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核试验、射星之后,张成泽出乎意料地跻身于2013年度朝鲜半岛热门词汇,张成泽被处决一事也大爆冷门,在最后一刻被列入多家国际新闻社年度重大事件。
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张成泽死后,朝鲜会不会乱?”
笔者在点评去年朝鲜半岛形势时,用了“平淡收官”四个字。囿于成稿与杂志出版之间的时间差,待文章面世时,关于张成泽的报道和评论已经是满城风雨了。即便如此,笔者依然坚持原有观点:朝鲜政治有其固有的稳定机制,张成泽事件很快就会平息,朝鲜依然会踩着自己的节奏,推进既有的日程表。当然,平壤的目标能否如期如愿达成,并非它一家说了算。朝鲜的国内因素和外部对它的影响在相互作用,彼此制衡。
果然,朝鲜新年开局非常平静,2014年元旦,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通过电视和广播向他的人民致以新年贺辞。此举打破了几十年来由《劳动新闻》、《朝鲜人民军》和《青年先锋》三报联合发表元旦社论的惯例,或可视为朝鲜与国际接轨的又一尝试。
但是,外界对朝鲜元旦贺辞的关注度并不太高。原因有三:一是金正恩执政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上任后推出的核武与经济“并进政策”已基本定型,近期内很难再推出颠覆性的新政,人们对他最初的高期待已经回归到正常。二是张成泽事件掀起的舆论高潮已经过去,元旦贺辞只是惯例,刺激不起新闻媒体的兴奋点。三是朝鲜在东北亚格局中的地位虽然敏感,但最多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构不成主要矛盾。近两年来,媒体对于本地区的大国合作与博弈给予了更多关注,朝鲜战略地位和新闻价值不断走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每年,朝鲜都会对新年任务的侧重点加以调整,今年朝鲜新年贺辞的最大特点是总体基调平和,没有任何所谓“刺激性的语言”。
在军事方面,贺辞完全回避了核武器、卫星、导弹等所谓“刺激性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尖端武器装备”,着重强调“发展制造更多轻型化、无人化、智能化、精密化的朝鲜式现代化武器装备”。
这一模糊化处理预示了两种可能性,一是朝鲜经历三次核试之后,对自身核能力、核技术有了充分信心,从此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民生和科技部门。二是朝鲜也许会在加强核导开发的基础上,新增无人机、精确制导等新的研发领域。
在经济方面的变化较为令人振奋。贺辞不过1700字,但经济部分占了约三分之一篇幅。经济建设各部门的排序再次调整,农业、建筑和科技成为三大优先部门。金正恩把农业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实为明智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在对外关系方面的表态,显示出了与各方改善关系的意图。朝鲜是一个主权国家,与世界上的130多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今天的世界体系由主权国家构成,在理论上,国家间关系是平等的,合法性概念似乎没有用武之地,然而世界中的国家行为仍要受到国际法和外交惯例的约束。而从正常的国家间关系来看,朝鲜的确需要“走出去”、“请进来”,特别是在高层交往方面。但是为何至今没有实现,值得思考。
朝鲜也表现出了力推朝韩关系的强烈意愿,用了100多字呼吁改善北南关系。2013年圣诞节时,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书记局曾发表对韩国的“公开质问书”,向朴槿惠提出七大质问,谴责她执政一年来将朝韩关系推向“破局”。短短一周,朝鲜对韩舆论调门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这也算是朝鲜政治文化“先抑后扬”的又一案例吧,需要认真解读。
有一则小消息,朝鲜将于今年1月启动一个负责旅外侨胞对朝投资活动的机构。由此推论,朝鲜在对外关系四面受阻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可能会更多地借助于手足之情、同胞之力。所以,朝韩关系在今年会否实现突破,也让人再一次充满期待。 (1月6日成稿)
笔者的话:承蒙《世界知识》杂志社的信任和各位读者的关爱,在“个性表达”空间年度大调整的背景下,“冷眼东北亚”专栏继续了下来。欧阳修云:得其大者可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笔者惯于偏重“学其小”,对东北亚某些特定国别及政治人物的研究比较多,而在“得其大”,即在全球座标中把握地区走向、在地区座标中分析行为体关系方面显得不足。新的一年,希望能在东北亚观察中多些战略判断,多些形势预测,多些逻辑证伪,即便这是研究工作中最为困难的部分。
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张成泽死后,朝鲜会不会乱?”
