常不清晰的。仍以日本三洋在华企业为例,其对管理人员的评价项目包括工作素质、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责任感、专业技能、灵活性、出勤状况等,尽管对评分标准界定得非常缜密,但几乎就没有涉及到个人具体业绩的关键指标。
  这种状况与日本企业对岗位职责界定不清有着直接关联。在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职位分析被视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考核、薪酬与培训均以此为基础制定。因此,美国企业往往对职位分析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进行更新,采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分析工作信息,再按工作的性质、繁简、难易和所需资格条件,分别予以分类与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职位说明书。在美国企业看来,最终的职位说明书就是绩效管理的立足点和根基。离开了职位说明书,一切形式的绩效管理都只能是空谈,没有说服力。
  日本企业却不认这一套。日本企业的职位分析普遍非常模糊。没有划分清晰的岗位职责,就谈不上清晰的个人考核指标。因此,在日本企业,评价员工的首要标准是对企业的忠诚度,其次是合作意识,第三才是个人能力,这与美国企业首要突出个人能力是大相径庭的。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日本人并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重视协作和技术。体现在日本企业的管理中,就表现为公司强调集体观念,要求部门的工作大家都来做,每个员工的工作划分不细,很多岗位的职责划分是模糊的,甚至存在明显的重叠和交叉。但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认为日本企业的考核模式输人一筹。由于日本人强调团队工作和集体绩效,尽管在日本不太可能出现类似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创新人物,但其团队研发能力却非常强。这也是日本电子企业能一直与美国电子企业抗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很难据此判断在绩效指标体系方面,日美企业孰优孰劣。但近10多年来,日本的企业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日本第一大家电企业松下电器出现48年来首度亏损,亏损额高达4310亿日元。而日本七大电子企业中,只有索尼保持盈利。相对于日本企业的不景气,美国企业则扶摇直上。这些都使日本的企业主不得不反思自身的绩效指标体系,通过求变重新焕发企业的活力。但由于其终身雇佣制的限制,短期内若想对考核模式做一个较大的调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其他文献
报载,重庆一对情侣因为在办公室内举止太过亲热,单位称两人必须走一人。这对情侣不服气,认为是公司不想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恶意裁人。他们不仅向劳动部门提请仲裁,还向当地晚报投诉,希望舆论予以支持。他们认为,两人言行举止如有不当,公司领导和同事可以批评指正,干嘛要小题大做非得辞退一人不可?这场特殊的劳资纠纷,在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办公室恋情一时成了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宽容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好不热闹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出资人,为了使企业走上规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雇佣职业经理人已日趋普遍。于是,职业经理人的选拔就成为中国企业出资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寻寻觅觅——职业经理人从哪重来    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第一步,当然是解决怎么去找、到哪里去找的问题。知名企业找明星职业经理人似乎不会有多大的困难。比如,2003年10月份,上海盛大网络公司董事长陈天桥与时任微软
猎头公司为了找到一位合适的人选,有时得从上百甚至上千人中挑选,淘汰率非常高。这也就意味着猎头必须广布“天罗地网”,构筑庞大的人才库。人才库内人才数量的多寡,是一个猎头公司实力的重要体现。国际上著名的猎头公司所拥有的人才库规模能达到几十万直至几百万人,各行各业高层人士的详尽资料无不囊括其中。  读者通过以下几个例子就可见一般:美国的光辉国际公司已收录75万名全球高级人才,无论商界、政界甚至军界高级人
汇集上海400多家外资企业(以下简称外企)的薪酬福利数据,近日,中智人力资源2007年上海外资企业薪酬调研报告在金茂大厦隆重发布:2007年上海外企薪酬的平均增幅为8.9‰至此,上海外企薪酬,已连续三年增幅超过8.5%。但是,具体到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则薪酬数据就有了“酸甜苦辣”,若要了解个中滋味,还需细细品味……  中智此次的薪酬调研活动,大幅增加了制造、高科技、集成电路等行业的企业数量,得到了
直面难题时的抉择    位于南方的一家钢铁制造公司,自从1985年9月投产至今,已逐步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工艺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钢铁精品基地,且已跻身世界先进钢铁公司之列。近年来,公司一方面加快新的生产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并购了一些优质的上下游企业。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实施企业一体化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得加快选拔和培养管理类和技术类的后备人才。虽然
我在认识乔正权先生之前,认识了乔桥。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个人,乔桥是乔正权先生的笔名。要说起来,我与乔桥相识的时间并不长,迄今不到一年,但我们很快成了朋友。在我熟悉和交往的文朋诗友中,乔桥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也是让我刮目相看的一位。尽管交往不久,但非常入心,所以,当他邀请我为他的散文《眺望庄稼》作序时,我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了。  事实上,我做事情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审美取向。我一向喜欢真诚的人、质朴的
专家诊所  本诊所应读者要求开设,专门诊治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的各种疑难杂症,为您答疑解惑。为帮助您早一点发现问题,早一点规避问题,早一点解决问题,请您尽快呈上您的“烦忧之事”,我们特邀来自中国管理科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孙航先生为您“解忧”。    专家简介:  孙航,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十八年中:作为创业者,参与创办了深圳海王生物
培训中怎样解析枯燥无味的数字?  怎样把它们变得鲜活、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古希腊哲人毕达格拉斯认为,万物的构成和本原皆在于“数”。古代先哲的见解固然朴素,可细想起来,也不无道理。今天的人们,哪一个不是处于各种数字的“十面埋伏”之中?——GDP的增长,利息的调整,股市的波动,房价的升沉,工资的涨幅,菜价的起落,大到国际局势,小至鸡毛蒜皮,缺了“数”还活得下去吗?  然而,数字
什么能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形成相对长久的竞争优势?——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  企业这种能力的形成来源于培训。可以说,踏踏实实地将员工培训做到极致,是许多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何谓“做到极致”?给大家举个例子:新员工进入惠普公司,一般要经历与培训密切相关的四个成长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约束阶段,即不做不该做的事,强化职业道德;第二个阶段是自我管理阶段,做好应该做的事
当HR与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时,常常可以发现:员工要离职时所讲的话并非是真心话,所填写的原因也并非真正的离职原因。他们不想得罪主管,以免日后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对于离职原因不愿据实相报。他们常提到的几个离职原因,不外乎是个人的能力有限,无法负担工作的重大责任;工作性质与个人的兴趣或者个性不合;个人健康状况不佳、身体不适;因工作影响家庭生活等,大多数的员工都将离职原因归因于个人问题,而非组织或者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