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9届软件百强名单平均更新率达到25%,显示出中国软件业的激烈竞争和沧桑变化。单个软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抵御风险能力不足,是名单不断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很多软件企业还在为跨
入10亿元俱乐部而努
力的时候,中国软件业务收入迈过100亿元门槛的企业总数达到了3家—华为、中兴通讯和神州数码。
这是5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0年(第九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显示的。前100家企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448.7亿元,比上届增加了409.2亿元。
工信部从2002年开始第一届软件百家企业的评选。近9届百家企业的平均更新率达到25%,显示出中国软件业的激烈竞争和沧桑变化,单个软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抵御风险能力不足,是名单不断变化的重要原因。
入围门槛不断提高
本届百家企业入围门槛为3.96亿元,比上届增加了8545万元,提高27.3%,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3家,远远多于2002年第一届的12家。其中,前10家企业的软件业务总收入为1515亿元,在百家企业总收入中的比重高达61.9%,显示出行业较高的集中度。
2002年~2010年,百家企业的入围门槛逐年提高。2002年的入围门槛只有9200多万元,相比之下,2010年的百家企业入围门槛比2002年翻了两番,年均增幅超过3500万元。
虽然华为连续9届都位列百家企业的首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但百家企业的名单更新调整仍然很快,软件产业竞争的激烈可见一斑。工信部的统计显示,9届百家企业平均更新率达到25%,第八届名单中的13家企业因收入达不到本届门槛而退出,另有5家企业因亏损或转产、重组等原因退出,典型代表就是以MP3芯片风靡一时的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在众多企业中,排名靠前的企业稳定性较好,第一届百家企业的前30名企业中,仍有19家企业在最新一届的百家名单中。那些从名单上消失的企业包括托普集团、波导股份、UT斯达康、湖南湘计信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UT斯达康甚至曾在2006年百家企业名单中名列第四,软件销售收入高达到59.86亿元,如今明星陨落,令人唏嘘不已。
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调整较快,第一届百家企业的后20家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仍在最新一届的百家名单中。记者对比名单后发现,2002年排名83位的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最新一届名单中被纳入到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统一计算,后者以34.50亿元位居12位; 2002年名单中列97位的泰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被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收入麾下,同方股份2010年收入40.71亿元,位列第10; 2002年位居81位的长春一汽启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位列2010年名单的32位,收入从2002年的1.08亿元增加到13.16亿元。
做大做强
仍是重要课题
9年来,中国软件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513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6.3%提高到2009年的15.6%。不过,中国软件业整体并未摆脱“中小企业集团军”的形象。即便最新一届百家软件企业的总收入达到了2448.7亿元,这个数字也无法与微软、IBM等跨国软件企业的单体规模相提并论—2009年IBM实现营收958亿美元。
由此可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仍是中国软件企业的重要课题。
如何做大做强?新一届百家企业名单体现出中国软件企业的两大发展趋势:一是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加快,服务外包能力不断增强。据了解,本届百家企业出口超过110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的半数以上,其中外包出口超过10亿美元。查看2010年百家企业名单,知名的软件外包企业就有浙大网新、东软集团、软通动力、大连华信、文思创新等企业,而华为、中兴、浪潮、方正等前10强企业也都有软件外包等出口业务,海外市场在华为总收入中的比重甚至高达60%~70%。
另一个趋势是通过兼并重组做大企业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内披露出来的大型软件企业并购案超过40起,涉及总金额超过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0%以上。其中,联创和亚信的合并是近年来国内软件产业最大的并购案,涉及金额达到7.3亿美元; 用友、金蝶、中软国际等企业也在国内针对行业软件展开了数起并购,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东软集团则将并购的触角伸向了海外,继2009年以1200万欧元收购芬兰SESCA旗下三家嵌入式开发的子公司后,今年又以600万欧元收购全球汽车导航软件提供商ISG的相关业务。
两化融合的新机遇
面对困扰中国软件业多年的规模不足问题,中国软件业正在不断探索,寻找市场机遇。
9年来,百家企业的收入构成中产品类收入逐步降低,比重由第一届的70%降为第九届的57%; 服务类收入不断提升,比重由第一届的4%上升为第九届的10%,软件服务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在应用行业上,则由最初的以通信行业为主向金融、交通、能源、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并重转化,系统集成由通用型计算机网络集成向行业解决方案转化,软件附加值日益提高。
在最新一届百家企业名单发布时,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向中国软件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抢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而他最后强调的,就是中国软件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走两化融合道路。
国内巨大的信息化市场为软件产业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两化融合战略既给软件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内需发展空间。两化融合蕴藏的嵌入式软件机遇和行业解决方案机遇,或许将成为中国软件业的突破口。
本届百家企业中,以工业(控制)软件为主的企业有16家,比上届增加3家,收入约占百家企业的8%,这些企业对提升工业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受益于3G牌照发放和三网融合加快发展,从事通信领域软件和相关服务的企业数量占20%以上,新入围的企业中有5家属于通信领域服务提供商,如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当很多软件企业还在为跨