笔者在点评去年朝鲜半岛形势时,用了“平淡收官”四个字。囿于成稿与杂志出版之间的时间差,待文章面世时,关于张成泽的报道和评论已经是满城风雨了。即便如此,笔者依然坚持原有观点:朝鲜政治有其固有的稳定机制,张成泽事件很快就会平息,朝鲜依然会踩着自己的节奏,推进既有的日程表。当然,平壤的目标能否如期如愿达成,并非它一家说了算。朝鲜的国内因素和外部对它的影响在相互作用,彼此制衡。
果然,朝鲜新年开局非常平静,2014年元旦,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通过电视和广播向他的人民致以新年贺辞。此举打破了几十年来由《劳动新闻》、《朝鲜人民军》和《青年先锋》三报联合发表元旦社论的惯例,或可视为朝鲜与国际接轨的又一尝试。
但是,外界对朝鲜元旦贺辞的关注度并不太高。原因有三:一是金正恩执政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上任后推出的核武与经济“并进政策”已基本定型,近期内很难再推出颠覆性的新政,人们对他最初的高期待已经回归到正常。二是张成泽事件掀起的舆论高潮已经过去,元旦贺辞只是惯例,刺激不起新闻媒体的兴奋点。三是朝鲜在东北亚格局中的地位虽然敏感,但最多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构不成主要矛盾。近两年来,媒体对于本地区的大国合作与博弈给予了更多关注,朝鲜战略地位和新闻价值不断走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每年,朝鲜都会对新年任务的侧重点加以调整,今年朝鲜新年贺辞的最大特点是总体基调平和,没有任何所谓“刺激性的语言”。
在军事方面,贺辞完全回避了核武器、卫星、导弹等所谓“刺激性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尖端武器装备”,着重强调“发展制造更多轻型化、无人化、智能化、精密化的朝鲜式现代化武器装备”。
这一模糊化处理预示了两种可能性,一是朝鲜经历三次核试之后,对自身核能力、核技术有了充分信心,从此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民生和科技部门。二是朝鲜也许会在加强核导开发的基础上,新增无人机、精确制导等新的研发领域。
在经济方面的变化较为令人振奋。贺辞不过1700字,但经济部分占了约三分之一篇幅。经济建设各部门的排序再次调整,农业、建筑和科技成为三大优先部门。金正恩把农业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实为明智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在对外关系方面的表态,显示出了与各方改善关系的意图。朝鲜是一个主权国家,与世界上的130多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今天的世界体系由主权国家构成,在理论上,国家间关系是平等的,合法性概念似乎没有用武之地,然而世界中的国家行为仍要受到国际法和外交惯例的约束。而从正常的国家间关系来看,朝鲜的确需要“走出去”、“请进来”,特别是在高层交往方面。但是为何至今没有实现,值得思考。
朝鲜也表现出了力推朝韩关系的强烈意愿,用了100多字呼吁改善北南关系。2013年圣诞节时,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书记局曾发表对韩国的“公开质问书”,向朴槿惠提出七大质问,谴责她执政一年来将朝韩关系推向“破局”。短短一周,朝鲜对韩舆论调门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这也算是朝鲜政治文化“先抑后扬”的又一案例吧,需要认真解读。
有一则小消息,朝鲜将于今年1月启动一个负责旅外侨胞对朝投资活动的机构。由此推论,朝鲜在对外关系四面受阻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可能会更多地借助于手足之情、同胞之力。所以,朝韩关系在今年会否实现突破,也让人再一次充满期待。 (1月6日成稿)
笔者的话:承蒙《世界知识》杂志社的信任和各位读者的关爱,在“个性表达”空间年度大调整的背景下,“冷眼东北亚”专栏继续了下来。欧阳修云:得其大者可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笔者惯于偏重“学其小”,对东北亚某些特定国别及政治人物的研究比较多,而在“得其大”,即在全球座标中把握地区走向、在地区座标中分析行为体关系方面显得不足。新的一年,希望能在东北亚观察中多些战略判断,多些形势预测,多些逻辑证伪,即便这是研究工作中最为困难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