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巴的建筑
提到古巴,除了想起雪茄和蔗糖,在城市风貌上古巴更像是一个欧洲国家,特别是它的建筑。西班牙殖民者在古巴留下了一大批的欧式建筑,此前我曾在西班牙旅行过两个星期,可以负责地说,古巴的欧式建筑群不仅仅是加勒比海地区最庞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殖民地时代建筑,其中哈瓦那老城区的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古巴最值得游览的地方。
那些高大的教堂,雄伟的政府大楼和银行,坚实的城堡,以及能工巧匠在这些建筑上的精雕细刻和彩绘贴瓷,在西班牙本土都很难找到,由此可见当年这个殖民地有多么繁荣。现代社会里建造新城要比改造老城容易,在过去的社会中情况也大同小异,特别是古巴岛的人力远比西班牙便宜。因此古巴岛上修建的这座哈瓦那城才会在建筑规模和细致程度上超越西班牙本土的大部分城市,甚至可以和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一比高下。
哈瓦那的老城建设在一条河的入海口,海岸线上有长达五英里的海墙,主要是用来防止海啸的冲击。河的入海口在海墙中间打开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两侧分别有雄伟的堡垒和巨大炮台把关,港口建设在入海口内的河岸两侧,在那个大航海的年代,这座城市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河岸一侧的炮台后建设了一座巨大的广场,广场下面的跨河隧道,通向河的另一例。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铜质雕像,一个男子骑着骏马,站立在高大的大理石台子上。
广场变成一条宽阔的马路,向大陆内侧延伸下去,马路中央是一个可以让行人随便走动的空旷地带,常有民间艺术家在这里摆摊售卖自己的作品。马路两侧分别是两条单行道和高大的欧式建筑。这条马路长至少2公里,马路的尽头是另一个广场和政府大厦。这与滨海城市巴塞罗那的设计何其相似,而且比巴塞罗那要更加雄伟、庞大、细致,只可惜经济上的衰弱让这座城的建筑蒙上了一层陈旧的颜色,远不如巴塞罗那那样绚丽夺目。换句话说,这里才是二战后欧洲的本来面目。
美国和古巴争斗了半个世纪,水火不容,但殖民者留在哈瓦那的政府大厦却和美国白宫惊人的相似,只不过在细节上哈瓦那的政府大厦要丰富得多。政府大厦门口的广场总是相当阴凉,不是因为加勒比海缺少阳光,而是因为政府大厦太过高大,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初到哈瓦那时,从地图上看到市中心有一个长方形两头半圆的面积巨大的东西,我以为是个足球场或者国家体育场,没想到古巴岛上能有如此庞大的政府大厦。
这座政府大厦不仅气势磅礴,细节上更是超群,最大的卖点是大厅内的铜像,巨大的铜像被镀上了金色。我对欧洲文化不太熟悉,这座世界第三大铜像可能是胜利女神,因为她两只手里都握有兵器。不知道读者们可否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铜像在哪里?在日本奈良的东大寺,一座如来像。这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种文化在建筑和艺术方面的“顶峰”都会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上出现?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可以有许许多多种答案。
铜像前的大理石地板上还镶嵌着一块玻璃,玻璃下面藏着一颗核桃大小的宝石。大厅不仅宽敞而且很长,搞一个八跑道的百米飞人大赛绝对没有问题,而且还是大理石的跑道。整座大厦参观下来至少需要45分钟,里面的许多展室和会议室都值得观赏一下,如果你对相关的历史有兴趣的话,这里是欧洲政府大厦最好的再现。
市政大厦的四周是大面积的欧式建筑群,有富丽堂皇的酒店,有庄严肃穆的博物馆,更多的是店铺和居民楼。古巴革命成功后,这些殖民者和富人们的房产被分给了中下层的市民居住,经过半个世纪,这些居民的居住条件越来越糟,不仅家庭的繁衍扩张导致人均居住面积的减小,房子年久失修也开始出现坍塌的现象。这些欧洲风格的居民楼都有一个个小小的阳台伸出来,和西班牙的一模一样,阳台上常常挂满了刚洗过的衣服。