入10亿元俱乐部而努
力的时候,中国软件业务收入迈过100亿元门槛的企业总数达到了3家—华为、中兴通讯和神州数码。
这是5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0年(第九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显示的。前100家企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448.7亿元,比上届增加了409.2亿元。
工信部从2002年开始第一届软件百家企业的评选。近9届百家企业的平均更新率达到25%,显示出中国软件业的激烈竞争和沧桑变化,单个软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抵御风险能力不足,是名单不断变化的重要原因。
入围门槛不断提高
本届百家企业入围门槛为3.96亿元,比上届增加了8545万元,提高27.3%,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3家,远远多于2002年第一届的12家。其中,前10家企业的软件业务总收入为1515亿元,在百家企业总收入中的比重高达61.9%,显示出行业较高的集中度。
2002年~2010年,百家企业的入围门槛逐年提高。2002年的入围门槛只有9200多万元,相比之下,2010年的百家企业入围门槛比2002年翻了两番,年均增幅超过3500万元。
虽然华为连续9届都位列百家企业的首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但百家企业的名单更新调整仍然很快,软件产业竞争的激烈可见一斑。工信部的统计显示,9届百家企业平均更新率达到25%,第八届名单中的13家企业因收入达不到本届门槛而退出,另有5家企业因亏损或转产、重组等原因退出,典型代表就是以MP3芯片风靡一时的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在众多企业中,排名靠前的企业稳定性较好,第一届百家企业的前30名企业中,仍有19家企业在最新一届的百家名单中。那些从名单上消失的企业包括托普集团、波导股份、UT斯达康、湖南湘计信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UT斯达康甚至曾在2006年百家企业名单中名列第四,软件销售收入高达到59.86亿元,如今明星陨落,令人唏嘘不已。
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调整较快,第一届百家企业的后20家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仍在最新一届的百家名单中。记者对比名单后发现,2002年排名83位的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最新一届名单中被纳入到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统一计算,后者以34.50亿元位居12位; 2002年名单中列97位的泰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被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收入麾下,同方股份2010年收入40.71亿元,位列第10; 2002年位居81位的长春一汽启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位列2010年名单的32位,收入从2002年的1.08亿元增加到13.16亿元。
做大做强
仍是重要课题
9年来,中国软件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513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6.3%提高到2009年的15.6%。不过,中国软件业整体并未摆脱“中小企业集团军”的形象。即便最新一届百家软件企业的总收入达到了2448.7亿元,这个数字也无法与微软、IBM等跨国软件企业的单体规模相提并论—2009年IBM实现营收958亿美元。
由此可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仍是中国软件企业的重要课题。
如何做大做强?新一届百家企业名单体现出中国软件企业的两大发展趋势:一是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加快,服务外包能力不断增强。据了解,本届百家企业出口超过110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的半数以上,其中外包出口超过10亿美元。查看2010年百家企业名单,知名的软件外包企业就有浙大网新、东软集团、软通动力、大连华信、文思创新等企业,而华为、中兴、浪潮、方正等前10强企业也都有软件外包等出口业务,海外市场在华为总收入中的比重甚至高达60%~70%。
另一个趋势是通过兼并重组做大企业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内披露出来的大型软件企业并购案超过40起,涉及总金额超过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0%以上。其中,联创和亚信的合并是近年来国内软件产业最大的并购案,涉及金额达到7.3亿美元; 用友、金蝶、中软国际等企业也在国内针对行业软件展开了数起并购,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东软集团则将并购的触角伸向了海外,继2009年以1200万欧元收购芬兰SESCA旗下三家嵌入式开发的子公司后,今年又以600万欧元收购全球汽车导航软件提供商ISG的相关业务。
两化融合的新机遇
面对困扰中国软件业多年的规模不足问题,中国软件业正在不断探索,寻找市场机遇。
9年来,百家企业的收入构成中产品类收入逐步降低,比重由第一届的70%降为第九届的57%; 服务类收入不断提升,比重由第一届的4%上升为第九届的10%,软件服务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在应用行业上,则由最初的以通信行业为主向金融、交通、能源、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并重转化,系统集成由通用型计算机网络集成向行业解决方案转化,软件附加值日益提高。
在最新一届百家企业名单发布时,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向中国软件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抢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而他最后强调的,就是中国软件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走两化融合道路。
国内巨大的信息化市场为软件产业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两化融合战略既给软件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内需发展空间。两化融合蕴藏的嵌入式软件机遇和行业解决方案机遇,或许将成为中国软件业的突破口。
本届百家企业中,以工业(控制)软件为主的企业有16家,比上届增加3家,收入约占百家企业的8%,这些企业对提升工业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受益于3G牌照发放和三网融合加快发展,从事通信领域软件和相关服务的企业数量占20%以上,新入围的企业中有5家属于通信领域服务提供商,如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