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奇·联系·分层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心设计新知的引入接口、建构活动和应用练习是提高数学新授教学质量的关键。不过,教学终究是遗憾的艺术,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找到不足并作出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升专业素养。
  “因数与倍数”是学习分数约分、通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运算的关键。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分為三大板块:例题1通过摆小正方体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例题2寻找因数及发现因数特征,例题3寻找倍数及发现倍数特征。下面,呈现笔者对例题1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一、对新知引入的反思与改进
  第一次执教时,笔者设计如下谈话内容进行引入: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知识。请回忆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
  2.今天我们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除0之外的自然数进行研究,探索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特征。
  这里的谈话引导既强调了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又明确了新内容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但是事实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未形成主动探究的积极心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伊始教师就提出要对除0之外的自然数进行研究,不仅抽象,而且有些唐突,没有留给学生缓冲的时间;二是本课之前学生都是独立地研究整数,而本课要求学生对两个或几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这种视角的改变造成了学生的不适应。因此,第二次执教时,笔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从最先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古希腊人开始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与倍数,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开始研究了。他们发现数与数之间是有关联的。比如6可以用2×3来表示,这样就发现了2、3与6这几个数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我们还可以借助图形拼搭的方式来发现。再比如说12这个数,它与哪些数有关联呢?我们可以试着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来研究。
  从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引入,通过谈话提炼出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为他们初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洁、干练。
  二、对新知建构的反思与改进
  第一次执教时,笔者设计如下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构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1.动手操作,引出乘法算式。
  (1)活动:拿出准备好的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先自己拼一拼,然后在组内交流。
  通过课件演示,明确有些摆法通过旋转其实是一样的。
  (2)交流: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各种拼法中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可以用怎样的乘法算式表示?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12×1=12,6×2=12,4×3=12”。
  2.介绍说明,理解概念含义。
  (1)示范:通过摆小正方形,得到三道乘法算式,这几道乘法算式和今天学习的因数与倍数有什么关系呢?以4×3=12为例,因为4和3相乘等于12,我们就说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请同学们像这样说一说4、3和12之间的关系。
  (2)模仿:12×1=12,6×2=12,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道算式,和同桌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3)追问:如果只说12是倍数,4是因数,可以吗?为什么?
  通过交流与引导,指出: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说清楚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这里,首先从操作入手,借助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直观材料,以数形结合的方式作出范例直言;接着通过模仿与反馈,初步体会和认识因数与倍数的依存关系,逐步领悟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但是在课后,有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询问笔者:“以前我们学过因数,也学过一个数是另个数的几倍,它们和今天学的因数与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于是,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对学生的疑惑确实没有任何交代。因此,第二次执教时,笔者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需要,作出了适当的改进:
  1.动手操作,引出乘法算式。(同第一次执教,过程省略)
  2.渗透联系(旧知),初步建立概念。
  (1)联系:刚才我们摆出了三个长方形,写出了三道乘法算式。以4×3=12为例,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4和3都是因数(乘数),12是它们的积;还说出倍数关系:12是4的3倍,12是3的4倍。
  (2)示范:其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就在这个算式之中。因为4×3=12,所以4、3和12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成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反过来,也可以说成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请同学们像这样说一说4、3和12之间的关系。
  (3)模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12×1=12,6×2=12,请同学们任选一道,和同桌说一说。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到12和它本身的关系很特别:12既是12的因数,也是12的倍数。
  3.对比辨析(旧知),进一步明确概念。
  (1)提问:在2.4×5=12中,以前我们可以说12是2.4的5倍,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2.4是12的因数,12是2.4的倍数吗?
  根据刚才所学,学生多半点头同意。这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30页的底注,并提醒学生:以前认识的几倍关系可以是小数,可以是整数;而今天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至于为什么是非0的数,可以联系刚才摆出的长方形,用长或者宽不可能是0来解释。
  (2)质疑:在4×3=12中,以前我们说4是因数,现在我们说4是12的因数,这两种说法一样吗?   通过交流与引导,指出:这节课研究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不同;在4×3=12中,4是因数指的是4在算式中的名称,4是12的因数指的是4和12之间的关系,两者不能搞混。
  學生以前接触过因数与倍的概念,但是本节课学习的因数与倍数概念与它们不同,因此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容易对相关的概念产生混淆、无法区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因数与倍数概念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后顺水推舟地揭示概念含义。上述教学中,教师以4×3=12为例,让学生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展开联想,然后顺势揭示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最后还让学生对比辨析新旧知识的差异,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进一步明确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概念积极建构新概念,将所学知识融为一体。
  三、对新知应用的反思与改进
  第一次执教时,笔者利用如下教材练习组织学生应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出示:8×9=72;11×4=44;1×15=15。
  要求:先分别看乘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再把乘法算式改写为除法算式,然后分别看除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以上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及时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理解由乘法和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出因数与倍数关系,整体而言,似乎并无不妥。但是教学后,笔者发现这样的重复设计略显呆板,使得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于是,第二次执教时,笔者从习题的编排和教学的形式上作出了适当的改进:
  1.基础练习。
  出示:8×9=72;44÷4=11。
  要求:根据算式,先想一想拼成的是一个怎样的长方形,再说一说数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根据除法算式,同样可以说出4、11和44之间的关系;除法算式可以转化成11×4=44,道理是一样的。
  2.拓展练习。
  (1)出示:4、5、8、16。
  提问:如果没有算式,只有这几个数,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通过观察与补充,学生找出:4是8的因数,4是16的因数;8是16的因数;8是4的倍数,16是4的倍数,16是8的倍数。
  (2)辨析:8既是4的倍数,又是16的因数,我们就说8是因数或8是倍数,可以吗?