走过那些灯红酒绿的酒店和餐馆,我感触最深的是,殖民的记忆不是那么容易洗掉的,尽管有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但大门重新对外打开后,那种具有“服务精神”的殖民文化又开始抬头,这种文化和街头巷尾大部分依旧贫穷的市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些欧式建筑中,藏有一个一个的小广场,广场中心常有花园和喷泉,是市民休闲的好地方,偶尔也能用来集会。最吸引人的也许不是广场本身,而是广场上的各种街头表演。有一个叫Vieja的广场旁有一个将近40米高的瞭望塔,在那里能俯瞰整个老城区,如果这还不够,塔上有一个暗室,里面有一架360度全方位的望远镜,可以把四周的景致投射到暗室内的幕布上。
寻找切格瓦拉
在这个大家都“寻找周杰伦”的年代里,我却背起行囊远渡重洋去古巴寻找切格瓦拉,将叛逆进行到底。去古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他,但仔细想来我的古巴之行更是为了叛逆和孤独本身,而非切格瓦拉。尽管如此,切格瓦拉周游南美洲的壮举的确让人十分钦佩。如果说美国几十年的经济制裁和古巴共产主义国家的背景为古巴涂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么切格瓦拉和古巴的欧洲风格建筑则让古巴据足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神秘、浪漫、叛逆有谁能抗拒?
古巴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去的地方,经营古巴航线的公司就不多,美国更是禁止飞机飞往古巴。除了欧洲有直飞的航班外,古巴周围的牙买加和Bahamas是通向古巴的主要大门。比起古巴,牙买加和巴哈马斯的吸引力逊色多了,因此许多背包客都把那里当作去往古巴的中转站,最多停留1—2天。因此当地主要依赖背包客生存的廉价旅店老板们有着许多的抱怨,抱怨我们这些人为何都要把钱送给卡斯特罗。
提到古巴就会想到革命。在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英雄人,其中一些也成为了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青年们的偶像,这些偶像中阿根廷人切格瓦拉也许是最具魅力的一个,很少有人可以像他一样如此持久地赢得这么多人的喜爱,印有他头像的衣服和明信片依旧是古巴最畅销的纪念品。
我原本以为古巴会如几十年前的中国一样,到处都是标语和领袖的头像。结果让我很失望,古巴的机场就像其它国际机场一样,是个没有太多特点的现代建筑,既无卡斯特罗的头像,也无切格瓦拉的画像,只有纪念品商店那里,能找到印有切格瓦拉头像的各种物品。
在没有去古巴以前,我觉得那里卡斯特罗的头像一定比切格瓦拉多,但实际上在城市中你几乎看不到卡斯特罗的形象,切的巨幅画像倒是偶尔出现,但也仅限于重要的地点,比如广场附近建筑的墙上。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是切的小画像和照片,在车站内,车窗上、餐馆,小商贩或者街道拐角处,都常看到带有切形象的微型贴画。卡斯特罗却往往空缺,只有在政府机构和学校门口才有卡斯特罗的照片。
格瓦拉完全是另一类偶像,他有着英俊的面庞,迷人的笑容,忧郁的眼神和传奇的背包旅行故事,崇拜他的人大部分都只看重他20岁出头骑着摩托车走遍南美的那段经历,他能够具有神奇魅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死时还很年轻,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永远年轻的,
他并非一个政客,医学博士的出身使得他比其他同 僚们更加单纯和简单,他参加革命的初衷的确是去帮助那些受尽苦难的南美人民,他为此奋斗了一生,最终也为此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些和他当年的那段旅行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段旅行让他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有一部描写他那段旅行的电影《摩托日记》很值得一看,它会通过镜头带你和年轻英俊的切格瓦拉一起去旅行。
那个年代的古巴老人已经不常见了,我在古巴一个星期中也就拍到两个,从他们的穿着打扮上看,他们是那个革命的年代的产物。或许他们曾亲眼见过切格瓦拉,或许他们是追随切的战士,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终将成为历史的灰尘。如今的老一代常责怪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独立和自我,自我也没什么大错吧,
古巴的革命时代
“革命”这个词也许是50年前世界范围最流行的词汇,好像今天的“IT”或者“R
