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非常关注的问题。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供或学生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思维。
一、引发悬念,激发动机。
课堂教学的开端,能否巧妙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是一堂课取得成功的基础。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4块,分给甲猴1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块,分给乙猴2块。丙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丙猴3块。
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拿出3块大小一样的饼。演示分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3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学生探索“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的奥秘为这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愉快的心理基础,得出分数的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层层深入,诱导探究。
创设课堂教学氛围,通常在课始几分钟内还不能全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的途中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有14支铅笔,平均分给一组小朋友,还剩2支,这组小朋友有多少人?每人分几支?”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得出以下6种答案:
针对这些答案,教师设问:“想一想,这些答案都合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正陶醉于能说出这么多答案的学生马上静了下来,认真思索,结果排除了第四和第六组,并说出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打破了以往练习题答案惟一的情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问题逐个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拓展提高,引发升华。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课尾问题情境,再次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对发展学生兴趣,强化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如教学“复习代数初步知识”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从重庆到淄博参加教学活动,途中火车票400元,用餐2天,到淄博住宿5天,用餐5天,然后乘火车原路返回。请同学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老师淄博之行的全部开支?根据淄博的实际情况,给老师算一算这次行程的支出?这一情境的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了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并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盐城市实验小学)
一、引发悬念,激发动机。
课堂教学的开端,能否巧妙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是一堂课取得成功的基础。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4块,分给甲猴1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块,分给乙猴2块。丙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丙猴3块。
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拿出3块大小一样的饼。演示分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3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学生探索“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的奥秘为这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愉快的心理基础,得出分数的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层层深入,诱导探究。
创设课堂教学氛围,通常在课始几分钟内还不能全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的途中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有14支铅笔,平均分给一组小朋友,还剩2支,这组小朋友有多少人?每人分几支?”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得出以下6种答案:
针对这些答案,教师设问:“想一想,这些答案都合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正陶醉于能说出这么多答案的学生马上静了下来,认真思索,结果排除了第四和第六组,并说出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打破了以往练习题答案惟一的情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问题逐个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拓展提高,引发升华。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课尾问题情境,再次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对发展学生兴趣,强化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如教学“复习代数初步知识”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从重庆到淄博参加教学活动,途中火车票400元,用餐2天,到淄博住宿5天,用餐5天,然后乘火车原路返回。请同学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老师淄博之行的全部开支?根据淄博的实际情况,给老师算一算这次行程的支出?这一情境的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了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并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盐城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