  在交流中明确: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3)逆向思考:由8是4的倍数,你想到的是哪个式子?由4是16的因数呢?
  (4)特例寻因:5在这四个数中很特别,你发现了吗?
  从给出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到给出几个具有内在关联的非0自然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逐步丰富对因数与倍数概念的理解,感受“相互依存”的数学内涵。这样的练习紧扣内容核心,既自然顺畅、合情合理,又具有内在的层次性和启发性,可以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完成概念的巩固提升。另外,在练习中,教师非常注重“因数与倍数关系”和“乘法算式”之间的切换性追问。这些追问有助于增进“因数与倍数关系”和“乘法算式”之间的内联意识,强化“因数与倍数概念”建立于“算式”的感知表象,从而加深对“依存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观察是一种实证式的行动研究,其实质是围绕研究的问题,通过观察工具获取研究证据并做出诠释,提出观察结论与建议。因此,确立适切的观察点、开发科学的观察工具、做出恰当的推论,是课堂观察中三个关键的环节。  关键词:课堂观察观察点观察量表推论  课堂观察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课堂研究方式。以证据为核心的课堂观察的逻辑是:证据解决什么问题—证据如何获得—证据如何诠释。由此,确立观察点、开发观察工具、得出
期刊
摘要:董一菲老师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并用优美含蓄的课堂教学语言来践行这一理念。董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一直为人称道,既有和她的导入语、提问语、讲述语、结束语等其他教学语言共通的特征,又有评价语的独有个性,呈现出和而不同的风貌:有着高度认同学生发言价值的评价立场、彰显诗意和典雅的评价表达、立足对话和生成的评价过程。  关键词:董一菲教学评价语立场表达过程  董一菲是闻
期刊
摘要:评点式阅读教学由课前初评、课堂交流探讨、当堂再读再评以及课外文本评点四个环节构成,贯穿课堂内外。评点式阅读不只是一种读书方法,它更是一种读书习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带领学生渐入佳境,享受阅读的幸福。  关键词:评点式阅读内涵环节  一、什么是评点式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引导学生“恰当
期刊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其基本的教学目标如下:(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会灵活使用计算器,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以及简单推理的能力。(3)经历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丰富学习体验,感受人类的智慧,培养学习
期刊
摘要:儿童诗《太阳船》一课教学,从学生最惯常的想象活动——比喻入手,让学生在本体、喻体之间真正搭建起思维的桥梁,从而深化他们的审美体验。其间,并不是单单让学生了解比喻知识,赏析作者将太阳比作船的奇特,而是把联想和想象的知识学习引向縱深,也就使得初中关于联想和想象的学习比小学略高了一层。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待调整。  关键词:儿童诗《太阳船》比喻情感  一、教学实录及反思 
期刊
摘要:教师需要分析和把握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认知心理,这是以学定教的前提,只有弄清楚學生是如何学习英语的,才能知道应该如何教。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单元教学,从“已知—新知—未知、整体—部分—整体、类合—架构—模块、范例—语用—习得”这四个维度,分析学生基于单元知识结构的英语学习心理,为教师设计有效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心理学依据。
期刊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三年级起每一分册(学期)都专门设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会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加在于让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过程,获得对策略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与理解,感受策略给问题解决带来的便利,真正形成“学策略、懂策略、用策略”的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不是“解决问题”的教学,不能只关注问题的解决,而要注意引导学生
期刊
摘要:《七颗钻石》教学脱离原先的设计,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有了意外的收获。这恰恰印证了“靠船下篙”,才能“船行千里”。 具体而言:课前,在教学设计中适当留白,留下思维的余地,以期达到动态生成;课上,善用临时插曲,凭借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关键词:教学机智设计留白因势利导  一、课例描述  《七颗钻石》是列夫·托爾斯泰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被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故事梗概
期刊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整数乘法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功能,既是表内乘法的自然延伸,也是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本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环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一、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教材第11页例5的情境图)看一看、数一数,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湖面上有3排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其落实的关键就是进行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亲自尝试,充分参与,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感悟方法、孕育情感,获得自主发展。  罗杰斯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