提到古巴,除了想起雪茄和蔗糖,在城市风貌上古巴更像是一个欧洲国家,特别是它的建筑。西班牙殖民者在古巴留下了一大批的欧式建筑,此前我曾在西班牙旅行过两个星期,可以负责地说,古巴的欧式建筑群不仅仅是加勒比海地区最庞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殖民地时代建筑,其中哈瓦那老城区的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古巴最值得游览的地方。
那些高大的教堂,雄伟的政府大楼和银行,坚实的城堡,以及能工巧匠在这些建筑上的精雕细刻和彩绘贴瓷,在西班牙本土都很难找到,由此可见当年这个殖民地有多么繁荣。现代社会里建造新城要比改造老城容易,在过去的社会中情况也大同小异,特别是古巴岛的人力远比西班牙便宜。因此古巴岛上修建的这座哈瓦那城才会在建筑规模和细致程度上超越西班牙本土的大部分城市,甚至可以和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一比高下。
哈瓦那的老城建设在一条河的入海口,海岸线上有长达五英里的海墙,主要是用来防止海啸的冲击。河的入海口在海墙中间打开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两侧分别有雄伟的堡垒和巨大炮台把关,港口建设在入海口内的河岸两侧,在那个大航海的年代,这座城市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河岸一侧的炮台后建设了一座巨大的广场,广场下面的跨河隧道,通向河的另一例。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铜质雕像,一个男子骑着骏马,站立在高大的大理石台子上。
广场变成一条宽阔的马路,向大陆内侧延伸下去,马路中央是一个可以让行人随便走动的空旷地带,常有民间艺术家在这里摆摊售卖自己的作品。马路两侧分别是两条单行道和高大的欧式建筑。这条马路长至少2公里,马路的尽头是另一个广场和政府大厦。这与滨海城市巴塞罗那的设计何其相似,而且比巴塞罗那要更加雄伟、庞大、细致,只可惜经济上的衰弱让这座城的建筑蒙上了一层陈旧的颜色,远不如巴塞罗那那样绚丽夺目。换句话说,这里才是二战后欧洲的本来面目。
美国和古巴争斗了半个世纪,水火不容,但殖民者留在哈瓦那的政府大厦却和美国白宫惊人的相似,只不过在细节上哈瓦那的政府大厦要丰富得多。政府大厦门口的广场总是相当阴凉,不是因为加勒比海缺少阳光,而是因为政府大厦太过高大,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初到哈瓦那时,从地图上看到市中心有一个长方形两头半圆的面积巨大的东西,我以为是个足球场或者国家体育场,没想到古巴岛上能有如此庞大的政府大厦。
这座政府大厦不仅气势磅礴,细节上更是超群,最大的卖点是大厅内的铜像,巨大的铜像被镀上了金色。我对欧洲文化不太熟悉,这座世界第三大铜像可能是胜利女神,因为她两只手里都握有兵器。不知道读者们可否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铜像在哪里?在日本奈良的东大寺,一座如来像。这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种文化在建筑和艺术方面的“顶峰”都会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上出现?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可以有许许多多种答案。
铜像前的大理石地板上还镶嵌着一块玻璃,玻璃下面藏着一颗核桃大小的宝石。大厅不仅宽敞而且很长,搞一个八跑道的百米飞人大赛绝对没有问题,而且还是大理石的跑道。整座大厦参观下来至少需要45分钟,里面的许多展室和会议室都值得观赏一下,如果你对相关的历史有兴趣的话,这里是欧洲政府大厦最好的再现。
市政大厦的四周是大面积的欧式建筑群,有富丽堂皇的酒店,有庄严肃穆的博物馆,更多的是店铺和居民楼。古巴革命成功后,这些殖民者和富人们的房产被分给了中下层的市民居住,经过半个世纪,这些居民的居住条件越来越糟,不仅家庭的繁衍扩张导致人均居住面积的减小,房子年久失修也开始出现坍塌的现象。这些欧洲风格的居民楼都有一个个小小的阳台伸出来,和西班牙的一模一样,阳台上常常挂满了刚洗过的衣服。
