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心象

来源 :今日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周瑞文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早已完全走出了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情怀,而且也不再满足于对江南美丽景色的诗意化抒情,他在对自己以往历史的回顾中,越来越倾向于内心视象的表达和倾诉: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大自然依然故我,可画家的心境和人生积淀已完全不同了。他把他以往的一切积淀都作为他的有益的资源,力图挖掘并传达一种更具精神性的、更有意义的视觉心象。
  就像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的那样,周瑞文一直注意对江南景色的多意性和多样性表达,而且这种表达是来自于他对家乡的意象性或理想性的怀想,他近几年的作品更加突出和强化了这一特征。不过其画面的面貌已发生了重大改变。首先,情境的营造已明显地退居到后面,甚至有的已完全消失,而对象本身却逐渐成为画面的主角。其次,画面的空间也已逐渐从纵深拉回到画平面,背景具有了抽象的意味。其三,天空几乎完全消失了,画面被封闭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其四,色彩逐渐单纯化,以突出造型本身以及画面效果所传达的视觉的力量和心象的表达。其五,塑造手法上已改变了以往细碎的点彩式用笔,而加入了大笔触的堆砌或横扫,使画面更具整体性和连贯性。
  显然,在这样的处理下,对象的可视性和可读性都被消解了,而作品本身的意象或画家所要传递的视觉心象开始为观者所把握。《山林》系列就是他这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这个时期的过渡性、尝试性和习作性的作品,《山林》系列仍带有显著的写生的色彩,但考虑到与他以往作品的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周瑞文在作新的尝试的意图。拉近的空间和抽象的背景、色彩的单纯化和大笔触的塑造等因素,已使他与过去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而在《寂静》中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诗意化抒情的周瑞文了,这里只有恣意狂放的笔触和色彩,只有作者感受中和心目中的“晨曦中的雪霁”了。《山水江南》三联作无疑是周瑞文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了。这三件作品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山水江南·日沐》和《山水江南·云起》都略带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思,而《山水江南·雨霁》则又有些回到了西方的风景画。但总的看来,这组画的中国意象是十分明显的,其形象塑造颇具中国山水画的意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周瑞文在《瀑布系列》中对水与石碰撞及和谐的诠释,既增加了作品的动感,又使作品具有了古典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视觉效果。总之,这两组作品不仅是周瑞文对江南景色的新的诠释和视觉表达,也是他将他心目中的传统文化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的尝试。
  由以上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周瑞文的艺术心迹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从外在回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思考后再探索,努力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世界。从他近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肯定,周瑞文已准备好开始下一个新的征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回家后还要做很多家务。看着妈妈忙碌(lù)的身影,我决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当妈妈的好孩子。  我该帮妈妈做什么家务呢?看着脏兮(xī)兮的地板,我立刻有了想法,帮妈妈扫地吧。  说干就干,我拿起扫把,开始打扫房间。我左扫扫,右扫扫,连床底也不放過。很快,三间卧室打扫完了,我又开始打扫客厅。就在这时,风像一个调皮的娃娃,从窗口钻(zuān)了进来,把我好不容易扫在一起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冬天的一个早上,丽丽安静地靠在窗前往外看。窗外,一片片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大地一片雪白,好像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好美呀!丽丽想:下吧,下吧,明天我就可以约上朋友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了。  想着想着,丽丽突然想起了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老家会不会也下雪了呢?我还是给奶奶打个电话吧。电话接通后,丽丽说:“奶奶,我们这里下雪了,老家下雪吗?”奶奶接到丽丽的电话很开心,笑着说:“我们这里是南方,南方不下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