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505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非常关注的问题。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供或学生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思维。
  
  一、引发悬念,激发动机。
  
  课堂教学的开端,能否巧妙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是一堂课取得成功的基础。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4块,分给甲猴1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块,分给乙猴2块。丙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丙猴3块。
  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拿出3块大小一样的饼。演示分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3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学生探索“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的奥秘为这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愉快的心理基础,得出分数的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层层深入,诱导探究。
  
  创设课堂教学氛围,通常在课始几分钟内还不能全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的途中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有14支铅笔,平均分给一组小朋友,还剩2支,这组小朋友有多少人?每人分几支?”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得出以下6种答案:
  针对这些答案,教师设问:“想一想,这些答案都合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正陶醉于能说出这么多答案的学生马上静了下来,认真思索,结果排除了第四和第六组,并说出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打破了以往练习题答案惟一的情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问题逐个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拓展提高,引发升华。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课尾问题情境,再次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对发展学生兴趣,强化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如教学“复习代数初步知识”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从重庆到淄博参加教学活动,途中火车票400元,用餐2天,到淄博住宿5天,用餐5天,然后乘火车原路返回。请同学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老师淄博之行的全部开支?根据淄博的实际情况,给老师算一算这次行程的支出?这一情境的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了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并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盐城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5月16日,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2012年“牵手农村教育”巡回指导活动启动仪式在盱眙县举行。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我省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深入沛县、徐州
扬州市花园小学建于1998年,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共有教职工90余人,全部为大专、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另外还拥有市、区级名校长、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和教坛新秀15
江苏省吴江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是吴江市市委市政府的实事工程,总投资1.2亿元。成立五年来,“中心”紧紧同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没开展科普展示、文化艺术和心理健康等活动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要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效率性,但在现实的课堂教育生活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对教育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对中小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从伦理精神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中的那些值得提倡的伦理精神及其影响,从而为实现教育的美好目标提供参照。  [关键词]教学行为 伦理精神 主体 人性    一、伦理精神——课堂教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中的第一首,被选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上。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生活气息浓郁,不经意间还会把你引入它的诗情画意之中,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然而。如果我们以现在的生活经验和诗的意境去规范它的合理性的话。我以为该诗有两处欠妥的地方需要斟酌。其一,从诗的整体思路来说,它主要是以岁月、家乡的变化来反衬诗人对故乡眷恋不变的情怀。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说的是诗人年轻时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明晰地洞察到一个内隐的课程现象:教师已成为左右课改成败的核心因素,成为一所学校能否高位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作为学校,应努力营造教师
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李吉林童年。“遇到”李老师“人的童年提出了
1991年秋天,我从体育运动学校挑来了一个排球专业的新教师倪晨瑾,她是著名运动员孙悦的队友,对来校担任体育教师和学生排球教练充满了自信。
到贵州旅游,参观完一处民居后一中年妇女走上来拦住我。“先生,给您算个命。”“我不算命的!”我语气强硬,不留一点余地。“为什么不呢?您从车上一下来,我就注意到您了。”  说话的语调非常平缓。我不禁打量了一下,有些黑,有些瘦,眼神很专注,流淌出来的竟是这类人难有的质朴。  “听我说几分钟,您不会后悔的。”语调仍然很平静——至少不是一位厚脸皮的巫婆。  “谢谢,我从来不算!”  看她眼神有些迷离,我解释
一、“四处游荡”的小男孩   小华是由班主任和奶奶一起带到咨询室来的。起初小家伙站在奶奶的身后,不一会儿,当他发现咨询室里有沙盘玩具的时候,就自顾自地走到架子旁边忙了起来。   奶奶说小华足月生产,自幼身体健康,婴儿时期主要由奶奶抚养。奶奶平常对他比较溺爱,基本是有求必应。三周岁时小华进入幼儿园,性格较开朗,与其他小朋友关系一般。父母在他一周岁后常年在外务工,回家时间十分有限。   班主任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