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实行新课改后,教师一直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授课?从上到下,大家众口一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也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可是实践中,却发现学生对理论烂熟于胸,可练习时仍然无从下笔。与他们交流,才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方法与技巧,而是他们进行诗歌鉴赏时根本读不懂诗歌,写作文时根本没有素材,这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情况下,教会他们更多的方法又有什么用呢?并不否认“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科学有效,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学生手中有“鱼”。因而,语文的教学,首先应该“授之以鱼”,然后才能“授之以渔”。
如何才能给学生“鱼”呢?
首先,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写文章与人的情感有很大关系,如果诗人作诗充满激情,其诗必慷慨激昂,如果作家为文感情真挚,其文必感人肺腑。学生写作也要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否则任何方法都是不灵的。为学生创设某种情境,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就是开启学生积累的大门、创造的大门。情感加积累,作文将不再是难事。
其次,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一提到阅读,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经典名著。名著当然是精华,咀嚼鉴赏对学生大有裨益。但是名著一般都部头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难以保证。因此,在传授新课的同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本密切相关的文章。比如,教学《滕王阁序》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流泪的滕王阁》;教学《逍遥游》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和于丹谈庄子;等等。而寒暑假时,教师可以开列教师心目中的阅读书目,学生也开列学生心目中的阅读书目,寻找两者之间的交叉点,推荐给学生。
最后,组织阅读交流课,创办电子书报。阅读交流课就好比加油站,通过交流给学生补充能量,保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读书方法,养成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另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鼓励他们创办电子书报。报刊内容可以是自己得意的作品,也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等。这样,一方面,学生有了自己的读者群,也就有了成就感;另一方面,学生也拓宽了阅读视野,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圈。
如此,学生“胸有点墨”后,再授之以渔,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如何才能给学生“鱼”呢?
首先,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写文章与人的情感有很大关系,如果诗人作诗充满激情,其诗必慷慨激昂,如果作家为文感情真挚,其文必感人肺腑。学生写作也要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否则任何方法都是不灵的。为学生创设某种情境,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就是开启学生积累的大门、创造的大门。情感加积累,作文将不再是难事。
其次,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一提到阅读,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经典名著。名著当然是精华,咀嚼鉴赏对学生大有裨益。但是名著一般都部头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难以保证。因此,在传授新课的同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本密切相关的文章。比如,教学《滕王阁序》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流泪的滕王阁》;教学《逍遥游》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和于丹谈庄子;等等。而寒暑假时,教师可以开列教师心目中的阅读书目,学生也开列学生心目中的阅读书目,寻找两者之间的交叉点,推荐给学生。
最后,组织阅读交流课,创办电子书报。阅读交流课就好比加油站,通过交流给学生补充能量,保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读书方法,养成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另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鼓励他们创办电子书报。报刊内容可以是自己得意的作品,也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等。这样,一方面,学生有了自己的读者群,也就有了成就感;另一方面,学生也拓宽了阅读视野,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圈。
如此,学生“胸有点墨”后,再授之以渔,一切就水到渠成了。