走过那些灯红酒绿的酒店和餐馆,我感触最深的是,殖民的记忆不是那么容易洗掉的,尽管有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但大门重新对外打开后,那种具有“服务精神”的殖民文化又开始抬头,这种文化和街头巷尾大部分依旧贫穷的市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些欧式建筑中,藏有一个一个的小广场,广场中心常有花园和喷泉,是市民休闲的好地方,偶尔也能用来集会。最吸引人的也许不是广场本身,而是广场上的各种街头表演。有一个叫Vieja的广场旁有一个将近40米高的瞭望塔,在那里能俯瞰整个老城区,如果这还不够,塔上有一个暗室,里面有一架360度全方位的望远镜,可以把四周的景致投射到暗室内的幕布上。
寻找切格瓦拉
在这个大家都“寻找周杰伦”的年代里,我却背起行囊远渡重洋去古巴寻找切格瓦拉,将叛逆进行到底。去古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他,但仔细想来我的古巴之行更是为了叛逆和孤独本身,而非切格瓦拉。尽管如此,切格瓦拉周游南美洲的壮举的确让人十分钦佩。如果说美国几十年的经济制裁和古巴共产主义国家的背景为古巴涂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么切格瓦拉和古巴的欧洲风格建筑则让古巴据足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神秘、浪漫、叛逆有谁能抗拒?
古巴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去的地方,经营古巴航线的公司就不多,美国更是禁止飞机飞往古巴。除了欧洲有直飞的航班外,古巴周围的牙买加和Bahamas是通向古巴的主要大门。比起古巴,牙买加和巴哈马斯的吸引力逊色多了,因此许多背包客都把那里当作去往古巴的中转站,最多停留1—2天。因此当地主要依赖背包客生存的廉价旅店老板们有着许多的抱怨,抱怨我们这些人为何都要把钱送给卡斯特罗。
提到古巴就会想到革命。在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英雄人,其中一些也成为了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青年们的偶像,这些偶像中阿根廷人切格瓦拉也许是最具魅力的一个,很少有人可以像他一样如此持久地赢得这么多人的喜爱,印有他头像的衣服和明信片依旧是古巴最畅销的纪念品。
我原本以为古巴会如几十年前的中国一样,到处都是标语和领袖的头像。结果让我很失望,古巴的机场就像其它国际机场一样,是个没有太多特点的现代建筑,既无卡斯特罗的头像,也无切格瓦拉的画像,只有纪念品商店那里,能找到印有切格瓦拉头像的各种物品。
在没有去古巴以前,我觉得那里卡斯特罗的头像一定比切格瓦拉多,但实际上在城市中你几乎看不到卡斯特罗的形象,切的巨幅画像倒是偶尔出现,但也仅限于重要的地点,比如广场附近建筑的墙上。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是切的小画像和照片,在车站内,车窗上、餐馆,小商贩或者街道拐角处,都常看到带有切形象的微型贴画。卡斯特罗却往往空缺,只有在政府机构和学校门口才有卡斯特罗的照片。
格瓦拉完全是另一类偶像,他有着英俊的面庞,迷人的笑容,忧郁的眼神和传奇的背包旅行故事,崇拜他的人大部分都只看重他20岁出头骑着摩托车走遍南美的那段经历,他能够具有神奇魅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死时还很年轻,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永远年轻的,
他并非一个政客,医学博士的出身使得他比其他同 僚们更加单纯和简单,他参加革命的初衷的确是去帮助那些受尽苦难的南美人民,他为此奋斗了一生,最终也为此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些和他当年的那段旅行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段旅行让他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有一部描写他那段旅行的电影《摩托日记》很值得一看,它会通过镜头带你和年轻英俊的切格瓦拉一起去旅行。
那个年代的古巴老人已经不常见了,我在古巴一个星期中也就拍到两个,从他们的穿着打扮上看,他们是那个革命的年代的产物。或许他们曾亲眼见过切格瓦拉,或许他们是追随切的战士,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终将成为历史的灰尘。如今的老一代常责怪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独立和自我,自我也没什么大错吧,
古巴的革命时代
“革命”这个词也许是50年前世界范围最流行的词汇,好像今天的“IT”或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